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研究在不同消毒时间下,臭氧消毒中水前后挥发性有机物的变化。得出:消毒时间30 s和60 s后GC/MS检测有机物的种类较10 s时有明显增多,种类由10 s时的65种增到30 s时的98种,再增到60 s时的101种,最后到3 min时的135种。臭氧消毒法的快速、高效无二次污染、适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2.
梳理了我国挥发性有机物(VOCs)管控政策,结合现场经验,提出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项目技术方案。通过资料收集、实施范围审核、现场排查及标记、信息采集、建立数据库等9步流程,控制并降低管线和设备VOCs无组织排放。实施LDAR项目,可以有效减少VOCs无组织排放,减少大气污染;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保障员工健康。  相似文献   

3.
4.
水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挥发性有机物具有种类多、含量少以及毒性大等特点,已成为我国水质监测优先控制污染物。本文叙述了近年来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在环境监测中的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4种预处理技术和两种分析方法,同时简单介绍了水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挥发性有机物的控制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挥发性有机物的来源、危害、排放标准及常见控制技术,同时对处理技术的新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7.
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是对工业生产活动中工艺装置泄漏现象进行发现和维修的一种技术。以苏里格气田天然气处理厂装置设备组件泄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为例,应用LDAR技术开展装置泄漏检测与修复并统计数据,选择适合天然气处理厂的VOCs泄漏量核算方法,计算出泄漏损失量,建立了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管理体系,实现了对无组织挥发性有机物进行长期高效管理,具有较大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
大港油田地区挥发性有机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大港油田地区环境空气进行了监测分析,并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浓度变化趋势和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港油田地区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水平冬季要高于其他季节,时间分布特征比较明显;其主要成分为硫化物、卤代烃和芳香烃三大类,为典型的石化类污染。在此基础上,结合油田实际情况,对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9.
范力  黄芸  陈勇 《四川环境》2019,(4):94-98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当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我国对于它的自动监测尚属于发展阶段。对现有的VOCs自动监测技术按方法原理进行了整理分类和介绍,探讨了各技术的优缺点,方便读者针对性选择合适的监测技术,并且对不同原理的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吹扫捕集与快速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建立测定水中10种石化行业常见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吹扫捕集-快速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分析方法。通过质谱定性,选定目标物的特征离子,运用内标法定量,采用DN-624(20m×0.18mm×1μm)快速毛细管色谱柱,在10min内完成对水中10种VOCs的分析,在保证各目标物灵敏度和分辨率不受影响的同时,分析时间从标准方法的17min降至10min。该方法的线性、精密度与检出限满足标准方法 HJ 639—2012《水质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要求,通过实验验证,能够广泛应用于石化行业环境监测与应急监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我国对于土壤监管越来越严格。企业土壤自行监测、场地调查和风险筛查均需要对土壤中污染物进行分析测试。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重金属进行快速检测是场地调查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某地块土壤进行现场检测,有效筛查土壤污染状况,识别了污染范围,为类似土壤管控和场地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结合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线监测政策要求,调研行业企业VOCs在线监测设施安装 现状。40余家炼化企业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石化企业VOCs在线监测设施安装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比对数 据误差较大、安装源项要求不统一、无组织排放精细化监管有待探索、处理效率一拖二监测方式有待明确、石油 化学工业适用性需进一步研究等问题,提出明确石化行业VOCs在线监测安装源项要求,明确石化行业VOCs排放重点源,加快技术规范、比对标准程序、合格产品目录制订等对策建议,探索石化企业VOCs整体排放监管监测模式。  相似文献   

13.
企业按照《石化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指南》要求开展装置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针对工作中存在的实施LDAR时间短,经验不足,现场工作存在的问题等情况,文章结合现场工作实践,提出LDAR实施过程分六项展开,即图纸分析、现场排查、信息录入平台、现场检测、检测数据上传平台、修复与复测,工作难点在于图纸分析和现场排查,其质量决定了后续的工作量、LDAR减排量的核算和项目的费用支出;认为LDAR实施时密封点标识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但数字化图件的应用和检测数据自动保存与上传可能成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源强产生角度,重点研究了油气田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项目开发建设期和油气生产期的排放来源,即开发建设期污染源主要为钻井过程中、柴油机燃烧产生及井喷事故排放的VOCs,油气生产期有组织排放及无组织挥发的VOCs。探讨了其源头控制、末端治理的措施,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提升我国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在鄂尔多斯盆地某采油厂开展油田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特征的研究,对油田企业有组织及无组织VOCs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分析,得到不同区域VOCs排放特征和排放清单。结果表明:供热区、储罐区、装卸区、采出水处理区、设备动静密封点以及厂界共检测出59种物质,主要为烷烃类、烯烃类和芳香烃类,特征污染物包括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乙烯、丙烯、丁烯、戊烯和苯。不同的VOCs排放区域应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供热区可采用末端控制方法,储罐区、设备动静密封点和装卸区等可采用源头和过程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化学实验室废气排放缺乏有效源强核算手段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联合监测的现场实测方法,并于2019年6月利用该方法对北京市某高校化学实验楼进行了12天的现场实测.研究结果显示,该高校化学实验楼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为1094.18...  相似文献   

17.
18.
文章分析和梳理了石油生产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来源和控制技术。针对油田VOCs排放点众多、排放无规律且组分复杂的特点,提出源头和过程控制是油田VOCs治理的关键,项目初建时应将控制措施考虑在内,从根源上减少泄漏。同时应结合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综合考虑VOCs组成、浓度、处理效率、与工艺的协同性、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末端控制技术,以有效控制VOCs的排放。  相似文献   

19.
20.
对美国油气田挥发性有机物(VOCs)管控要求、排放系数、可行技术及相关治理费用进行梳理总结,为我国油气田VOCs排放标准、排污许可申请技术规范、污染源核算技术指南等制定以及油气田企业VOCs治理提供借鉴。美国新建污染源控制标准主要对油气田油气井完井、储存、气动阀、气动泵、压缩机、设备泄漏、无组织逸散等VOCs污染源提出管控要求。参照我国当前石油化学工业VOCs管控理念,可将上述污染源归为设备和管道组件密封点、物料转移和输送、工艺无组织、储存4个源项进行管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