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菊花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菊花嫩茎段为材料,进行无菌系建立、芽分化、生根等试验,探讨菊花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1)以MS BA2.0 mg.L-1 NAA0.1 mg.L-1(单位下同)为培养基,分别置于普通培养室(不开灯,200~500 lux)与人工气候箱中培养,在前者条件下基本上不诱导芽的形成,25天后有部分黄白色愈伤组织形成;而在人工气候箱中培养则产生丛生芽,每茎段在30 d后可形成8~10个丛生芽.(2)分别以①MS BA1.0 NAA0.1,②MS BA2.0 NAA0.1,③MS BA3.0 NAA0.1为增殖培养基,培养25 d后芽增殖3.65~5.90倍.(3)在a.1/2MS NAA0.2;b.1/2MS IAA0.2;c.1/2MS IBA0.2共三个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均达100%,但前两个培养基中长出的根系细长、数量少,而后一个培养基则根系粗短、数量多.  相似文献   

2.
分别以黄姜茎段、叶片、块根为外植体,进行无菌系建立、芽分化、生根等试验,探讨黄姜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1)茎段在①MS BA1.0 mg.L-1 NAA0.2 mg.L-1(单位下同);③MS BA2.0 NAA0.2;⑤B5 BA1.0 NAA0.2;⑦B5 BA2.0 NAA0.2四个培养基上培养,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尤以⑦号培养基长势最佳;而在这四个培养基上接种的叶片因为全被污染,无愈伤组织形成.(2)块根在②MS BA1.0 NAA0.5;④MS BA2.0 NAA0.5;⑥B5 BA1.0 NAA0.5;⑧B5 BA2.0 NAA0.5四个培养基上均不能诱导成愈伤组织.(3)愈伤组织在①~⑧号共八个培养基上均能分化出芽,但分化率不一,以③号最高(达100%),④号最低(25.0%).(4)当丛生芽长至高约3~4 cm时,转接到以MS或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有不同浓度NAA和IBA的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生长素NAA与IBA配合均能诱导生根,NAA的浓度增高对根的诱导有抑制作用,而且使苗的生长受阻,出现叶片卷曲现象,用1/2MS与用MS相比,用1/2MS生根更粗壮.(5)将经过炼苗的生根试管苗移栽到混有河沙和砻糠灰(体积比为1:2)的复合基质中,移栽后35 d成活率达到87%以上.  相似文献   

3.
芋脱毒苗的组培快繁及田间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莱阳孤芋为材料,研究了其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及快繁技术,通过酶联免疫检测和电镜观察证实,经3次茎尖剥离培养所得试管苗已脱去芋花叶病毒,脱毒试管苗在MS ρ(BA)1.0mgL^-1 ρ(NAA)0.2mgL^-1的培养基中培养,月增殖系数为5.6;而培养基MS ρ(NAA)0.05-0.1mgL^-1 ρ(BA)0.15mgL^-1,不仅适于芋试管苗的生根,还有利于分化成苗,田间试验证明,脱毒试管苗定植于网室后,植株生长旺盛,球茎数量多,平均每株29.1个,两年的小区对比试验表明,脱毒种芋在球茎数量和产量上分别比CK增加37.6%-62.6%和20.2%-40.0%。商品芋数增加44.1%-67.6%。表4参1。  相似文献   

4.
环状RNA(circRNA)作为一种潜在的肿瘤标志物,其检测对肿瘤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和开发circRNA快检方法,建立circRNA的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超快速聚合酶链式反应(RT-qVPCR)检测方法,并应用到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相关检测中.基于超快速聚合酶链式反应(VPCR)技术,设计针对hsa-circ-0000284(circHIPK3)的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退火温度、引物和探针浓度等条件,建立一种circRNA的快检方法;以内参基因GAPDH为对照,建立hsa-circ-0000284的相对定量方法;进一步收集鼻咽癌患者和鼻咽部良性病变患者的组织样本,对鼻咽癌和良性增生组织中的hsa-circ-0000284进行相对定量检测.所建立的circRNA RT-qVPCR快检方法只需25 min就能完成检测,重复性好,结果稳定可靠;hsa-circ-0000284在鼻咽癌中的相对表达量为9.67,在良性组织中的表达量为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380 5,P <0.001).本研究表明所建立的cir...  相似文献   

5.
通过杉木育苗期、幼林期施用稀土的试验,结果表明,稀土可促进杉木的生长.育苗期采用稀土浸种、土壤淋施、喷施,幼林或采用稀土沾根、喷施等方法都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杉木施用稀土成本低,用工少,效果显著.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在广东西江林业局仙菊林场湿地松(Pinus elliotii)种子园对13年生母树分别于每年雌花期和坐果期喷施两次不同浓度的稀土“常乐”,三组处理为(花-果期)0.25—0.25gL~(-2)、0.25—0.50gL~(-1)和0.50—1.00gL~(-1),并以喷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三组稀土处理都使母树的球果和种子产量提高,单株产果量平均提高3ε.9%,产种量平均提高35.1%;种子的饱满度和生活力改善,千粒重提高3.9—26.4%,发芽率提高6.2—18.5%;各观测项都以喷施0.50—1.00g L~(-1)浓度的效果最显著。这一研究成果为优化松树品质与提高经济收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中国硅藻土储量丰富,在东北、云南等地都有大量分布,是宝贵的矿产资源。硅藻土密度低、比表面积大、具有多孔性、化学稳定性高,颗粒中的硅质多孔结构分布规律且贯通纳米孔道。硅藻土及其改性产物在应用于生态环境领域后对环境无污染,符合绿色生态理念,是极具前景的环保材料之一。在对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硅藻土在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空气净化及土壤改良等领域研究和应用的总结,明确了硅藻土在生态环境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价值。硅藻土对不同类型的污水都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已被应用于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污染河流等的净化;硅藻土在固体废物处理上的研究较少,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未来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净化空气领域,硅藻土主要作为吸附材料去除甲醛、NH3、大气颗粒物等污染物,吸附效果明显;硅藻土能够有效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同时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土壤肥力,将硅藻土应用于土壤改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对硅藻土的研究大多处于实验室阶段,鲜见实践研究,且对硅藻土作用于不同污染物的机理研究还不够透彻,还存在再生、回收等问题。未来如何更加广泛化、工业化地发挥硅藻土在环境领域的应用优势值得更深入细致的研...  相似文献   

8.
保水剂在干旱河谷造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针对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土壤水分状况是坡地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的现状,对保水剂在干旱河谷造林中的应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k-4保水剂质量分数(w)在5×10-4~1×10-2范围内,保水剂的持水和供水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但过高质量分数的保水剂使用后未发现土壤有效供水能力的提高.保水剂sk-4在w=5×10-3即能达到较理想的保水和供水效果,浓度过高仅仅增加土壤残余含水量.野外应用表明,适当浓度的保水剂可以有效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供水能力,提高苗木根冠比和成活率.图1表5参10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生物复合剂对垃圾填埋场的除臭效果,对垃圾填埋作业面喷洒生物复合剂,检测生物复合剂对垃圾填埋作业面填埋中NH3和H2S的浓度变化的影响.对作业面填埋气中NH3、H2S浓度的检测,19∶00时的NH3浓度相对于7∶00时的NH3浓度降低了90%左右,19∶00时的H2S浓度相对于7∶00时的H2S浓度降低了95%以上.结果表明,生物复合剂对垃圾填埋作业面填埋气中的NH3和H2S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0.
纳米材料(nanomaterials,NMs)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导致其不可避免地通过环境暴露、职业暴露和医源性暴露进入人体.当NMs进入人体后,生理环境中复杂的生物分子都可能与NMs发生相互作用,不仅使NMs获得全新的生物学特性而影响其潜在毒性,还可能改变生物分子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而引发疾病.随着对NMs毒性效应研究的不断深入,能够详细描述NMs、生物分子以及NMs和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物的分析技术受到广泛关注.毛细管电泳技术(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以其高灵敏、高分辨、高通量、条件温和以及低消耗的优势在NMs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研究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阐述了2010—2019年间CE技术研究NMs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动态行为表征、结合平衡分析、蛋白冠的形成和转换监测,以及NMs与其他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TDZ和CPPU在虎杖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高活性细胞分裂素类物质TDZ和CPPU应用于虎杖的组织培养研究.经实验筛选发现,虎杖茎段比叶柄、叶片更容易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其诱导愈伤组织较适的培养基组成为MS 0.5mg/LCPPU 0.2mg/LNAA,适宜的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为SH 0.05mg/LTDZ 1.0mg/LNAA;诱导芽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MS 0.05mg/LTDZ 0.5mg/LNAA;促进幼苗生长的培养基为MS 0.1mg/LCPPU 1.0mg/LNAA 0.5%活性炭;快速生根及壮苗的培养基为1/2MS 1.0mg/LNAA 0.5%活性炭.TDZ和CPPU在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的分化及组培苗的生长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效果.以此方式进行虎杖人工快速繁殖,繁殖系数可达到5~7,繁殖时间缩短为2~3wk.图4表2参12  相似文献   

12.
中药青蒿的生理生化特征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中药青蒿即黄花蒿 (ArtemisiaannuaL .) ,与分类学上的青蒿 (Artemisiaapiacea)同属菊科 (AsteraceaeorCompositae)蒿属(Artemisia) ,两者均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且形态上非常相似 ,最明显的区别是黄花蒿的叶片为三回羽状全裂 ,而青蒿为二回羽状全裂 .青蒿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多生于海拔 40 0m以下的丘陵平地[1] .现在这种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2 ] .青蒿在许多地区被用于编制花环 ,提取香料 ,更重要的是从青蒿中分离出的青蒿素是所有抗疟药中起效最快、疗效最好、毒性最低…  相似文献   

13.
较系统地研究了香蕉组培苗的营养与施肥,试验方案包括了NPK13种用量水平、10种不同NPK配比和中微量元素混施.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NPK施肥基础上.再增施NPK均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增产,其中增施N的增产幅为4.7%-15.0%,增施P、K的分别为3.4%-15.1%和6.6%-12.6%.增N有利于植株增高、茎围增粗、长叶增快和提早吐蕾;增P对植株增高和提早吐蕾也有一定的作用;增K主要有利于茎围增粗,但在高N高P下增K也同样具有增N的多种效果.增K的另一效应是延缓吐蕾期而使吐蕾期较集中一致,这有利于田间管理和收获;施用中微量元素的增产效果显著,同时也改善和提高了果实品质.应提倡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对黄姜种质资源、化学成分及组织培养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为下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一枝黄花化感抑藻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羽  黄莹莹  孔海南  王艳 《生态环境》2012,(7):1296-1303
利用植物化感作用,可抑制有害藻类的生长,改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文章选择我国重要的陆生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系统研究了其根部、茎部和叶部水浸液对5种常见藻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guae)和羊角月牙藻(Selenastrum capricornutum)生长的化感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加拿大一枝黄花水浸液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强烈的化感抑制效应,7 d抑制率为90%左右,根、茎、叶部水浸液的72 h-EC50由高到低依次为34.84、12.54和9.57 g.L^-1,叶部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最强;(2)加拿大一枝黄花叶部水浸液除了对水华鱼腥藻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外,对其余4种受试藻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即加拿大一枝黄花叶部的化感抑藻效应较具广谱性;(3)相同质量浓度、同一部位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水浸液对不同藻种的化感作用类型和作用强度有所不同,即化感抑藻效应存在选择性,且这种选择性与藻类的分类学特征无关;(4)对同一种藻,加拿大一枝黄花根、茎、叶等不同部位水浸液的化感效应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6.
余甘子资源植物的研究与开发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开发天然功能保健食(药)品的角度,总结了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的资源植物余甘子(滇橄榄,Phyllanthus emblica)的生物学、植物地理学、传统草药学、药理学、植物化学等的研究与开发进展,包括作者实验室近年开展的有关余甘子果汁澄清和果酒"去沉淀"的微生物酶法加工技术部分内容,以及引人关注的余甘子果植物多酚提取物及其在美白护肤品新用途的开发,讨论了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域余甘子农业栽培的可行性.最后展望了余甘子这种药食两用资源植物的应用前景及研究与开发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微囊藻毒索在鲋鱼Carassius auratus L.体内生物富集作用,用LC/MS监测不同时间的鲋鱼肝脏、肌肉,以及饲养用水中痕量的微囊藻毒素.结果显示,肌肉组织中MC-RR和MC-LR的含量在18 d时达到峰值,分别为7.87 ng·g~(-1)和2.18 ng·g~(-1);而肝脏组织中MC-RR和MC-LR的含量在鲋鱼暴露9天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5.30 ng·g~(-1)和33.27ng·g~(-1).研究结果支持肝脏组织是MCs的主要靶向器官,并且表明肝脏组织对MC-LR的富集量远大于MC-RR,而肌肉组织更易于积累MC-RR.文章还研究了鲋鱼体内的抗氧化酶(SOD、CAT、GST、GR酶)的活性变化,对MCs介导的氧化胁迫进行了评估.通过分别测定暴露不同时间点(3、9、18 d)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抗氧化酶的活性,发现它们的活性与组织中MCs的含量基本呈正相关,可能对MCs介导的氧化胁迫有缓解作用.以上表明,MCs能在鱼体内积累,抗氧化系统虽可缓解,但不能完全降解.因此食用被MCs污染的鱼类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常乐稀土多元复合肥对主要农作物--玉米(Zea mays L.)是否产生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效应,采用不同梯度质量浓度的稀土复合肥溶液对玉米进行处理,观察其根尖生长状况,统计分析细胞死亡率、微核率、有丝分裂指数以及对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0mg·L-1以下时,常乐稀土复合肥能够促进玉米根尖的生长,100mg·L-1以上时抑制根尖生长;随着试验浓度的递增,细胞死亡率、微核率、DNA损伤率逐渐上升并具有正相关性,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而有丝分裂指数却随着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以上结果表明,常乐稀土复合肥对玉米确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效应,其细胞毒性阈值和遗传毒性阈值皆为100m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