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湖北省城镇化地域差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阐明湖北省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程度,引入城镇化不平衡指数这一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城镇化的地域差异与各地的发展条件是基本相适应的,并针对其城镇建设提出相关建议;湖北省城镇建设应寻求相对均衡;应壮大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增强其经济能力和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2.
民族八省区城镇化发展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007-2014年民族八省区的相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样本,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理论,将民族八省区的城镇化发展过程概括为各类资源要素投入进而得到相应产出的过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民族八省区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数,进一步分析民族八省区城镇化发展质量水平。研究结果显示:民族八省区的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数区域间差异性显著,在时间序列上大部分省区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云南、广西和贵州主要受资本和资源要素过度投入影响,近年来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数逐年下降;新疆和宁夏两省区主要受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口外流影响,导致第二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缓慢,城镇化发展质量指数呈一定的下降趋势;通过优化路径分析,民族八省区城镇化发展的投入要素优化存在巨大空间。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差异研究成为学术界和政府管理者关注的热点领域。长期以来学者们主要以单一经济指标或复合经济指标作为衡量因子,分析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及差异背后的自然、社会、经济驱动机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区域发展不单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应是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三方面的协调。基于这一理解,从可持续协调发展入手,建立了区域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表征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支持3个方面的27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区域综合发展的测算方法,提出了综合发展指数和发展协调指数。在案例分析中运用所设计的测度方法对江苏省内县级行政单位的综合发展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变权重和信息熵的区域水资源安全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是气候变化下区域水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调控措施。为合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提出了把权重结构分解为评价指标的单样本权重和样本集权重的新观点,建立了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确定单样本权重、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和最大信息熵原理确定样本集权重的新模型--基于变权重和信息熵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CWE PP)。将CWE PP模型应用于全国水资源安全背景下的巢湖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结果表明:巢湖流域水资源安全状况整体上介于重度缺水与中度缺水之间,偏向重度缺水,略低于安徽省水资源安全状况。用CWE PP进行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物理概念明确,计算结果合理,方法通用,在资源与环境综合评价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生产经济效率和生态环境效率的双赢。应用DEA方法以评价循环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率,采用农业生产的生态足迹以反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在此基础上,为同时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构造了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综合指数,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存在农药化肥投入冗余、粮食单产不足以及农业生产的耕地足迹和牧草地足迹所占比重偏大等问题,为此必须在推广猪-沼-粮的同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猪(牛)-沼-果(渔)等循环农业模式,进而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效率,降低农业生产的生态占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两方面构建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加权求和法综合评价江苏省城镇化发展质量并分析其城镇化发展水平、发展效率、发展质量的时空差异;依据各地市城镇化发展的不足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分类导引。研究结果表明:近16a来江苏城镇化发展水平、发展效率和发展质量均不断提高,苏州、无锡、南京一直处于领先水平,从各地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程度来看,表现出明显的快慢差异,苏南地区作为城镇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迅速提高,苏中地区受区位影响紧跟其后,但是对比城镇化发展效率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发展效率呈现不同步、不协调问题;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的主导因素是影响城镇化发展水平提高的主要驱动因素,城乡一体化的主导因素是影响城镇化发展效率提高的主要驱动因素;针对性解决影响其城镇化发展质量的主要"短板"问题是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科学客观评价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并探讨影响区域效率的因素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全要素生产框架下利用基于投入导向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以水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为投入,以GDP为产出,采用省级数据计算我国1998-2008年水资源利用效率.结果显示,在研究时段内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上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且从2008年开始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下降.在空间上,我国东、中、西部水资源利用效率处于三个明显不同级别,东部省份水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平均水平为0.8左右,其次是中部,平均水平为0.6左右,西部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平均水平为0.4左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产业结构、进出口需求以及地区水资源禀赋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中信息屏蔽和单指标评价结果不相容的问题,采用物元可拓模型,对湖北省世行水土保持项目区的6个区域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等级Ⅱ级以上的区域占整个项目区的833%,经济效益等级Ⅱ级以上的占50%,社会效益等级全部属于Ⅱ级以上,表明项目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综合效益等级为Ⅱ级以上的占整个项目区的833%,项目整体上实施效果较好。利川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等级为Ⅰ级,长阳和浠水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具备向Ⅰ级转化的潜力,但长阳的转化潜力高于浠水。红安和麻城具有向Ⅲ级转化的潜力,夷陵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等级最低。物元可拓模型评价结果与传统的综合指数评价法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评价结果可靠。研究结果对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方法体系建立具有一定意义,同时可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协调发展视角的区域发展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差异研究成为学术界和政府管理者关注的热点领域.长期以来学者们主要以单一经济指标或复合经济指标作为衡量因子,分析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及差异背后的自然、社会、经济驱动机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区域发展不单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应是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三方面的协调.基于这一理解,从可持续协调发展人手,建立了区域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表征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支持3个方面的27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区域综合发展的测算方法,提出了综合发展指数和发展协调指数.在案例分析中运用所设计的测度方法对江苏省内县级行政单位的综合发展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长江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决定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朱农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9(2):166-172
长江上、中、下游 三大地带城镇化发展很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性是由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的模式决定的。利用长江地区9省铈蝗统计数据,研究了长江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并使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了长江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揭示了长江地区城镇化和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农村非农化、基础设施、政府投资等因素之间的仙在关系,在未来长江地区的发展过程中,要以城镇化的发展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两阶段降维的中国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中国2000 - 2008年间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人民生活水平三个方面的协调程度,本文建立了包括4个子系统、9个子项目、112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与投影寻踪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两阶段降维分析,将高维数据转化为直观的评价值.根据最终投影函数值对2000 - 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协调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协调性发展趋势良好,且各子系统对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都有着重要影响.在对各子系统的发展情况迸一步分析后指出:对于环境、资源、生活子系统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子项目分别是污染排放与治理、矿物能源和农村生活水平.为了衡量各子系统间的协调程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系统间协调度的方法,在现有系统协调度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进.经济—环境、经济—资源、经济—生活三组子系统的协调度计算结果显示:各组子系统间的协调度都在经历迅速提高后,逐渐回落波动至平稳,而环境、资源和生活子系统的发展目前仍滞后于经济子系统. 相似文献
12.
Li Ming & Fang Chuanglin 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China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China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英文版)》2005,3(3)
1 INTRODUCTION Jiuquan-Jiayuguan-Yumen is the densest urban distribution area and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best in Hexicorridor (Figure 1). The main industry of Jiuquan is the trade and processing of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products[1]; as an important city in the Silk-Road, Jiayuguan depends on the smelting industry and tourism; and Yumen becomes the new petrochemical city basing on the current resources[2].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hree cities is not far from each other; es… 相似文献
13.
李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5)
旅游投资是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旅游投资方向、投资规模等要和旅游发展阶段及旅游市场需求相吻合,为避免旅游投资"潮涌现象"的发生,需对旅游投资进行预警研究.本文采用综合模拟法,从旅游投资发展速度、旅游供求平衡、旅游投资内部均衡、旅游投资与区域经济协调性等4个指标类别出发,构建了旅游投资预警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河南旅游投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河南旅游投资虽然基本上还处于健康区域内,但河南旅游投资已经初步显现出投资微热、投资增速过快、度假产品投资过热、旅游投资正逐步出现和区域经济不协调的现象.基于河南旅游投资现实,为避免投资泡沫,河南旅游急需制定合理的旅游产业投资引导和控制性政策,规范盲目的投资行为,避免旅游产品结构性过剩,从而实现河南旅游平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Based on the self-organizing modeling principle in the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the paper regards the migration coupling between the regions as the influence factor to create the model of regional urbanization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which is more practical to simulate the space-time and dynamic evolv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urbanization level.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data about the population and urbanization of Jiuquan, Jiayuguan and Yumen cities, the past 50 years' dynamic evolvement trend is simulated and the following 50 years' dynamic evolvement trend is predicted with the urbanization dynamic evolvement model based on the self-organizing model. The analysis of effective factors such as economic increase, resources exploitation, ecosystem construction, traffic location, national policies, population migration are given, then the reasons of the dynamic evolvement differences of the three cities' urbanization are drawn.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self-organizing model is fit for the simulation of Jiuquan-Jiayuguan-Yumen regional urbanization level in the past 50 years, and the departure between the stimulant and the actual data is under 5%, so it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urbanization future of the three cities. The predic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gional population will reach 1.074 million and the regional urbanization level will be 72.56%.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环境"尾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经济和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约束越来越凸显.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背景,研究了有限资源环境对城市化进程的阻碍大小,即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环境"尾效".首先通过内生增长理论构建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尾效"模型,再利用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半对数关系推导出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环境"尾效"模型,然后以江西省为例对其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尾效"进行实证分析.计量发现土地、能源、水资源和环境污染对江西省城市化进程的"尾效"大小分别为0.017 678 315,0.114 909 279,0.005 050 95和0.0214 665 3.可见,能源对城市化进程的阻尼作用是最为显著的,其次分别是环境污染、土地和水资源.显然,只有大力提高能源等资源的利用率,将生产方式转移到依靠技术进步上来,并且着力提高人们的节约和保护资源环境意识,江西省城市化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Gini Index for Cities: A Preliminary Study on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Chinese City Size Distribution
Liu Wangbao & Zheng Bohong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Urban Plan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英文版)》2004,2(4)
City size distribution is of interest because of a number of key stylized facts, including notably Zipf's law for cities and the importance of urban primacy. But a new and more efficient method Gini index can be used for calculating regional city size distribution. This paper begins by developing a calculation method for the Gini index, dividing the whole country into 26 areas and then calculating each area's Gini index value. Based on these calculation results, this paper gives a preliminary study on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its city size distribution and the dynamics. 相似文献
17.
Gini Index for Cities: A Preliminary Study on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Chinese City Size Distribution
Abstract City size distribution is of interest because of a number of key stylized facts, including notably Zipf's law for cities and the importance of urban primacy. But a new and more efficient method Gini index can be used for calculating regional city size distribution. This paper begins by developing a calculation method for the Gini index, dividing the whole country into 26 areas and then calculating each area's Gini index value. Based on these calculation results, this paper gives a preliminary study on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its city size distribution and the dynamics.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的DEA指标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层次分析法等常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存在的不足之处:一定程度地掩盖了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现象,并且评价结果只给出被评价对象的排名,不给出排名较后的被评价对象的排名较后的原因,不能为被评价对象的优化调控提供较为明确的依据,一些学者尝试将DEA方法应用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但DEA方法的应用,需要对输入与输出指标的设计,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输入、输出指标的综合生成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以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为例,在满足DEA方法的要求的前提下,以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为指导,遵循指标体系设计的目的性、理论性、系统性等原则,分输入、输出两类指标,设计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的基于DEA方法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采用主、客观权重相结合的办法生成了DEA输入、输出综合指标,并举例说明指标设计的合理性,尝试为DEA方法在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提供思路。实例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较客观地反映了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为无论从输入、输出单项指标来看,还是从输入、输出综合指标来看,被评价为DEA有效的城市的输入指标值相对较小,输出指标值相对较大。相反地,被评价为DEA无效的城市,特别是效率指数较低的城市,输入指标值相对较大,输出指标值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