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北京以举办奥运为契机,全面改善了环境质量,兑现了“绿色奥运”的庄严承诺。后奥运期间,北京继续实施了一系列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奥运”成果得到巩固提升。借鉴北京成功的做法和经验,特提出南京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殷航 《环境教育》2008,(1):22-22
“绿色奥运”是2008北京奥运的三大理念之一,绿色环保的理念被处处融于奥运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在场馆的设计.上还是奥运吉祥物的构想,都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民对节能减排的重视,对自然生态的热爱.  相似文献   

3.
奥运,北京,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投向这里。作为北京奥运三大理念被提出的“绿色奥运”,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了?文章作者从一个环保工作者的角度看奥运,憧憬着、期待着、担忧着……编者深切感受着:绿色的盛典,每一个人都在期待……  相似文献   

4.
由十一位中国奥运冠军倾情演绎的"奥运环保公益广告片",通过奥运与环保主题的结合,倡导绿色奥运的理念,倡导公众关心和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2008,(3):19-20
今年是奥运年,打造“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是此届奥运会的目标,更是北京奥组委的承诺。如何加大力度做好北京的生态工作,为绿色奥运的成功举办做好服务工作,是环保总局生态司关注的重点及焦点。为了摸清北京市环保部门在绿色奥运方面的工作进度,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为绿色奥运筑牢生态屏障,2月22日,总局生态司万本太司长在京主持召开“加强生态保护,支持绿色奥运”座谈会。  相似文献   

6.
《环境教育》2008,(9):42-43
为号召全国的青少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奥运,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做出努力,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了“做节能减排明星、夺绿色奥运金牌”2008年全国大、中、小学生环保公益招贴画设计大赛活动。  相似文献   

7.
《环境教育》2008,(7):7-7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将竞技体育与环境保护融为一体,这是奥运理念、奥运精神的一次大提升。从此,环境保护在奥运这个全世界人民体育盛事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到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成为奥运三大理念之一,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国际奥组委主席罗格说,北京奥运会是第一届以可持续发展观筹备的奥运会。“绿色奥运”就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符合了我国倡导的科学发展观战略。  相似文献   

8.
《环境教育》2012,(7):16-17
他注重宣传教育渠道的扩展,在他的策划组织下,"少一缕烟尘,多一分健康"环保有奖举报活动自2004年以来逐年开展。王小明是北京市环保局宣传处负责人,多年从事环境新闻宣传工作。"十一五"期间尤其是在奥运筹备和举办期间,组织参与了大量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宣传绿色奥运、"绿色北京"建设,宣传北京市环保工作成就,宣传市委、市政府为兑现奥运环保承诺和建设"绿色北京"所做的工作,为顺利实施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兑现奥运环保承诺,提高公众环境意识、让国内外更多更客观地了解北京环保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绿叶》2005,(7)
7月8日,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斯琴格日乐等人在中华世纪坛北广场参加了由正大国际举办的以“奥运节拍”为主题的公益演出,并与现场的观众联动,进行奥运知识问答的游戏,以此号召大家一起为即将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增光添彩。2008年奥运会的理念是“绿色奥运,人文奥运”,斯琴格日乐表示,作为歌手能为绿色奥运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她感到很荣幸。据了解,这次晚会是“奥运节拍”露天音乐会的一个部分,该活动每晚举行,7月16号截止。斯琴格日乐 为奥运义演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环保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首要问题。近几年来国家发起了城市空气洁净计划、生态环境旅游年、参加APEC大气环境进程计划以及环境标志认证项目等,其根本目的就是唤起大众对环境的关注,并采取措施逐步改善环境,减少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尤其是北京申奥成功,提出“绿色奥运、环保奥运、科技奥运”,及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中国的环境问题得到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2008年7月1日,环境保护部实施的新标准有12项,其中关于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发动机的标准就有6项,占50%。我国机动车从7月1日起将实施更严格的环境标准以迎接奥运,这也为“后奥运”时代环保工作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举世瞩目的悉尼奥运会,牵动着世人的心,而此次悉尼奥运会举起的环保大旗,既让人耳目一新,又引起人们诸多的思考。保护生存环境,爱护地球家园,不再是一句空话,已经变成了人们的自觉行动。申办奥运也要讲环保。悉尼人为了减少举办奥运会造成的环境污染,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他们在垃圾废物堆积场上建起了绿色体育中心;他们用蚯蚓处理每天堆积如山的食物垃圾,变废为宝;他们用太阳能供水供电,节省大量能源;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他们甚至不允许私人驾车前往赛场……所有这些,都为悉尼奥运会增添着绿色光彩。有人说,2000悉尼奥运,将作为第一个“绿色奥运”载入史册,翻开奥林匹克运动史上崭新的一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经说过,奥林匹克运动能够也必须动员起来,为地球的保护和人类的福祉作出贡献。悉尼人正是这样做的。“本刊特稿”《2000悉尼高举环保大旗2008北京离奥运还有多远》一文,详细介绍了悉尼奥运会在环保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同时告诉人们,金秋的北京,被再次申奥的热情包围着,华夏儿女已经将申办奥运的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新奥运,新北京”的申奥口号,充分展现了经过改革开放洗礼的崭新的北京、崭新的中国的愿望和信心。我们的真诚和热情没有变,所有的人都在为申办奥运努力地工作着,因为每个人的努力,都将缩短我们同奥运之间的距离,而悉尼奥运对环境保护所给予的高度重视,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如今,北京申奥帷幕已经拉开。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环境,减少污染。带着真诚和希望,我们期待着奥运圣火在中华大地点燃。  相似文献   

13.
《环境教育》2008,(6):8-10
2000年5月,“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被北京奥申委确定为申办理念。 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  相似文献   

14.
综合资讯     
《环境教育》2006,(5):77-79
周生贤:中国平均两天发生一起突发环境事件,松花江化冰期没有出现二次污染,环境执法能力关乎中国环保前景,建设部:严格限制在风景名胜区内拍摄影视,绿色奥运北京加快实现奥运环境目标,“绿箱子”生机勃勃——六手机厂商加入废弃手机及配件回收联合行动,广东省环保局称吴川三叉江污染事件已经查清,甘肃敦煌遭强沙尘暴袭击能见度小于100米。[编按]  相似文献   

15.
张鹏 《绿色视野》2008,(7):46-49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绿色奥运"理念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在奥运工程建设中,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新型能源的应用风生水起;绿色屋顶、保温外墙、节能门窗、反热玻璃等节能设计随处可见。就连一个小小的奥运火炬,其制作材料、燃烧用料等无不秉持环保理念。在无所不在的绿色关怀背后,北京奥运绿色魅力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6.
《环境教育》2008,(6):24-24
为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广东省委宣传部、省环保局决定在5月15日至6月15日开展第十二个“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月”活动。活动主题为“建设宜居城市,弘扬生态文明”,活动将以“生态文明与环境文化”、“治污减排与污染源普查”、“绿色奥运与环保生活”等内容为重点,大力宣传新时期党和国家的重大环境决策、方针政策和环保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7.
《环境教育》2008,(3):21-22
2008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将充分体现“绿色奥运”这一理念,在传递的过程中将贯穿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等可持续发展思想。北京奥组委针对所有参与奥运会火炬传递的人员,制定了环保行为准则——《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环保指南》。  相似文献   

18.
张鹏 《绿色视野》2012,(9):51-58
四年一度的奥运盛典今夏在伦敦盛大开幕。回望这场盛会,盘旋在我们心底的不止是惊心动魄的各项赛事和动人心弦的新纪录。在中国健儿们奋发拼搏冲击奖牌的同时,赛场内外频频闪现的“中国制造”在以另一种独特的方式参与到这场盛会中。值得我们回望盘点的还有“绿色奥运”。  相似文献   

19.
由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与香港环境保护运动委员会及《中国青年报》社和《环境教育》杂志社联合举办,香港蚬壳有限公司赞助的“支持北京申办奥运,百万青少年齐行动”全国中小学生环保公益广告设计比赛日前在北京揭晓。这次比赛共有 98篇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其中小学组安徽省黄雪同学的《 2008划着小船去北京》和中学组厦门市杜秋燕同学的《红色激情·绿色奥运》公益广告作品分获各小组一等奖。   以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曲格平为名誉主任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各地初选上报的 617篇方案进行了认真细致地筛选和评审,最后从精…  相似文献   

20.
小君 《环境教育》2006,(4):57-57
25万人签名建“儿童环保节” 3月13日,一份有25万人签名,建议设立“儿童环保节”的册子,由全国人大代表、南宁市市长林国强转交给全国人大。孩子们为“儿童环保节”定在7月13日申奥成功日,理由很简单:“因为7月13日是申奥成功日, 绿色奥运使环保大大发展,庆祝生态节可以纪念申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