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华南二叠纪末缺氧海水中的有毒气体与生物集群绝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华南P/T界线地层有机碳同位素和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和沉积特征进行研究表明 :二叠纪末海洋中发生了大规模海水缺氧事件 ,持续时间约 6~ 10万年 ;海洋底层存在大量的CO、CO2 、H2 S和CH4等水溶性有毒气体 ,在剧烈的火山爆发事件及相伴的温室效应影响下 ,这些气水化合物由海底及陆架沉积中快速分离释放 ,导致生物集群绝灭 ,最终造成灰岩的δ13 C值发生强烈的负漂移  相似文献   

2.
环境公害造成巨大损失人类环境越来越充满危险,自然灾害发生日益频繁。60年代灾害事件16次,70年代29次,80年代68次,所造的经济损失:60年代100亿美元,70年代300亿美元,80年代上升到930亿美元。1974-1984年间,非洲长久地旱灾夺...  相似文献   

3.
杨超群 《环境》2002,(1):34-34
当前流行的陨星体撞击地球和大规模火山喷发两种假说,都不能从时间和空间上圆满地阐明,恐龙全球性地在白垩纪末期(距今6700万年前)同时灭绝的原因。在恐龙繁盛的侏罗纪(距今195~137百万年前)和自垩纪(距今137~67百万年前)早期的地层中,有许多恐龙骨骼化石保存,但未发现恐龙蛋化石,说明蛋已全部受精并孵出了恐龙。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目前全世界元古宙———寒武纪地层中的浮游植物 (疑源类 )的统计 ,发现在新元古代晚期和早、中寒武世相对较短的时间间隔内发生了一系列的微体植物 (疑源类 )辐射和绝灭事件。而这些辐射和绝灭事件又与早期后生生物的辐射、绝灭都有密切的镜像关系。通过对古海洋的δ13 C、87Sr/ 86Sr研究 ,发现元古宙—寒武纪浮游植物 (疑源类 )的辐射演化、绝灭作用与古海洋环境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即生物辐射时期 ,δ13 C、 87Sr/ 86Sr呈现高异常 ;生物绝灭时期 ,δ13 C、87Sr/ 86Sr呈现低异常 ;冰期δ13 C呈现明显的负异常。  相似文献   

5.
珠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赤潮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珠江口水域赤潮生物种类繁多,达98种(其中有些是有毒或有害种类),是发生赤潮的潜因。本文列举了发生在珠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赤潮事件和危害,阐述了1998年春季珠江口发生的大规模、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大的密氏裸甲藻赤潮事件,结果表明:赤潮生物密度平均为36×106个/dm3(063×106~76×106个/dm3),造成经济损失35亿元,其中香港30亿元、广东05亿元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几个特大型的钒钛磁铁矿床主要赋存于康滇构造带海西早期的层状镁铁-超镁铁岩侵入体中。它们在空间分布上总是与著名的二迭纪峨眉山玄武岩和印支早期的正长岩紧密伴生,形影相随,习称“三位一体”,我们称为“暗色岩套”。1981年,我们又在米易二滩发现了由玄武岩演化为菱长斑岩(粗面岩)的双峰式火山岩套。为了探索岩石的成因及其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我们分别采集了有代表性的几类岩石样品,应用中子活化法测定稀土元素。本文仅就它们的稀土元素含量及分配模式来讨论其大地构造含义。  相似文献   

7.
一、地质时代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为了对未来气候变化的人为因素有所认识,需要了解它和自然因素造成的气候变化的差别,需要了解现在的气候在漫长的变迁过程中处在什么阶段。地球大约诞生于距今45~55亿年之前。在如此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气候一直是冷暖交替的。根据10亿年来尚可推测的古生物、古地质地理等资料,震旦纪以来,全球曾发生过3次大冰期:震旦纪大冰期(约6亿年前);石炭—二迭纪大冰期(约2~3亿年前);第四纪大冰期(200万年前起直到今天)。大冰期之间为较温  相似文献   

8.
在广西众多的自然山水风光中,有一个被世人久久冷落着的旅游“新星”,她就是至今仍为世人很少知晓的百崖大峡谷。百崖大峡谷距南宁230公里,距武宣县城36公里。其奇特的类丹霞地貌、壮观的峡谷溪瀑、浩瀚的原始森林、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着实令人流连忘返,不愧为“世界罕见的峡谷风光”。地质奇观“百崖槽”百崖大峡谷位于广西中部北回归线贯穿的武宣县,形成于2亿年前三迭纪末期的印支运动,是大瑶山的部分余脉。地层构造表现为褶皱与断裂,以断裂为主,褶皱为辅。境内山体呈东高西低地形,山峰最高点为海拔1196米,山地最低…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快中子活化(39Ar/40Ar)法、K—Ar法为主要手段.通过16个玄武岩样品地质年龄的测定和分析.首次建立了苏北盆地泰州组—盐城组玄武岩喷发年代时间剖面,并对各级段的界线年龄进行了修正。提出了白垩系和第三系的界线在泰州组与阜宁组之间.古新统与始新统界线在阜宁组—~二段和三~四段之间、始新统与渐统界线在三垛组一段和二段之间,本区缺失上渐新统地层。  相似文献   

10.
在南极半岛西摩岛上,一套海相碎屑沉积地层的一段未经固结的海绿石粉砂质砂层中,存在着与K-T边界有关的、且高于背景值40倍的铱异常。甲藻抱子为20~30cm厚的K-T边界过渡层的生物地层鉴定提供了依据;在海绿石层中,没有保存钙质微化石。甲藻施子还记录了K-T边界过渡层之上10cm处的早丹麦阶(K11)海侵事件,铱的高峰值出现在甲藻抱子过渡层的底部与涨潮层之下30cm处。白垩纪末,位于高纬度区(63°S)的西摩岛为K-T边界上的生物集群绝灭事件提供了一个勿容置疑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鸟类化石专家把地球上数次出现的绝种潮分成5次,每次时段从100万年至1000万年不等。最大规模的一次绝种潮发生在大约2.5亿年前,有77%至96%的物种被淘汰。而且,从种种迹象看来,动植物绝种的速度将会加快。人类现在正处于第六次绝种潮的边缘。国际保护自然联盟1996年发表的濒危物种“红色警报名单”显示,世界现存大约4500种哺乳类动物中,面临绝种的已占24%,而现存约9500种鸟类中,有12%即将灭绝。在已知的大约10万种木本植物中,濒临绝种的物种约占6%,其中有1000种左右危在旦夕。人类现正…  相似文献   

12.
秦皇岛海域生态环境特征与赤潮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述秦皇岛海域自然环境特征与营养盐分布及赤潮生物特征的基础上,采用营养状态指数和浮游植物生态特征指标对该海域富营养化状态给予评价。调查表明,该海域自70 年代末以来共发现32种赤潮生物。  相似文献   

13.
李涛 《沿海环境》2002,(1):16-17
从50年代开始,许多有关野生生物的报告 使人忧心忡仲:生殖器障碍、行为异常、生殖能力下降、幼体死亡、动物群落的突然绝灭等等。同时,人类也开始出现那些首先在野生生物里出现的问题。多年来并没有人把这些偶然的事件联系起来。今天,我门终于明白,这一切与环境污染有关。 激素干扰类化合物对人类产生影响的事例里,最有戏剧性的是过去50年来精子数目的不断减少。尼尔斯·莎巴克博士率领的丹麦研究小组于1992年9月首次在《英国医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综合整理了1938年以来对健康正常男性的精液进行分…  相似文献   

14.
根据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资料,将浙江省陆相白垩系划分为3统、5群、17组,并将其所含化石划分为建德、水康、衢江三个生物群。以综合地层学手段研究了白垩系的区域地层对比框架。在多学科综合研究,特别是在对一些岩石地层成因机制进行深层次研究的基础上,对浙江白垩系主要的关键性、疑难性地层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1)“塘上组”底部砾岩为与火山爆发有成因联系的湖泊重力流沉积,并非底砾岩,因而“天台群”不是“新的构造亚层”,而基本上是火山岩型永康群;(2)“塘上组”、“小平田组”等人山活动成因的“组”,都是中白垩世时局部性火山事件形成的不等时、不连续的地质体,不是层位固定的岩石地层单位;(3)中戴组、方岩组、“赤城山组”都是晚白垩世早期地壳重力均衡调整作用中,在不同地区形成的同一套类磨拉石建造,并非层位不同的“三套”类磨拉石建造。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废弃轮胎积聚数量日益庞大,处理困难。美国每年约有2.4亿条废胎产生,中国及英、德、法等西欧国家每年各能产生废胎约5千万条。废轮胎成分及分子结构比三大高分子材料的其他两种——化学纤维与塑料要复杂得多,再生处理困难,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目前,几乎还找不到切实可行有利可图的废胎处理利用方法。一条轮胎被宣布报废时,约有75%~80%的橡胶和几乎100%的骨架材料同时宣布报废。制造一条乘用轮胎需7.5加仑油,这种资源和能源的浪费是十分惊人的。其次,当轮胎宣布报废后,其硫化胶内在质…  相似文献   

16.
<正> 6500万年前,一次巨大的灭绝危机袭击了地球生物界;在地层层序上,这正好是发生于白垩系与第三系的交界处。在这次危机中,海洋爬行动物、会飞的爬行类、恐龙,以及菊石类、箭石等都绝迹了;灾难性的灭绝也发生于微型浮游动、植物之中;钙质浮游有孔虫和钙质微型浮游植物也几乎被一扫而空。Russell指出,在灭绝事件的整个过程中,大约50%的生物属或估计达75%的生物种从地球上消失了。 这样一次巨大的事件在地球演化历史上是极其引人注目的。许多科学家对导致该事件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了大量的假说。由于人们不断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三界谷来地区主要出露中、新生代火山岩。进行 1/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采用火山活动旋回-火山构造-火山地层-岩相、岩性-体化思路,按照同旋回火山机构或火山喷发区为单元,确定岩石地层单位和填图单元。火山岩划分为九种岩相类型,建立了两个岩相模式和一个三相一体成因模式。根据火山岩浆作用的旋回性及其产物与火山构造形迹时、空、成因一致性原理,将中、新生代火山岩浆作用分为四个火山活动旋回,圈定了相应的火山机构或火山喷发中心,建立了竹田头复活破火山演化模式。新生代玄武岩中发现二辉斜长麻粒岩等深源包体,为研究区域深部地质作用过程提供了证据。侵入岩按岩石谱系单元划分了七个岩石单元一个超单元,将侵入岩-潜火山岩-火山岩作为岩浆作用整体研究,为正确阐明岩浆作用及其演化规律奠定了基础。区域线型构造发育,与环形火山构造组合,形成火山岩区特有的线一环构造格局。中上元古界陈蔡群变质岩划分为上、下两个岩组,探讨了变质岩的原岩性质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8.
自1980年Alvarez等[1]提出地外物体撞击地球造成白垩系/第三系(K/T)边界生物绝灭的理论以来,各国科学家对世界各地80多个K/T边界剖面进行了研究,并发现了程度不同的铱异常。但是,对同属铂族元素的钱、钌研究甚少[2,3,4]。本课题用放射化学中子活化分析法及激光共振电高质谱法研究了边界层中锇、钌的丰度及其与铱的相关性,发现了K/T边界层中Os/Ir、Ru/Ir与地外物质的接近,与地内物质的相差甚远,为K/T边界事件的地外成因提供了新的判据。  相似文献   

19.
来自150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在波恩参加为期2周的气候变化框架条约缔约国会议,会议集中讨论了如何达到京都议定书中的关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要求.2年前举行的京都会议上要求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间平均减少5%温室气体排放,美国的目标是7%. 会上德国总理施罗德致开幕词,他要求各国保证京都议定书尽快执行,最迟不超过2002年.为了做到这一点,要排放占全球55%温室气体,至少有55个国家必须批准该议定书,迄今只有16个发展中国家批准了该议定书工业化国家观望美国带头批准,而美国参议院至今拒绝批准此议定…  相似文献   

20.
草木青青润莽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是元旦假日前一天离开内蒙古乌兰 察布盟的。寒风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尽情地吹拂着这片莽原。正是满目枯黄的季节,偶尔有零星的积雪不经意地散布在起伏不平的原野上,群马专心致志地啃舐着地里的枯草。 这是一片横亘在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之 间的干旱之地,饥饿、贫困不知折磨了多少代人,似乎再也找不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然而,5年前一个转折开始了。当地的战略叫做“进一退二还三”,即大规模退耕还牧还林。5年退耕1200万亩。过去大规模开垦种粮总是解决不了的吃饭问题,而今居然基本解决了。去年,60年未遇的旱魔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