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失守的中国地下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镕 《环境》2013,(4):13-15
资料显示,我国90%的城市地上水已受到污染,部分城市的饮用水甚至出现了致癌、致畸、致突变污染指标。在国家环保部出台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数据——我国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全国655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约占城市总数的61%。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于我国居民来说,地下水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水。  相似文献   

2.
环境友好型社会下我国饮用水源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锡生  许珂 《环境保护》2007,(1B):40-42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饮用水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就地表水源而言,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06年6月发布的《115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有16个城市水质全部不达标;有74个饮用水源地不达标;有5.27亿吨水量不达标。就地下水源而言,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地下水污染存在加重趋势的城市有21个,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东南地区。饮用水源污染严重威胁饮用水安全。据调查,全国有7亿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水,1.64亿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的水,5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水。其中,饮用不安全水的农民达到5亿之多。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而且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影响我国人水和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以法律保护我国饮用水源安全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我国饮用水源保护法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意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饮用水源的污染严重,对人类的各方面造成严重的影响。加大地下水环境防控力度,对解决中国地下水环境和人类生存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分析地下水主要环境问题及目前防控政策现状,弥补当前地下水分级分区防控措施的缺点,改善划分方法,提出了利用层次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地下水饮用水源地进行污染源风险等级评价,根据风险等级形成三级防控体系,以及对地下水饮用水源地进行三级防护区划分的建议与构想。  相似文献   

4.
郝过让 《环境保护》1992,(12):22-22,8
地下水是否已经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工业污染)而污染,是地下水源保护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相对污染起始值法评价地下水是通过采取本底值亦称相对污染起始值代替地下水功能标准作为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虽然评价方法没有根本改变,但是其评价结果却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地下水是否污染的状况.这对于水源保护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1990年笔者参加了水源保护规划工作,并尝试用了相对污染起始值法评价地下水,评价结果中"有许多次目虽然没有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人类能够饮用,但是相对污染起始值法评价的结果却是污染非常严重"的结论,给人们一严重警告,欲助于唤  相似文献   

5.
抽水截流防治地下水中六价铬污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城市工业区地下水环境受六价铬严重污境的情况,根据该地区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在污染中心地带采用抽水截流方法,使地下水中六价铬污染大幅度下降,经过6年防治,其污染范围由0.321km~2下降到0.032km~2,居民生活饮用水供应恢复正常,仅4号水源井已创税利30万元。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2013,(12):17
华北平原位于重要的经济战略发展区域,地下水是华北平原的重要饮用水源和战略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城市和工业企业周边地下水污染呈恶化趋势,严重威胁地下水饮用水源安全。着力开展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十分必要和紧迫,对于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全同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会议指出,目前我国地下水开采总量已占总供水量的18%,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全国657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水位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战略水资源和饮用水源,其超采问题和环境质量恶化趋势一直未能得到有效遏制,严重危及该区域饮用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国家重点战略,围绕改善京津冀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目标,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地下水环境存在的四点主要问题:①地下水污染严重,缺乏科学的风险管控与污染防治策略;②地下水污染源点多面广,污染监管体系亟待完善;③地下水污染分类治理技术集成创新与工程示范亟待开展;④地下水超采问题突出,迫切需要研发地下水安全回补技术.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京津冀地区已有的地下水环境管理基础,并提出“十三五”期间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的4个研究方向:①开展地下水污染特征识别与系统防治研究,完善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顶层设计;②突破地下水污染精确识别与优化监测技术,提升京津冀地区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③研发技术经济最优的源头阻控与污染修复成套技术,提升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治理能力;④开展回补区适宜性与环境风险评估,建立协同高效的安全回补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可为提升京津冀地区的地下水环境质量管理水平、保障京津冀地区饮用水安全提供技术与管理支撑.   相似文献   

9.
浅谈河北省城市地下水污染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下水是城市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需水量越来越大,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城市废水是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的地下水,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还会危害人体健康.在目前水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研究与掌握地下水的污染及防治措施就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农村地下水源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的问题。采用物元可拓法对广东省粤东地区典型农村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开展了水质评价研究,并提出了地下水水质保护策略。结果表明:该饮用水源污染较为严重,锰、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和菌落的含量较高,其中,锰的超标最为严重。"三氮"中氨氮的污染最严重。经分析,锰超标主要由于地区地质条件背景值超标导致的,而氨氮污染主要由当地农业活动引起。最后,研究提出划分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及科学使用化肥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从环境水文地质学的角度出发,对济南市地下水污染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以及局部地下水重污染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济南市地下水污染以浅层地下水污染为主,局部地区深层地下水也已受到污染,并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地下水严重超采,造成多处地表塌陷和降落漏斗,并成为济南市地下水的重污染区。  相似文献   

12.
近数十年来,由于工农业的发展,因“三废”处理不当而导致水源的严重污染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如美国河流总长28.6%受到严重污染。饮用取自污染水源的人数约占总人口三分之一。日本47条河流。23条受严重污染。我国水源污染情况也是十分严重的。全国27条主要河流中有15条受严重污染;44个城市的地下水受到污染的有41个。污染物有酚、氰、汞、铬、砷、苯、硝酸盐等。如某市近数年来两个自来水厂的源水中酚、汞、砷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本文在全面分析北京市地下水污染源,污染途径,污染物迁移转化及地下水污染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防止地下水源污染的防护措施及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4.
水的微污染治理与城市供水水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亮 《环境保护》1997,(1):15-16
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的下降使城市饮用水供水安全受到威胁。本文针对我国城市供水水源微污染现状,介绍了常用的微污染的治理方法。并对水源保护、饮用水处理技术、饮用水水质安全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保证城市供水安全的措施,对城市安全供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污染防治在我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中的双重意义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农业面源污染物不仅随地表径流直接进入河流、湖泊或近海,污染地表水体,而且渗入土壤或岩石,污染地下水.而被荇染的地下水最终亦流人河流、湖泊或近海,污染地表水体.因此,地下水污染防治在当前我国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中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为了保护作为主要饮用水源之一的地下水,需要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另一方面,为了有效地治理地表水体的污染,也需要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迄今为止,我国在地下水污染防治方面所做的工作大都以保护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为目的,而缺少或未重视被污染的地下水对地表水体污染的机理和贡献的研究.本文以农业面源造成的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为例,阐明地下水污染防治在我国当前水污染防治中的双重意义,指出被污染的地下水可能是我国主要河流、湖泊和近海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旨在得到人们对地下水污染研究和治理的重视,推动面源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运移机理以及被污染地下水对地表水污染的贡献评价与防治研究,以便更合理地制定我国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更有效地控制和治理我国的水体污染.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在我国水资源组成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2009年全国地下水开采总量为1098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18%,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均来自地下水.特别是在生活饮用水供水安全中地下水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国655个城市中,超过60%的城市有地下水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17.
日前山东潍坊被疑有企业往深层地下排污的消息,引发了公众对地下水现状的关注和忧虑。在多种污染源作用下,我国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且污染速度快。2011年,全国200个城市地下水质监测中,"较差—极差"水质比例55%,并且与一年前比15.2%的监测点水质在变差。地下水形势已刻不容缓。(2月24日《新京报》)潍坊事件只是我国地下水污染的冰山一角。2011年发布的《全国地下水污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地区地下水环境状况研究表明,该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地下水开采过量导致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日益加重,威胁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地下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表明,工矿企业排污、农业面源污染和垃圾填埋场对地下饮用水源均已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9.
滹沱河流域地下水是石家庄地区居民的重要饮用水源。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该地区地下水中硫酸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该研究于2015年1月和2016年8月各采集了滹沱河流域地下水水样28组,运用水化学理论和多元统计技术研究了该地区地下水硫酸盐的污染特征,并识别了硫酸盐的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滹沱河流域地下水硫酸盐污染较重,枯水期和丰水期地下水硫酸盐的浓度均值分别为192.9 mg/L和185.4 mg/L,超标率分别为21.4%和21.4%。该地区地下水硫酸盐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其浓度的高低与地下水水位埋深密切相关。滹沱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SO_4-Ca(Mg)。在枯水期和丰水期SO_4型水出现的比例分别高达82%和7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硫酸盐的主要污染来源在枯水期是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点源污染)和水岩交互作用(诱因);而在丰水期转变为生活污水(点源污染)和水岩交互作用(诱因)、面源污染和工业污水(点源污染)。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样分析阿城区上游水源地附近地下水样品并结合近年来该区地下饮用水中氨氮的监测结果,评价阿城区地下水氨氮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氨氮是目前阿城区地下水的一个重要污染源,阿城区上游局部地区地下水氨氮超标严重,沿着该区地下水的基本走向,地下水的氨氮污染随之加重.城南沟、阿什河等地表水体下渗,区域内畜禽养殖业污染及化肥、农药、垃圾等面源污染下渗是造成阿城区地下水氨氮污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