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1 研究原理、意义和现状树木的生长涉及一个吸收太阳辐射能以及CO_2和H_2O参与光合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树木体内的管状细胞发生分裂并重新生长,从而使树木不断增高和加粗。树轮是树木  相似文献   

2.
3.
人们常常根据沉积物所含不溶有机质(干酪根)的碳同位素比值来推断源岩一油的相互关系,因为每种干酪根都有受显微组分组成控制的特定值。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表征从各种干酪根中分离出来的每种显微组分的δ13C值,并检验每种显微组分是否都有特定值。首先,利用比重分离法从绿河页岩、Kimmeridge粘土、猿煤和其它典型样品中分离出干酪极的显微组分组(Kinghorn和Rahman,1983)。在高倍显微镜下,通过目视干酪报法利用干酪报的荧光特征,可将无定形干酪根细分为三部分,即发荧光的(FA)、弱荧光的(WFA)和非荧光的(NFA)的无定形干…  相似文献   

4.
5.
由于大气甲烷是一种具有显著的温室效应和大气化学效应的痕量气体,因此,近年来大气甲烷浓度的持续增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量证据表明,伴随世界煤炭产量的飞速增长,全球与煤矿开采、使用过程相关的CH4释放可能是近几十年来大气CH4浓度增大的一个主要原因。较新的估算结果表明,全球煤炭开采中的甲烷释放达到了以往的一些估算范围的上限。中国作为一个煤炭生产和消费大车,在全球与煤相关甲烷释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目前我国仍缺乏对该领域的较为详尽的研究。因此,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在我国开展有关煤矿…  相似文献   

6.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为活动已严重加剧了大气甲烷的积累。由于甲烷分子对红外光波的强烈吸收而可能导致全球变暖,这种辐射吸收潜能已证明为CO。的20~30倍。近20年来,大气甲烷每年1%的增长率及可能对全球气候带来的影响已成为国际环境界关注的焦点。各生态子系统的甲烷排放速率和规模已得到关注和有限的实地测量,但由于甲烷源汇的时空变化很复杂和多种多样,现有的研究资料难以推广至全球同类生态系统,也不足以解释现今大气甲烷的迅速增长。甲烷同位素承踪技术在揭示甲烷的产生、传输及释放的微环境机理和确定相对贡献率方面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碳、氦一体的思想,利用C-He同位素示踪体系辨识He、CO2气体的来源和碳的地球化学循环。在我国首次将C-He体系应用于流体地球化学的研究。通过对我国东北温泉出露地区的野外地质调查、气体组分和He、C同位素的分析,以及西藏、云南等地区的He、C同位素数据的系统综合分析,详细地讨论了不同地质构造背景中温泉气体的He、C同位素组成、分布特征以及He和CO2气体的来源。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上述研究,认识地质构造和火山岩浆活动与地球内部气体排放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深入探讨“地球排气作用诱发构造、地震活动”和“地球的气体…  相似文献   

8.
大气甲醛稳定碳同位素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GC/C/IRMS)技术,采用2,4-二硝基苯肼(DNPH)衍生化,初步研究了单体化合物稳定碳同位素方法研究大气甲醛来源问题.根据不同同位素组成的甲醛与DNPH反应,模拟大气采样,具体讨论了甲醛与DNPH衍生化过程的同位素效应及分析方法的重现性与精确度.结果表明,每个甲醛2,4-二硝基苯腙样品分析的最大标准偏差为0.3‰;不同同位素组成的甲醛衍生化产物甲醛2,4-二硝基苯腙与理论值的平均偏差为0.24‰±0.14‰(从0.03‰到0.35‰),小于仪器分析误差0.5‰,该衍生化过程不存在同位素分馏.采用该方法对酒店大厅内外大气甲醛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甲醛同位素组成具有显著差异,可以为大气甲醛的来源分析提供非常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利用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GC/C/IRMS)技术,采用2,4-二硝基苯肼(DNPH)衍生化,初步研究了单体化合物稳定碳同位素方法研究大气甲醛来源问题.根据不同同位素组成的甲醛与DNPH反应,模拟大气采样,具体讨论了甲醛与DNPH衍生化过程的同位素效应及分析方法的重现性与精确度.结果表明,每个甲醛2,4-二硝基苯腙样品分析的最大标准偏差为0.3‰;不同同位素组成的甲醛衍生化产物甲醛2,4-二硝基苯腙与理论值的平均偏差为0.24‰±0.14‰(从0.03‰到0.35‰),小于仪器分析误差0.5‰,该衍生化过程不存在同位素分馏.采用该方法对酒店大厅内外大气甲醛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甲醛同位素组成具有显著差异,可以为大气甲醛的来源分析提供非常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正> 干酪根成油说在当代油气成因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类型干酪根的成烃潜力显著不同,因此正确简便地判别类型,在油气勘探与研究中至关重要。传统的干酪根分类法有VanKrevelen图示法,镜下组分法等,但前者不仅受性质影响,而且成熟度增高时,H/C和  相似文献   

11.
回顾和展望了生物标志化合物稳定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发展,讨论了它在石油勘探和其它学科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 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温室效应气体是最引人注目的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大气中温室效应气体的增多导致了全球气候的变化。甲烷作为一种重要的温室效应气体,其在大气中的浓度也在不断增加。据观测,大气中甲烷浓度的年增长率为1%。  相似文献   

13.
14.
贺兰山油松年轮中稳定碳同位素含量和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植物中稳定碳同位素δ13C变化和环境关系密切,通过研究贺兰山油松(Pinus tabulacformis)植物纤维素中稳定碳同位素δ13C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发现该地区树轮纤维素中稳定碳同位素序列和大气中CO2的含量关系密切,据此可以推算大气中的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研究还发现植物纤维素中稳定碳同位素δ13C的变化和生长年1~7月的总降水量显著负相关(r=-0.515,a=0.05),而和当年6~8月的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r=0.427,α=0.05).通过对比树轮纤维素稳定同位素δ13C值和太阳黑子之间的关系,发现太阳黑子活动最强的年份往往对应较高的树轮纤维素δ13C值.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二年六月在英国伦敦举行了人类环境听取会,会议分别讨论了生物圈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陆地、海洋和大气。后两个主题多少有点独立性,而陆地所发生的一切则更加错综复杂,涉及一系列相互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 湖泊沉积物的碳酸盐,主要来源于流域侵蚀和湖水中的季节性沉淀,能迅速反映流域风化作用的强弱、水体化学性质及生物活动性强弱的变化,是区域性和全球性环境变化研究的理想介质;早期成岩过程可能对碳酸盐体系有较强的改造作用,并且会影响到相关元素的性质,而现代沉积物早期成岩作用的研究是沉积学的主要内容,能使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古老沉积物的碳酸盐体系的性质,使它能更好地服务于当前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采自河西走廊东大山的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树轮样本提取纤维素并测定其稳定氧同位素比率(δ18O),建立过去205年来树轮δ18O年表序列。与观测数据相关分析发现树轮δ18O年表与周边7—8月平均水汽压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643,n=59,p<0.001),因此重建了河西走廊东大山周边过去205年的7—8月平均水汽压变化序列,重建方程方差解释量达41.4%,分段检验表明水汽压重建结果稳定可靠。在重建的205年中,水汽压力偏大阶段有6个,偏低阶段有7个。该重建序列与周边地区的水文气候重建的干湿阶段变化及西北地区极端干旱历史事件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并可代表大区域范围水汽压变化,进一步证明了本文重建序列的准确性。空间相关分析结果暗示研究区7—8月水汽主要受亚洲季风影响,同时伴有少量西风水汽传输。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碳稳定同位素分馏原理,对碳稳定同位素技术在PAHs污染物溯源中的应用研究作了综述.研究发现,在碳稳定同位素进行污染物来源识别过程中,碳稳定同位素并不是完全不分馏的,某些小环多环芳烃较易发生分馏,因此,溯源应尽量选用较大环多环芳烃的同位素,同时应多开展不同类型PHAs分馏实验室研究.  相似文献   

19.
芳烃作为原油的主要组分之一,蕴含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常用原油中芳烃的分布及其碳稳定同位素组成来评价原油的有机质来源和热成熟度等指标。为了补充油品化学指纹的基础鉴别指标和数据,找出适用于油样鉴别的芳烃地球化学指标以及碳稳定同位素组成,本文主要测定了来自不同地区七种原油芳香烃组分的相对含量以及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并计算分析了甲基萘比值(MNR)、二甲基萘比值(DNR)、三甲基萘比值(TNR)、甲基菲比值(MPR)、甲基菲指数(MPI1)和甲基菲分馏系数(MPDF)等常见的芳烃特征比值。从原油中芳烃组分相对含量分布来看,七种原油均显示出了各自的特点;从原油芳烃的特征比值来看,成熟度参数(MNR、TNR1、TNR2、MPR、MPI1、MPDF1和MPDF2)均反映出所有原油的高成熟度,其它芳烃参数如DNR1、DNR2和TNR4等比值反映原油的母质来源及生物降解等信息,由芳烃特征比值的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可知,与成熟度参数MNR和MPI1相比,DNR1、DNR2和TNR4在不同原油间的差异更加明显;从原油芳烃碳稳定同位素组成来看,不同地区原油间差别较大,其中巴西原油最富集13C,阿曼原油和委内瑞拉原油最亏损13C,二甲基萘和菲的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在不同油样间的差异最明显。将显著性差异大的芳烃参数与芳烃δ13C值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区分七种原油。最后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原油芳烃碳稳定同位素组成,七种原油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和明显的区分效果,利用不同油样芳烃的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差异可实现对油样来源的鉴别。  相似文献   

20.
于鸣媛  王谦  付明亮  戈畅  谢锋  曹芳  章炎麟 《环境科学》2023,44(7):3771-3778
机动车尾气是大气碳质气溶胶的重要人为来源,其排放因子与稳定碳同位素组成是重要的基础数据.选取多辆不同类型在用机动车,进行多种工况、冷/热条件下启动的台架试验,收集各测试阶段尾气分析其碳质组分含量与稳定碳同位素比值,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总碳排放因子大小为:重型柴油车>轻型柴油车>轻型汽油车,轻型天然气车虽然在低速与中速阶段排放因子极低,但高速行驶阶段可达到重型柴油车的排放水平.各型车冷启动的排放因子均高于热启动,NEDC工况的排放因子整体低于WLTC工况,应与其测试车速有关.汽油车和天然气车各测试阶段排放有机碳(OC)均远高于元素碳(EC),柴油车OC与EC排放因子相近,各类车辆OC/EC都随测试车速的提高而上升.稳定碳同位素EC重于OC,同位素比值大小关系均呈现:汽油车<天然气车<轻型柴油车<重型柴油车,现有源解析的稳定碳同位素源谱较难反映汽油车与天然气车特征.在排放治理与源解析工作中,应注意替代燃料的使用与机动车老化过程所造成的排放因子与同位素特征值的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