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近几年土锅炉的存在原因及爆炸事故,阐述了土锅炉的危害及以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黄经祥 《安全》2007,28(7):6-8
自20世纪80年代土钉技术在深基坑开挖的支护和加固上应用以来,土钉技术已在我国应用了将近30年,几十年实际经验的积累,为我国土钉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该项目工程简单介绍土钉技术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对爆破作业安全管理的分析,提出了严密的安全管理体系是顺利完成爆破取缔土炼油点工作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通过介绍自制土锅炉的结构及制造过程,分析了其发生爆炸事故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土朱矿井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改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湖南省煤业集团金竹山矿业公司土朱井田位于涟邵煤田金竹山矿区西南部,根据该矿井的地质特点,采用斜切分层采煤法实施急倾斜煤层开采,避开了巷道式采煤法的缺点和不安全因素,水平分层开采使用电器运输设备和生产效率低的不足,达到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安全系数和降低安全管理难度,达到了高产高效的目的。该采煤方法对于其他区域同类地质条件的煤层开采,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霍君娣 《安全》2005,26(6):23-25
本文介绍了土钉支护原理,阐述并分析了其不占地表空间,施工简易,成本较低,能够保持边坡土体稳定,满足结构地下施工安全要求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考察酸改性后的凹凸棒土吸附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效能,选取水中毒性强、风险高的Cr(Ⅵ)作为目标物,研究了不同改性条件对Cr(Ⅵ)吸附的影响规律。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改性前后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凹凸棒土分散性好、杂质减少、比表面积增大,但内部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改性凹凸棒土对Cr(Ⅵ)的吸附实验表明,吸附速率很快,120 min基本达到吸附平衡,与未经改性的凹凸棒土去除效果相比,经酸改性的凹凸棒土的吸附能力显著提高。并在盐酸浓度为4 mol/L,改性时间为5 h,改性温度为40℃时,改性效果达到最佳。此外,分析了改性凹凸棒土吸附性能提高的原因:形貌的变化加强了对目标物的吸附作用;无机阴离子的引入与目标物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了解国内外盾构土的研究与应用动态,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全文数据库(包括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和Arts&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A&HCI)3个子库),对2006—2020年盾构土相关领域15年文献进行检索,采用文献计量法进行年度发文量、发文文献类型、国家发文量、载文期刊、高被引论文、学科分布、研究机构和基金资助项目等内容分析。结果表明,2006—2020年该领域全球研究发文量整体呈现上升状态,其中中文发文量远高于英文;国内外发文量最多机构是中国的同济大学,占比7.59%,发文量最多的基金资助项目是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占比20.59%;国内外对盾构土领域的关注点和研究方向不同,但均偏重盾构土的处理利用;我国主要以盾构、隧道和土体改良等为研究目标,期刊《隧道建设(中英文)》发文量和第一高被引论文均居首位;国际较为关注研究的是盾构、隧道、机械和土体等方面,期刊Tun...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小天然土壤的堵塞程度,提高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对污染物质的去除效率,向天然土壤--耕层土中加入粉煤灰、草炭、冲击砂和煤渣配制成人工土,研究不同质量配比下污染物质的去除率和污水的渗透系数.污染物质去除率、渗透系数的正交试验及最优质量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的最优质量分数为粉煤灰8%、草炭10%、冲击砂10%、炉渣12%.在此条件下,污水的出水水质为NH+4-N 12.92 mg/L、TP 0.19 mg/L、CODCr 53.90 mg/L,其中NH+4-N和CODCr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的限值,TP达到二级标准的限值;污染物质去除率为NH+4-N 42.30%、TP 93.20%、CODCr 70.66%,渗透系数为1.41 mm/min.以人工土为填料的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渗透速率、抗堵塞性能及污水处理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1.
当前,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危害社会,另人担忧的现象。一些个体私营业主不顾他人财产和生命安全,利欲熏心,非法制造、非法安装、非法使用“土锅炉”。“土锅炉”爆炸、危及生命,破坏财产的事故屡见不鲜,这种现象大有愈演愈烈的势头,如不及时消除,必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高台阶排土场直接基底为表土时,表土层变形与承载力超限导致表土层破坏,土场失稳与否将决定于表土层厚度或薄表土下基底层承载能力。从而引出了表土层临界厚度概念。成功用于南芬露天矿、厂坝铅锌矿巨型土场建设。  相似文献   

13.
黏性土是研究剪切蠕变最常见的土体类型,也是滑坡中普遍存在的土体类型。黏性土剪切蠕变破坏诱发了大量自然或工程边坡失稳,造成不可预估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所以开展黏性土剪切蠕变特性研究具有科学的理论意义和实际的工程效益。在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试验方法、蠕变特性、力学强度特征以及蠕变本构模型等方面总结了目前黏性土剪切蠕变特征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取得如下主要认识:(1)由于复杂的室外条件,黏性土剪切蠕变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室内环剪试验、三轴压缩试验以及直剪蠕变试验;(2)黏性土的蠕变过程呈现多阶段变化特点,即瞬时变形阶段、衰减阶段、稳态阶段以及加速蠕变破坏阶段,期间伴随着衰减蠕变与非衰减蠕变的变形特征;(3)影响坡体稳定性的强度特征指标主要包括:峰值强度、残余强度、启动强度、完全软化强度以及长期强度,其量值受水化作用、土体的矿物成分和粘粒含量、土体结构的内部连结特征、土体的粒度分布特征以及塑性指数等共同影响;(4)常用蠕变模型有经验模型和元件模型,分别包括Mesri、Singh-Mitchell和Maxwell、Kelvin以及Burgers,建立合适的蠕变本构模型能准确地描述土体的变形特征;(5)基于剪切蠕变性质的研究成果,今后的研究方向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微观模型的研究;新技术和研究方法的应用和改进;建立可描述加速蠕变阶段的元件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磷矿粉-水泥固化Zn污染土的工程性质,通过含水量、干密度、p H值测试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两种固化土的物理力学性质随Zn质量分数和养护龄期的变化规律,探讨了重金属Zn对不同固化剂固化效果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固化土抗压强度与物理性质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磷矿粉-水泥固化剂(PMC)固化Zn污染土的效果优于水泥固化土;PMC固化土的含水量变化率高于水泥固化土的,少量Zn可促进水化反应的进行,Zn质量分数大于0.5%时水化反应受到明显阻滞;PMC固化土的干密度比同条件下水泥固化土提高约6%,其p H值低于水泥固化土的,且集中在8.0~9.5;PMC主要通过吸附作用固化重金属,固化土的应力-应变特征为"软化"型,重金属Zn使得水泥固化土的应力-应变特征由"脆性"向"韧性"转变。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高台阶排土场直接基底为表土时,表土层变形与承载力超限导致表土层破坏,土场失稳与否将决定于表土层厚度或薄表土下基底层承载能力,从而引起了表土层临界厚度概念,成功用于南芬露天矿,厂坝铅锌巨型土场建设。  相似文献   

16.
瞬时土工大变形往往给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害.为此,预测其路径、速度和深度等形变特征,对正确提出缓解和保护措施极其重要.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是一种纯Lagrange、无网格计算方法,可避免极度大变形时网格畸变而造成计算停止等问题.总结了SPH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对国内外主要数据库相关学术论文的收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SPH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综述了SPH的基本理论、土体本构模型、边界条件方面的新进展,介绍了SPH在土工大变形分析中的实际应用——泥石流、土坡滑移、土体爆炸模拟方面的典型成果,指出了SPH在土工大变形模拟方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非饱和土边坡稳定的安全分析及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笔者基于基质吸力和土抗剪强度之间的关系和非饱和土力学理论 ,以基质吸力问题为中心 ,通过工程实例对影响非饱和土边坡滑动的各种内在及外界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 ,尤其对降雨入渗和裂隙影响的定量分析新进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非饱和土边坡稳定分析应加强考虑基质吸力对抗剪强度的折减影响 ,修正极限平衡方法对考虑降雨入渗 ,裂隙影响及暂态渗流的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研究具有工程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天然的凹凸棒土(ATP)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Sol-gel)、水热法、离子液体熔盐法与不同金属化合物(Fe2O3,Ce O2,Fe VO4,Ce VO4)复合制备催化剂。结果表明,Sol-gel、离子液体熔盐法制得的催化剂对Hg0的催化氧化效果较好,尤以Ce化合物改性ATP催化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合理设计采场及排土场边坡角是优化露天开采境界、保证露天矿安全生产、提高露天矿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针对土-岩复合边坡这一类复杂特殊的边坡,以宝日希勒露天煤矿二采区西帮边坡为工程背景,应用刚体极限平衡软件定量分析了二采区西帮采场边坡及内排土场边坡的潜在滑坡模式;优化设计了二采区西帮1-2煤底板以上内排边坡形态及1-2煤至3煤之间采场边坡形态;确定了二采区西帮采场与排土场之间的安全距离。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基于强度折减理论,对土-岩复合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了二采区西帮土-岩复合边坡的变形破坏机理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宝日希勒露天煤矿二采区西帮土-岩复合边坡滑移模式及稳定性主要受采场与排土场之间的安全距离和3煤顶底板弱层控制;边坡形态优化后1-2煤底板以上内排边坡角为12°,1-2煤至3煤之间采场边坡角为22°,采场与排土场之间的安全距离为120 m,土-岩复合边坡整体边坡角为13°。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某企业职工住宅楼成孔灌注桩基础 ,部分桩单桩承载力经静载试验后不能达到设计要求 ,必须进行处理。本文通过对事故原因分析 ,处理方案的确定 ,结构和构造措施的采用等方面 ,分析与处理了这个工程事故 ,并在技术经济效果方面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