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绿色消费是绿色营销产生和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消费者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对企业营销提出了新要求.为此,企业应大力开发绿色产品,树立企业绿色形象,制定合理绿色价格,促进绿色知识普及,注重绿色营销人才培养,从而提高绿色营销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绿色公关营销利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球绿色消费总量已达到3000亿美元。在这一绿色浪潮的冲击下,善于审时度势的商家们也积极行动起来,推出绿色产品,开发“绿色市场”,实施“绿色公关”,树立“绿色形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绿色”营销体系。绿色营销是在绿色消费的驱动下产生的,要求企业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理念,以绿色文化作为其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作为中心和出发点,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营销策略。绿色营销是传统营销的延伸及发展,就营销过程而言,二者并无差异,都包括市场营销调研、目标市场选择、制定企业战略计划及营销计划、…  相似文献   

3.
丁枢 《环境保护》2007,(3B):70-73
现代社会在享有物质空前繁盛、经济飞速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酿下了诸如资源匮乏、污染严重、水土流失、温室效应等副产品的苦酒。生存环境的危机引发了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渐入人心的绿色观念使得消费者要求企业生产、销售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的绿色产品,以减少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危害。绿色营销便是在这种绿色消费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指的是企业从保护环境、反对污染、充分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通过研制产品、利用自然、变废为宝等措施,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实现企业营销目标。绿色营销是着眼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观念,它颠覆了传统的营销观念,要求企业不仅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更要把社会的长远利益纳入到营销体系当中。  相似文献   

4.
<正>绿色营销,又称生态营销或者环保营销,是为适应现实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它所强调和探讨的是企业应该如何适应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环境友好产品的需要。现阶段我国各企业已开始推出一系列的绿色营销措施来适应和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绿色需求"和"绿色消费",从而实现了环  相似文献   

5.
日益强烈的绿色消费欲望不仅对现代企业生产,同样对现代企业营销提出了桃战。商界必须自觉接受绿色营销的理念,适时运用绿色营销的策略,抢抓绿色消费创造的市场商机。  相似文献   

6.
作为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绿色消费”倍受瞩目。然而,对于什么是“绿色产品”又如何做到“绿色消费”等等一系列问题,广大消费者知之不多。鉴于此,本刊特编发一组文章,以期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论产品的过度包装及法律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品过度包装有污染环境、浪费能源、不正当竞争及增加消费者经济负担等现实危害,它反映了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理念、法律制度保障的缺乏。限制产品过度包装首先就要对过度包装进行法律界定与法律定性。文中提出通过立法限制过度包装,是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共同做法,但并非简单的一部包装法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要针对限制产品过度包装的现实需求及以此为契机对法律制度进行体系重构,实现循环型社会,进而提出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环保热”席卷全球,绿色浪潮势不可挡.绿色企业生产的贴有“环境标志”的绿色产品,在各国市场备受消费者青睐.调查资料显示,40%的欧洲人在同类商品选择中更愿意购买绿色产品.与一般产品相比,绿色产品更能打动消费者.因为它适合现代消费者的购物心理.“绿色”形象已成为企业在市场角逐取胜的重要因素,成为21世纪企业形象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我国虽然在推进绿色消费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推进绿色消费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通过强化企业绿色管理、营造良好的绿色消费支持环境等一系列措施才能解决。绿色消费提倡消费者购买和使用健康、无污染的环保产品,提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  相似文献   

10.
动态与信息     
首批环境标志产品颁布伴随着对持续发展的共识,世界市场“绿色消费”呼声日益高涨.目前,全世界已有20多个国家实行了或正在实施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可的环境标志计划.在  相似文献   

11.
排污税与宏观因素息息相关,在商品经济流转过程中税负可随产品转嫁给消费者,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成本较高的产品购买量,实现了资源的再分配利用,引导绿色消费取向。  相似文献   

12.
韩娜 《环境保护》2008,(4):16-17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消费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国际潮流.顺应这一潮流,绿色营销就必然成为企业开展市场营销的主导.本文从绿色营销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出发,提出了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以及组织媒介的绿色营销模式,并对其保证实现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便为中小企业的绿色营销模式展开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2013年6月5日,由上海市环境保护局、美国环保协会和宜家中国主办的"六五"世界环境日绿色消费链主题宣传活动在宜家商场内举行。在现场,志愿者们向消费者普及绿色消费理念,提倡环保从点滴做起,购物注重选择绿色环保产品,号召消费者在工作、生活中强化环境意识。活动现场反响相当热烈。  相似文献   

14.
2005年重温绿色消费的世纪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2005,(3):20-21
前言“3·15”并不是节日,“3·15”是本期基于绿色消费思考的逻辑原点。今年,中国消费者权益的年主题是“健康·权益”。消费者生命健康权的保护,以及消费者生命健康消费意识的培养,在2005年的春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并且直达心理精神的关怀层面。这是珍视消费者生命安全与健康的体现,也是一百多年来国际消费者权益运动所达到的高度。保护这个高度,并以这个高度为基石培育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意识,就新时期所包含的意义趋重而言,就是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对自身行为反思的结晶,它不仅考虑消费者的权利,同时还强调消费者所应承担的义务——因为,归根到底,每个人都是消费者。2001年,绿色消费曾作为消费者权益的年主题,并作为本世纪的消费主题而被广大消费者所熟悉并接受。4年以后,绿色消费在国人心目中的位置和所占比重如何,是我们想要关注的。于是,本期专题从重温绿色消费开始。  相似文献   

15.
陈颖 《环境保护》2012,(5):59-61
开展绿色贸易是国际上绿色壁垒日益盛行的直接结果,而绿色壁垒的使用是以国际上和各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技术标准、法规、标志等作为依托和手段的.因此,建立纺织服装企业绿色竞争力指标体系,必须以这些国际通用的及我国纺织服装产品主要输出的发达国家所采用的标准法规为依据,才能使指标体系的建立更有针对性、目的性.而且应注意到,要使出口产品达到国际标准法规等量化指标,必须通过生产和经营管理,建立科学的生产、营销策略和理念,因此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6.
周洁  沈绍柱 《环境》2005,(11):28-31
在地球能源日渐紧缺的今天,大众的环保节能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是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居住要求,这也是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的社会要求。在这种形式下,绿色产品适得其时,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从绿色食品到绿色服装,“绿色”概念深入人心。而作为消费者的重要消费之一的房屋,更是承担着“绿色革命”的历史使命,绿色建筑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晓白 《环境》2001,(3):12
我们的每一个消费行为都潜存着一个信息.我们应该带着环保的眼光去评价和选购商品,审视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不会给环境造成环境我们手中的钞票就像是"绿色的选票",哪种产品符合环保要求,我们就选购哪种产品,这样它就会逐渐在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哪种产品不符合环保要求,我们就不买它,同时也动员别人不买它,这样它就会逐渐被淘汰,或被迫转产为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如果每个消费者都有意识的选择有利于环境的消费品,那么这些信息就将会汇集成一个信号,引导生产者和销售者正确的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从绿色可再生能源电力产品营销策略现状分析着手,分析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分布不均匀及绿色可再生能源的营销制度尚未完善对电力发展产生的严重制约。引入绿色可再生能源理念,从合理推广绿色可再生能源的电力产品、大力开发绿色可再生能源电力产品、拓宽绿色可再生能源电力产品市场、建立绿色可再生能源电力产品交易系统、健全绿色可再生能源电力产品的营销法规及制度以及制定绿色可再生能源电力产品的产业竞争优势战略等方面对电力产品营销策略进行改进,实现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9.
环境恶化使环境保护日益受到世人关注。国际社会通过签订国际协议、制定国际环境保护标准等推进环境保护活动环境保护的大力推行,将对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环保产业成为重点出口产业之一、绿色产品在国际市场占主层地位、绿色保护主义倾向不断加强、绿色营销技术广为使用围绕环保国际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世界贸易组织日益重视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20.
杨柳 《环境》2001,(10):11-11
绿色消费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态势,以其巨大的开发潜力和持续的发展后劲成为商家抢占市场的焦点。一时间,许多行业纷纷打出绿色牌,生态服装、绿色食品、绿色建筑、绿色家电,花样翻新,品种繁多,令消费者目不暇接。排除商家炒作的因素外,绿色消费毕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被消费者理解和接受,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而绿色产业的无限商机也相应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