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广州城市河涌沉积物浸出液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广州市石井河、澳口涌、沙河涌、东朗涌、车陂涌、花地涌6条河涌沉积物浸出液对小球藻、大型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6条河涌沉积物浸出液对水生生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其中石井河和澳口涌毒性较大.对于河涌沉积物污染的生物检测,小球藻生长抑制率指标比大型和斑马鱼存活率指标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指示性,其顺序表现为小球藻>斑马鱼>大型.沉积物会构成河流的一个持久性污染源而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在治理河涌的过程中,河涌沉积物的二次污染不可忽视.氵搔氵搔氵搔 相似文献
3.
水生毒理联合效应相加指数法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9
在水体中往往是多种污染物共存,它们彼此相互影响,产生协同、加合或拮抗作用。本文以联合效应相加指数法研究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5.
乐安江水和沉积物样品的生物毒性评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二种发光菌发光抑制、二种藻生长抑制、大型溲生和慢性毒性多种生物测试方法。对采集于1993年6月,1993年12月和199410月的乐安江可水、沉积物和沉积物间隙不进行了多指标生物毒性测试,在河流40,50和159km处观测到较强毒性,研究结果:毒性排放主要来自乐安江上游德兴铜矿、洎不河,以及乐安江下游接近鄱阳湖口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 相似文献
6.
7.
有机锡化合物对水生无脊椎动物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同层次水生无脊椎动物的毒理学研究,能更好地反映有机化合物的生态效应,以氯化三丁基锡(TBTCl)为例,结果表明,TBTCl对原生动物等5种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25.65-355.63ppb,有明显的种特异性,TBTCl对河口轮虫种群净生殖率EC50为10ppb,影响平均寿命EC50为22ppb,根据浓度C及原生动物平衡种类数Seq进行回归,得方程Seq=11.87-1.8 相似文献
8.
常用农药助剂类产品对水生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助剂是在农药制剂加工和使用中加入的除农药有效成分以外的其他辅助物质的总称。农药助剂在提高农药制剂药效、改善药剂性能、稳定制剂质量和降低活性成分危害等方面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化学合成的农药原药都需添加农药助剂成为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农药制剂。农药助剂本身虽不具备对靶标生物的杀灭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其对环境或人体不具有危害性,部分现今仍在流通使用的农药助剂可导致健康危害,如致癌、致畸、致突变、危害神经系统,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等。截止目前,由于农药施用带来的农药助剂的危害问题很少引起研究人员关注,我国在农药助剂管理方面还是空白,亟需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并制订相关的防控法规。农药助剂种类繁多,我国习惯上将其分为非表面活性剂和表面活性剂两大类。本文总结了包括常用溶剂,非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内的常用助剂对藻类、大型溞和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急慢性毒性效应,并综述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助剂及其降解产物对水生生物的内分泌干扰效应。鉴于农药助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风险,本文还提出了我国农药助剂环境安全管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表水中抗生素复合残留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上海地区地表水中混合并持久残留的抗生素对水生态的危害,测试了3种主要被使用的抗生素(磺胺甲恶唑,SMZ;土霉素,OTC;氟苯尼考,FF)对4个不同营养级的水生生物代表种(蛋白核小球藻、费氏弧菌、大型蚤和斑马鱼胚胎)的单一毒性和联合毒性,并进一步对生态风险进行评估来探究抗生素对水生态系统的综合作用。研究表明:水生生物对单一抗生素暴露的毒性敏感顺序为:蛋白核小球藻斑马鱼胚胎费氏弧菌大型蚤。用联合指数(CI)来评价抗生素二元混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时发现对于不同水生模式生物,抗生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以拮抗作用(CI1)为主。通过与浓度加和(CA)和独立作用(IA)2个传统模型的预测效果比较,发现CI模型能准确预测到抗生素联合毒性偏离相加作用。由于养殖废水中这3种抗生素的含量均远高于其他水体(如黄浦江、长江口、工厂废水),其对不同营养级的水生生物均表现出较高的风险性,需要对养殖废水采取相应的风险削减措施;相比之下,其他水体中抗生素对费氏弧菌、斑马鱼胚胎、大型蚤均表现出低风险,但是对蛋白核小球藻仍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需要警惕抗生素对水体初级生产者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0.
硫氰酸钠,二甲基甲酰胺,乙腈和丙烯腈是化工生产中排放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会造成水生生物的急性死亡和慢性中毒,破坏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功能。为保护水生态系统,需研究这些污染物对水生物的毒性效应,制定其在水中的允许浓度和排旷标准。本文研究了这四种污染物大型蚤的急性和慢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硫氰酸钠,二甲基甲酰胺,乙腈和丙烯腈对大型蚤的急性毒性值(48h=EC50)分别为4.22mg/L,3561mg/ 相似文献
11.
氯酚类化合物(CP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这类化合物具有环境稳定性、生物累积性和生物毒性,因而其在水环境中的生态毒理效应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水体中存在最普遍的酚类化合物主要有2,4-二氯酚(2,4-DCP),2,4,6-三氯酚(2,4,6-TCP)和五氯酚(PCP)。本文对近几年来这3种典型氯酚类化合物的水生态毒理学研究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它们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氧化损伤、发育毒性、内分泌干扰、遗传毒性、致癌性、免疫毒性、细胞毒性以及复合毒性的效应和机制,同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选择了紫背浮萍、四尾栅藻、蚤状溞和稀有鮈鲫4种本土水生生物,开展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织物三防整理剂、C4三防整理剂和C6三防整理剂4种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替代品的安全性评估,为筛选理想PFOS化学替代品提供科学依据。急性毒性结果发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4种水生生物均未显示出急性毒性;织物三防整理剂、C4三防整理剂和C6三防整理剂对蚤状溞的LC50值分别为17.97、64.61和85.58 mg·L-1,显示出低的急性毒性。另外,织物三防整理剂对四尾栅藻的半数抑制浓度(EC50)值为88.32 mg·L-1,而对稀有鮈鲫半致死浓度(LC50)值为14.79 mg·L-1,均存在急性毒性。短期生长抑制试验结果发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织物三防整理剂、C4三防整理剂和C6三防整理剂对稀有鮈鲫生长抑制最低可见效应浓度(LOEC)值分别为20、1.5、100和50 mg·L-1,表明4种PFOS替代品均显示低慢性毒性。急慢性综合分析可知C4和C6三防整理剂相对较安全,可能成为理想的PFOS替代品。 相似文献
14.
15.
16.
河蚬作为原产并广泛分布于我国及东南亚的双壳类淡水软体动物,是我国众多水域的底栖优势种。河蚬对水体污染物具有较强累积能力,已成功用于水体沉积物生物富集及生物毒性效应研究。但应用于沉积物毒性鉴别评估(TIE)研究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一套标准指标测定方法和技术体系。为此,本研究在调查底栖生物在我国沉积物毒性研究的基础上,以河蚬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在我国生态分布等生物学背景,系统分析其对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富集特征以及相关生物毒性效应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河蚬作为我国特色的沉积物毒性鉴别评估(TIE)受试生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三氯生(triclosan, TCS)是一种合成型广谱类抗菌剂,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使用中伴随生活污水进入环境并已广泛分布,其中水生生态系统是TCS的主要污染区域之一。通过汇总分析国内外不同类型水生生态系统中TCS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TCS已经普遍存在于淡水和近海水生生态系统中,生活污染处理厂出水是河流中TCS的主要污染源,区域污染水平与人口密度和工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水体中的浓度受降雨、河口区潮汐作用以及季节影响; TCS对水生生物存在显著毒性效应,其效应浓度因物种而异,与生物的发育阶段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19.
污染水体中河蚬的生物毒性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蚬作为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的典型底栖生物,由于其活动性低、滤食性等特征被广泛用作指示生物研究多种水体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但迄今为止,尚没有系统论述污染水体中河蚬生物毒性响应的研究进展。为此,本文从污染物种类、测试指标、试验参数等角度探讨了过去30多年间河蚬在氨、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生物富集及生物毒性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过程及主要成果。以往研究主要以河蚬生物体内累积、形态学及行为学观察、生化指标、代谢组学、基因完整性等指标表征污染水体的生物毒性效应,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逐步由多指标全面表征代替单一指标测试。此外,现有研究多偏重于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氨、新型污染物及纳米材料的河蚬生物毒性效应探讨尚处于起步阶段。河蚬在自然水体污染状况评估、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水体毒性预测等方面具有较高适用性,但河蚬在沉积物毒性鉴定评估(TIE,Toxicity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中的应用研究依然较为缺乏,有待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斜生栅藻、大型水蚤和草鱼为试验生物,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效应。多效唑对斜生栅藻EC_(50)-96h为20.62mg/l;对大型水蚤LC_(50)-48h为21.86mg/h;对草鱼苗静态生物检测结果为LC_(50)—120h 16.33mg/l,流水生物检测结果为LC_(50)-96h 14.36mg/l,LC_(50)-120h 9.13mg/l。经多效唑处理后,藻的细胞形态也发生明显改变。根据农药的实验室毒性评价划分标准,多效唑对三种生物的毒性均属低毒;田间安全性预评价的结果也表明其毒性为低毒,故认为多效唑是一种对水生生物危害较小的农药。但其慢性毒性及长期积累效应,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