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气飘尘主要来自人类生产活动和由风扬起的灰尘,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质量有很大影响。研究飘尘组成,有助于了解它的来源、性质、迁移转化规律等。在飘尘元素组成分析中,广泛使用原子吸收、中子活化、发射光谱和X射线荧光光谱,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X射线荧光光谱的主要优点:(1)对收集到滤膜上的颗粒物不经化学预处理就可分析多种元素;(2)非破坏性分析,样品可反复测定和适当保存;(3)对每个样品分析成本低,适于大量样品的例行分析。因此,X射线荧光光谱是飘尘分析的一种有效工具。本文以X射线荧光光谱研究和分析了北京地区收集的飘尘样品中的Fe、Ti、Ca、K、Si和S,并对Fe和S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全反射X射线荧光光谱(TXRF)法是一种新型的检测生物体内元素含量的方法,采用TXRF法对生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扇贝GBW10024进行了多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使用TXRF法测定扇贝等贝类生物样品中元素含量时,Al、Ti、Cu、Fe、Pb这5个元素的测定极易受到环境的干扰,其测定结果需通过实验空白进行校正;其中Ti、Pb由于本身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较少,故测定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S、P在生物体内本身含量较多,测量结果可能偏小,但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他9个元素(K、Ca、Mn、Zn、As、Se、Br、Rb、Sr)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3.
两种典型垃圾焚烧灰渣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垃圾的炉排型和流化床型两种典型焚烧工艺,取焚烧底渣和焚烧飞灰样品若干,进行了样品的能谱分析(EDX)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焚烧工艺产生的焚烧底渣元素组成均以C、O、Ca为主,而焚烧飞灰相对于焚烧底渣具有结构复杂和性质多变的特性.炉排型焚烧飞灰比流化床型焚烧飞灰含有更多的重金属,更具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在环境质量评价中,不仅要测定土壤中的痕量元素,而且常要测定其次要元素。钛是一种抗风化元素,在地球化学和土壤学中可作为指示元素。因此需要建立土壤中次要元素的简便快速的分析方法。各种经典方法和原子吸收法,样品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化学预处理。近来,X射线萤光光谱法测定岩石、耐火材料中的铁、钛、钙等元素时采用内标法,离子交换溶解法,和熔融浇铸法,但是制样比较复杂。本文报导用硼酸直接稀释压片,测定土壤中的铁、钛和钙,制样简单,方法快速,适用于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5.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由于具有不破坏试样,能够直接分析固体,粉末,液体及大气试样中的大量元素和痕量元素,分析速度快,准确度较高等优点,很早就引起了科学工作者的注意。1962年,Z. H. Kalman等人开始应用粉末压片法测定了岩石和土壤中的痕量元素。1968年,N. B. Price等人将岩石粉末制成薄膜样品测定了其中的Sr、Ni,Cr等元素.此后,R. H.Barnhisel等也应用粉末压片法测定了土壤和团聚体中的铁和锰。但是总的来看,在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钢渣的高附加值利用,研究了以钢渣为主要原料,以微硅粉为粘结剂,采用烧结成型的方法制备的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及力学性能。结合X射线荧光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和化学分析等测试方法,对样品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烧结制度、微观形貌和体积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钢渣制备的多孔吸声材料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材料的体积稳定性良好且在吸声性能最佳时的抗压强度为5.41 MPa,是一种适用于解决城市道路、高速路和铁路噪音污染问题的吸声材料。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麒麟镇麒麟石刻是重要文物遗迹六朝石刻之一,其表面风化严重.探讨了麒麟石刻的风化原因,并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其外表面层、断面层和内部新鲜岩石作了测试.结果表明,麒麟石刻属于石灰岩,主要由方解石和石英组成;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下,麒麟石刻的外表面层、断面层和内部新鲜岩石的化学成分有明显差异,其外表面层和断面层加入了环境中某些污染成分.对麒麟石刻附近的环境空气进行了监测,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和离子色谱分析了空气中TSP的水溶性元素和雨水中主要化学物质和元素.结果显示,NO2和TSP浓度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一级标准,雨水pH均值为4.7,麒麟石刻附近道路扬尘严重.  相似文献   

8.
马媛  田一梅  王佳  郭浩 《环境工程学报》2014,8(6):2311-2316
针对再生水回用于循环冷却系统中引起的结垢问题,进行了碳酸钙沉积实验和旋转挂片腐蚀实验,对所得的结垢产物的微观形态、元素组成以及化合物构成,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分析,探究复配药剂HJ-01在阻垢过程中的机理,并深入分析该药剂结构中官能团的阻垢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药剂HJ-01可以通过在挂片表面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薄膜而阻垢,其阻垢机理包括晶格畸变、螯合增溶和分散作用;其中膦酸基(—PO3H2)和羟基(—OH)官能团引起晶格畸变作用;羧基(—COOH)官能团引起螯合增溶作用;而阻垢剂中的链状结构导致分散作用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为系统研究Cu/HZSM-5硅铝比对其各类性能的影响,采用等体积浸渍法与离子交换法,以硅铝比为27、50、117的HZSM-5为载体,制备负载型N_2O催化分解催化剂Cu/HZSM-5和Cu/ZSM-5,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CuO。通过催化剂反应活性评价、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对2种方法制备催化剂活性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利用比表面积孔径分析仪(BET)、X射线衍射分析(XRD)、场发射扫描电镜(SEM)、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氢气程序升温还原分析(H_2-TPR)、氨气程序升温脱附分析(NH_3-TPD)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物化性质等进行分析,得到载体HZSM-5的硅铝比差异对催化剂特征结构、比表面积、特征形貌、酸性位数量、可还原性能的影响规律。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表明,硅铝比为27的Cu_8/HZSM-5催化剂活性最好,完全催化分解N_2O的温度在400℃左右。水热稳定性实验结果以及寿命实验结果表明,硅铝比为27的Cu_8/HZSM-5具有良好的水热稳性,3种硅铝比的Cu_8/HZSM-5催化剂均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Cu/HZSM-5的活性评价以及各种表征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硅铝比越低,催化剂活性越好。  相似文献   

10.
罗磊  孙浩  盖超  刘振刚 《环境工程学报》2021,15(12):3830-3843
有机固废中碳、磷、硫及重金属等元素赋存形态是决定其环境行为、反应活性及资源化再利用的关键因素.同步辐射光谱技术可以在分子水平、微纳米尺度原位表征有机固废中碳、磷、硫、重金属等元素赋存形态、结合位点、微观结构,为深入阐明有机固废环境行为、反应机制提供直接的证据.概述了X射线吸收光谱、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等同步辐射光谱技术在有机固废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的中应用进展,并对同步辐射光谱技术在该领域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有机固废资源化再利用及其污染控制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钾矿性质和浮选技术2个方面对盐湖含泥钾矿进行资源化利用研究,首先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含泥钾矿的矿泥化学组成及其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选用盐酸十八胺和煤油为浮选药剂,对浮选法脱除钾矿中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湖矿泥中70%以上为以长石、粘土和粉砂等为主的硅铝酸盐;矿泥多充填包裹于盐类矿物粒晶间...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类水滑石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BET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经过530℃焙烧仍基本保持了类水滑石的结构特征。催化剂表面CO_2吸附态大概可以划分为3种,即300℃以下的低温吸附态、300~550℃的中温吸附态及550℃以上的高温吸附态。催化剂催化分解N_2O性能的变化规律基本与其表面碱性变化相符。含La、Mg、Al的类水滑石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分解N_2O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以石灰、石膏作为粉煤灰活性激发剂,用废弃聚苯乙烯颗粒(EPS)作为保温成分,通过优化配比,研制新型节能环保墙体砌块材料,分析了砌块材料的水化机理。XRD(X射线衍射)、TGA-DTA(热重-差热分析)和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证实:当粉煤灰掺量为20%~25%、EPS为2.5%时,保温砌块材料的施工及保温性良好,耐久与耐候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4.
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备得到的核壳结构的铁纳米线(Fe@Fe_2O_3)进行了去除水中Cd~(2+)的实验研究。考察了溶液初始pH、金属离子浓度、反应时间、吸附剂投加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于吸附反应的影响。采用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弥散分析(EDS)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分析去除机理。结果表明,Fe@Fe_2O_3纳米线可以有效快速去除水溶液中的Cd~(2+),吸附机理涉及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无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双冠醚的合成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二苯并16-冠-5氯代乙酸酯冠醚分别接枝到西佛碱型壳聚糖冠醚CT-15C和CT-18C上,制备了1,4-壳聚糖双冠醚CT-15CAC和CT-18CAC,经元素分析、FT-IR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表征了结构。研究了CT-15CAC和CT-18CAC对Pd^2 、Ag^ 、Pt^4 、Au^3 、Cu^2 、Hg^2 的静态吸附性能,并与CT-15C和CT-18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4种吸附剂对贵金属离子如Au^3 、Ag^ 、Pt^4 、Pd^2 都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并能在Cu^2 和Hg^2 共存的条件下选择吸附Pd^2 ,而且壳聚糖双冠醚CT-15CAC和CT-18CAC比壳聚糖单冠醚CT-15C和CT-18C具有更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接触氧化除锰法启动期较长的问题,采用改性沸石滤料耦合次氯酸钠预氧化辅助滤柱启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滤料进行分析,探究了原水pH对滤柱启动中锰去除效率的影响,并对持续运行过程中次氯酸钠的投加量进行了优化,对改性沸石滤料进行静态吸附实验,并在进水pH分别为6.5、7.0、7.5时进行滤柱启动实验。结果表明,改性沸石滤料对Mn2+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当pH为5.5~8.0时,随pH升高改性沸石滤料对Mn2+的去除率上升。在3种pH条件下,滤柱的锰穿透期分别为5、8和9 d,并分别在第20、16和14天启动成功;次氯酸钠预氧化启动的3种滤柱次氯酸钠最低投加量分别为0.8、0.3与0.2 mg·L-1。SEM与XRD表征结果证实了水钠锰矿在滤料表面的出现;而EDS与XPS结果分别表明,更高的pH会同时带来滤料表面锰元素含量和锰价态的升高。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地表水水厂中对除锰有利的pH范围及沸石在启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贝壳粉型煤固硫剂固硫的实验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贝壳粉作为型煤固硫剂,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影响贝壳粉固硫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在高温(1 150℃)时固硫效率达到56.6%,比CaCO3的固硫率提高40%以上,具有较好的高温固硫性。分析得知,贝壳的主要成分为CaCO3,其含钙量在40%左右,贝壳中又含有较高的Na等碱金属元素以及Fe,Al和Si等。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分析了高温(1 150℃)型煤样生成的灰渣,分析了贝壳粉作为型煤固硫剂在高温下具有较高固硫率的机理。发现CaAlSi2O8为主的复合晶体在高温下包裹在CaSO4的表面,抑制了CaSO4的热分解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固硫率。  相似文献   

18.
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钛基复合金属氧化物(Fe Ti Ox、Fe Al Ti Ox和Cu Mg Al Ti Ox),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元素化学状态和结构形貌进行表征,以降解罗丹明B(Rh B)为模型反应来评价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实验考察了光源类型、催化剂用量、光照时间等因素对Rh B降解效果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金属氧化物的协同作用,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光催化性能均优于纯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其中,以Fe Al Ti Ox催化剂的降解效果最好,Rh B的去除率高达97.5%。  相似文献   

19.
X射线只是19世纪90年代才第一次让人惊喜地发现,之后,在科学界引起更大反响的奇异射线也被发现了。法国物理学家享利&#183;贝可勒尔认为:荧光可能产生X射线,于是他将采集到的荧光化合物用黑纸包好,放到摄影底片上,再放到室外,期望阳光的照射,能使它们发出荧光,产生能够穿过纸张,并把底片染黑的X射线。  相似文献   

20.
对堇青石负载涂层式V2O5-WO3-TiO_2催化剂的4种制备方法,即一步不添加黏结剂浆液浸渍法、添加黏结剂浆液浸渍法、分步溶胶凝胶法、分步浆液浸渍法进行了比较。利用氮气物理吸附-脱附法、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化特性进行了表征。综合考虑制备的简易性、脱硝活性和机械稳定性,认为一步添加黏结剂浆液浸渍法最适合涂层式柴油机尾气脱硝催化剂的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