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为提高北京市防震减灾科普讲解人员、科普志愿者的科普讲解能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升防震减灾科普场馆、科普基地的传播能力,2016年11月25日,由北京市地震局主办的第三届北京市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市的地震工作者、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教师、地震应急救援人员、防震减灾志愿者以及防灾科技学院的大学生代表等共39人报名参加了比赛。按照比赛规则,选手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围绕防震减灾主题,从地震及地震灾害的基本知识、各种不同场景的  相似文献   

2.
群众性的地震科普宣传工作是地震对策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减轻地震灾害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此项工作,应制订我国地震科普宣传工作的战略,加强自上而下的管理指导,改变听其自然的状况。笔者依据淮阴市多年宣传工作实践,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把创新摆在五大发展理念第一位,就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全国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推进,科普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在科技创新支撑下对全国防震减灾科普作品资源大数据进行探究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指示,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整合地震科普资源,以便各方交流,促进共  相似文献   

4.
防震减灾,造福人民.高质量的地震安全,离不开高质量的防震减灾科普.高质量的防震减灾科普,必然要全民参与共享.近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把防震减灾列入"全域科普"重要内容,地震、应急、科技、科协等多部门联手,着力打造防震减灾全域科普,通过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推动和促进全民参与共享,取得了良好的防震减灾科普实效...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防震减灾教育体系,提升社会公众地震灾害防御能力,以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为例,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逻辑法等,对天津47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现状开展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构建了"政府主导、地震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动、学校参与、社会支持"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格局,探索出了一批有亮点、可推广的...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2月14日,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和平会见来访的南京大学校长助理李成,双方就加强地震科技协同创新进行会谈,并在建立联合工作小组,协同推动创新平台和机制建设方面达成共识。赵和平对李成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对南京大学长期以来对地震科技创新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党的十八大将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地震科技创新是推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高校是地震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震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所开展的系列地震科普活动,还仅仅只局限于中小学生。针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地震灾害自救常识的科普教育,还属于萌芽阶段。《幼儿地震灾害自救常识科普教育》项目是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承担,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项目支持,是我国第一个针对幼儿开展的地震科普教育学研究项目。项目秉持“防震减灾教育首先需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尝试通过“教育一个娃,带动一个家,影响整个社会”的方式,全面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豫北地区防震减灾科普基地的建设与开发,通过调研,规划、设计了符合该省要求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及形式多样的地震科普宣传方案,制定了"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申报和认定管理办法",配合豫北地区完成了安阳、焦作以及南阳的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与开发.安阳、焦作、南阳的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均被认定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而其中南阳和焦作的还被认定为"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的建成,使该地区科普知识的宣传得到了广泛的开展,真正地提高了全民防震减灾意识,达到了减轻地震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解放思想创新模式建设新型地震科普教育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新形势,建设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势在必行 地震科普宣传是地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传统的宣传方式大多利用重大纪念日进行集中宣传.这种特定场所、特殊时段的教育确实在普及群众地震科普知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效果不理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向前发展,特别是汶川、玉树地震的惨痛教训,以及近年来媒体、网络对国内外发生的破坏性地震的及时报道,广大群众对地震灾害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对地震科普知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品位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经济社会背景下,科普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在防震减灾工作领域,也逐渐成为了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任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通过面向社会、面向公众传播地震和地震灾害知识、防震抗震技能和方法,增强公众抗震防灾意识,提高应急避险能力,实现全面提升城乡综合减轻地震灾害能力的目标,是非工程性震害防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防震减灾事业进步离不开地震科技创新,地震科技兴则地震事业兴,地震科技强则地震行业强。汶川地震以来,中国地震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基础研究、测量、监测预警、工程技术等领域都稳步提升。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进一步推进地震科技创新,增强防震减灾能力,向建成世界地震科技强国的目标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12.
地震灾害损失的严重性 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自公元前1831年我国有地震历史记录以来,至今共记录到6级以上强震800多次,遍布于除浙江、贵州以外的所有省份.就浙江、贵州两省而言,也都发生过5~6级地震.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是地震多发、受灾较为严重的国家,防震减灾工作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通过几代地震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防御和地震应急救援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就。而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科普工作,提出了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学素质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人民群众对科学知识的渴求,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已成为国家战略。在新时代和后疫情时代,  相似文献   

15.
《防灾博览》2012,(1):88-88
2011年12月30日,天津市第一个具有高科技含量、参与性和可操作性的现代化区级人民防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在和平区正式落成开放。该科普基地展示面积为300平方米.分为家庭隐患排查多媒体系统、防震演练小屋、地震灾害展示系统、电子图书、地震知识评价系统、地震知识抢答几部分。  相似文献   

16.
王曦  周洪建 《灾害学》2015,(2):70-74
灾害年度风险评估是对未来一年区域灾害风险的分析与评价,目前此项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以地震部门确定的年度地震危险区为基础,重点讨论区域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中的情景分析,包括地震要素情景分析、地震灾害区域情景分析和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情景表达等3个方面,旨在为规范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技术提供借鉴,同时为推动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的业务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国家防震减灾规划提出防震减灾的奋斗目标,就是到二○二○年全国基本上达到抗御六级地震的能力,东部发达地区要率先实现。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在"十一五"期间着力开展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大城市和城市群作为防震减灾的重中之重:二是开展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三是试点并推广地震紧急处置技术,减轻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可能遭受的地震灾害损失;四是建设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保持地震预报世界领先;五是实施强震应急响应与联动工程。  相似文献   

18.
回顾与展望     
<正>国家防震减灾规划提出防震减灾的奋斗目标,就是到二○二○年全国基本上达到抗御六级地震的能力,东部发达地区要率先实现。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在"十一五"期间着力开展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大城市和城市群作为防震减灾的重中之重:二是开展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三是试点并推广地震紧急处置技术,减轻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可能遭受的地震灾害损失;四是建设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保持地震预报世界领先;五是实施强震应急响应与联动工程。  相似文献   

19.
2009年5月12日,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的警报拉响.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迅速集结.奔赴“地震灾害现场”.一次浩大的“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正式拉开了帷幕。这次演练.组织方模拟了许多典型场景,其中回良玉副总理亲自为“灾民”发放科普宣传材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细节不但体现出组织者对这次演练设计的精心,也反映了各级领导对地震应急宣传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曾露  田兵伟  王暾 《灾害学》2022,(2):138-144
地震预警系统由预警技术系统和预警服务体系组成,是减少地震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增加社会稳定的一种有效方式,其中地震预警服务成为地震预警技术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该文基于地震预警服务的概念和基本内容,比较了全球主要的地震预警服务发展及应用情况,如中国、日本、墨西哥、美国等,综合分析了当前地震预警服务的不足,包括地震预警设备安装、信息内容、提示方式和科普教育,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完善地震预警服务体系,有利于发挥地震预警作用,提高公众的应急避难能力,为提升我国地震预警服务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