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治霾在路上     
今年秋冬季节,雾霾再次登场。"十一"黄金周刚结束,京津冀地区便遭遇到了新一波雾霾,北京等地连续5日重度霾。10月8日,北京市发布今秋首个雾霾黄色预警,隔日升级为橙色预警。专家们对比发现,今年的雾霾比去年提前报到了。雾霾飘在天空,根子却在地上。在经历了多年的迷茫挣扎之后,人们彻底醒悟,去年9月,国家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雾霾应急、区域联防联控、治霾法制化纷纷登场亮相。  相似文献   

2.
正唉,又是雾霾天气。最近,雾霾天气很多,又被炒得非常火爆。带口罩、开路灯、开车灯……都是用来防护雾霾天气的。雾霾天气很糟糕,都是PM2.5,吸入PM2.5会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所以大家都开始重视起雾霾天气了。你知道雾霾天气是怎样引起的吗?没错,就是因为树木逐渐被砍伐造成的。树木有许多的作用,可以吸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已经过去,网络上出现了新闻搜索十大关键词,雾霾位列第一位。雾霾走了,还会回来吗?这是公众心中最大的谜团。新的一年,不想再吸雾霾成为公众迫切的祈愿。面对雾霾和公众的呼声,政府该做些什么?加强立法的震慑力"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伦敦烟  相似文献   

4.
视界     
《环境教育》2016,(Z1):75
正上:雾霾红警难阻民众要"免费"2016年1月9日,山东聊城市发布大雾红色预警信号。1月10日,聊城市人民广场,某商家进行促销活动免费发放猴年挂历,市民在雾霾中排起两队百米长队等待领取挂历。(网络图片)  相似文献   

5.
正不知从何时起,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是戴着口罩的人们。蓝天和白云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取而代之的是灰蒙蒙的天空和若隐若现的高楼,这一切都是雾霾惹的祸。制造雾霾的幕后黑手不是大自然,而是我们自己!现在很多家庭都拥有小汽车,我们的出行是更加方便、快捷了,但汽车排放出的尾气,我们有没有注意过?春节期间,合家团圆迎新春。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了,然而,烟花好  相似文献   

6.
央视《新闻1+1》报道,今年年初的天气,给多少人留下难以磨灭的沉重印象:140多万平方公里雾霾笼罩,8亿以上人口受到影响。一个月内,四次严重雾霾天气接连发生,一个月内,仅有五天没有雾霾。如何面对一个又一个被严重污染的城市?雾霾升级,治理要不要升级?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为此疾  相似文献   

7.
小记者证号:HJJS0940近几天的各大媒体,报纸上的头条新闻都是关于"雾霾"。说起雾霾,我还真是恨透了它,想知道为什么?请听我慢慢道来吧!清晨,惺忪的双眼还未睁开,便听到妈妈的神功"河东狮吼"在耳畔响起。我看看了时间,天啊,已经七点半了!我来不及多想,迅速穿好衣服,饭都来不及吃就急急忙忙地赶去上学。  相似文献   

8.
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国内首个《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这一指南的发布意味着对当前的灰霾天气防治工作,尤其是对多个城市之间联防联控大气污染,提供了重要直接的技术支撑。此次的源解析就是要为各地提供统一的技术方法,让人们知道污染源从哪儿来?并评估不同污染源的"贡献"大小。我国环境领域知名专家、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冯银厂介绍,从目前城市污染物的排放量来看,今年冬天的雾霾天可能难以改善,治理需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地区乃至全国都先后遭遇了最严重的雾霾天:11月上旬,沈阳遭遇重度雾霾,PM2.5浓度超1000,东北多地雾霾数据惊人;11月27日开始,全国雾霾面积一度扩大到53万平方公里,京津冀至关中平原多地PM2.5爆表。与此同时,一场全民对抗雾霾的"战斗"也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人们经历了对雾霾从认识到熟谙的过程,如何减少雾霾对于人体的危害,网民各显神通。于是,自制口罩、做雾霾操、吃猪血黑木耳、香烟过滤嘴做鼻塞……各种防雾霾"神办法"和"神器"出现。虽然众多"神办法""神器"大多已被证实对于减轻雾霾危害并无太大效果,但反映出人们对于雾霾危害的担忧以及寻求保护的心态。  相似文献   

11.
正要绿色不要灰色,要阳光不要雾霾。然而,2016年11月初的这些日子,我国北方雾霾笼罩,重污染最大影响面积达到63万平方公里;11月5日,中央气象台发布霾橙色预警,首都机场因雾霾取消近500个航班。"雾霾中,去遛狗,只见狗绳不见狗。"这是网友的夸张。而比这种夸张更夸张、比这种搞笑更搞笑的  相似文献   

12.
林孜 《环境教育》2013,(12):84-84
北京,2013年12月2日:绿色和平与英国利兹大学研究团队最新发布的《雾霾真相——京津冀地区PM2.5污染解析及减排策略研究》显示:煤炭燃烧排放出的大气污染物是整个京津冀地区雾霾的最大根源。从行业来看,煤电、钢铁和水泥生产是京津冀首要的“污染”行业,其排放出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是雾霾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环境教育》2014,(8):18-19
正近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准则》)。针对公众对这一《准则》的初衷、作用和目的诸多不解,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有关负责人随后做了一番解读。为什么要出台《准则》?近些年,我国许多地区多次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突出,引起人们  相似文献   

14.
金鑫荣 《环境教育》2015,(Z1):43-44
<正>《等风来》,是作家鲍鲸鲸2013年推出的一部长篇小说,后来被导演滕华涛拍成了电影。电影上映期间,正赶上北京等多地雾霾锁城。电影原本意图,是想给在拼搏中迷失自己的人们的心灵吸吸氧,精神松松绑。却没想到,不少影迷在观影过后,纷纷表示,这影片名起得太到位了。岂止是精神世界需要等风来,就连每天实实在在呼吸到的空气,都需要一场大风的到来。一提到雾霾,百姓是既愤怒又焦虑,公众愤怒环境污染竟然到了连呼吸新鲜空气都成了奢侈享受  相似文献   

15.
《绿色视野》2015,(4):17-18
近年来,雾霾持续发难,公众一次次产生了对“油品致霾”的疑虑:雾霾天气,油品影响几何?尾气排放,谁是污染元凶?今年“两会”前夕,消失了一年的前央视著名主持人——柴静,通过一部《穹顶之下》纪录片,又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当中。在演讲视频中,柴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机动车和油品质量对于大气污染的影响,剖析了机动车污染失控的症结所在。问题一:北京大气污染31.1%来自机动车排放据统计,10年间,中国汽车总量增加了一个亿,北京仅2010年就  相似文献   

16.
《环境教育》2014,(1):2-2
2013年,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雾霾天气。整个中国,从北方到南方,从海边到高原,从一线到二三线,雾霾波及30个省(区、市)的100多个大中型城市。根据社科院和中国气象局近日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13)》报告,2013年全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29.9天,  相似文献   

17.
陈主编 《环境教育》2016,(Z1):76-77
正@陈主编我算明白了,在中国,雾霾一时半会儿是没法解决的,作为老百姓,既没有什么特殊护理的资格,又无法移居海外,也只能想点其他办法以求自保。中国人常以食物保健,那么,我们吃点什么才能清除雾霾的危害呢?听说木耳、银耳还有猪血都有清肺的功能,具体吃哪个好?读者:李先生  相似文献   

18.
正一到秋冬季节,雾霾一词就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渐成常态化。2015年岁末,全国都笼罩在一片灰霾之中,多个省份出现所有地市"全军覆没"的现象。有网友调侃:今后冬季除了大雪,雾霾将成为另一种对应天气。雾霾高发2005年11月开始,全国猛然进入雾霾高发期,尤其是北方地区,半个中国都笼罩在雾霾当中。2015年11月8日,辽宁出现史上最严重雾霾,面积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污染最重,全省14个市中11个城市均为重  相似文献   

19.
冲出霾伏圈     
正同样的剧情,同样的约会,这个冬季,雾霾又再次如约而至,多省份集体性进入霾伏圈,有网友调侃:今后冬季除了大雪,雾霾将成为另一种对应天气。类似的境遇在一年年地重复,人们在不安中等待,在雾霾中与"十二五"挥手告别,面对崭新的"十三五",人们也有了更多的期许,期待早日冲出霾伏圈。新的一年新希望,2016,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的元年,我们期待,这一年,呼吸不再沉重。  相似文献   

20.
<正>这段时间华北、华东、华中等地区的很多城市都在遭受雾霾的困扰。这自然引起了人们对秸秆焚烧的关注。据环保部10月18日通报,近两周在20个省份共监测到疑似秸秆焚烧点862个,比去年同期增长6.68%。10月19日播出的央视《新闻1+1》,则以《秸秆焚烧,禁了16年依然在烧!》为题,关注了秸秆焚烧和雾霾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