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环境风险管理中,需要针对不同的管理目标进行评估与排序,实现有限资源供给下的风险管理效率最大化提升。作为环境风险优先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比较风险评价是针对不同类型环境问题进行评估与排序的方法,它可以从宏观尺度上有效识别出各类环境问题的风险大小顺序,并有针对性进行管理优先级的设置。本文在对国内外比较风险评价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其对我国环境风险管理的意义,提出我国在开展环境问题的比较风险评价、建立与完善环境风险管理工作优先级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绿色发展是我国"十三五"时期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解决我国发展与保护矛盾的根本途径。系统动力学是模拟宏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政策效力的常用分析工具,本文对系统动力学在中国区域绿色发展政策仿真中的应用进行了梳理。研究显示:系统动力学应用的区域范围方面,该方法全面应用于从国家直至县域等各个尺度的区域绿色发展研究,区域绿色发展通常被分解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子系统;应用的主要领域方面,水土资源、能源、水环境、固废治理、绿色产业等领域应用较多,大气环境、绿色消费等领域应用相对较少;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方面,软系统分析法、各类优化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与系统动力学的集成应用日益普遍。文末根据文献梳理情况,提出未来应在决策变量设计、历史数据挖掘、环境系统对经济系统的反馈等方面进行方法改进。  相似文献   

3.
环境风险评价的实践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环境风险评价(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ERA)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分析评价环境中的潜在危险。本文围绕开展ERA的必要怀、国内外ERA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ERA工作中的不足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导则下天然气长输管道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某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为例,按照HJ169—201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要求,根据 该导则引入的“环境风险潜势”和“大气毒性终点浓度”等概念及导则所调整、改进的内容和要求,对天然气长输管道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进行梳理,从风险调查、环境风险潜势划分、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的确定、风险识别、风险事故情形分析、风险预测与评价、环境风险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环境风险评价的整个流程,并指出评价 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以期为天然气长输管道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环境风险事故频发。与此同时,公众对于美好环境的需求日益提升,公众与专家和政府之间的风险判断差异是不同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诱因。为识别公众环境风险接受度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11种环境风险的客观风险水平和公众感知到的风险影响度、场域了解度、政府信任度、社会经济水平等因素对公众风险接受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社会经济水平、风险影响度、场域了解度、政府信任度均直接影响公众的风险接受度;客观风险水平则通过风险影响度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风险接受度。因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降低公众风险感知偏差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我国除了通过更严格的风险管控手段降低风险事故发生概率和影响范围外,还需要通过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生态科普等方式增强公众对风险场域的了解度和对政府的信任度以提升风险接受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影响环境政策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即环境政策与经济发展过程存在的紧密联系和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对我国与日、韩的环境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我国的环境政策效果有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生态足迹衡量居民对生态资源的需求,构建了包含社会经济、环境、人口、资源子系统的无锡市生态足迹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生态足迹系统的驱动作用和相互关系。基于模型预测了无锡市“十二五”期间的生态足迹数值,显示未来5年无锡市的生态足迹将继续呈现递增趋势,反映出居民对生态资源需求和对环境潜在压力不断增大。因此,市政府需重视居民的生态需要,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持续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8.
能源是影响人类福祉和大多数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从能源可获得性、能源经济性和能源清洁性3个维度选取13项指标,运用几何平均数法评价92个国家1990—2018年的能源发展水平。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92个国家的能源发展指数(EDI)差距在逐步缩小。②研究期内能源发展向好趋势显著,但过程缓慢。能源发展得分高、中、低的国家在时空分布上明显不平衡,能源发展得分高的国家主要分布在北美、西欧和大洋洲,得分中等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中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得分低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南亚和西亚。③研究期内92个国家能源发展指数的增速和位次变化差异明显。就增速变化来看,中等收入和部分低收入国家得分快速增长,高收入国家平稳增长;就位次变化来看,部分欧洲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位次快速提升,非洲和南亚国家大幅下降。④多数国家自身条件有限,无法推动能源转型,而适宜的转型路径可提高能源的可获得性、可负担性,通过能源的清洁化可提高环境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政策框架的雏形已初步显现。随着各级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对政策系统梳理,以及对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层次梳理法,从中央政策、国务院政策和部门政策三个“战略层面”,以及部门政策中具备“经济类”和“信息化工具类”属性的两个“目标层面”,结合政策的功能作用和市场认可程度将部门政策细分到“实施层面”,梳理得出我国绿色消费政策框架。通过分析我国绿色消费政策的分布情况和特点,对绿色消费政策与国家统计局的居民消费支出分类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本文对我国已经实施的各类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目前我国绿色消费政策和实践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炜亮  张芳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7):609-611,616
突发污染事故风险评价方法是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源评价结果关系到风险源的分类、分级和防范监管。概述了环境风险评价的概念和发展情况,从企业、公路、区域三类风险源对环境风险评价常用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对我国环境风险评价方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环境风险评估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实施和应用的重要环节,是一种为投保人和承保人量化环境风险的方法,量化结果是保险公司厘定保费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发展和推广,构建适用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环境风险评估体系逐渐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但目前针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境风险评估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总结。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明确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境风险评估内涵及特征,并对其评估体系进行科学界定,简要评述当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境风险评估的相关研究主题,并在已有模型和方法基础上构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境风险评估的理论框架,最后在总结当前研究不足的前提下,探讨未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境风险评估的研究趋势,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实施和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绿色服务作为促进绿色产业专业化、高端化、规范化发展的综合性服务业,是保障绿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以《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为依据,全面梳理1986年以来我国中央政府颁布的各类绿色服务政策,从政策演进、政策主体关系、文本类型、政策工具结构等方面对我国绿色服务政策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1)我国中央政府颁布的绿色服务政策数量及总力度都越来越大,绿色服务政策的制定已经渡过探索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全面形成阶段;(2)政策主体牵涉广泛,部际合作现象明显且合作模式较为固定,整体上部际合作增强但又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特征;(3)政策类型多种多样,但不同形式的政策文件分布不均,多通知、公告类低效力文件,缺乏高效力文件;(4)政策客体结构较为完整,但行业分布不平衡;(5)总体上政策工具类型逐渐多样化,但过度重视管理,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三大政策工具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具体表现为重环境,轻供给和需求。本文建议,应进一步加强部际协调和有效合作,平衡政策工具结构和政策的行业分布,完成绿色服务政策由量到质的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6年,中国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明确提出对农用地土壤实施分类管理,按照污染程度划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对建设用地要防范新增污染,针对疑似污染地块,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保障地块安全再利用;以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组织开展治理与修复。实施严格的土壤环境质量保护、污染土壤的风险管控、高风险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是落实《土十条》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我国土壤环境监管制度的重要内容。土壤环境标准是实施土壤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土十条》重要任务以及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土壤环境管理需求,以土壤环境管理需求为导向,探讨提出了包括土壤环境质量保护标准值、土壤环境风险管控标准值、污染土壤修复标准值的土壤环境标准值体系,可望为国家土壤环境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标准制修订方法的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合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生态风险宏观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论文以生态风险景观评价方法及3S技术等为研究手段,综合考虑重点产业发展战略人为风险源及自然风险源,以生态风险受体和终点选择、风险源分析、暴露危害分析、生态风险综合评价及生态风险分区为评价步骤,揭示了重点产业发展战略潜在生态风险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中上游重点产业战略实施区可划分为三类生态风险监控区,生态风险重点监控区自然风险源分布集中,重点产业人为风险源和自然风险源交织在一起,极易发生生态风险放大效应,生态风险次重点监控区自然生态风险源分布较单一,局部重点产业人为风险源强度增强,将增加区域生态风险水平,生态风险监控区自然生态风险源分布范围较小,潜在生态风险水平相对较低。论文探索了战略环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和评价思路,为国内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分析环境费效分析方法发展现状,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环境领域费效分析方法的特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指出了费效分析方法未来的应用前景。总体来看,环境费效分析具有内容广泛性、时空异质性、动态变化性并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的特点。现阶段,针对环境管理工作,应尽快建立一套包括传统费效、风险感知、生态补偿等在内的多尺度动态反馈的环境费效评估的标准模型,并进一步将环境费效分析纳入我国政府决策体系中。  相似文献   

16.
化学品环境管理是我国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亟需加强的重要领域,并且面临三大挑战:化学品种类呈爆发式增长,化学品的生产使用量呈指数式增长以及对化学品的损害特性认知滞后。现阶段,我国的化学品管理集中在对生产流通环节的安全事故防范和对次生环境污染的治理与应对,但是对化学品造成的环境影响和健康损害却还缺乏足够的重视,相应的风险管控制度和防治体系建设也还处于摸索阶段。本文从管理对象界定、化工行业管理、管理制度设计、专业能力建设和多学科技术支撑五个方面梳理了我国当前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综合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化学品环境管理的现实需求,建议从五个方面加强化学品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1)明确化学品环境管理的对象和范围,科学制定管理战略与路线;(2)深化对化工行业发展规律的认知,加快形成行业绿色转型的共识与行动;(3)定期跟踪评估政策的实施成效,建立完善的政策调整机制;(4)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化学品环境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教训;(5)加强化学品全流程、跨领域的研究整合,大力发展检测、模拟和评估的新技术与新方法。本研究可为我国中长期化学品环境管理战略和政策制度体系的建立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体系、技术现状及组织体系进行剖析。结果表明,我国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害赔偿的法律支撑体系严重不足,亟需出台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损害赔偿法》,从法律层面对整个健康损害的赔偿保障体系进行明确指导。针对现有健康损害赔偿的技术支撑体系严重缺乏、认定机构的人员队伍建设薄弱等现状,本文提出应加大相关组织队伍建设,以提高环境损害的技术支撑能力。此外,还需要建立一个更高级别的专业的环境健康污染损害、赔偿与协调机构。该机构应是由国家多部门(环境保护部、保监会、财政部、卫生部、司法部等)共同认可的第三方仲裁机构,且具备独立的性质,负责污染导致的损失评估、责任认定、事故处理、资金赔付等各项仲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