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习惯是没有任何先前或并发思维过程的自发发生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外界刺激或事件几乎是本能地发生。对许多人来说,这就是行为安全(BBS)方法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
行为安全方法在我国职业安全卫生领域里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素睿 《安全》2008,29(4):11-14
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研究切入点,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行为安全方法的基本原理。在我国职业安全卫生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国外盛行20多年的行为安全方法BBS的多起成功应用案通过在国内某建筑企业的试验性研究,证明了行为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传统行为安全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决策信息匮乏、管理结构固化的问题,寻求行为安全管理的新模式。首先,探讨传统模式中各环节存在的缺陷;其次,引入循证安全管理新方法,确定循证视角下的行为安全管理的4个基本要素及3个实施步骤,在此基础上构建循证行为安全管理新模式,划分并定义5级行为安全管理环节;对新模式的特点及要求做扼要阐述,最后以某生产加工企业为例对新模式进行简单应用说明。  相似文献   

4.
安全心理与行为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提出安全心理干预与行为干预方法。基于安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提出调查干预法、安全心理咨询干预法、危机干预法、文化干预法等安全心理干预方法。基于人的行为模式,提出安全观察与行为干预法、安全行为流程干预法、正向行为支持干预法等安全行为干预方法。阐述不同干预方法的基本原理,比较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安全心理干预的目的是预防不安全行为的出现,安全行为干预是预防事故发生的直接措施,通过采取安全心理与行为干预措施,可以控制事故的发生。在探讨不同干预方式的基础上对安全心理与行为干预方式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6.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人的不安全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从安全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了人的安全行为模式,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在生产过程中的表现,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为消除、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浅谈人的不安全行为与安全生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行为学、安全系统工程学、心理学的观点,阐述了事故的致因。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只有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才能有效地避免人身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了推动安全领导力的研究,使用文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安全领导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了其未来研究方向。结果表明:目前安全领导力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安全领导力对安全绩效或安全行为的作用机理和不同领导类型对安全绩效或安全行为的影响;对安全领导力的研究方法多为问卷调查法;安全领导力的未来研究方向应集中在安全领导行为构成研究、安全领导力测评量表开发以及安全领导力修炼3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10.
行为安全与本质安全是安全科学要研究的两个重要课题。深刻理解它们的内涵,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 事故致因论证明,造成事故的原因不外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鞍钢近40多年所发生的1600多起死亡事故中,多数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针对这个教训,鞍钢于近几年来在抓职工的行为安全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提出了“严明职责、严密制度、严肃纪律、严格考核”的治厂原则,推行标准化作业,开展全员教育等等,有效地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但是,鞍钢是个老企业,工艺较落后,设备陈旧率高,在设备本质安全方面差距很大,…  相似文献   

11.
现有的企业安全管理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监督管理,对员工行为的规范化管理效果有限。针对常见的员工不安全行为,提出建立员工行为安全管理系统促使员工行为规范化,并将其分为4个部分:违规提示系统,危险警报系统,辅助提示系统,紧急制动系统,辅以"自我观察法"作为配套管理措施,将员工意识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以期能够减少由不安全行为引发的事故,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的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2.
非煤矿山是典型的高危行业。为了规范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预防和减少生产事故,基于杜邦STOP系统及行为安全理论,通过行为观察、行为聚类,构建了非煤矿山不安全行为管理模型。对某大型非煤地下矿山的14类工种作业为期70天跟踪观察,收集统计生产作业中的不安全行为,通过分类整理,形成不同类别的不安全行为比例变化趋势图。结果表明:动力设备类、防护坠落类和其它类的不安全行为有明显的降低趋势;生产工艺类、常识危险类和供电系统类的不安全行为改善不明显。实例表明,基于杜邦STOP系统及行为安全理论的非煤矿山不安全行为研究具有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李慧玲 《安全》2020,(5):52-56,61
为了探究客舱旅客产生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本文基于旅客个体行为不完全受意志控制的特点,提出了采用计划行为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并引入了过去行为、风险感知和情绪管理3个新变量,构建了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通过自制量表的方式,研究了客舱旅客不安全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的12个假设。研究结果表明,行为态度是影响不安全行为意向的最大直接因素,风险感知是最大的间接因素。本文为干预和引导旅客的安全行为给出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16.
杨启佳 《安全》1996,17(5):35-36
人的不安全行为再分析与对策杨启佳(湖北省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山矿)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失误是事故致因的三个要素。而人(指操作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是事故的触发因素。我矿建矿30多年来发生的3977起工伤事故进行归类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控制建筑工人间的不安全行为传播,塑造良好安全氛围。利用六次调查的结果,以群体封闭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的过程和方式的特性,提出了控制不安全行为传播的建议。结果表明:中国建筑工人的群体封闭性体现为结构和关系封闭性,对工人行为和心理产生显著影响; 班组长行为等内部因素对不安全行为传播有显著影响,而安全教育等外部因素对不安行为传播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 示范模仿是“一对多”的不安全行为传播方式,具有传播速度较快、强度较高、广度较小的特点,感染从众是“多对一”的不安全行为传播方式,具有传播速度较慢、强度较低、广度较大的特点; 示范模仿能够实现偶发的个体不安全行为向频发的群体不安全行为演变,再通过感染从众诱发新的个体不安全行为,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不良的行为习惯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为加强员工行为管理,提高安全行为意识,减少危险行为,本文简要介绍了建筑施工安全的管理现状,说明了行为安全管理的应用程序和方法,并将以人为中心的行为安全管理模式引入建筑施工企业,对行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在工程现场就危险因素进行为期4周的行为观察,分析发现,行为安全管理方法的实施对纠正不安全行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效果明显,它有助于预防事故。同时,要保持较高的安全水平,应延长行为观察周期。行为安全管理是传统安全管理的补充,它的有效实施还需要员工直接参与行为观察、管理者支持以及相互的信任。  相似文献   

19.
基于行为安全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实践的困境,提出了COACH模型,该模型在常规BBS基础上,更加强调对观察记录的跟踪和对观察者的控制与管理。在四川某企业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应用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给出一套与业绩直接挂钩的管理体系,可以较好地解决常规BBS存在的问题。从问卷测量的结果来看,模型实施后,员工对企业的安全工作的认同得分从实施前的3.15分提高到3.97分,安全认同度得到较快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俞孚众 《安全》1995,16(5):41-43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谁都不愿意发生事故,谁也不愿拿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开玩笑。但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事故仍然时常发生。并且一旦发生了事故,不但给生产者带来痛苦和损害,而且给企业也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的政治影响。我们通过许多事故的分析发现,这些事故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是生产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违反操作技术要求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