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淡水水生生物对阿特拉津除草剂的敏感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水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农药污染问题,以阿特拉津除草剂作为研究对象,梳理、整合阿特拉津对水生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水生生物的急、慢性毒性数据,构建了基于对数-逻辑斯蒂分布的水生生物物种敏感度分布模型,分析并对比了阿特拉津对不同类群和不同区系水生生物急慢性毒性敏感度差异. 结果表明,水生动物和植物、无脊椎动物(包括甲壳类、昆虫类、软体动物和蠕虫类)和脊椎动物(包括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对阿特拉津敏感度均存在显著差异. 分析了阿特拉津对不同类群水生生物的HC5(5%危险浓度)值,其中对水生动物和植物的急性毒性HC5值分别为4257.94和12.55μg/L,慢性毒性的HC5值分别为2.47和1.95μg/L;对水生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HC5值分别为7490.31和1611.76μg/L;对甲壳类和鱼类的HC5值分别为1201.16和6639.90μg/L. 在保护95%的物种水平下,不同类群试验生物对阿特拉津的敏感度排序为水生植物>水生动物、水生无脊椎动物>水生脊椎动物、甲壳类动物>鱼类. 从统计学角度分析,中国水生动物与北美水生动物对阿特拉津的敏感度差异不显著. 但是,中美两国间相对特有水生动物物种对阿特拉津的敏感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在牡丹江支流河源哈尔巴岭湿地采集地表水和水生生物样品,对水体理化特征、水生生物种类、数量等进行调查,并用水质单因子评价法、多样性指数法,综合评价了调查水域水生生态环境质量.结果表明:牡丹江支流河源湿地生态系统基本处于自然状态,水生生物种类丰富,水体处于贫到中营养的初级阶段.由于湿地植物、水生生物等的腐烂分解,有机质不断沉积,致使局部地区有机物含量较高;哈尔巴岭地区个别地段玄武岩孔洞裂隙水Mn含量高,无机锰本底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三峡库区重庆段水文及水生生态系统特征,结合地表水源热泵示范工程的监测情况,分析了地表水源热泵尾水排放对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工程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尾水排放对排放口附近水域水温、溶解氧、氮、磷和浮游植物的影响表现为夏季水温升高导致溶解氧降低,氨氮、总氮和化学需氧量升高,蓝绿藻大量繁殖,富营养化加剧;冬季冷排水导致氨氮、总氮、总磷的升高,硅藻、绿藻数增多和蓝藻数减少,藻类物种多样性下降.对湖泊富营养化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即具有不确定性.分析认为尾水排放对排放口附近水域的水生动物及鱼类种群分布及数量均有影响,温排水可能导致其生长繁殖加快,成熟期缩短.地表水源热泵尾水排放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进出水的温差和排放量,也与水源的水文地质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正>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近日在北京富国海底世界举行.这次科普宣传月活动以"关爱水生动物,从我做起"为主题,旨在向公众普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宣传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的自然保护意识,共同保护珍稀濒危水生动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赵海珍 《环境保护》2011,(17):51-52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我国港口建设项目最主要的生态恢复措施,可减缓珍稀濒危物种资源的衰退速度,有利于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指采用放流、底播、移植等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水库等公共水域投放亲体、苗种等活体水生生物的活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可以促进种群资源的恢复,改善放流水域生态群落结构,有利  相似文献   

6.
水生维管束植物对水域环境有极大的依赖性,同时,它们对水环境的适应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们的生态分布受一定的生活条件制约,在不同地带的水域往往具有各自的代表种和特有类群,可以反映出各个地带的植物区系特点和水域条件。利用水生维管束植物的这一特性可以摸索出监测、评价湖泊水质的方法法和指标。本文就洱海水质及水生维管束植物的调查研究,探讨利用水生维管束植物监测我省  相似文献   

7.
太湖大型水生植物的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太湖是我国的第三大浅水湖泊,其东、西太湖两部分的水体状况、水生植被差异甚大。西太湖大部分水域出现严重的藻型富营养化,许多水生植被消失,水质恶化;东太湖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沼生植物比例增大,湖泊沼泽化严重。针对东、西太湖的具体情况,参考国内外湖泊治理的经验,本文提出了对东、西太湖水生植被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丙烯腈水生态基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参照美国环保局制定的“推导保护水生生物及其用途的国家水质基准的技术指南”,结合我国水生生物区系的特点,研究和推导优先污染物丙烯腈的水生态基准。根据8种水生动物的争性毒性试验、两种水生动物的慢性毒性试验和浮萍生长抑制毒性试验的结果;按照美国环保局推荐的计算方法,推导出丙烯腈的基准连续浓度为0.5751mg/L,基准最大浓度为2.156mg/L。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许多水域,受到工农业污水污染后,对水生生物构成了直接和间接的危害。浮游生物是水生生物链的基础,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水体的污染不仅使污染物在浮游生物体内积累进而沿食物链逐级富集,而且改变了浮游生物的组成、数量和分布状况,破坏了水体原有的  相似文献   

10.
依兰航电枢纽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当地乃至松花江流域的航运条件、旅游环境,而且促进了松花江航道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项目的建设也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施工期作业区水文条件的改变对水生生物及渔业资源造成了影响.营运期库区水域生态环境的改变,使得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种类发生变化,鱼类组成将由复杂变为简单.因此,本文提出适宜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微塑料已成为备受瞩目的新型污染物之一.微塑料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且易与水中其它污染物形成复合污染.因此,微塑料及其复合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以及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风险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概括了水生生态系统中微塑料污染的主要特点,归纳了微塑料及其复合污染对水生生态系统中藻类、浮游动物、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影响,探讨了微塑料沿食物链的传递作用及其对水生生态系统生态风险的潜在影响,梳理了目前水域生态系统微塑料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评估微塑料及其复合污染对水生生物和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富营养水体中常绿水生植被组建及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2~1993年在富营养湖泊五里湖中开展了常绿型人工水生植被组建实验,在面积为2000m2的半封闭式围隔实验区中,选用耐寒植物伊乐藻和喜温植物菱及风眼莲,组建成了常绿型人工水生植被。这种常绿型人工水生植被不仅使实验区内常年保持较好的水质,而且对外来污染冲击有很强的缓冲能力。它可用于水源保护、局部性水质控制、污水净化生态工程、小型富营养水体的生态恢复等。如能解决耐寒型沉水植物伊乐藻与喜温型沉水植物种类间的衔接过渡,这种常绿型人工水生植被技术还可望用于富营养水体中天然水生植被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闫滨  李成林  王玥 《环境工程》2017,35(11):33-36
通过自行设计室内水质净化装置模拟自然水环境,研究水生植物香蒲、荷花和水生动物螺蛳组成的生态系统对水质的净化能力,以及多孔混凝土与该生态系统相结合时整体的水质净化能力和多孔混凝土的生态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水生生物形成的生态系统对水体中TP、TN、COD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85.71%、85.88%、86.66%,与多孔混凝土联合应用后,对TP、TN、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7.50%、88.89%、86.70%,多孔混凝土的应用为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空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效率。对多孔混凝土综合水质净化效应机理分析表明,多孔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可为水体生物提供附着生长的空间,通过物理吸附作用、植物吸收作用、微生物生化降解和水生动物滤食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提出多孔混凝土可作为生态护坡材料,与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结合应用于生态护坡。  相似文献   

14.
仙人掌类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仙人掌类植物属仙人掌科(Cactaceae)。它的种类繁多,应用范围很广,在国外被广泛开发利用,取得了很大效益。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满足不同人群消费者的需求,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我国的仙人掌类植物资源,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对该类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作了初步的研究,供有关方面参考。 1、种类: 仙人掌类植物属仙人掌科。该科约有150属,2000种左右;在我国种类较少,多为引种栽培品种;近年来,我国引进的种类不断增加,已有500种左右。 2、分布: 该类植物原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美洲、墨西哥…  相似文献   

15.
长江口九段沙水域环境及生物体内多氯联苯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长江口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滩涂水样、泥样以及水生生物体内的多氯联苯进行GC-MS检测,研究多氯联苯各单体在不同环境介质及生物体中的分布状况. 结果表明:水样、泥样中的多氯联苯检出率为100%,其中四氯联苯(PCB52)含量最高; 与其他河口地区相比,九段沙水域水体中多氯联苯(PCBs)含量处于中等水平,ρ(PCBs)为23~95 ng/L;滩涂泥样多氯联苯含量则较低,w(PCBs)为1.77~4.51 ng/g; 该水域水生生物多氯联苯检出率为100%,w(PCBs)为0.12~9.40 μg/kg,低于国家标准限量; 软体动物、甲壳类以及鱼类检出单体均以高氯类PCB118和PCB138为主,而非环境中含量较高的PCB52,反映了水生生物对于高氯类多氯联苯富集能力强于低氯类多氯联苯.   相似文献   

16.
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是全球持久性有毒污染物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有毒物质之一,在水域环境中的环境效应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就PFOS对水环境的污染途径、PFOS对水体、水生生物及沉积物的污染情况进行了介绍,归纳分析了近几年PFOS对不同海域海洋哺乳类污染状况,并简要介绍了PFOS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报道中科院武汉水生所在保护我国古老、特有、珍稀、濒危的白鳍豚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白鳍豚的种群数量、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以及一整套保护措施和增殖方法,取得了从自然生态到人工饲养方面举世瞩目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以太湖流域为例探讨我国淡水生物氨氮基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参照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推导保护水生生物及其用途的国家水质基准的技术指南》和氨氮基准文件,结合我国水生生物区系特点,筛选出我国太湖流域和全国水域广泛存在的水生生物物种并收集相应的毒性数据,研究和推导了氨氮对我国太湖流域和全国水域淡水水生生物的毒理学基准.结果表明,25℃、pH=8时,太湖流域淡水水生生物氨氮基准最大浓度(CMC)和基准连续浓度(CCC)分别为3.20和1.79mg.L-1(以N计,下同),在4~34℃、pH为6.9~9.0的范围内,CMC和CCC的范围分别为0.24~25.78mg.L-1和0.20~4.51mg.L-1;25℃、pH=8时,国家氨氮基准值CMC和CCC分别为3.79和1.79mg.L-1,在0~30℃、pH为6~9的范围内,CMC和CCC的范围分别为0.39~42.88mg.L-1和0.26~5.11mg.L-1,与同样条件下的美国氨氮基准值相比,差异较小.太湖流域氨氮基准值与国家氨氮基准值相差很小.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氨氮水质基准和标准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热排放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缓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水域热排放对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水体理化性质以及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鱼类等生物因子影响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探讨了水域热排放的缓解对策,为水体的水温控制标准和水环境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环境激素对水生动物干扰效应及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激素是环境中的激素类似物,它干扰体内正常分泌的激素,引起种种负面的生物学效应,威胁水生动物和人类的健康。文章介绍了环境激素的概念、种类及其对水生动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提出了环境激素污染的防治措施和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