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6年5月5日,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孔雀园中,有一位年约三十来岁的女士,跪倒在一座坟前失声痛哭:“我长这么大,没给任何人上过坟,没想到第一次却是我这些可怜的孩子们……”难道坟中埋葬的是她的儿女吗?不对,因为她还没有结婚。这位老姑娘名叫杨国清,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曾到巴黎留学,攻读语言专业,归国后,考入南京艺术学院读研究生,获服装设计理论硕士学位。那她为什么哭坟呢?事情是这样的: 杨国清从小和所有的孩子们一  相似文献   

2.
速读     
《世界环境》2014,(2):8-9
<正>新工具将有助彻底改变森林监测世界资源研究所近日发布了一种新的工具,将有望彻底改变森林监测的现状。该工具被称为全球森林观察(Global Forest Watch)平台,是由40个多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的。他们收集了与森林词条相关的"大数据",并把这些数据转换绘制成一种交互式地图和图表来揭示森林砍伐、森林恢复、林业和工业扩张的趋势。全球森林观察是首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植树绿化的历史渊源流长。早在4000年前的虞舜时代,就已设立了执掌山林的官员“虞人”。西周则以“封人”负责国都植树,“掌国”负责各地城郭沟池的植树。东周以“野庐氏”掌管驰道两旁树木的种植与栽培。那时还规定:“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对不种树的人规定死后不得入殓于棺木。春秋战国数百年征战砍伐,森林资源遭严重破坏。据说秦始皇东巡,登泰山见一片萧条,当即下令“无伐草  相似文献   

4.
夏季森林火灾现状及其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夏季森林火灾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特别是2007年夏季的希腊大火惊动了整个世界。尽管“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森林火灾扑救组织和指挥的行为准则,各地重视程度提高,投入加大,但最近几年伤亡事故却逐年上升,矛盾的焦点直指夏季森林火灾这一新的不容忽视的森林火灾类型。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夏季森林火灾发生的基础上,指出夏季森林火灾的发生具有以下几个趋势:(1)由高纬度向低纬度扩展;(2)森林火灾的发生已经贯穿整个夏季;(3)火烧持续时间延长,过火面积增加;(4)雷击火源比重加大、分布区域变广;(5)难控性和扑救的危险性增大。针对以上趋势,提出了防范夏季森林火灾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森林建设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中国的森林建设理念经历了从森林经济效益优先到生态效益优先的转变;森林建设体制经历了从完全计划体制到市场与政府共同协作的转变;森林建设组织经历了从中央全面安排到中央统筹地方办事的转变,最终实现了1990年代末期至今的量质齐增的"绿色奇迹",实现了森林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齐头并进,从森林生态赤字走向森林生态盈余。通过对森林综合属性认知的不断深入,政府不断调整森林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指标与政策体系,最终逐渐探索出一条以国家经济资本置换生态资本,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激励相容的生态建设道路,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政策实践。  相似文献   

6.
<正>热带森林信托基金(TFT)是一家在英国注册的慈善机构。1999年成立至今,TFT在非洲、亚洲、欧洲、北美、南美洲共设有14个办公室,拥有90名员工。该机构致力于在全球推行森林可持续经营,保护生存不断受到威胁、形势日益严峻的森林。在过去的10年中,TFT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木材控制体系,并为国际木材贸易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搭建桥梁。  相似文献   

7.
速读     
<正>联合国森林论坛指出,保护森林对人类安全至关重要第十二届联合国森林论坛近日在联合国总部开幕,其中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目标是,到2030年,要将全球森林面积增加3%,大约2亿公顷。大会主席彼得·汤森在论坛开幕式上说,地球上80%的陆  相似文献   

8.
简讯     
世界自然灾害——林火情况Nature Disasters—Wildfire据 UNEP 报道,1985年苏丹发生森林火灾烧毁森林及农作物达95万公顷;东加里曼丹1985年大火烧毁森林350万公顷,包括80万公顷幼苗林、140万公顷成熟林、110万公顷其它森林;1987年中国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烧毁60万公顷原始森林及开阔林;1982年美国全国野火共烧毁森林56.7万公顷。估计全世界现在每年烧毁森林面积大约630~690万公顷。这些森林火灾的98%都发生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森林火灾不仅烧毁了森林,而且给这些地区的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经济损失造成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51  
径流形成机制研究在水文学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水文环境以及水文通量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变化性导致了水文过程的尺度依赖性和非线性特征,没有对水文过程较为清晰的认识,就不能将某一地区某一流域森林植被变化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结果简单地外推到其他地区和其他流域。开发基于物理过程分布式参数水文模型可以为认识森林植被变化的生态学后效和客观评价森林植被水文生态效益提供可行的工具。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研究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另一方面,认识森林影响径流形成机制有助于研究水文学中的尺度问题。研究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的主要方法包括水文测验、同位素示踪和动力水文学计算等,研究的空间尺度则为坡面与流域相接合。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可以概括为:①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为变动源区产流机制;②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主要受饱和地表径流、亚表层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控制;③森林流域径流形成机制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④优先流在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拯救热带森林一书是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arces Institute)写的一本关于拯救热带森林资源的重要谈物。书中指出:①热带森林为世界二分之一的植物和动物物种提供了生长环境;②用热带森林中的天然药物可以治疗很多疾病,例如,热带森林中的长春花制成的药物可  相似文献   

11.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中,森林生态系统发挥重要作用;森林生态资源也是提升生态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方面。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是森林生态保护的重要政策选择,本文讨论了国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的进展,系统梳理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与实践历程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起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市场化、多元化机制;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强化市场在森林生态产品与服务及相关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森林效益的表述及分类在最近几年中,人们习惯于将森林效益进一步地表述为森林生态效益、森林经济效益、森林社会效益。为研究方便,必须将这些效益所指的特定内容进一步明确,力求统一。森林的生态效益、森林的经济效益、森  相似文献   

13.
<正>《科学》2017年5月11日通过使用卫星图像,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世界各地隐藏的森林几乎足以有第二个亚马孙那么大,这些地区的森林湿度很小,常被称为"干旱地带"。过去,由于卫星图像分辨率低,评估世界上旱地覆盖多少森林很麻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用一组新的超高分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森林资源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少林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进行“四五”清查以前,中国只掌握一些局部性的调查数据。在1978—1981年间又进行了以省为总体的宏观抽样调查,即“五五”清查。两次清查结果很接近,但都表明中国森林太少,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有代表性的国家。 古代中国的林区远比现在为大。森林面积则比现在大若干倍。中国缺林少材的现状是几千年来农业社会发展进程中火烧、滥伐、滥垦、滥牧的结果。其中,置森林于万劫不复的是滥垦和滥牧。这一过程至今尚未停止。 根据中国的自然条件和宜林地资源的状况,有条件大幅度扩大森林面积和增加森林蓄积量。经过努力,森林面积可达到2.53×108ha,蓄积量可达到210×108m3以上。都是现在的2倍多。但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向国民经济提供木材和林产品来说,仍然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相似文献   

15.
速读     
<正>巴西亚马孙森林砍伐率下降16%巴西政府报告称,全球最大雨林的森林年砍伐率下降了16%。森林砍伐的减少并不在意料之外,但由于亚马孙地区目前严重干旱的情况,这一趋势预计不会持续到明年。根据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INPE)的初步数据,在2016年8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期间,巴西亚马孙地区的森林砍伐面积达6624平方公里。这一损失相当于美国的112个曼哈顿或半个马里兰州,但比前一年的  相似文献   

16.
区域层面的森林碳收支估算研究有利于为整体层面持续固碳增汇的森林经营提供科学参考,评估森林碳汇对减少区域内碳排放的贡献。采用温室气体清单估算法,对2000、2005和2010年贵州省森林碳汇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贵州省森林碳汇从15.380×106增长到22.447×106、24.314×106 t CO2,呈稳定增长趋势,占全省碳排放量的6.73%~10.35%。贵州省尚有161.70×104 hm2宜林地,如果能用于发展碳汇林业,每年可吸收CO2达2.379×106 t,30年内将吸收CO2达71.370×106 t。贵州省正处于碳排放增长阶段,相对于森林碳汇而言,全区域碳减排工作任重道远,森林碳汇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国内外近几十年城市森林对气态污染物影响的发展进程与有关城市森林产生的生态功能研究成果,文章针对氮氧化物(NO_X)的来源、危害以及不同尺度的城市森林对NO_X的净化作用及机理进行概述;同时,分别从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对比分析了城市森林内NO_X浓度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以及水平变化和垂直变化,归纳出城市森林净化NO_X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总结出影响城市森林净化NO_X的作用的因素及其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建议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应注重确定城市森林植被净化NO_X的浓度阈值;开展多尺度城市森林对NO_X净化作用的研究;充分发挥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特性,合理规划城市森林。最终以完善城市森林对NO_X净化机制的研究,对降低气态污染物浓度及其综合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为今后深入研究城市森林系统所发挥的生态功能寻求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8.
科学估算各地区森林碳汇量并探讨其空间关联性特征是制定差异化碳汇发展政策的重要基础。根据1988—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6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论文利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测算了各地区的森林碳汇量,进而检测和比较了省域间碳汇总量空间关联性的方向和强弱,最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碳汇的溢出效应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的森林碳汇量整体呈上升态势,各地区间碳汇量差异明显,其中西藏、黑龙江等地区碳汇量丰富,而上海、北京等地则碳汇增长率较快;2)研究期内的Moran’s I指数整体表现为倒“S”型的波动变化特征,全国森林碳汇在省域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具备一定关联性;3)我国森林碳汇存在显著的近邻空间溢出效应,森林资源采伐、森林受灾程度和降水量等因素对森林碳汇水平的影响显著。因此,研究认为:我国在发挥森林生态功能时,应当考虑省份间的地理区位因素,合理制定兼具差异化和协调性的森林碳汇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绿色核算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颖 《自然资源学报》2006,21(5):727-737
在对国内外森林绿色核算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黑龙江大兴安岭1997-2003年森林资源的实物量、价值量和森林绿色GDP等进行了核算。核算结果表明: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的eaGDP(environmentallyadjustedGDP)1997年为38.19×108元,2003年为57.34×108元,年均增长7.01%;森林的eaNDP(environmentallyadjustedNDP)1997年为25.70×108元,2003年为43.96×108元,年均增长9.36%。在森林绿色GDP核算的基础上,进行了资产负债和财富核算。结果表明,1997-2003年,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地、林木存量价值呈减少的趋势;森林环境效益呈增加的趋势,反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对林地、林木存量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森林绿色GDP占GDP的比重和森林资源占国民财富的比重也呈下降的趋势,说明黑龙江大兴安岭虽然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全面禁止天然林采伐,森林的生长量大于消耗量,表现为流量价值有所增加,反映森林是可持续的经营,但从存量上看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力是下降的。最后,研究指出,应加强生态补偿政策的研究,积极落实森林可持续经营对策和建议加强绿色财富政策的制定,以保证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财富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正> 在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把森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起来,建立生态经济型林业,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是发展现代林业的正确途径。生态经济型林业,在国外称之为综合林业,认为森林资源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