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荣海 《山东环境》2000,(7):103-104
环境噪声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环境噪声的影响也随着人类的活动起伏变化。环境噪声变化的规律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活动规律的变化而变化。而人们的活动是有时间性的,环境噪声的变化正是随着这种时间的规律而变化。这一点在中小城市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利用苏州市2014年4月18日—5月6日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分析了苏州市大气中PM10和PM2.5的小时变化规律、日变化规律及其与温度、风速的气象相关性,研究其在空间上的分布,探讨PM10和PM2.5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苏州市大气中PM10每小时质量浓度呈双峰分布,上午8∶00左右和下午20∶00左右出现峰值特征,而PM2.5每小时质量浓度呈单峰分布,只在上午8∶00左右出现峰值。PM10和PM2.5的每日变化规律相似,有周期性且周期为3~4d。在空间分布上,PM10质量浓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商业混合区居民区工业区交通干线远郊区,PM2.5质量浓度为:工业区交通干线居民区商业混合区远郊区。PM10和PM2.5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与中国的情况相仿,在日本,迄今为止,对作为环境噪声源的汽车、火车、工厂、建筑机械以及飞机等等进行各别的、专门研究的论文或报告已经很多。但在环境噪声的网格监测中同时对噪声源进行调查分析的资料则很少见。本文就名古屋市两个典型的住工商混合区环境噪声的网格测定以及对其相关噪声源的调查和考察,给出了作为居住环境的噪声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分析城市环境污染形成的成因和对生产生活及人类和动物生存的不良影响,深度探析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直接监测机制和监测措施,帮助控制环境噪声污染范围有效的改善城市内环境。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代中、后期以来,上海市有关科研单位通过大规模的普查测量和统计分析,对于全市的噪声污染和声环境质量,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但现有的环境噪声评价指标甚多,且都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仍有继续研究的必要。本文根据近年来所取得的监测结果,应用国内外较成熟的几项评价指标,对上海市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和探讨。一、噪声的污染状况按照环境噪声的各种人为活动来源分析,上海市区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交通运输业、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等4个方面。根据上海市历年来的环境噪声常规监测、上海市高  相似文献   

6.
青州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处胶济铁路与益羊铁路交汇点,火车站接近市中心,来往列车要在市区穿行。因历史原因,居民密集区已遍布于铁道两侧,甚至距铁路只有二十几米。为了解铁路噪声对青州火车站周围居民区的环境影响,我们于1993年2月至3月对该站的环境噪声现状进行了监测与调查。 1.测点位置和测量方法 (1)测点位置:青州火车站区长2.0km,共设5个断面15个测点,测点原则上选在铁路边界高于地面1.2m,距反射物不少于1m处。具体布置如下: 1~#断面——在西立交桥距铁路外轨南30米和60  相似文献   

7.
通过监测,了解不同距离的测点高度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探讨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中测量位置高度改变时监测结果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噪音污染作为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其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健康以及身体健康。因此相关的环保部门就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噪声的监测工作,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对环境噪声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以确保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主要就环境噪声监测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黄石市空气微生物动态变化特征。于2 0 0 4年7月(夏)、10月(秋)、2 0 0 4年元月(冬)、5月(春)选择黄石市有代表性的工业区、居民区、商业交通混合区、长途客运站、学校进行空气微生物监测。结果是黄石市不同功能区空气微生物菌落数分别为商业交通混合区2 2 0 5cfu/m3 ;商业居住区1388cfu/m3 ;居民区831cfu/m3 ;新长途客运站797cfu/m3 ;工业区5 6 0cfu/m3 ;学校4 5 6cfu/m3 。空气微生物季节变化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黄石市空气微生物菌落数的高峰出现在商业交通混合区的秋季和春季。  相似文献   

10.
环境噪声污染监测是环境监测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活动,其监测数据是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环境噪声污染控制、治理和处罚的重要依据。为保证环境噪声监测结果数据的准确可靠,不仅需要对环境噪声监测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解决,而且还要对环境噪声监测工作的全过程进行有效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绥棱县环境监测站自1987年以来,每年对城镇环境噪声进行一次监测。经过多年监测,获得监测数据30多万个,通过对比得出:工业噪声源的影响在逐年变小,工业声源影响构成百分比由20年前的38%降至现在的20%,但局部地区对附近居民的影响依旧存在;随着城镇建设速度的加快,建筑施工噪声源的影响在逐年加大,施工声源构成百分比由20年前的2%增加到12%;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车流量的逐年增多,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在逐年加重,超标路段由20年前的13.7%上升到现在的32.3%;目前处于超标环境中的面积率和人口率分别为51.9%和69.2%,白天居民生活居住区和混合区噪声污染较重,夜间有三分之一居住混合区污染还很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在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方面的研究尚不多,本文在借签国内大气监测优化布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噪声污染特征,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本研究以网格布点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功能区分层抽样方法确定最优测点数,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和综合评判选取最佳点位。经验证,优化结果具有代表性和足够的精度,表明该方法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臭氧浓度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光化学烟雾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空气的重要因素。利用2008年臭氧监测的小时浓度,对臭氧污染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以及臭氧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臭氧浓度呈现明显的日变化规律,臭氧浓度和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浓度日变化呈现典型的负相关,臭氧浓度和温度日变化呈现典型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杨志强  司宪 《环境科技》1994,(3):15-17,7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是保证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完整性、准确性、精密性和可比性的重要手段,它包含了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目前环境水质监测和大气环境监测中已基本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对提高其监测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关于环境噪声监测方面的质量保证工作,目前尚处在摸索阶段,没有一成熟的方法。本文结合我们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提出环境噪声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以供探讨。1.根据环境噪产监测自的,确定环魏明户常规监测任务环境噪声监测是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城市噪声现状,分析其变化趋…  相似文献   

15.
对环境噪声评价量Leq(A)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环境噪声是随着时间起伏变化的。在测量环境噪声时,需要间隔地(一般为5秒)读取100或200个A计权声级值,然后,求出与这些声级值平均声能量等效的一个声级,用以表示该测点周围的环境噪声水平。这个声级值就是等效连续A声级。其表达式为,这里,L_A为t时刻的A声级;T为总测量时间;N为总测量声级数;L_(Ai)为第i个A声级。我国公布的城市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  相似文献   

16.
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形成原因;结合莆田市实例探讨了气象条件和污染源分布对PM10浓度的影响;研究了PM10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和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气象条件和人类活动是决定PM10浓度时空变化的主要原因;PM10浓度的平均日变化规律呈现为典型的双峰双谷型,而年变化规律基本上与当地气候年变化规律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分析可吸入颗粒物(PM10 )的形成原因;结合莆田市实例探讨了气象条件和污染源分布对PM10 浓度的影响;研究了PM10 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和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气象条件和人类活动是决定PM10 浓度时空变化的主要原因;PM10 浓度的平均日变化规律呈现为典型的双峰双谷型,而年变化规律基本上与当地气候年变化规律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对成都市2011—2012年期间大气中的VOCs在不同季节、不同功能区及不同高度的浓度和组成进行了SUMMA钢罐采样法监测与实验室分析,并讨论其臭氧生成潜势.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成都市大气中VOCs的季节变化为:秋季(106.0μg·m-3)夏季(74.5μg·m-3)春季(54.1μg·m-3)冬季(45.8μg·m-3).烷烃、酯类、醇类日变化规律呈单峰型,峰值在8:00出现,与交通流量的变化有关;烯烃和芳香烃的日变化规律则呈双峰型.烷烃、烯烃、芳香烃、醇类在不同功能区的浓度顺序为:交通居民混合区工业区风景区,而醛酮类则为:工业区交通居民混合区风景区.在垂直方向上,距地面78 m处TVOCs浓度最高,这可能与当时采样期间大气为逆温层结有关,其中,烷烃、芳香烃为主要组分.不同VOCs的平均臭氧生成潜势(OFP)及其贡献率排序为:芳香烃(75.5%)烯烃(23.8%)烷烃(0.8%);不同功能区的OFP排序为:交通居民混合区工业区风景区.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不同采样方法下监测结果的变化规律,对连续采样与地面系统监测结果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一些初步结论。其可供在解释由地面系统取代连续24小时采样监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差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臭氧是城市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因此臭氧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利用近几年臭氧连续监测的数据,对臭氧的浓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臭氧前体物(NOx、NOy、VOCs等)和气象因素作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示臭氧浓度呈典型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并且小时值变化出现明显的日变化规律,与太阳辐射强度成正相关;另外VOCs(挥发性有机物)与臭氧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同时与NOx、NOy的浓度变化趋势存在较好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