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宁夏2000—2019年农地利用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并采用LMDI分解法对碳排放的驱动因素从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农业劳动力规模等5个方面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宁夏农地利用碳排放量已基本过了高峰期,正处于缓慢下降的阶段,农业生产效率、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规模有力地促进了农地利用碳减排,...  相似文献   

2.
张苗  周扬 《资源开发与市场》2023,(11):1449-1457
探讨碳排放约束下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协同提升区域间的建设用地碳排放效率,进而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采用SBM模型、引力矩阵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等方法探究2003—2019年山东省建设用地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山东省建设用地碳排放效率逐年提升,空间上由西向东逐渐优化。(2)山东省建设用地碳排放效率空间网络密度值相对较低,呈现“扁平化”的等级结构特征,网络结构稳定性逐渐增强。(3)东营、济南、青岛等城市对资金、人才和技术等资源要素的吸引力较强,滨州、聊城、德州等城市同时处于地理和网络位置边缘,缺乏效率受益和溢出渠道。(4)板块之间联系更为紧密且互动趋势明显,呈现出受益和溢出板块城市成员少而经纪板块城市成员多的非均衡特征。(5)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是地理邻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结构和城市化等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4.
区域碳排放核算是衡量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制订低碳经济发展策略的重要前提和依据。借鉴IPCC及国内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区域碳排放、碳汇及碳补偿率测算的方法,并以河南省为例进行了初步研究。其结论为:①1989—2008年河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为128941.44万t,整体呈递增趋势,年均增长率为7.16%;②就碳排放构成而言,煤炭消费的碳排放量构成了河南省碳排放的主体,占碳排放总量的91%;③河南省人均碳排放量低于同时期全国平均水平,而碳排放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就碳排放的区域差异而言,平顶山碳排放量最大,开封市、漯河市和周口市碳排放相对较低;⑤林业碳汇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远远不足以补偿能源消费的碳排放,碳补偿率由14%下降到不足8%。  相似文献   

5.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保障中国农业现代化及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采用熵值法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探讨山东省及其16地级市2011—2021年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引入障碍度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内部制约与外部驱动因素。结果发现:(1)在时间上,山东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存在农业生产资料服务、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不足的短板;(2)在空间上,山东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其中,服务高水平集聚于鲁东地区,而低水平则集聚于鲁南地区;(3)内部制约上,山东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受到阻碍作用最大的5个因子依次为农业保险深度、农药供应量、农业供电水平、农业贷款深度以及农业科技服务投入水平;(4)外部环境驱动上,城镇化水平、创新水平与工业化水平对山东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人力资本质量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大数据时代发展背景,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探测技术,利用POI数据分析上海城市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探讨其驱动因素。结果发现:(1)上海城市功能区空间设施POI数量增加显著,中心城区集聚密度降低,郊区集聚密度增长迅速,但仍与中心城区存在显著差距,特别是生活休闲空间热点区功能设施不断增加。(2)城市功能空间呈现“圈层+组团”结构,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从以黄浦区人民广场组团的城市中心移至以徐汇区徐家汇组团的城市中心。(3)上海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表现出“中心城区多核分布,郊区多次中心环绕”的结构特征。(4)上海市对郊区较大的投资力度和优惠政策,使郊区功能区空间设施集聚密度不断增强,“五大新城”成为上海市重点发展的国际对外窗口。(5)上海市功能区热点区域的形成和演化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区位条件、历史因素、人口迁移、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政府政策等多种因素合力推动了热点区区域的形成和演化。  相似文献   

7.
农田是上海的重要碳汇资源,但考虑了农业活动的碳排放后,是否还是净碳汇呢?本文利用《上海统计年鉴》的数据,对上海近年来的农业活动的碳吸收和碳排放进行了估算。发现近年来随着农田面积的不断减少,其碳吸收能力也在不断减弱。上海农业活动的碳排放主要来自施用化肥和灌溉。总体而言,上海农业仍是个巨大的净碳汇,数量约为380万t·a^-1。由于耕地面积和技术条件限制,上海通过农业增产提高碳吸收能力的潜力很小,但通过改良耕作技术,推广生态、低碳的农业耕作方式,仍有较大的碳汇发展潜力。其关键在于把农业碳汇纳入市场体系,激励农户的低碳耕作行为。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广东省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基于广东省2013—2020年统计数据,采用“自上而下”的算法对广东省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并通过LMDI分解模型分析了影响广东省交通运输业碳排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广东省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在2013—2019年呈逐渐上升趋势,2020年较2019年出现明显下跌;样本期内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及电力在广东省交通运输业总碳排量中占比97.38%,其中柴油占比最高,达到45.74%,同时电力在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中增速较快;不同影响因子中,经济和人口与交通运输业碳排量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及植被覆盖与碳排量则呈明显负相关关系。总体来看,广东省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仍处于上升期,未来交通运输业降碳减排方向应从优化能源结构、加强能源利用效率、增加植被覆盖面积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为评估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及碳汇特征,基于排放因子法构建了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量、碳汇量核算体系,利用基尼系数评价了16地市区域差异,构建耦合模型研究了净碳汇与种植业产值之间的关系,利用核密度函数分析了净碳汇空间差异动态演进过程。结果表明:2000~2020年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量先上升后下降,碳汇量、净碳汇、净碳汇强度均波动上升;各地市种植业碳排放量、碳汇量及净碳汇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平均碳排放生态承载力处于“相对平均”状态;净碳汇与产值耦合效果一般;净碳汇由两极分化演变为单极化,地区间差异有扩大趋势。根据结论提出种植业碳减排增汇建议,对山东省早日实现“双碳”目标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碳减排治理需要综合考量碳排放效率。运用Undesired-super efficiency SBM模型与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10-2019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分析影响该省碳排放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1)浙江省碳排放效率受规模效率制约,空间上具有分异性且固化效应明显。(2)浙江碳排放冗余量大、减排潜力高,可减排规模、相对减排潜力与碳排放纯技术效率呈反向变化。(3)浙江省碳排放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要素禀赋、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产业结构对碳排放效率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居民食品消费碳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全国和地区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量调查数据及其人均食品消费碳排放的测算,运用ArcGIS空间统计分析、地理探测器因子探测等方法,分析2000—2019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食品人均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碳排放结构中升降因素叠加,人均碳排放量增速不明显。②人均碳排放量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但集聚程度呈下降趋势。③人均碳排放量、直接与间接排放量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不同。其中,人均碳排放量主要受到猪牛羊肉消费量、食品消费支出的影响。建议从优化农村居民的饮食结构,适度减少猪牛羊肉的消费量、增加综合碳折算系数较低的禽肉、蛋类、牛奶和鱼类等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以及加强人均碳排放量较高地区饮食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指导等方面,减少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的人均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碳折算系数法和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1990—2018年中国30个省(区、市)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的人均直接碳排放、人均家庭间接碳排放和人均产业间接碳排放,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对总碳排放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990—2018年中国30个省(区、市)人均间接碳排放在研究期内呈增长趋势,人均产业碳排放增长幅度最大且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大部分地区的人均直接碳排放增长较为缓慢;人均碳排放和总碳排放都呈显著增长趋势,人均碳排放的增长幅度宁夏>新疆>上海>浙江>青海>北京,甘肃最小,总碳排放增长幅度广东>浙江>山东>江苏>河北>上海,吉林最低;总碳排放在大部分年份呈正的空间相关性,整体上呈"M"形波动;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食物消费总碳排放存在高高型和低高型两种,且2000年及以后高高型稳定在上海、江苏、浙江地区。最后,本文依据实证结果对如何降低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考虑“水—土—能—碳”关联,本文将水土资源要素纳入投入变量,构建了我国工农业碳排放效率投入产出测度指标,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undesirable模型计算我国29个省份2004—2017年农业、工业部门碳排放效率,利用乘法逆转法计算碳减排潜力并对影响碳排放的投入产出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整体农业、工业碳排放效率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各年的农业碳排放效率均高于工业碳排放效率,江苏、山东等7省份农业碳排放效率以及北京、天津工业碳排放效率最优;各省份农业、工业减排潜力和规模具有显著差异,山西、甘肃的农业、工业碳减排均具有较大潜力;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均存在农业、工业的资源能源投入冗余和非期望产出冗余,土地资源投入过剩是影响农业碳排放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水资源投入过剩是影响工业碳排放效率的最重要因素。碳排放效率较低省份应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发展低碳技术,提高水土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14.
张家口市农业源污染现状及农业减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张家口市农业的污染源主要是畜禽养殖业,根据其污染特点,提出适合张家口市规模化养殖和专业户养殖的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养殖场模式和户用沼气池生态庭院模式,这两种模式基本都能达到畜禽养殖业的"零排放"。此外,加强政府管理力度、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也是农业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城市既是受到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影响的重点区域,又是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防控政策的关键主体。在城市尺度上研究减污降碳政策的协同效应及其时空异质化的影响规律,将为因地制宜地制定减污降碳政策提供依据。本研究分析了2012—2019年我国284个地级市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指数的动态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而后通过构建STIRPAT模型和地理时空加权回归(GTWR)模型,探讨了低碳政策、大气污染物防控政策、产业结构等驱动因素对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时空异质化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全国主要地级市耦合协调度指数平均值由2012年的0.79增加至2019年的0.85,环京津冀区域、汾渭平原等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区域耦合协调度指数显著提高。以低碳试点城市为代表的区域,其降碳政策、减污政策、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以及技术投入对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华北平原城市群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主要通过减污政策提高协同效益;低碳政策主要在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发挥作用;中西部城市则主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技术投入实现协同效益。最后,基于此提出促进城市减污降碳协同效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107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从整体和省市域层面分析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长三角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整体上呈凝聚型,但省域、市域尺度层面上则呈相对集聚的不均衡分布,省域层面上传统村落主要集中于皖南—浙西,市域层面上则主要分布于安徽省的黄山市、宣城市和浙江省的丽水市、金华市、台州市、衢州市。②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交通和经济发展水平是长三角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10—2017年的统计数据,首先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三峡库区26个区县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然后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生态效率的演化格局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索三峡库区生态效率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研究表明:2010—2017年三峡库区生态效率平均水平处于0.5601~1.1920,整体呈现波动性变化趋势,生态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是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从区域层面看,各个区县间生态效率水平不平衡,空间分布上呈现"西高东低"的非均衡性特征。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三峡库区2010—2017年集聚性呈逐渐减弱态势,空间异质性逐渐增加,整体的生态效率差异变大。最后依据实证研究分析结果,本文对如何提升三峡库区生态效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莎莎  戴胜利 《中国环境管理》2023,15(3):109-117,83
提升末端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走出城市“垃圾围城”之困,一直是地方政府关切的核心议题。为探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时空差异,从“政府能力系统”视角出发,围绕需求驱动、经济驱动、政策驱动、技术驱动四个维度,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并运用2004—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生活垃圾清运量、人均GDP、地方环保支出、政策文本出台数量、无害化处理厂数量以及市容环卫专用车辆数均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在时间变化上,2004—2007年为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初创阶段,受到经济、政策与技术驱动因素的显著影响; 2008—2016年为生活处理能力缓慢提升和局部发展阶段,持续受到技术驱动因素的显著作用;2017—2020年为处理能力全面提升阶段,需求、经济与技术因素均呈现出显著促进作用。在区域变化上,经济驱动的影响效应由东部向西部逐渐减弱,需求驱动、政策驱动因素只在东部地区影响显著,技术驱动因素对不同区域的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最后,研究从源头减量、资金投入、政策倾斜与技术创新等方面,对促进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