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酸溶粉煤灰制取聚合氯化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方宏庄 《重庆环境科学》1991,13(3):22-25,28
本文提出了酸溶法从粉煤灰中制取聚合氯化铅的方法。制出了实验室产品液体聚合氯化铝。从溶出试验、合成试验和产品性能试验方面证明了该方法技术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酸溶-微波热解法从粉煤灰中制取聚合氧化铝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谢炜平  李红霞 《环境工程》1999,17(2):50-51,69
从粉煤灰中提取聚合氧化铝(PAC)是粉煤灰综合利用的途径之一。本研究提出了酸溶 微波热解从粉煤灰中制取PAC的方法。通过工艺原理分析和试验,阐述了该工艺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酸法提取粉煤灰中氧化铝的条件选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介绍了一种酸法提取粉煤灰中氧化铝的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硫酸作为溶剂及氟化氨作为助溶剂,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粉煤灰中进行反应,经过正交对比试验,寻找到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取得了较好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4.
对粉煤灰的成分、粉煤灰的活化条件和酸碱联合溶出率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确定了最佳活化条件和最佳溶出条件。粉煤灰的最佳活化条件是:灼烧温度为700℃,灼烧时间至少应≥1h,当灼烧时间超过2h时,灼烧时间的增加不会对粉煤灰化学成分的溶出率产生明显影响,而铁的溶出率几乎不受灼烧活化方法、酸溶温度和酸浓度的影响;酸碱联合溶出的最佳条件是:在粉煤灰的最佳活化条件下,先用酸溶,再用碱溶,酸溶时的硫酸浓度要〉0.5mol·L^-1,最佳用量为8—10mL·g^-1。  相似文献   

5.
以Al2O3和CaCO3为原料经高温焙烧酸溶制备工艺合成新型高效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钙。采用Al-Ferron逐时络和比色法研究产品中的铝形态;络合滴定法研究钙含量。结果表明:焙烧工艺对钙含量的影响较大,酸溶工艺对钙含量的影响较小。在最佳配比条件下,生成的Alb为最佳;焙烧温度提高Ala、Alc含量减小,Alb含量增大;增长酸溶反应时间Alb含量减少;增加酸用量,Ala、Alc含量减少,Alb含量增大。  相似文献   

6.
粉煤灰提取氧化铝作为其资源高值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引起广泛关注.由于粉煤灰中还含有一定丰度Li(锂)元素,在提取氧化铝的同时实现Li的协同提取对于进一步提高粉煤灰的资源利用效益意义重大.为认识粉煤灰中Li的溶出特性,分别考察了原粉煤灰、CaO煅烧活化粉煤灰和Na2CO3煅烧活化粉煤灰中Li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的溶出特性,并采用XRD(X-射线衍射)分析了粉煤灰浸取前后的物相变化,结合Li溶出率的变化,阐释了Li在不同浸出条件下溶出率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在相同浸出温度(100℃)下粉煤灰直接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的溶出率相对较低,分别仅为28%和36%;而经CaO和Na2CO3活化后粉煤灰中Li的溶出率显著提高,活化后粉煤灰中Li在酸性溶液中的溶出率可达到98%和86%,均高于碱性溶液中Li的溶出率(86%和67%).XRD的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部分Li可能赋存于非晶相或晶相表面,这部分Li易于被酸或碱直接浸出;部分Li可能镶嵌在莫来石、石英等晶相内部,不易被溶出,经CaO和Na2CO3助剂活化后,部分Li又重新嵌入到钙黄长石、霞石等新生成物相的晶格中,而这些物相更易于与酸反应,因而酸性溶液中Li的溶出率普遍高于碱性溶液中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低温碱溶粉煤灰中硅和铝的溶出规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低温碱溶法对粉煤灰中硅和铝(分别以氧化硅和氧化铝计)的溶出规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粉煤灰热处理温度、碱浓度、溶出时间、溶出温度等因素对粉煤灰中硅和铝溶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处理温度为950℃,碱浓度为2~3 mol/L,溶出温度为120~130℃,溶出时间为4~6 h时,氧化硅的溶出量为29.23%,氧化铝的溶出量为1.26%,溶出比为23.63,可实现粉煤灰中硅和铝的分步溶出,并利用XRD对溶出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酸容法从粉煤灰中制取自炭黑的方法。通过对煤煤灰溶出试验的分析及制取白炭黑的研究,认为用再生资源粉煤灰为原料生产白炭黑的方法是可行的,白炭黑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9.
利用煤矿开采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煤矸石制备一种新复合型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钙(PAFCC)。制备工艺中溶出反应最优化条件为煅烧温度750℃,保温2h;盐酸的酸溶反应时间为3h,酸溶反应中盐酸的用量为0.70g/g;碱化聚合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60℃,pH值为3.7,反应时间为30min;以高岭土废水水样为处理对象,煤矸石制备的聚合氯化铝铁钙絮凝剂废水浊度去除率高于工业聚合氯化铝PAC的浊度去除率。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用不同pH值的浸出剂对淮南上窑贮灰场中粉煤灰进行了室内浸泡试验研究,得出粉煤灰中微量元素的浸出规律.结果表明:微量元素Cu,Mn,Cd,Ni,Zn随着pH值的增大析出浓度减少,而Cr随着pH值的增大溶出浓度增大,B的溶出与pH值的关系不明显;粉煤灰中微量元素溶出率很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1.
以Al2O3和CaCO3为原料用焙烧酸溶制备工艺合成新型高效的聚合氯化铝钙,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焙烧温度,原料配比为(Al2O3)70%,酸溶时间为3h,酸用量为(20g原料)70mL时有利于新型絮凝剂制备合成反应。并以本钢转炉煤气洗涤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混凝效能。结果表明,新工艺制备的聚合氯化铝钙混凝效能优于工业聚铝。  相似文献   

12.
利用粉煤灰制备高纯超细氧化铝粉体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粉煤灰为原料制备高纯超细氧化铝粉体。给出了采用硅酸二钙晶相转变自粉化、高效分散剂———碳化法从粉煤灰中制备氧化铝方法的工艺路线 ,确定了从粉煤灰制备高纯超细氧化铝粉体的最佳工艺条件 ,为粉煤灰的高价值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新工艺制备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Al2O3和CaO为原料用焙烧酸溶制备工艺合成新型高效的聚合氯化铝。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焙烧温度时有利于新型絮凝剂制备合成反应,最佳原料配比为(Al2O3)60%,最佳酸溶时间为3h。。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模式指导下的粉煤灰综合利用,可以大大减少矿区固体废弃物占用土地、减轻污染、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据新汶矿区矸石电厂粉煤灰的理化特征。提出了酸浸法提取氧化铝,同时生产白炭黑、微晶玻璃等的粉煤灰综合利用方案,符合矿区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具有重要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北京热电厂将粉煤灰广泛用于工农业方面,为城市电厂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一、积极推广农业用灰。农业用灰,牵涉面广,技术性也比较强,一九六八年由中国农林科学院等单位组成粉煤灰综合利用试验小组,在菜地,大田试验用灰育秧,改良土壤,代替部分肥料,并在各生产队搞试验点,由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从种到分蘖都做记录,拍照放大以供研究,并做了加灰后土壤肥度试验及土温变化测验,经过试验证明,用灰的粮食、蔬菜都获增产,粮食部门化验,所产粮食合乎饮食标准。试验获得成果后,朝阳区农林局组织公社、大队、生产队之间互相参观、交流经验。从一九六九年开始,远、近郊许多生产队都主动到热电厂来拉灰,粉煤灰用于农业生产的路子也越来  相似文献   

16.
粉煤灰中铝盐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粉煤灰作为来源广泛的铝资源开发利用愈来愈受重视,提高Al_2O_3的溶出率是关键.本文就酸溶法中影响溶出率的各因素进行详尽的研究,在优化条件下Al_2O_3的溶出率在55%以上.  相似文献   

17.
在常压条件下,煤矸石通过酸浸分离氧化铝后,酸浸残渣可作为制备水玻璃原料.研究了不同酸浸液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煤矸石中SiO2溶出率的影响,溶出率越高反映煤矸石制备水玻璃的原料利用率越高,并以正交试验和极差结果进行了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硫酸酸浸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酸浸液浓度,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酸浸液浓度为0.7 mol/L,浸提温度为90℃,浸提时间为80 min,SiO2溶出率达48.35%;硝酸酸浸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浸提温度,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酸浸液浓度为0.7 mol/L,浸提温度为100℃,浸提时间为60 min,SiO2溶出率达45.03%;高氯酸酸浸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酸浸液浓度,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酸浸液浓度为0.7 mol/L,浸提温度为90℃,浸提时间为80 min,SiO2溶出率达34.4%;工艺在高温和低温运行条件下,分别选择硫酸和硝酸酸浸为宜,高氯酸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8.
一、重庆电厂粉煤灰现状重庆电厂是以煤粉为燃料,用蒸汽来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的火力发电厂。目前燃用的是南桐和中梁山的混合烟煤,并掺用了部分煤矸石。所排粉煤灰是煤粉在中温中压锅炉内燃烧后由文丘里水膜除尘器捕集而得的产物,这部分灰量约占总灰量的85~90%,其余部分粘结成较大颗粒和焦块,从炉底排出,称炉底渣。这二部分灰通称为粉煤灰渣。  相似文献   

19.
酸浸粉煤灰制备复合混凝剂及其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亚强  胡凯  赵庆良  汤凤  刘志刚  崔福义 《环境科学》2007,28(11):2507-2514
研究了以粉煤灰和HSO4为原料,常温常压下搅拌反应制备复合混凝剂的方法,考查了酸种类、酸浓度、酸灰比、搅拌时间等因素对Fe3+、Al3+溶出效果和生活污水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灰比5 mL/g、浓度2 mol/L的HSO4溶液与粉煤灰搅拌4 h并静置30 min后制得的混凝剂,其中Fe3+的浓度为0 .010 8 mol/L,溶出率为11 .4%;Al3+的浓度为0 .035 4 mol/L,溶出率为4 .3%;对生活污水的COD去除率70 .4%,SS去除率91 .9%,与市售聚合混凝剂效果相当,是一种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水处理剂.  相似文献   

20.
以太原二电厂粉煤灰浸出试验为例,对火电厂粉煤灰长期堆放造成水环境污染的规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水中的酸碱性受灰中 SO3与碱性金属氧化物含量的影响;粉煤灰浸出液 pH值越低,越利于粉煤灰中微量元素的浸出;同时粉煤灰的粒径越小,各元素的浸出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