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苏州100 km2水网地区采样点的底泥中重金属Cd、 Cu、 Cr、 As、 Ni、 Pb和Zn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4、127.4、83.2、18.2、51.7、145.1和350.7 mg·kg-1,分别是背景值的13.7、5.7、1.1、1.7、1.9、5.5和5.6倍,超过GB 15618-2018标准风险筛选值的点位比例分别为100.0%、97.3%、38.4%、83.6%、97.3%、90.4%和100.0%.采用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法评价单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可知苏州水网地区底泥中7种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依次为:Cd>Cu>Pb>Zn>As>Cr>Ni,其中,Cd属于极强污染,Cu和Pb属于强度到极强污染,Zn属于强度污染,As属于中度到强度污染,Cr和Ni属于中度污染.古城区、西北部、西南部和东部底泥样品中Cd、 Pb、 Cu和Zn均是高污染贡献的重金属元素,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西北部、西南部、古城区和东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Cd、 Cu、 Cr、 As、 Ni、 ...  相似文献   

2.
苏州古城区域河道碳氮磷类污染物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苏州是水质型缺水城市,节水、减排、控源和截污等工程实施后,水质问题依然严峻.为了解苏州古城区域河道中碳氮磷类污染物的总量及分布特征,提出河道疏浚决策依据,于2019年春季在苏州古城区域采集了20个代表性断面的河道底泥和水体样品,测定了河道底泥的深度,分析了河道底泥和水体样品中碳氮磷类污染指标的含量,评价了河道底泥和水体...  相似文献   

3.
滇东南矿区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滇东南矿区河流底泥重金属数据,应用HAN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该地区河流底泥中产生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是cd和As;②从上游到下游A—G7个断面多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从小到大排列依次为:A〈D〈B〈F〈E〈G〈C;(爹该河流重金属污染属于很强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4.
滇池外海底泥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底泥质量标准(SQGs)法和潜在生态风险(RI)法对滇池外海22个点位20cm柱状底泥中重金属As、Hg、Cr、Cd、Pb、Zn和Cu浓度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的最高浓度达319mg/kg,9个点位超过风险评价中值或高概率效应浓度,是超标最严重的重金属.各元素污染程度顺序为PbCuHgAsCdCrZn.Pb、Cu、Hg的污染层为15~20cm,其余重金属污染层为10~15cm.潜在生态风险(RI)评价表明,滇池外海底泥重金属污染总体处于中等生态风险水平,北部为"强"等级,潜在风险顺序为HgCdAsPbCuCrZn.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起来使用.此外,滇池底泥重金属浓度与潜在生态风险表现出一致的区域性差异,即北部大于南部,西部大于东部.  相似文献   

5.
根据滇东南矿区河流底泥重金属数据,应用HAN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该地区河流底泥中产生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是Cd和As;②从上游到下游A~G 7个断面多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 I)从小到大排列依次为:A相似文献   

6.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6):153-162
为了研究芜湖城市河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文章分析了芜湖3条典型黑臭河道18个样点沉积物中Cr、Cu、Mn、Ni、Pb、Zn的含量,评估了污染风险并分析了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r、Cu、Ni、Pb、Zn的平均浓度均超过安徽省土壤背景值。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Cu整体上达到轻度污染水平,其他重金属整体上均处于无污染水平。污染负荷指数评价结果表明,18个采样点重金属污染程度均处于中等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6种重金属均处于低风险水平。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Zn、Cu、Cr可能与汽车、电镀行业、绿化施肥等人为源有关,Ni、Pb可能与汽车尾气等人为源有关,Mn可能与成土母质、岩石风化等自然源有关。  相似文献   

7.
两种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生态危害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高健磊  王静 《环境工程》2013,31(2):119-121
河道底泥作为特殊的物质形态,其评价方法与土壤和水环境评价方法均有所差异。随着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的评价方法也大量涌现。着重介绍了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两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常用方法,重点针对方法本身以及该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为解磁湖底泥中重金属含量、污染程度以及各污染物的潜在生物毒性,对磁湖8个底泥样品中6种金属元素(Cu、Pb、Ni、As、Hg、Cd)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单因子评价法对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价。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磁湖底泥中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磁湖底泥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是Cd和Cu,其次是Pb、As、Ni、Hg。各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从大到小的排列次序为:Cd>As>Cu>Pb>Hg。  相似文献   

9.
对金沙江上游河段4个监测断面底泥中Cr、Pb、Zn、As、Hg、Cu和Cd 7种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除Cd和As外,其他重金属的含量均符合GB15618-1995一级标准。Cd的富集程度最高,各采样点底泥中Cd含量均超过三级标准。臧曲河和相古底泥中的As含量高于三级标准。各监测断面的潜在生态风险都很高,Cd的潜在危害指数远大于其他金属,Cd是导致金沙江上游底泥中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不同底泥的潜在生态风险依次为:臧曲河>相古>奔子栏>河坡。  相似文献   

10.
底泥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环境影响值得引起重视.选择了江苏省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划定的32个重金属污染防控区,在区域内主要的河流布设了42个底泥测点,对其中4种重金属(As、Cd、Hg、Pb)含量进行了测定,并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底泥中Pb、Hg、Cd、As4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依次为Cd>Hg≈Pb>As.90.4%的测点处于轻微和中等生态风险状态.9.6%的测点处于严重和很严重生态风险状态.无极严重生态风险测点.  相似文献   

11.
汤逊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为了解汤逊湖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空间分布、潜在来源和生态风险,对汤逊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As、Hg、Cd、Cr、Cu、Pb、Zn和Ni)含量进行分析,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进行评价,并利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法解析重金属主要污染物的潜在来源.结果 表明,除Cr外,...  相似文献   

12.
海河流域中南部河流沉积物的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王瑞霖  程先  孙然好 《环境科学》2014,35(10):3740-3747
针对海河流域中南部河流,布设80个采样点,对沉积物中Cu、Zn、Cr、Ni、Pb、Cd进行含量及空间分布研究,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富集因子法进行重金属风险评价和污染来源判断.结果表明:1除Cr、Ni外其余4种重金属元素均有较明显的积累,其中Cd含量超出环境背景值2.64倍.基于单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Cd在多数点位风险强度等级为强,其余元素多数为轻微等级,各重金属生态风险等级排序为Cd>Cu>Pb>Ni>Cr>Zn;2重金属污染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性,位于平原的子牙河、大清河重金属含量较高,且综合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较高(RI为155.64和111.84);徒骇马颊河和黑龙港河由于工业化程度较低重金属含量相对较低,且综合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也较低(RI为69.54和84.50);3同源分析表明Cd、Pb、Zn、Cr有相似的污染来源;富集因子法评估显示人为影响依次为Ni相似文献   

13.
采用污染指数法和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珠江口狮子洋海域表层沉积物中Hg、Cu、Cd、Pb、As等污染要素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的总体污染程度为低污染水平,污染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As>Cu>Pb>Hg>Cd;该海域的总体生态风险性为低,生态风险性由高到低依次为Hg>As>Cd>Cu>Pb,Hg为该海域的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14.
江涛  林伟稳  曹英杰  黎坤  禤映雪  李睿  陈建耀 《环境科学》2020,41(12):5410-5418
水库沉积物是重金属等污染物重要的汇,在酸碱及氧化还原条件变化下沉积物存在污染物释放的潜在风险,释放到水环境中的重金属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据此,本文以梅江流域清凉山水库为研究对象,围绕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水平、形态分级、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及污染溯源展开调查.结果发现,库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大小依次为溪田支流>坝前及库中心>新田-白水支流.沉积物重金属生物有效态占比差异较大,质量分数依次为:镉(Cd,89%)>铅(Pb,76%)>锌(Zn,54%)>铜(Cu,43%)>镍(Ni,28%)>铬(Cr,10%).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开展重金属污染评价,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开展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地累积指数法显示,水库沉积物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依次为:Cd> Pb> Zn> Cu> Cr> Ni;潜在危害生态指数法显示,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依次为:Cd> Pb> Cu> Ni> Zn> Cr,水库沉积物Cd的潜在生态风险最大,对生物影响最大.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水库...  相似文献   

15.
乐安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性评价   总被引:47,自引:7,他引:47  
对1987-1995年期间所采集的乐安江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生态风险性评价。结果表明,德兴铜矿的矿山酸性废水和洎水河河水,使乐安江沉积物受到重金属的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16.
黄浦江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及评价   总被引:30,自引:12,他引:30  
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黄浦江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进行了评价研究,解释了两种评价方法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两种评价方法的结果均表明,黄浦江砷污染严重,镉中等程度污染,且各个江段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采集湟水河流域西宁段1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测汞仪测定了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结合污染负荷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沉积物质量基准法查明了流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H g、Cr、Zn、Cu、Cd)污染现状、空间分布特征、潜在生态风险,使用聚类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五种重金属可能来源....  相似文献   

18.
韩双宝  袁磊  张秋霞  郑焰  李甫成 《环境科学》2024,45(5):2962-2970
拒马河流域河流沉积物与土壤存在污染下游北京市和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的风险,为此,沿源头至张坊出山口采集河流沉积物与土壤样品,将样品进一步分为干流底泥(29件)、河岸土壤(27件)和农田土壤(26件)这3种类型,采用富集因子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开展了重金属富集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河流沉积物与土壤Cd、Hg、Pb、Zn和Cu含量均值高于白洋淀底泥与河北省表层土壤含量均值,As、Cr和Ni含量则偏低.各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为:Cd>Hg>Pb>Zn>Cu>Cr>Ni>As,生态风险综合指数显示农田土壤和河岸土壤以轻微风险为主,其次为中度;干流底泥潜在生态风险则以中度、重度和严重为主,分别占比为35.5%、24.1%和24.1%,主要贡献因子为Cd和Hg.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Cd、Pb、Zn和Cu主要污染源为工矿活动;Cr、Ni和As则主要由成土母岩风化控制,As还受农业活动等的影响;Hg则由工矿活动、母岩风化和大气降尘等复合污染源控制.总体上,研究区土壤重金属风险整体处于轻微等级,但台峪-司各庄-蓬头河段干流底泥中存在Cd等重金属明显富集的现象,环境监测、河道清淤与治理应以该河段为重点.  相似文献   

19.
集中采集洞庭湖、洪湖和赤湖表层沉积物样品并检测其中10种重金属含量,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表征空间分布,利用地累积污染指数法(Igeo)、富集因子法(EF)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I)协同评估重金属积累的潜在风险,并利用相关性分析(Pearson)和主成分分析(PCA)溯源.结果表明,Cd元素的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最为严重,东洞庭湖、洪湖和赤湖中ω(Cd)的平均值分别为2.85、1.59和3.57 mg·kg-1,分别是对应省份土壤背景值的25.87、11.36和37.58倍,均超出风险筛选值(0.6 mg·kg-1),其中赤湖超出风险管制值(3.0 mg·kg-1).除Cd外,洪湖中的As值得关注,赤湖中的Cu、As、Zn和Pb都不容忽视.三湖的潜在生态风险排序为:赤湖(RI=1 127)>东洞庭湖(RI=831)>洪湖(RI=421).重金属来源主要是工矿业冶采、农业生产和水产养殖等,部分重金属(Mn和Cu)为自然源.研究对长江中游典型湖泊沉积物重金属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