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理综述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由主动红外发射机和主动红外接收机组成,当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红外光束被完全遮断或按给定百分比遮断时能产生报警状态的装置,叫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
载乙醇活性炭在微波场中的升温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载乙醇活性在微波场中的升温行为,主要包括水和乙醇在微波场中的升温情况,以及微波功率,活性炭量,氮气线速对活性炭升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与乙醇在微波场中能吸收微波能,从而使其温度升高,微波功率越大,活性炭升值越快,活性炭最高温度也更高,活性炭少于5g时温度上升速率随活性炭量的增加而加快,活性炭量多于5g时则相反,氮气线速增加,活性炭升温速率下降,活性炭最高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氧烛是将氯酸盐或高氯酸盐与金属燃料、催化剂混合后压缩所制得。其产氧原理是利用燃料燃烧所释放的热量来促成氯酸盐或高氯酸盐分解,释放出氧气。氧烛不仅因燃料燃烧而消耗所产生的氧气,而且在产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少量的氯气等有害副产品。为解决上述两个缺陷,笔者提出一种新的微波诱导催化技术来代替传统的燃料加热方法。即在氧烛配方中舍弃燃料,而使用外加的微波作为氯酸盐分解的热源。具体方法是先对氯酸钠氧烛的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反应温度的差异解释氯气作为副产品产生的机理;为验证利用微波诱导加热代替燃料加热的可行性,对TE10基模微波场中氯酸钠的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氯酸钠在微波场中升温均匀。因此,微波诱导是抑制产氧过程中有害副产品产生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椰壳活性炭为载体,研究经Cu-Mn硝酸盐改性后的活性炭AC1在微波场中的升温行为.结果表明,相同微波辐照条件下,与未改性活性炭AC0相比,AC1的升温速率和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均高于AC0,且AC1的升温行为受空气流速的影响,即在微波功率P=231 W条件下,当空气线速度Qair=400 mL/min时,改性活性炭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为705 ℃.对AC1与AC0的升温行为的定量分析表明,活性炭的升温均可分为2个阶段,其中第1阶段升温较快,可用线性关系式T=at+b描述;第2阶段升温缓慢,可用负指数函数T=ced/t描述.改性活性炭在微波场中升温行为的研究对于进一步研究改性活性炭的微波加热再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二氧化硫处理的新技术活性炭加微波还原分解二氧化硫.探讨了在微波场中活性炭的升温行为,得到了一定质量的活性炭随温度的升高脱硫率变化规律.实验表明,在470 ℃条件下,可以达到96%以上的脱硫效率.可以采用冷凝方法将单质硫回收.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波辐射/Fenton试剂法对大湾404井完并聚磺钻井废水混凝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微波温度、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微波温度为100℃,微波功率为400W,辐射时间为30 min,废水pH值为3.0,H2O2投加量为20 mL/L,FeS04投加量为0.1 g/L时,COD去除率较高,为60.50%,BOD/COD提高到0.5,因此该法可缩短聚磺钻井废水处理时间,提高COD去除率和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7.
微波和催化剂联合作用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去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加热技术,微波频率2 450 MHz、额定微波输出功率400 W、压力0.2 MPa条件下,分别添加催化剂活性炭C、Fe3O4和TiO2,去除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烃.结果表明,添加3种催化剂后,微波作用下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效果显著提高.Fe3O4和C加入量为0.2%时,石油烃去除效果最好;TiO2加入量为0.5%时,石油烃具有最佳去除效果.TiO2作催化剂时的最佳微波辐射时间为5 min,C和Fe3O4为7 min.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石油烃去除的重要因子,土壤含水量为16%~20%时,石油烃去除效果最好.TiO2作催化剂、微波辐射7 min、土壤含水量16%时,石油烃的去除率最高,可达84.5%.微波加热和催化剂联合作用可增强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对石油污染土壤有一定修复作用,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采用直接热干化和微波两种方法对3种城市污泥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温度、污泥厚度、微波功率对干化过程的影响,并研究了干化气体的二次污染问题。研究表明,直接热干化耗时长,温度和污泥厚度是影响干化过程的主要因素;微波干化耗时短,效率高;厚度为4 mm的污泥在微波功率为1 200 W时,仅需3min含水率降至10%以下。微波干化气体的冷凝液COD,NH_4~+-N指标明显低于直接热干化。  相似文献   

9.
选用褐煤半焦在微波辐照条件下脱除低浓度NO,研究了微波功率、空速、停留时间和O2浓度对脱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波加热条件下,功率越大,褐煤半焦温度越高,脱硝效果越好。在微波功率250 W时(半焦中心温度400℃左右),脱硝率达到92%,空速越小即停留时间越长,越有利于NO的去除,O2的加入有利于促进NO的还原。褐煤半焦的脱硝性能仅次于活性炭,远高于焦炭,证实了选取的褐煤半焦是一种性能优越的微波脱硝材料。  相似文献   

10.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探索不同微波条件下,木屑、碳酸氢铵、煤粉3种造孔剂对生成多孔性粉煤灰陶粒的影响。结果表明,造孔剂的选择和配加量对陶粒性能的影响最大,煤粉和木屑作为造孔剂得到的多孔陶粒,结构质量相对较好。微波处理制备粉煤灰陶粒时,可以加快陶粒的制备过程,但微波功率过大或处理时间过长,会对陶粒的性能造成破坏。当木屑作为造孔剂添加量为15%时,微波功率600 W,处理时间10min,多孔陶粒综合性能最佳,孔隙率可达42. 89%,吸水率30. 11%,抗压强度16. 35 MPa。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微波场连续-间断辐照作用对颗粒煤瓦斯解吸特性的影响,通过自制的实验装置,分析研究了微波连续-间断作用10 ,20 ,40 s及无微波作用下的构造煤颗粒瓦斯解吸量及解吸速率变化规律,并采用水浴加热装置模拟微波产生的热效应,研究了微波热效应在促进煤粒瓦斯解吸中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微波连续作用时间内,瓦斯解吸量和解吸速率均迅速增大,然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衰减较快,最终瓦斯解吸量趋向于一定值,微波连续-间断辐照作用下的瓦斯解吸量是无微波加载作用下的1.83~3.93倍;微波产生的热效应对瓦斯解吸影响较为显著,权重达82%以上,然而其非热效应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实验方法与结果可望为促进构造瓦斯解吸、降低煤层突出危险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微波高温热解污水污泥各态产物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SiC及污泥本身的热解固体残留物分别添加到污泥中,实现污泥在微波场中的快速升温及高温热解,并对其液、气、固3态产物的特性及再利用价值加以分析.实验表明: 添加SiC及固体残留物的污泥微波高温热解液态产物的热值可以达到37 MJ/kg以上,多环芳烃(PAHs)含量低于5.37%; 气态产物中H2和CO的体积分数在54%以上,热值达到9 420 kJ/m3; 添加热解固体残留物的污泥微波热解固态产物的比表面积达到305 m2/g.污泥微波热解产物的特性为其用作燃料和吸附剂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为缩短无机酸对金属腐蚀性的检测时间,提高危险性鉴定效率,在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关于化学品对金属腐蚀性检测方法的基础上,以微波辐射装置代替传统的电加热水浴,以20#碳钢和7075-T6铝作为金属试片,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采用微波法与标准试验方法时稀盐酸和硫酸溶液对金属的腐蚀速率。研究表明,金属的重量损失率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微波法下金属试片的质量损失率显著高于相同腐蚀时间和温度下的标准试验方法。微波法在75℃下40h可与标准试验方法55℃下168h的腐蚀效果进行等效,可以明显提高无机酸对于金属腐蚀性的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4.
微波再生铁炭内电解法处理活性嫩黄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再生铁炭内电解法对活性嫩黄染料废水进行处理,探讨了微波再生功率,再生时间,再生次数等条件对废水处理的影响和活性炭再生机理。结果表明,微波对再生铁炭效果良好,经过微波再生后的铁炭基本恢复了未使用时的内电解能力,当微波再生条件为功率450 W,辐照时间8 min,铁炭再生1次,内电解后废水的脱色率达到56.59%。  相似文献   

15.
结构建模分析是工程应用领域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分析设计方法,对于简单的几何模型实体单元不仅能够得到较高的精度而且能够很好地再现结构受力特性,应力云图具有较高的展示度,而对于复杂的几何模型,实体模型不仅消耗大量的建模时间,而且求解时间也相对较长.文中分析了Solid-Shell-Beam(S-S-B)多单元建模及耦合技术原理,建立了铸造起重机S-S-B多单元装配模型,通过S-S-B多单元模型与实体模型的对比分析,验证了S-S-B单元装配模型计算准确性,最后利用S-S-B单元耦合分析方法计算了铸造起重机在空载、满载、偏载等典型工况下的结构受力情况,为铸造起重机的设计、校核及使用维护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微波辐射的致热生物效应,研究了微波辐射与人体热调节的关系,建立了考虑微波辐射致热效应的人体热调节系统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能方便地定量分析微波辐射的致热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7.
安全评价单元正确划分的目的是为了简化评价工作又避免评价漏项;也是为了提高不同定性、定量评价方法的应用准确性;更是为了得出单元危险度的比较概念,突出评价对象的系统危害特征,同时不夸大整体危险性。从而提高评价精确度,以合理估算安全投入,以及强化对策措施的针对性。笔者围绕评价单元确定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促进安全评价技术研究交流,以提高该技术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主动式红外对射探测器的大量的应用,其弱点不断显露出来,由于常用的是双光束或四光束型,发射和接收是直线对射型式,警械高度低且防范高度极窄,一般入侵者"一跨而过",从而避开了光束,防盗如同虚设.由此,应用遮挡式微波入侵探测器的原理和特点可以有效弥补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9.
赵玉峰  于燕华 《安全》1996,17(3):1-3
高效微波杀菌灭虫干燥机的研究赵玉峰,于燕华,郝利君,周建平,黄善祥(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近些年来,关于图书档案文献资料发生虫蛀、霉变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仅1993年至1994年,电视台、广播电台和许多报纸都对此进行了报道,纷纷寻...  相似文献   

20.
《江苏劳动保护》2007,(7):35-35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搬运、使用、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所谓临界量,是指对某种或某类危险物品规定的数量值,若单元中的危险物品数量等于或者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应定为重大危险源。具体危险物质的临界量,由危险物品的性质决定,如储存汽油超过20吨,储存氯气超过25吨,即为重大危险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