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评价了欧洲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Eurocode 8,part2 ) [1] 关于延性桥梁抗震设计方法的安全性。以一座高架桥横向抗震设计为例 ,按 3个不同的性能系数设计圆柱式桥墩 ,根据欧规规定的最小配箍率配置箍筋 ,使用自编程序MCAP[2 ] 评价其实际达到的延性水平 ,并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评价其抗震性能。结果表明 ,欧洲规范规定的最小配箍率足以保证结构达到预期的最低延性能力 ,性能系数具有相当大的安全储备。同时可以借鉴欧洲规范 ,作为延性桥梁抗震设计的一种安全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课题在摩托车防护服装设计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摩托车防护服装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能够实现安全防护性能和舒适性能的摩托车防护服的设计方法。通过系统完整的设计过程,设计人员能够形成一个正确的设计理念和体系化的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3.
防震烈度为6度以上或地震设计基本加速度大于0.05g的化工设备石油化工设备必须进行抗震设计[1]。在未做全厂抗震设计情况下,设备安装位置地震谱未知,设备抗震设计时通常直接采用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进行抗震验算。此方法忽略了建筑物对地震效应的放大作用,分析结果可能出现不保守情况。本文以介绍了基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地震谱的计算方法,并以此地震谱对设备进行反应谱分析,对比采用设计基本加速度进行抗震验算的计算结果,为设备抗震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笔者对隔震连续梁桥结构提出了一种以位移为基础的抗震设计方法 ,建立了设计位移反应谱 ,给出了设计步骤 ,该方法可对对称与非对称隔震连续梁桥结构采用相同的设计步骤进行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最后对设计算例用振型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验证了设计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地下铁道抗震研究的现状与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下铁道建设的蓬勃发展使地铁的抗震设计问题凸显出来。在对地下铁道震害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震害发生的机理,并进一步对国内外地下铁道抗震研究的现状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分析表明:城市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抗震设防的重要范畴;地下铁道设计规范中急需编入有关抗震设计的内容;根据对地下铁道震害机理的详细探讨,在具体分析中,应该按照不同的设计阶段来选用不同的设计方法。以上结论可为地下铁道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面向 2 1世纪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研究的需求 ,建筑结构的标准与规范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对抗震性能设计理论作了简要介绍 ,并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 89)及其 1998年 9月的征求意见稿中相关的内容作了对比 ,还对 2 1世纪的抗震设计模式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土木工程建筑领域中给排水消防设计方法,以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通过对设计要点的详细探讨,包括管道布局的科学性、消防用水量和水压的合理确定以及消防设备和器材的选择,为土木工程建筑项目的给排水消防设计提供系统性指导。在具体的设计方法方面,本文详细介绍了设计参数的确定、设计方案的选择、设计图纸的绘制、水力参数的计算以及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等关键步骤。通过深入分析,本文将为土木工程建筑领域的相关从业者提供可操作的设计方法,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建筑业也获得了飞速发展。同时,由于钢结构建筑的不断增加,其消防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在此类工程建设过程中,一旦出现了严重的火灾事故,就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这就要求建设企业加强对消防安全的重视,提高建筑防火安全意识。本文就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中的性能设计展开分析,旨在为相关建筑安全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桥墩抗震设计应用了叠合结构思想 ,分析了叠合桥墩受力原理与特性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叠合桥墩的延性计算方法。结合梁式桥算例 ,分别沿桥梁纵向、横向和三维输入实震记录进行计算 ,与普通桥墩计算进行对比 ,说明了叠合桥墩延性抗震性能的优越性 ,对其在桥墩上的应用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性能化设计方法在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针对我国现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一系列规范对建筑物进行防火设计的不足之处,在比较传统指令性设计规范与性能化设计规范对建筑消防设计的要求的基础之上,笔者提出“以性能化为基础的建筑防火设计”的概念及支持体系;阐述性能设计的核心、规范体系和运行过程;并将该方法应用到了大空间防火分区及中庭防排烟设计的实践工作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其理论分析与实践证明建筑物性能化消防设计与评估,为实现建筑设计的多样化,更好地满足建筑功能需要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该设计理念和评估方法的发展将大大促进消防安全设计的科学化、合理化和成本效益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1.
微震监测技术作为目前地下矿山安全监测和预警的主要监测手段,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地震源定位,对于提高地下矿山的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一种微震震源定位计算新方法,能够避免传统方法的一些不足,更好地利用微震记录数据,更快速准确地对微震震源进行定位计算.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模糊证据权法在地震滑坡危险度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克服滑坡危险度评价中因子边界划分不确定性和因子权重的主观性问题,引入模糊证据权法,对汶川震区岷江流域雁门乡至映秀段,进行滑坡发生后验概率计算。采用修正后验概率模型,来满足模糊证据权法中证据层间的条件独立性假设,以提高预测结果精度。最后按照预测的滑坡点数,完成研究区滑坡危险度区划。通过与野外实际踏勘数据对比,结果显示:75.24%的已知滑坡点处于修正后验概分级中等危险度以上。表明模糊证据权方法,可较为客观准确地对地震滑坡危险度进行区划,适用于预测以自然因素为主导的事件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3.
铁路连续梁桥减隔震设计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铁路连续梁桥减隔震设计方案进行对比研究,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以某三跨铁路连续梁桥为例,建立该桥的全桥有限元模型。对该桥采用铅芯橡胶支座进行减隔震设计,在7条典型地震波激励下对2种设计方案的减隔震效果进行计算分析,并将2种方案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隔震方案都能取得较好的隔震效果,但全桥隔震时制动墩地震响应隔震率优于制动墩隔震,且全桥隔震时梁体位移小于制动墩隔震。对铁路连续梁桥进行全桥减隔震设计,可以在较小梁体位移的前提下得到较好的隔震率,更有利于桥梁上部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加速度研究过山车立环轨道曲线的设计方法.分别研究向心加速度恒定的立环曲线,加速度恒定的立环曲线和以欧拉螺线为基础的立环曲线.建立三种立环曲线的方程,通过数值方法进行求解,借助Matlab计算在给定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的轨道曲线.以加速度为评判标准来分析三种曲线的优点和缺点,最终得到以加速度为基础的立环轨道曲线设计方...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大跨度刚构桥在多维多点地震激励下的响应特征,基于功率谱模型合成了满足给定相关函数的多维多点人工地震波。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分别在线性与非线性领域对某大跨度刚构桥进行计算分析,研究刚构桥在多维多点地震下的响应特点。结果表明,多点激励下刚构桥主梁的横向弯矩往往较一致激励下的大;考虑非线性特性后,刚构桥在三向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并不等于单向地震响应的简单叠加,且刚构桥的墩顶比墩底部位更易形成塑性铰,建议在实际工程中重视刚构桥墩顶部位的延性设计。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省某夹角45°L形结构教学楼为基础,利用YJK和ETABS建立等长度模型,分别建立隔震层上部整体连接结构及双塔结构两种模型,改变层数从而控制模型质量比。通过改变模型质量比及隔震层顶板薄弱连接部位的连接宽度,研究不同变量对隔震层顶板应力的影响,从而确定不同质量比的隔震设计方案。结果显示:隔震层应力集中现象位置集中在端头、长边两端、薄弱连接凹凸处和梁柱投影范围内,采用上部整体连接结构隔震层的薄弱连接处楼板受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安全管理状态评价方法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事故大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安全管理状态和管理难度评价方法,能够历史地、客观地、公正地评价一个企业的安全管理状态,了解和克服管理动态过程的缺陷,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