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作为一种文体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很成熟了,诸子百家之书,除了《论语》《老子》等少数几部之外,大部分都可归为"论"体。但是先秦时期以"论"为名的篇籍却很少,关于"论"的文体观念也只是萌芽而已。西汉前期经学尚未大兴时,承先秦余绪,论体著述颇为可观,从武帝独尊儒术之后,直至西汉后期,论体著述屈指可数。而在两汉之际,由于社会动荡,导致部分士人思想家与作为主流的经学话语出现疏离,于是以论为体、以论为名的著述有所增加;同时,关于"论"的文体意识也空前地鲜明起来。到了东汉后期直至曹魏时期,随着经学的衰微、士人主体意识的增强,论体著述就大量涌现了。"论"这一文体及文体观念的演变,与士人阶层身份意识、精神旨趣的变化息息相关,表征着深刻的文化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2.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在湖北建立了广大的苏区,为了保护军民健康、保障部队战斗力、改善民众生活状况,各苏区努力开展防疫减灾事业,建设红军医院、救治军民、普及防疫减灾知识,此举有效治疗了军民的伤病,提高了民众的防疫减灾意识、保障了苏区的巩固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文学的每个时期都有富于特色的文学形式,也有独具魅力的灾害文学作品,本文从各个历史时期抽离出具有代表性的灾害文学作品,如先秦时期的灾害神话和灾害诗歌,两汉魏晋时期的灾害诗歌和散文,唐宋时期的灾害诗歌,元明清时期的灾害小说等等,并对这些作品进行简单分析,以实现灾害文学基础性研究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十四五"的大幕已经拉开。"十三五"时期,污染防治攻坚战交出了一份较好的答卷,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仍然任重道远,生态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十四五"时期,必须毫不放松推进环境治理,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业、农业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不但具有选择性好、稳定性高、响应时间短的优点,同时还不需要对样品实时预处理,携带方便,可进行连续、实时、原位监测.本文就对生物传感器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2008,(9):1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各国也已经认识到气候变化正在发生这一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7.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工业化道路起步稍晚,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然而,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建立在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前提下进行的,长期对生态环境的漠视和对自然资源的超负荷使用,必然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负面作用.我国在经历工业化带来的巨大变革的同时,已经清晰地认识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形势.目前,我国将更加理智地反思传统工业化发展的"双刃剑"影响,寻求工业化发展的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治国理政思想肇端于先秦。在先秦时期,德刑观是治国理政的重点和核心。从本体论的维度看,由天人合一的理念生发出了春夏有赏、秋冬行刑的德刑观;从人性论的维度看,性善与性恶决定了德刑观的不同指向;从法伦理的维度看,刑罚尚中体现了德刑观的价值取向;从实践论的维度看,明德慎罚凸显了政法实践活动中的内在调适;从教化论的维度看,儒家的礼乐教化和刑教等教化理论构成了德刑观的社会矫正内核;从影响论的维度看,明德慎罚、德礼刑政的先秦德刑观不仅对当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其治国理政观念及制度设计还深刻影响着秦汉直至清末的整个中国传统社会时期的政治和法律体系建构,成为秦汉以降中国封建社会德主刑辅、德刑兼施政法理念的型范。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指引下,各级政府谋划推进了一系列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历史性、全局性变化。在看到成效的同时,也要看到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环境保护还处在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是环境保护在"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核心任务。从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编写期间系统了解了儒释道所提出的"自然"思想理念,并在书中对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根据实践发展与应用,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环境意识和生态保护进行阐述.其中涉及到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指儒家生态意识,另一方面是指历史上的环境保护内容.从儒家生态意识角度来看,不管是提出的哲学基础,还是生态系统理论等内容,都属于现代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的根本.而从实践发展角度分析可知,本书主要将先秦和秦汉时期看作主要的研究对象,在掌握当时基本生态状态的同时,依据国家制度明确了儒家生态意识在我国古代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价值,进而直接验证了儒家思想和当代人类自然关系研究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持续发展自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再也不能走发达国家已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必须从现在起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达到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经济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近年来人们更多的使用了“持续发展”一词,“持续发展”一词的确切定义,最早见于世界自然保护战略(IUCN,1980),其定义为:“为使发展得以持续,必须考虑社会和生态因素以及经济因素;考虑生物及非生物资源基础;以考虑替代行动的长期与短期优缺点.”在80年代,持续发展的概念,也已经从狭义概念向广义的概念变化,狭义的概念大体涉及“环境上持续发展”,即在整个时期内有最佳的资源和环境管理,例如:“环境上的持续经济发展是在整个时期内,在保持自然资源的机能和质量的条件下,寻求最大的经济发展的净效益”.现在变化到:  相似文献   

12.
室内空气污染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已经认识到家庭装修越来越来豪华同时也给室内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给自身及家人健康带来不良影响,本文从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控制对策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3.
典型海岛生态系统服务及价值评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特殊海洋生态系统的评估方面.海岛生态系统兼有陆地和海洋的生态系统特征,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复杂,很多的服务表现为岛陆互相交错,难以分别计量.选择庙岛群岛南五岛作为研究区域,研究了其生态系统服务,并进行了价值评估.结果表明:2003年庙岛群岛南五岛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3.08×108元.其中,市场价值占到总服务价值的50.99%,与非市场价值基本持平.对于非市场生态系统服务,如气候调节、废弃物处理等,我们仅计算了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和容易计算的生态系统服务部分.因此,该研究仅为对庙岛群岛南五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保守估算.  相似文献   

14.
<正> 约100年前,C.Lapworth 描述了苏格兰高地莫伊内冲断层带埃里波尔的一种页理发育的细粒岩石,并取名为糜棱岩。从那以来,地质学家们已经认识到,糜棱岩指示集中变形带,包括大陆规模的集中变形带。近年来,一些方面的进展,包括用来研究细粒岩石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化学显微分析技术,以及  相似文献   

15.
人与微生物     
八千年前,在苏美尔古代文明时期,人们就已经学会酿制葡萄酒和啤酒。四千年前,在埃及,人们学会了发酵制面包。但在古老的年代里,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些工艺是靠那些极其微小的生命——微生物来完成的。实际上我们与微生物交往的时间还更早,远在地球上有生命之时即已开始。在最早的生物中,是微生物控制着营养物循环。它们将死去的生物分解,并将  相似文献   

16.
生态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现代生态学的发展史尝试性地分为5个阶段:1.生态学的建立时期(1866—1903年)E.Hackel(1866)给生态学建立定义。Schrter(1903)将生态学分为个体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这一期间Warming和Schimper的两本著作影响最大。2.植物生态学和动物生态学平行发展时期(1904—1958年)植物生态学以植物群落学研究为主流,主要有英美学派、法瑞学派、北欧学派和苏联学派。3.生态系统研究时期(1959—1974年)国际生物学计划(1964—1974年)是学术主流,其他生态学研究也有新发展。4.生态科学时期(1975—1983年)生态学已经形成一个生态科学网络,可按5种标准分成数十种生态学。5.新生态学孕育时期(1984至今)生态学的传统概念例如达尔文的竞争理论在受到挑战。新发现和新见解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女环境宣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届中国妇女与环境会议于199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在北京召开.与会妇女出于共识,郑重发表如下宣言:(一)我们已经认识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成为包括广大妇女在内的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危机.我们深深感受到:由于妇女的性别特征及她们在  相似文献   

18.
杨伟利 《环境》2007,(8):60-62
为了与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相协调,中国环境服务业在中国才以比较清晰的面貌出现.经过十几年的摸索与实践,人们已经认识到环境服务的重要性.谋划中国环境服务业的未来时,多数业内人士认为,该产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合纵",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6月12日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的成立,或许正印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生态环境的保护情况已经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当前,生态环境出现的一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生活,人们开始对环境保护情况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国家环保部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已经认识到了环境监测工作对生态环境保护所起的重要作用,不仅提高了监测方法和过程的科学性,同时也将监测的重点放在了质量控制上。本文就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过程和方法以及质量控制的路径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环境保护事业大有作为的五年.五年来,我国将主要污染物减排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约束性指标,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重要变化,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发展,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