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氨氮废水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综述了氨氮废水的几种主要处理技术,介绍了它们的处理原理以及适用条件,指出了今后研究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氨氮废水处理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采用苦土为沉淀剂对模拟氮磷废水和实际氮磷废水进行了脱氮除磷实验研究,探讨了苦土投加量、pH及反应时间对废水中氮磷去除率的影响。此外,对苦土处理氮磷废水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对苦土及反应沉淀物进行了XRD分析。结果表明,以苦土为沉淀剂,处理氨氮浓度为200 mg/L的模拟废水的最佳条件为:苦土与氨氮(NH4+-N)的质量比为25∶1,平衡时间10 min,氨氮去除率可达到93%,磷去除率达到99%。用苦土为沉淀剂处理南京某厂的实际氮磷废水(氨氮浓度为590 mg/L,磷浓度为1 630 mg/L),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2%,磷的去除率达到99%。苦土处理氮磷废水的动力学数据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主要以化学反应为主。处理后废水中沉淀物的XRD分析表明其主要成分为磷酸铵镁,进一步证明苦土处理氮磷废水主要以化学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3.
鸟粪石结晶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鸟粪石的形成机理、形成的影响因素。在废水处理中采用鸟粪石沉淀法脱氮,具有氨氮去除率高、反应速度快、污泥体积小的优点,同时可以回收氨氮。作为缓释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重点介绍了鸟粪石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目前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该技术在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4.
超声吹脱去除氨氮的机理和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超声吹脱技术对某印染厂印染废水中的氨氮进行了处理实验,探索了其反应机理并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研究表明,叔丁醇的存在没有降低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证明.OH不是超声吹脱去除氨氮反应中的主导氧化物种。通过对反应产物的分析发现,超声吹脱去除氨氮的机理主要是氨氮以游离态的方式在空化效应下高温高压热解成氮气和氢气排出,同时氨气在空化效应产生的超临界状态下传质速度加快,在吹脱条件下更易于从废水中散失。动力学分析表明,印染废水中氨氮的超声去除反应属于一级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5.
氨氮废水物化法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吹脱法、气提法、结晶法、化学沉淀法、氯化法、离子交换法6种常用的氨氮废水物化法脱氮处理技术和工程应用情况,并指出了在开发和实施氨氮废水脱氮处理技术(工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沸石法工业污水氨氮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斜发沸石法去除工业污水中氨氮的方法 ,通过沸石对NH+4 的全交换容量、吸附和洗脱工艺条件对去除氨氮效果影响的试验 ,确定了处理氨氮废水的工艺流程和适宜参数。结果表明 ,在废水浓度pH =7的条件下 ,沸石对铵的平均全交换容量达到 12 .96mg/g沸石 ,且交换容量随PH值的增大而降低 ;高速低温有利于吸附 ,低速高温有利于洗脱 ;处理后污水氨氮含量低于 5 0mg/L ,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本研究可为治理氨氮废水技术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主要综述了国内外水产养殖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2方面的技术 ,并总结了水产养殖废水循环使用的水处理工艺流程和生物工程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表明了水产养殖废水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排放技术为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电吸附技术作为高效、环境友好型的除盐、除氨氮技术,可应用与水的深度处理领域内。为了使污水回用达到工业用水的水质标准,对电吸附去除水中盐类、氨氮、COD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吸附设备处理不同氨氮浓度的废水,对中低浓度的氨氮去除效果稳定,当进水氨氮浓度低于20 mg/L时,处理后出水氨氮浓度低于5 mg/L,COD浓度小于25 mg/L,达到回用标准;随着进水盐浓度的增大电吸附处理效果逐渐变差,在电导率低于2 500 μS/cm时除盐率在75%左右,氨氮去除率达到70%左右,COD去除率达到60%左右。经电吸附处理后的低氨氮浓度废水,TDS、氨氮浓度均可达到工业回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9.
沸石法工业污水氨氮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研究了斜发沸石法去除工业污水中氨氮的方法,通过沸石对NH4^ 的全交换容量、吸附和洗脱工艺条件对去除氨氮效果影响的试验,确定了处理氨氮废水的工艺流程和适宜参数。结果表明,在废水浓度pH=7的条件下,沸石对铵的平均全交换容量达到12.96mg/g沸石,且交换容量随pH值的增大而降低;高速低温有利于吸附,低速高温有利于洗脱;处理后污水氨氮含量低于50mg/L,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本研究可为治理氨氮废水技术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海藻酸钠(SA)和聚乙烯醇(PVA)含量对固定化载体性能的影响,并筛选了最优条件制备固定化氨氮降解菌,研究其对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当PVA和SA质量分数分别为8.00%、1.00%时,制成的固定化载体抗压性能最好,能够形成丰富的多孔结构。固定化氨氮降解菌在处理氨氮废水前驯化168h,可以恢复较高活性。在固定化氨氮降解菌投加量2%(质量分数)、反应温度30℃、pH 8.01、溶解氧3.0 mg/L的条件下反应60h,氨氮废水中的氨氮质量浓度从最初的3 835.29 mg/L降为82.35mg/L,去除率为97.85%。固定化氨氮降解菌在投加量低于氨氮降解菌的情况下,仍然能实现与之相近的氨氮废水处理效果,证明固定化氨氮降解菌能高效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电解锰废水处理技术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个4层10指标3方案的技术评价体系,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性能3个方面,对3种电解锰废水处理技术进行分析。采用专家评分的方法,根据各指标的权重,对3种技术进行评分。结果表明,电解锰废水全过程控制技术由于低廉的运行成本,较易运行,较高的锰、铬、氨氮去除率和回收率等优点使其总评分高于其他2种技术,是电解锰废水处理技术的首选。  相似文献   

12.
Plackett-Burman法筛选污水中氨氮去除的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广 《环境工程学报》2014,8(7):2936-2940
结合生产实际运行数据,分析了深圳市某污水处理厂A2O生物处理单元、AB生物处理单元、微絮凝过滤单元和次氯酸钠消毒单元等对氨氮的去除效果,采用基于蒙特卡罗(Monte-Carlo)模拟的概率统计方法对该厂再生水中氨氮符合相应标准的概率(保障率)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氨氮存在较大的超标风险,对此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全流程处理工艺中影响氨氮去除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主要控制因子:混合液回流比、过滤池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和接触池中次氯酸钠投加量,为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的强耦合和动态变化特性,提出一种用于前置反硝化脱氮工艺的多模型动态矩阵(DMC)解耦控制方法;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外界入水中氨氮浓度进行聚类,获得以聚类中心为入水氨氮浓度的静态模型集合,分别设计线性DMC解耦控制器;再以当前时刻外界进水氨氮浓度和聚类中心为基本元素,构造切换函数,实现多模型切换。将该方法应用于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中,获得了较好的动态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Nitrogen transformations and their effect on aerobic suspended growth treatment of an industrial wastewater were studied in three parallel bench-scale reactors operated at 5 "C at mean cell residence times (MCRT) of 15, 30, and 60 days. In normal process wastewater, the bulk of influent nitrogen was in organic form, and the fraction transformed was almost totally incorporated into synthesized biomass. Assimilative control by heterotrophs maintained ammonianitrogen levels below permitted effluent levels, and nitrification was not significant. Although volatile suspended solids had a nitrogen content of only 5% to 8%, effective organics removal was maintained, and total organic carbon and filtered daily average five-day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S) were below permitted effluent levels. A marked improvement in settleability and lower effluent total suspended solids was achieved by adding ammonia-nitrogen to the wastewater in excess of stoichiometric growth requirements.

During a batch production cycle of a cationic chemical, the ratio of nitrogen to chemical oxygen demand and the fraction of the total influent nitrogen in soluble form increased in the wastewater. Reactor effluent ammonia levels increased to above permit levels at all three MCRTs during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containing cationic production effluents. The magnitude of ammonia increase was greater for longer MCRTs, suggesting that synthesis of cell mass was not capable of assimilating the increased ammonia supply under these non-steady condition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uggest several potential strategies for operating the aerobic process at the treatment facility, including adding nitrogen to improve settleability and discontinuing these additions when wastewater contains a high ratio of nitrogen to chemical oxygen demand and an elevated soluble nitrogen fraction  相似文献   

15.
焦炉装煤和推焦烟气合用 1套收集系统。除尘废水经吸附后用于熄焦 ,熄焦水经吸附后用于湿式除尘 ,实现循环零排放。煤气洗涤水循环为废水中氨氮的处理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湿地植物齿果酸模对猪场废水净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选择对养殖业废水有较强耐污及净化能力的湿地植物,提高人工湿地对养殖业废水处理效果,采用基质栽培法对耐寒植物齿果酸模在猪场废水中的生长特性及其对氮、磷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植物在氨氮浓度150mg/L左右的废水中长势良好,单株植物的生物量干重达到148.7g,其氮、磷积累量分别为4.55g和0.50g,在单株处理水量为9L,水力停留时间7d时,齿果酸模对废水中氨氮、总氮、总磷及化学需氧量的平均去除率都在70%以上。可见,齿果酸模对猪场废水有较强的耐污能力和较好的净化效果,可用于人工湿地处理养殖业废水。  相似文献   

17.
固定化菌藻系统对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深度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严清  高旭  彭绪亚 《环境工程学报》2012,6(10):3629-3634
将海藻酸钠固定化活性污泥和小球藻制成颗粒小球,以自制的流化床反应器对重庆市某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探讨了系统对氨氮、TP、COD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HRT=12 h,溶解氧浓度为3.0 mg/L左右,pH值为6.2至8.0之间,环境室温条件下,系统对氨氮、TP、COD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系统稳定运行后对氨氮、TP、COD去除率基本维持在60%、60%和30%以上,出水氨氮、TP、COD浓度基本维持在8、0.5和40 mg/L以下,出水浓度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这项研究显示固定化菌藻胶球系统在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深度处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污水低氧脱氮的基本原理,即抑制或去除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同时保留氨氧化菌(AOB),并保持其活性;探讨了污水低氧脱氮实现途径;详细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污水低氧脱氮工艺(短程硝化(SHARON)工艺、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好氧反氨化(DEMON)工艺、低氧自养硝化反硝化(OLAND)工艺、甲烷营养型硝化反硝化工艺和亚硝酸盐型完全自养脱氮(CANNON)工艺)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对污水低氧脱氮处理工艺的工程运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The removal of ammonia nitrogen from wastewater is always a focus in current water treatment. In this study, a combination of mesoporous carb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