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遥感     
天气的产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图1参22X盯一‘双叮功3267水体污染的遥感方法及在珠江广州河段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王云鹏…(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学报/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一2(X)1、5(6)一闷印-肠5环图X一135 介绍了水体污染的遥感机理、方法,并探索在珠江广州河段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表明:随着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增加,水体的可见一近红外光谱反射率逐渐降低。经比较发现,先对图像数据进行对数变换、n王S变换和几变换后再进行密度分割及图像分类,可以更好地区分和识别水体污染。采用这…  相似文献   

2.
针对气溶胶含量随高度呈负指数递减这一假设存在的问题,通过对Mie散射激光雷达探测资料的系统分析和总结,论证了Logistic曲线能更好地表征大气消光系数在边界层内的垂直演变特征.在对MODIS卫星遥感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系统偏差进行校正的基础上,将大气消光系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离差平方和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利用小波协方差法计算混合层高度,以订正后的AOD和混合层高度作为约束条件,再用免疫进化算法优化目标函数中的参数,据此提出了MODIS卫星遥感AOD反演近地面"湿"消光系数的新模型.基于成都市2013年6月—2014年5月的MODIS卫星遥感AOD资料及同时次的Mie散射激光雷达探测数据和地面细颗粒物浓度资料的实例分析表明,新模型反演得到的近地面大气"湿"消光系数与近地面细颗粒物质量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在四季均能稳定在0.6以上.  相似文献   

3.
环境遥感     
X87 9902011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环境模型研究/陈晓峰…(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学报/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一1995,2(4)一305~309 环信X一155 本文提出了以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手段,用有序数值阵列的方法建立数字环境模型的新思路,具体阐述了建立数字环境模型的意义、方法和应用范围。并在建立数字环境模型的基础上,对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的环境综合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图2参2X87 9902012推帚式超光谱成像仪(P Hl)关键技术/邵晖二仪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遥感学报/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一1998,2(4)一251一25…  相似文献   

4.
城市工业水污染控制模拟系统的模型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工业水污染与工业活动的规模和结构紧密相关的事实,通过分析城市工业水污染经济学特征,依据环境经济学原理,建立城市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模型。并以决策模型为核心,将水污染排放模型。水环境质量模型以及水污染损失模型整合在系统中,构成城市工业水污染控制模拟系统的模型体系。最后,在分析了黄河流域典型城市-呼和浩特市的工业水污染状况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该市工业水污染特征的模型体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极化SAR的河流有机物污染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炯  贾海峰  杨健  陈玉荣 《环境科学》2010,31(9):2017-2022
选择我国南方水质变化梯度较为明显的典型河流为对象,分析基于C波段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极化SAR)的河流水污染监测评估技术.引入了随机粗糙面电磁散射理论对污染水域的散射特性进行了建模,研究了水体污染可能对散射模型及参数的影响,分析了同步得到的极化SAR数据与水体常用污染指标的监测数据.通过比较19个采样点的后向散射系数与同步监测的水质指标,发现化学需氧量(COD)与HH和VV通道的后向散射系数比成正相关性,这与由电磁理论建立的散射模型及水体污染对散射模型参数影响的分析相符.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利用HH与VV通道后向散射系数比来反演化学需氧量的公式,拟合结果的相关系数达到0.90.本研究建立了利用极化SAR的HH与VV通道后向散射系数比监测水体有机物污染的模型,该模型主要通过分析同步监测数据获得,基于电磁散射理论的分析支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成都市2017年10~12月逐时的“干”气溶胶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观测数据,结合该时段同时次的能见度(V)、相对湿度(RH)以及二氧化氮(NO2)监测资料,利用“光学综合法”计算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并探究了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单变量f(RH)模型的适用性及其改进方案.结果表明:幂函数、二次多项式、幂指函数形式的f(RH)模型在低RH条件下(RH<85%)均能很好地模拟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随RH的变化特征,但在高RH条件下(RH>85%)的模拟值会出现较大的偏差.黑碳质量浓度(CBC)是影响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的另一关键变量,二者之间满足非线性关系.以RH和CBC为自变量构建了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双变量f(RH,CBC)模型,模型计算值和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为0.763,平均相对误差MRE为14.28%.双变量模型f(RH,CBC)的应用显著改善了气溶胶散射消光系数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7.
遥感地学智能图解模型支持下的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分类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土地覆盖/土地利用(LC/LU)调查已经成为开展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预测、自然灾害防治及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的一项关键的基础性工作,受到广泛注意和重视。随着遥感技术和各种地学分析模型的发展和深入,利用遥感技术获得的影像数据对区域的LC/LU情况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成为一种最为迅速可靠和理想有效的手段。常规的LC/LU遥感分类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常规数理统计分类方法、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基于知识逻辑推理的分类方法等。论文综合这些方法的特性,提出了遥感地学智能图解模型支持下的LC/LU分类体系,并以香港地区为试验对象,采用多平台遥感数据和辅助地理信息,进行了土地覆盖/土地利用遥感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研究颗粒物的比例构成对散射及后向散射特性的影响,对推动水色遥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2017年6月和9月秦皇岛附近海域的实测数据,获取了各站位有机颗粒(POM)、无机颗粒(PIM)的浓度以及散射、后向散射等光谱参数,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受水体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各波段比后向散射系数的变化幅度明显增大,变异系数CV最大值出现在550 nm处;通过建立散射、后向散射系数与总悬浮颗粒物浓度(SPM)以及与PIM和POM之间的关系模型发现,水体的后向散射受水体颗粒物构成影响较大,与有机、无机颗粒物浓度之间的模型精度较高,均方根误差(RMSE)的变化范围为0.0094~0.0143,模型精度在700 nm处最好;同时,分析了无机颗粒物的比例构成(PIM/SPM)对散射效率和后向散射效率的影响,得出相对于散射效率Qbe,后向散射效率Qbbe受无机颗粒物比例构成影响最大,但是Qbbe与PIM/SPM的相关性并不是很高,决定系数R2为0.4。  相似文献   

9.
X321200502014城市物质代谢及其调控/段宁(中国环科院)∥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2004,17(5).-75~77环图X-6对比研究了城市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物质代谢的主要差别。从现代控制论原理出发,对城市物质代谢涉及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结构性分类研究,建立了城市物质代谢的控制论理论模型。参10X321200502015工业园区水污染控制多目标规划研究/宋新山(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环境/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2004,23(6).-83~86,90环图X-96分析了我国水污染控制规划的新特点,结合传统的水污染控制规划模型提出了适应新特…  相似文献   

10.
水污染监测技术发展动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污染监测技术突飞猛进,本文主要探讨了水污染生物监测、自动监测和遥感监测技术的发展状况。生物监测能发现化学监测所发现不了的污染,应该用来作为化学一物理监测重要的附加手段。对污染物的分析常常需要具有一定的范围和长时间的监测数据,才具有代表性,这将促进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和遥感监测不断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物光学模型的巢湖悬浮物浓度反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鑫  李云梅  王桥  张红  王彦飞  尹斌  吴传庆  朱利 《环境科学》2010,31(12):2882-2889
根据2009年6月巢湖32个样点实测的遥感反射率、悬浮物浓度、吸收系数及散射系数等数据,分析巢湖水体各组分的吸收、散射等固有光学特性,确定悬浮颗粒物单位散射系数、后向散射概率等固有光学参数,构建基于生物光学模型的悬浮物浓度反演模型,并利用准同步获取的环境1号卫星CCD影像数据反演巢湖悬浮物浓度.结果表明,555 nm处悬浮颗粒物单位散射系数的平均值为0.48 m2/g,以555 nm为参考波长,建立指数衰减模型对悬浮颗粒物单位散射系数进行参数化,模型的决定系数可以达到0.99;此外,在760~900 nm(Band4)范围内,后向散射概率不具有波长依赖,其值稳定在0.051.利用所得到的表观及固有光学量构建巢湖水体遥感反射率模型,反演巢湖悬浮物浓度,得到实测值与反演值之间的相对误差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平均相对误差为17.25%,由此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反演悬浮物浓度较高的湖泊水体;利用两景环境1号卫星CCD影像数据反演得到的巢湖悬浮物浓度主要在0~100 mg/L之间变化,其中6月13日巢湖悬浮物浓度40 mg/L的水域占到总面积的54.37%,而6月15日巢湖61.62%的水域悬浮物浓度40 mg/L,且这2 d巢湖悬浮物的分布与当时的气候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2.
环境遥感     
X87 9903674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同人口分布的关系研究/高志强…(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学报/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一1999,3(1)一66一70环信X一135X87 9903675海洋表面膜特征的SAR图像探测/黄晓霞…(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学报/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一1999,3(l)一48~53 环信X一135X87X吕26 9903676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宏观生态环境监测/黄雅琴(内蒙古环境监测中心站)//内蒙古环境保护/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局一1999,11(1)一16~·18环信X一79一45一环境遥感~~…  相似文献   

13.
气溶胶组分、结构以及形态的复杂性对高湿条件下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统计模型的适用性提出了挑战。基于成都市2017年10—12月浊度计和黑碳仪的逐时观测资料,结合同时次的环境气象监测数据,利用“光学综合法”计算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以相对湿度(RH)、CBC、CBC/C(PM2.5)、CPM1/C(PM2.5)以及C(PM2.5)/C(PM10)作为输入因子[CBC、CPM1、C(PM2.5)、C(PM10)分别为黑碳(BC)、PM1、PM2.5、PM10的质量浓度],构建了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的BP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4.
巢湖水体散射和后向散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湖泊水体散射特性的研究对湖泊水色要素遥感反演模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AC-S和ECO-BB9实测了巢湖水体的散射系数和后向散射系数,在分析光谱变化特性的基础上,构建了悬浮颗粒物散射系数和后向散射系数的幂函数光谱模型,获得的光谱指数分别为0.86和3.24.研究发现悬浮颗粒物散射系数与TSM和ISM都存在较好的线性函数关系,进而提出水体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比散射系数为0.6364(10-3m2·mg-1),无机悬浮颗粒物的比散射系数为0.9108(10-3m2·mg-1).同时,分析了悬浮颗粒物后向散射率和折射指数的变化,其变化范围分别为0.003~0.026和1.02~1.06.  相似文献   

15.
翅碱蓬作为辽东湾湿地典型生境植被,其生长密度可直观地反映盘锦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修复效果。本研究以高分六号(GF-6)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野外实测数据,开展翅碱蓬生长密度遥感定量反演。研究发现:(1)翅碱蓬生物量湿重与各植被指数的相关性比干重更为显著,基于转换型土壤调整指数(transformed 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 TSAVI)的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模型是翅碱蓬生物量遥感反演的最优模型;(2)本研究基于实测数据构建的翅碱蓬生长密度模型,对不同覆盖情况的翅碱蓬群落均具有较好适用性,实测验证R2>0.97,符合生长密度遥感反演精度要求,且算法中的土壤线系数具有一定的鲁棒性。本研究可为滨海湿地保护修复效果评估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PM2.5是大气的重要污染物,掌握其空间分布对于大气污染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PM2.5遥感监测主要围绕卫星反演的日间AOD数据开展,无法反映夜间大气污染的空间格局.以2019年9—12月NPP/VIIRS夜间灯光影像和空气质量站点PM2.5观测数据对江苏省淮安市夜间PM2.5浓度进行估算研究.基于辐射传输方程分析夜间灯光辐射与PM2.5浓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灯光辐射直接衰减和散射补偿确定了计算夜间PM2.5浓度的空间自变量,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随机森林(RF)、Cubist、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神经网络(NNet)、支持向量机(SVM)及最近邻法(KNN)算法构建夜间PM2.5浓度遥感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多元线性归回模型精度明显低于各个机器学习模型,所有模型中SVM模型精度最高,决定系数R2为0.77,平均绝对误差MAE为20.83μg·m-3,均方...  相似文献   

17.
环境遥感     
X872《X)103186流域地表生态信息的卫星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林桂兰(厦门市环境信息中心)户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2(X)l,14(2)一22一25环图X一6 以福建省九龙江流域为例,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遥感一GIS工具软件,探讨利用多源卫星遥感影像获取流域地表环境信息的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列举卫星遥感可获取的流域地表生态环境专题信息。重点分析利用遥感一GIS界定流域范围的方法、流域地表覆盖状况和植被覆盖密度的卫星遥感影像处理方法。图3表1参7X872(X〕103187滇池水体中总悬浮物含量的遥感定量模型/赵碧云…(云南省环科所)//环境科学与技术…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源同步数据的闽江下游悬浮物定量遥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温小乐  徐涵秋 《环境科学》2008,29(9):2441-2447
利用2006-09-18的同步Landsat TM数据、水面实测光谱数据和现场水样数据,研究了闽江下游的悬浮物,在这3种同步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分别基于实测光谱与影像光谱的悬浮物遥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实测光谱数据在690nm波长处,归一化光谱反射率与悬浮物浓度达到最大正相关,由690nm和530nm二处的反射率构成的比值预测模型与实测悬浮物浓度的拟合精度最高,最佳拟合模型可表达为SS=116.2(R690/R530)-33.4.TM影像各波段中以(TM2 TM3)2波段组合与实测悬浮物浓度的相关性最佳.由其所建立的影像光谱预测模型与实测悬浮物浓度的拟合精度最高.最佳拟合模型可表达为SS=3793.7(RTM3 RTM2)2-16.5.模型的精度评价表明,实测光谱模型的预测能力要强于影像光谱模型.但二者差异不大.在缺乏地面实测光谱数据时.基于影像光谱的遥感定量模型仍不失为一种预测悬浮物浓度的有效方法,其对闽江下游悬浮物浓度的反演结果能较准确地反映出该区域悬浮物浓度分布的空间差异,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以环境水污染事件为背景,基于层次分析-线性加权法的构建环境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演练评估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各因素的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作为评估指标的权重,由多位专家评估的权重值计算平均权重,然后利用线性加权法构建应急演练的综合评估模型。通过某江河的水污染事件应急演练实例,对评估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针对突发水污染事件提出一种高精度的预警方法.首先,通过模拟实验建立包含22种常见污染物的突发水污染事件数据库,然后采用典型相关系数准确揭示污染事件发生后多元水质参数之间的协同反馈规律.最后,基于多参数协同反馈规律构建“典型相关系数-随机森林”水质预警模型.结果表明预警模型对已知和未知污染物的平均准报率分别为96.78%和98.33%,对水质监测基线的平均误报率为0.16%.本研究成果可为降低突发水污染事件损失和保障供水安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