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是世上最霸道的动 物。在他们住着的空间,别的动物,除了人的宠物和人难以对付的小昆虫之类,都被赶跑,打跑,熏跑,呛跑,卖掉,吃掉,毒杀.....然后自己也在这个气闷的环源中怨气冲天地打煞着。 比较能忍受人的,大概要算鸟儿,它们跟人其实不生活在一个世界,它们占据的空间比人的要高一层─在房顶树顶之上那一块,但是人们能看得见它们,人和鸟儿之间,只有人欺负鸟儿的。如果鸟儿也象人那么促狭,那它们完全可以让人们整天顶着它们的粪便,或乘其不备在人头上啄一个大包,但是这样的事情极少发生。你认真想想这个,就会承认鸟儿多…  相似文献   

2.
视觉     
《环境》2018,(7)
正闹市中的小鸟天堂图/廖雪明"鹭岛"是流花湖公园中的一个湖心小岛,因岛上树木茂盛,吸引了不少鸟类在此聚居,尤以鹭鸟居多,故称"鹭岛"。该岛实施封闭保护人工招鸟,每天早晚鸟儿飞进飞出蔚为壮观,给都市人带来不少欢乐,被称为闹市中的"小鸟天堂"。  相似文献   

3.
郭耕 《环境》2004,(4):4
多年前,一位外国朋友来京讲座,当他用幻灯展示各种小鸟并说这些充满画面的照片是用标准镜头拍摄的时,我们大为惊讶,这些鸟怎么胆敢距人近在咫尺、几乎唾手可得。原来,在爱鸟的国度,人们热衷观鸟(Bird Watching),而非关鸟,所以,鸟儿不必对人们敬而远之,真是善恶亲疏鸟自知。  相似文献   

4.
春天来了,窗前枝头上的小鸟在终日歌唱,燕子又在屋檐下筑巢了……记得童年时,听老人说打燕子会得到眼瞎的报应,还说“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也许是潜移默化的缘故,我对鸟儿早就有怜爱之情:尽管在屋檐下筑巢的燕子终日吱吱喳喳吵个不休,却从来不敢去惊扰它们;也尽管那时相当顽皮,唯未掏过鸟窝和射杀过小鸟。  相似文献   

5.
向往     
吕定 《环境》1998,(12)
忽有一日,我对他说:“我想住一个打开门窗就能听到鸟儿鸣叫的房子”。他说:“那我把你送到动物园去吧,让你住在鸟笼里,不用打开门窗就能听到鸟儿叫,还省事儿了。”我说:“你不觉得我们现在就像被囚禁的鸟儿吗?”他这才认真起来:“你今天怎么啦?”我也不知道怎么了。不是今天怎么了,而是很久以来就怎么了。我就是想住一个打开门窗就能听到鸟儿叫声的房子。对了,也许就是农庄吧!可是,我又觉得那是我受用不起的奢华。  相似文献   

6.
放飞鹞鹰     
去年正月的一个早晨,我出门遛弯。天气清冷,但小区便道旁的冬青已经透出一丝春的信息。 不经意间,我发现冬青树丛上伏着一只小鸟,有喜鹊般大小。当我靠近时,它只微微一动,竟然没有飞走。我怀疑它不是受了伤就是生了病。正猜想间,一位邻居走来对我说:“这只鸟是我昨晚从小区门口捡的,被炮崩伤了。一宿不吃不喝也不动,我估摸它活不长,就放到这儿了。我不想让它死在我家。”  相似文献   

7.
一起去观鸟     
每当我在黎明时被一片繁盛的鸟鸣声叫醒 时,每当我看到灵巧的小麻雀在阳台上轻盈地蹦跳时.每当我听到叽叽喳喳和呱呱的叫声时,我的内心就会泛起一种冲动:想走近它们。此时,我的脑海中更是浮想联翩:一望无际的草原,一轮当空的红日,一个或者几个在那遥不可及的天空中缓慢移动的黑点,有时再伴着几声鸣叫,这一切令人内心洋溢起一片温暖和壮美;一波湖水,半轮明月,一群水鸟将头埋在身上静静地休憩着,这一切让人内心充满了宁静与安详;一棵大树,几条枝蔓,一只小鸟在不停地蹦跳着,追逐着它的野味,这一切使人享受到了动感和欢悦。 …  相似文献   

8.
钟奇振 《环境》2001,(11):27
成千上万只鸟儿,争先恐后的,冲出狭小的牢笼,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唱着千回百转的歌儿,振翅高飞,重归天空的怀抱——这是近期许多地方举行的鸟儿放飞活动的场面,其情其景,令人振奋,人们都翘首以待鸟儿们用它们矫健的身姿美化单调的天空,用优美的歌声唤起勃勃的生机。然而,事情并非总是天遂人愿,据专家说,有30%—40%鸟儿在放飞的第一周死去,更  相似文献   

9.
在我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大桑园村,有着这样一个这样特立独行的农民,说他特立独行,是因为他的行为在当地被人们叫做“怪人”,在旁人眼中,他不务正业、不好好耕种,却只对鸟儿情有独钟。他外债累累,树敌无数,只为了护住山上的苍鹭和鸟蛋,二十余年,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拳头和鲜血捍卫着自己的信念。  相似文献   

10.
噩梦两题     
旅途中 我不知道我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要走向何方。 我站在无边的原野,极目四方,千里赤土,空旷,荒凉。没有一道炊烟,没有一间茅舍,没有一棵绿树,没有一棵青草,没有一声小鸟的啼鸣,没有一只走兽的身影,连一只蚂蚁也没有,只有我这子然一身的旅人。 在这没有生命的原野,我何去何从? 朝着你的前方一直走,巴。—冥冥中,仿佛有声音昭示我。 走呀走呀,忘了疲劳,忘了饥渴。 终于,前面出现了一片树林,林中传来小鸟的歌声,小鹿的欢叫。 一条清澈的小河穿过林间,向我流来。 我欣喜,匆匆走向河边,想掬起清莹的河水,以解我难忍的…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宣传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人民群众的环保法律意识越来越强,“污染受害请找环保”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已深入人心。这就形成了环境污染纠纷的上升趋势,研究污染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成为摆在我们环境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从我的实践经验看,污染纠纷可归纳为以下6种情况:①建筑配置不合理。  相似文献   

12.
关键词     
《内蒙古环境科学》2011,(1):I0006-I0006
关键词:“让鸟儿飞” 著名环保委员郭耕上两会每次都能吸引公众的眼球,今年他又借力《让子弹飞》提出“让鸟儿飞”口号,被记者发上微博后,网友赞其每回上两会都很有创意。  相似文献   

13.
麻雀蒙难记     
人们平时最常见最熟悉的鸟儿莫过于麻雀了。一是因为麻雀繁殖率高,数量多;二是因为麻雀是留鸟不是候鸟,一直定居在出生地,绝不远离故乡,且喜与人作伴,总是把窝筑在屋檐口、瓦楞间、墙洞里、柴堆中,是人们世代的老邻居。麻雀经常活跃在公园、市场、庭院、草地,或在地上欢蹦乱跳,或歇在电线上东张西望,或  相似文献   

14.
秋天,我再次来到北京最后一块天然湿地——顺义区杨镇湿地,前次见至的万千只蝌蚪全都变成了青蛙,芦苇荡上空成群结队的鸟儿在飞。正巧都师大的两位教授高武和洪剑明也在这儿为60多种鸟做环志,于是说起共同关心的这块湿地的发展。它使我想起我曾访问过的美国齐萨皮克(Chesapeake)农场。那是一个依靠人类科技成果实现理想生态环境的典范。那里的自然美景与眼前这濒临枯竭的北京最后一片湿地所生成强烈反差,让我无法平静。  相似文献   

15.
在人们的一般印象中,刺激的气味、污浊的废水、枯萎的树木……是传统化工园区最容易出现的场景。但在火热的六月,笔者慕名来到位于江苏省灌南县堆沟港镇的连云港化学工业园内,见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蓝天白云下,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小鸟飞翔,水流清澈……连云港化学工业园有什么高招,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建成了一流的生态型化工园区?带着疑问,笔者实地走访园区企业,终于找到了其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16.
静电,大家都不陌生,皮肤干燥时,人们在触碰车等铁制品或握手时,经常会惊呼:“哎呀,电着我了。”这就是静电开的小玩笑。可是,当静电在石油、化工等行业调皮时,却会酿成火灾。  相似文献   

17.
或许你生活在都市,每天早晨从林荫道 上走过,那浓绿的枝叶间,婉转的小鸟啼鸣,带来多少清新的喜悦;或许你生活在农村,春天的布谷鸟声声,夏夜的虫吟蛙鼓,勾起多少浪漫的想象;或许你生活在海边,时常看到辽阔的蓝色海洋上,白色的鸥群发出尖叫声,追逐着浪花,激起多少远航的豪情;或许你生活在山区,密密的树林里,时常看到苍鹰在林消徘徊,猴群在峭壁长啸,松鼠在树间蹦跳,感受多少自然的生机。 突然有一天,所有的这些鸟儿、昆虫、青蛙,动物都接二连三地死去,你再也听不到它们的喧闹,空气中一片沉寂,你会觉得如何? 如果这些…  相似文献   

18.
赵光 《环境》2002,(8):32-33
秋天一到,各种鸟儿都飞来飞去,忙着寻找植物的种子.它们把一粒粒种子仔细地藏好,以备严冬缺少食物时取出来食用.有的鸟贮藏食物的时间会更长一些,待春天喂养小鸟,备食物不足时用.据一些鸟类学家观察,一只星鸦在冬天来临时,往往设置几千个食物"贮藏点",它埋藏的松粒总数可以多达3万颗.  相似文献   

19.
霍寿喜 《环境》2003,(12):25-25
尽管寒冷的冬天已经来临,但因为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们吃得好,穿得暖,共同的感觉就是“冬天并不可怕”。然而我的邻居赵大妈却最害怕过冬天。前不久的一个上午,我在楼道里遇上她老人家,我见她畏寒的样子,就劝道:“您老年纪大了,应该多穿点衣服啊。”赵大妈年近七十,也是个爽快人: “嗨,哪是穿衣服的事啊。我这人就是这样,一到冬  相似文献   

20.
有朋自远方来,送我价值千元的“笼中鸟”——一对画眉,我连连摆手,再三说明不要,尽管鸟笼精致、漂亮,尽管画眉上窜下跳,人见人爱,尽管朋友一片诚心,但我还是甩出硬绑绑的一句话——“不要”。 之所以不要,一则替这对画眉悲哀,本来天空广阔任鸟飞,无奈被人类“软禁”而“身不由己”;二则替鸟类喊冤,还我蓝天,还我自由;三则要遣责人类,不该将自己的幸福建筑在鸟类的痛苦之上。你百般玩逗取乐,为何不设身处地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