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 言 多环芳烃(PAH)广泛地存在于环境中,因为大多数多环芳烃有致癌性,所以最近关于环境化学或生态化学范畴内的水环境中的PAH的分布、存在状态及其行为,引起人们的极大注意。因为PAH是城市及工  相似文献   

2.
大气颗粒物、柴油机和汽油机排出的颗粒物、煤飞灰和烟尘、碳黑颗粒等环境样品中,含有多环芳烃(PAH)、饱和脂肪烃及极性含氧化合物、脂肪羧酸,含氮有机碱等为主要成份的有机化合物.其中有着多种  相似文献   

3.
水中多环芳烃(以下简称PAH)的富集和分析,我们已作了初步的报导。但纯净水(包括地表水为水源,深井水为水源的饮用水,以及长白山天池水等)中PAH的含量甚微,所含PAH的种类也较多,因此对净水中PAH的定性定量工作必须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多环芳烃(PAH)产生于有机物的未完全燃烧过程,并以气态或附于液态和固态颗粒上散发到大气中去。PAH的数量以及各种PAH之间的数量比例,也就是PAH的分布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与燃烧过程有关,甚至于可以说不同的散发情况会有各自典型的分布。 然而我们主要感兴趣的不是排放的PAH分布与人体负荷的关系,而更多的是关心实际吸入的PAH情况。这一点既和各项排放有关也与PAH从排放到被大气吸收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引言 本文研究多环芳烃化合物(PAHs)的原地土壤处理.发展了用制备的层析柱将土壤提取物分为所需的极性组分,用Ames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致突变试验的方法.用C_8 Lobar A填充柱来分馏土壤提取物,将降解产物和母体化合物的极性组分收集在乙腈水中,蒸发,重新溶于二甲基亚砜供Ames试验.用这个程序测定了PAH化合物和在土壤中转变产物的潜在遗传毒性.选择出的极性组分可用低分辨质谱直接进样  相似文献   

6.
多环芳烃     
在各种疾病中,现在社会上最关心的是癌症。癌是由于体内因素和外界因素复杂作用而引起的,外界因素即环境致癌因素占的比重极高,约占人体癌症的75~90%。在环境致癌因素中,因致癌物致癌的比重极高。环境中存在着多种致癌物质中主要是多环芳烃(以下简称PAH)、亚硝胺、霉菌毒素等。构成所谓致癌物质群。(1)其中PAH化合物多具有致癌  相似文献   

7.
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35岁到64岁年龄的人群中,癌症引起的死亡率竟占第一位。近年来,世界肺癌死亡率更急聚上升。引起肺癌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致癌物直接进入肺内,此类致癌物质是以3,4—苯并芘[或称苯并(a)芘,英文缩写为BaP]为主的多环芳烃(PAH)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研究多环芳烃在二层一次薄层色谱(TLC)和高压液相色谱(HPLC)的分离行为,是为了发展一种新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既能为致突变试验提供分离的多环芳烃(PAH)样品,又能作为一般分析测定用,PAH用甲醇—乙醚—水(4:4:1,V/V)为展开剂,在TLC板[硅藻土层(5×20cm-26%乙酰纤维素 微晶纤维素)(95:5,W/W)层(15×20cm)]上分离。连续展开至溶剂前沿到达TLC板后层刻度10cm处,展开时间约60分钟,PAH在HPLC中的分离行为的研究用下述两个色谱系统进行:Nucloesil 7C_(13)柱(35mm×4.6mm内径 250mm×4.6mm内径)—乙腈—水(6:4—9:1V/V)系统和Nucleosil 5NO_2柱(35mm×4.6mm内径 250mm×4.6mm内径)—正己烷—苯(5:5—95:5V/V)系统, PAH的分离谱图与通常的TLC上的谱图比较是相当好的。而且一些致癌物质彼此容易分离,PAH的相对Rf值稳定,重现性高,在HPLC中,PAH的保留时间的对数和柱的绝对温度的倒数之间呈线性关系,PAH的保留时间也随着乙腈—水流动相中乙腈含量的增加成对数地减少,在PAH的碳原子数和它们的保留时间之间呈线性关系。 试验了48个PAH中的大多数能够容易地用TLC与Nu-cloesil 7C_(13)的HPLC相结合的方法彼此分离。 用这种方法不能彼此分离的PAH,可借助萤光光谱鉴别,已经证明,这种方法对分析大气飘尘中的PAH以及用其分  相似文献   

9.
采用湿式流量计累积计量,以高温玻璃纤维滤筒采样。重量法、HPLC法——荧光紫外串联,检测了改型沥青炉中有害物——有机物总量、多环芳烃总量(PAH)、苯并(a)芘(Bap)的浓度及净化效率。其平均净化效率为98.7%~99.8%.  相似文献   

10.
不同萃取方法对长江口边滩多环芳烃萃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索氏提取法和加速溶剂萃取仪(ASE)提取法,对长江口边滩样品进行多环芳烃萃取实验,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萃取出来的多环芳烃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不同萃取方法以及不同溶剂条件下多环芳烃的总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江口边滩多环芳烃最高值出现在吴淞口;索氏提取法在多环芳烃萃取效果上优于加速溶剂萃取仪提取法;混合溶剂萃取...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固相萃取(SPE)样品富集前处理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联联用(GC/MS)分析方法,对北方某工业城市给水系统中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含量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城市多环芳烃污染水平较高,但总浓度均未超过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中限值(2μg/L).近郊水库由于受到燃料燃烧产生的多环芳烃的污染,成为该市饮用水中多环芳烃污染的主要来源.传统的混凝-砂滤工艺对多环芳烃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总去除率可达55.9%.  相似文献   

12.
有机微污染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多环芳烃等有毒有机微污染物对污水处理综合指标BOD、COD和TOC等的贡献极小,但危害却很大.采用固相萃取的前处理方法和GC/MS、GC/μECD的分析方法,针对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的总泵进水、二沉出水以及混凝沉淀出水中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和酚类的浓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处理工艺段中,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和酚类的质量浓度分别为nd~10、nd~835、nd~3 248 μg/L.所有检出化合物均未超出中国污水与地表水相应标准限值,其中多环芳烃和酚残留水平较高,应为重点监测对象.这些污染物多数能够在二级处理过程中得到有效去除,但混凝沉淀并没有显著地进一步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提取反相HPLC测定环境中PAH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以环己烷为提取剂,用超声波提取大气颗粒物和海洋底泥中11种多环芳烃(PAH)的实验条件。提取液经氮气吹干后转入甲醇溶液作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以甲醇/水为流动相作定比洗脱,串联使用紫外和萤光检测系统。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在0.08~0.76纳克(11种PAH),纳克级的PAH回收率为78.3~111.2%,变异系数为2.9~29.2。实验结果表明,用超声波提取法具有采样量小、试剂用量少、提取效率高、简便、快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采用Oasis HLB柱固相萃取的前处理技术,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北方永定河上游黑土洼人工湿地中多环芳烃污染的特征以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湿地系统以低环数多环芳烃污染为主,其中浓度最高的是菲和蒽,未检出高环数(5环、6环)多环芳烃.通过比较进水和出水的浓度,湿地系统总体上不能有效去除进水中的多环芳烃.但是比较不同工艺单元进出水浓度,复氧、植物根系及微生物等均影响到多环芳烃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在28%~65%之间.  相似文献   

15.
多环芳烃作为土壤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其修复技术的研究对土壤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的研究主要基于室内小试实验,对具体修复技术在实际现场中的应用少有报道。基于上海青浦区西虹桥沈海高速东侧17-02污染场地的工程实践,结合室内实验,详细地介绍了原场异位类Fenton化学氧化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施工工艺。处理结果表明:以柠檬酸为催化助剂的类Fenton化学氧化能够有效地处理场地污染土壤中的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和茚并(1, 2, 3-cd)芘等超标污染物;修复后场地土壤各项物理指标相比修复前变化较小;同时,类Fenton氧化反应放热,修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能够将有机柠檬酸快速降解,有效降低了化学氧化对土壤p H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修复PAHs复合污染体系的高效菌群构建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污染环境分离和筛选得到了9株PAHs降解菌,以其为基本菌种,构建高效修复PAHs复合污染体系的菌群(D)。采用平板稀释涂布计数法对降解体系中菌群(D)的动态结构进行了解析,数据显示菌群内的微生物在降解过程中能相互协作,发挥稳定且高效的降解作用。实验进一步研究了菌群D对单一PAH和混合PAHs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无论对单一PAH还是混合PAHs,菌群D均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当降解历时6 d,菌群D能使40 mg/L的单一PAH平均降解85.8%,使60 mg/L的混合PAHs平均去除89.4%。菌群D在多环芳烃复合污染体系的生物修复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多环芳烃是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一类化学污染物质,其中有些具有致癌作用。据估计,环境中致癌的多环芳烃约有200种,并认为致癌性最强的有苯并(a)芘、7,12-二甲基苯蒽,二苯并(a,h)蒽及3-甲基胆蒽等。  相似文献   

18.
2012年3-8月对北京西三环地区大气颗粒物进行分级采样,利用气相色谱(GC)/质谱(MS)联用仪对颗粒物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检出的16种PAHs总质量浓度(∑16PAHs)平均为46.73ng/m3;苯并[a]蒽(BaA)等6种单体浓度与∑16PAHs呈良好线性关系;PAHs粒径分布特征表明,其更易富集在细颗粒物上;不同环数PAHs分布特征为:3环>4环>5环>6环>2环,随着颗粒粒径减小,高环数PAHs含量增加.温度、湿度和紫外线(UV)指数与∑16PAHs呈负相关.通过特征化合物比值分析法对PAHs进行源解析发现,采样期间PAHs主要来源为燃烧源,交通源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19.
1.范围和应用 1.1 本方法涉及某些多环芳烃(PA-H)的测定。用本方法可以测定下列化合物: 1.2 本方法是一种色谱方法,应用于根据40CFR136.1所提供的城市和工业排放物中的上列化合物。当该方法被用于分析不熟悉的样品中的上述化合物时,至少要用一种以上的附加定性技术来进行化合物的鉴  相似文献   

20.
吸烟对健康的影响已为人们所公认.动物实验证明香烟烟气冷凝物(C.S.C)诱发肿瘤的活性部分主要集中在中性馏份.该组份含有五百种以上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作为具有高致癌活性的代表化合物苯并(a)芘(BaP)是最常用的指标.由于它在CSC中的含量很低,要从众多的PAHs化合物中完全分离是很困难的.用现代高效的毛细管气相色谱虽然能得到较好的分离,但因其色谱峰很少,又很易受苯并(e)芘的干扰,给定量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