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暨地震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于2007年3月20-22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建民(左上)在会议上做了重要报告。中国地震局党组全体成员,地震局系统各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对2006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相似文献   

2.
《防灾博览》2016,(4):6-11
正2016年7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0年之际,来到河北唐山市,就实施"十三五"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进行调研考察。他强调,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要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  相似文献   

3.
《自然灾害学报》2006,15(3):75-75
第20届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06年10月23-25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信息社会的科学数据与知识”。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和国际CODATA主席Shuichi Iwata教授共同担任会议指导委员会主席,由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际科学院组织(IAP:Inter Academy Panel on International Issues)联合主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协办,由CODATA中国全国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承…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科协直接领导和主持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天地生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2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气象、地质、地震、天文等14个全国性学会、研究会的200多名专家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协钱学森主席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5.
<正>在2010年6月7日召开的中科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胡锦涛主席就当前重点推进的科技发展工作提出八点意见,共涉及"安全持续"、"安全农业"、"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等关键词,其中第八点是:"大力发展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科学技术,提高对传统和非传统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6.
2006年6月20-22日,国务院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了“全国农居防震保安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国务院副秘书长张勇、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建设部副部长黄卫在主席台就坐。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副省长秘书长,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副部长,各省地震局,建设厅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正唐山地震纪念馆是纪念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唐山人民在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援下抗震救灾、重建唐山的伟大壮举而建立的。1996年,唐山市委、市政府对原管进行了改扩建,更名为"唐山抗震纪念馆"。该管被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8.
<正> 5月4日至5日安徽省政府在合肥召开了全省首届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广州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学习和落实江泽民主席关于经济建设同减灾一起抓的指示精神,结合安徽实际,研究部署实现安徽省防震减灾十年目标的措施和任务,认真听取了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章立、省政府张润霞副省长的重要讲话,省地震局候茂生局长代表省政府就实现我省防震减灾十年目标的重大意义、途径和措施等作了全面阐述和说明。与会的各地市分管专员、市长和地震部门、省政府有关部门、大型企业的140多名代表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工作建议。大家一致反映,这次会议内容丰富,主题突出,收获很大。是一次实现我省防震减灾十年目标的动员大会和团结务实的大会。与会各级政府领导对如何贯彻江泽民主席关于防震减灾的重要指示,进一步落实全国防震减灾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1994)3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为推进实现我省十年目标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溅着血泪的生存与毁灭的悲壮史诗石破天惊的大自然与人类命运的交响曲!(接上期)第四章血祭唐山12.解密唐山大地震"机密"、"绝密"文档这是一份鲜为人知的简报,共印450份。报:华(国锋)主席、叶(剑英)副主席、在京政治局各同志、各位副总理、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学院党的核心小组、河北省委、省革委;抄送: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红旗》杂志社;发:会议代表。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10月16~18日,第五届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在南宁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和工程单位的230多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开幕式上举行了《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5-2016年度优秀论文颁奖仪式。本次评选工作设置"杰出贡献奖"、"热点论文TOP10"和"优秀论文TOP10"三个奖项,名单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中、美、日三方减轻多种自然灾害的工程科学讨论会于1985年元月7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正式代表44名,并邀请奥地利、意大利二名正式代表和国内列席代表27名参加。会议由中方主席刘恢先(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工程力学所名誉所长)致开幕词,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高文学致欢迎词,美方主席洪华生(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伊利诺大学教授)、日方主席伊藤学(日本东京大学教授)、首莫拉(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减缓地震灾  相似文献   

12.
<正>2010年3月29日是第15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国各地都以"加强疏散演练,确保学生平安"为主题,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这一活动由教育部、公安部、地震局、国家质检总局等13个部门联合主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等领导同志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王涛研究员团队完成的"大型复杂结构在线混合试验关键技术与应用"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大型复杂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十分复杂,传统的数值计算和物理试验方法均难以准确模拟其大震损伤破坏全过程。王涛研究员团队历经12年的研究与实践,创新发展了协同数值域与物理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5月12日是全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5月11日上午,中国地震局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活动。本次活动围绕"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的主题,启动第七届"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举办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决赛。活动会场举行了庄严肃穆的默哀仪式,与会人员全体起立,共同缅怀在汶川地震中不幸罹难的同胞和在抗震救  相似文献   

15.
《自然灾害学报》2005,14(3):167-167
国际土力学和岩土工程协会(ISSMGE)前主席(1997-2001)国际地震工程协会(IAEE)理事日本地震工程协会(JAEE)前主席石原研二教授1934年生于日本千叶县,1957年获得东京大学土木工程系学士学位,1959年获得硕士学位,1963年获得博士学位。1966至1967年,他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从事研究工作。此后,他长期在东京大学任教,并于1977年晋升为岩土工程专业的教授。他曾担任国际土力学和岩土工程协会(ISSMGE)主席(1997-2001)、日本地震工程协会(JAEE)主席和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协会亚洲分会副主席(1989-1993),现为国际地震工程协会(I…  相似文献   

16.
<正>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和防灾减灾救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总结"十二五"地震科技进展,交流典型经验,部署全国地震科技创新工作,6月7-8日,由中国地震局、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全国地震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宣读了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并  相似文献   

17.
今年9月7日,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特聘美国豪斯纳(G.W.Housner)博士为该所名誉教授。豪斯纳教授是国际地震工程协会(IAEE)“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主席、美国“国际减灾十年”顾问委员会主席、著名地震工程学家。他对国际地震工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  相似文献   

18.
正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和广州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将于2014年11月在广州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防震减灾的新技术与新发展"。具体内容包括:震害调查、分析与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9.
钱学森倡导开展地球表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在1986年11月11日召开的全国第二届天地生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发表长篇讲话,积极倡导开展地球表层学研究。他说:“‘地球表层’指的是,和人最直接有关系的那部分地球环境,具体地讲,上至同温层的底部,下到岩石圈的上部,指陆地往下5—6公里,海洋往下约4公里。地球表层对人的影响,对社会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  相似文献   

20.
正由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指导,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具体承担组织的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历时半年,于2020年7月28日,在福建厦门圆满落幕。一年一度的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具体贯彻,是面向公众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弘扬地震科学精神、传播地震文化的平台和窗口。也是一项深受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群体喜欢的比赛,已连续举办4届,成为防震减灾系列品牌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