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广东省佛山市甲、乙两间污水处理厂为例,从工艺特征、工艺参数、水质特点、存在问题及相应措施几个方面介绍了两种改良型A2/O工艺在不同进水条件下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2.
针对A2/O工艺运行过程中的不足和矛盾,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A2/O工艺做出了一系列的工艺改良,相对传统工艺,改良后的处理效果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现从单泥系统改良工艺和双泥工艺分别进行综述,并且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广饶县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工艺即淹没式生物膜工艺和改良式A2/O工艺的特点及运行情况,分析了每个阶段对污染物的去除原理,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两个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相当;2)改良式A2/O工艺对TN的去除效果优于淹没式生物膜工艺,主要是因为改良式A2/O工艺增加了内回流,增强了反硝化效果;3)两个工艺对TP的去除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4.
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大多采用A2/O工艺,此法对污水除磷脱氮较为有效,但由于生物脱氮和生物除磷是相互矛盾的,所以其效果仍不理想,故许多污水处理厂会在传统A2/O工艺基础上进行改良。在此,介绍两个污水处理厂改良型A2/O工艺的实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镇污水厂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水水质复杂、pH超标,造成NH3-N去除效率极低及某A/O工艺污水厂出水TP波动),进行了强化生物硝化和除磷的试验研究,得出了污水厂的运行控制策略,同时分析了A2/O工艺的运行模式对生物除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解决传统A2/O工艺处理低C/N污水中的一些不足以及在脱氮除磷中效率低的问题,提出1种新型分点进水改良A2/O工艺,采用污泥接种启动方法,在无外加碳源情况下,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重点对挂膜启动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分点进水改良A2/O工艺,在好氧池悬浮填料填充率为30%,ρ(DO)为1.5~3.0 mg/L,污泥浓度为2.5~3.0 g/L运行条件下,21 d可完成系统启动,对COD、NH4+-N、TN、TP去除率分别为90.08%、91.31%、61.67%和87.31%。分点进水改良A2/O工艺可以克服传统A2/O工艺在脱氮除磷过程中碳源的限制,在系统快速挂膜启动同时,能够对氮、磷有着较高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稳定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7.
以实际生活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SBR工艺好氧/缺氧(O/A)和缺氧/好氧(A/O)运行模式对生物脱氮性能、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及其组分(蛋白质PN、多糖PS和核酸DNA)的影响.结果表明,O/A和A/O运行模式下,SBR工艺均获得了高效稳定的NH_4~+-N去除,去除率分别为97.5%和98.0%,且硝化速率与NH_4~+-N负荷呈现较好正相关性.交替缺氧/好氧运行模式对于EPS影响,A/O模式下EPS产量略高于O/A模式下,且运行模式对TB-EPS及其组分(PN、PS和DNA)产量无显著影响,但A/O模式下LB-EPS及其组分(PN和PS)产量均高于O/A模式下,倍数介于1.38~1.56之间.2种模式条件下,PS是TB-EPS和EPS的主要组分,而PN是LB-EPS的主要成分.EPS含量与污泥沉降性能具有良好的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黄春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4):119-120,186
传统A^2/O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有限,特别是在寒冷地区,为提高处理效果,产生了改良A^2/O工艺。黑龙江省某市污水处理厂采用改良A^2/O工艺处理市政污水,使其处理达标排放,介绍了此处理工艺中各个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和工程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9.
唐翀鹏  冯健  王水 《环境科技》2010,23(3):40-42,45
邵州城北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规模4×104m3/d,分2期实施,采用A2/O活性污泥工艺对污水进行二级生化处理.介绍了该工程的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和主要构筑物,并通过对工艺调试和试生产运行过程的分析,提出今后生产运行的优化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改良A~2/O工艺预缺氧池中的脱氮作用和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良A2/O工艺中预缺氧池有较强的脱氮作用,其脱氮作用占整个系统氮去除率的15.11%。通过对预缺氧池氮元素进行物料平衡,分析和证实改良A2/O预缺氧池中可以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可以有效减少能耗和降低运行成本,这对我国污水厂的改造,提高出水水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