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教育》2008,(3):19-20
今年是奥运年,打造“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是此届奥运会的目标,更是北京奥组委的承诺。如何加大力度做好北京的生态工作,为绿色奥运的成功举办做好服务工作,是环保总局生态司关注的重点及焦点。为了摸清北京市环保部门在绿色奥运方面的工作进度,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为绿色奥运筑牢生态屏障,2月22日,总局生态司万本太司长在京主持召开“加强生态保护,支持绿色奥运”座谈会。  相似文献   

2.
为庆祝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成立,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北京大学从11月19日起,举办了为时一周的“北京大学环境文化周”活动。“北京大学环境文化周”以“环境———绿色”为主题,进行立足北大学生包括“健康美食日”、倡导生殖健康、环保系列宣传、“绿色奥运”等内容的“学生文化节”和包括“21世纪地理科学系列学术讲座”、“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全球气候变化学术报告会”、“城市与区域规划”、“绿色奥运”、“可持续发展”和“中国环境战略论坛”等若干专题讲座的两大系列活动。十余位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国家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王周 《环境教育》2006,(10):36-38
国新办八月举行新闻发布会,向中外记者介绍北京奥运会的筹办情况。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伟表示,为实现“绿色奥运”的目标,北京市近年来加大了环境整治工作力度,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绿色奥运”图景初现。天安门广场响应绿色奥运要求进行大规模“植发”为迎接  相似文献   

4.
《环境教育》2008,(6):6-7
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随着环境破坏的程度日益加剧,环境保护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奥委会的重视。进入20世纪90年代,环境被国际奥委会确定为与体育和文化并列的第三个支柱,国际奥委会制定了《奥林匹克运动21世纪议程》,明确奥林匹克运动要全力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1998年11月25日北京市再次申奥,将“绿色奥运”定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首,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六·五”世界环境日是公众关注环保程度最高的时段之一,福建省充分借助这一有利契机,根据第37个世界环境日主题“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和中国环境宣传主题“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结合省情,加强横向联系,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面向不同层面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推进了全省全民环境教育工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环境教育》2008,(6):24-24
为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广东省委宣传部、省环保局决定在5月15日至6月15日开展第十二个“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月”活动。活动主题为“建设宜居城市,弘扬生态文明”,活动将以“生态文明与环境文化”、“治污减排与污染源普查”、“绿色奥运与环保生活”等内容为重点,大力宣传新时期党和国家的重大环境决策、方针政策和环保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7.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绿色奥运与大气环境。针对北京2008年召开奥运会,北京奥组委特别提出了绿色奥运这样一个口号。我通过北京市奥组委,了解了一下绿色奥运的含义,绿色奥运和我们的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奥组委告诉我其理念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有三个含义:一是要全面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为2008年的奥运会提供一个清洁、优美的环境;二是保证奥运会举办过程对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并且对北京和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发挥示范作用;第三,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的宗旨,使得全民生态文明素养得到全面提升。这三条都很重要。一是首先要保证清洁优美的环境。但要保证清洁优美的环境不是很容易,是需要方方面面的努  相似文献   

8.
2008年6月5日是第37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确定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环境保护部确定的中国主题为“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纪念今年世界环境日,我省开展了系列纪念宣传活动:暨“绿色之岛——青春行动和红领巾行动”大型环保宣教活动。活动自200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宣布启动,2008年世界环境日期间进入高潮阶段,8月份全面完成,历时一年两个月。是我省历史上规模最大、周期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的青少年环保宣教活动。  相似文献   

9.
《环境教育》2008,(5):23-24
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宣传绿色奥运理念,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知识,广泛动员公众参与,为建设绿色北京、办好绿色奥运贡献力量。广泛宣传绿色奥运理念,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知识,增强公众的奥运意识、环境意识,从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环境问题和现实问题入手,动员公众行动起来,参与绿色奥运、绿色行动,选择绿色生活,支持绿色奥运。  相似文献   

10.
9月13~14日,在北京召开了由中瑞环境部门支持的中瑞环保产业与市场研讨会。瑞典环境大臣拉松先生率领的近30人的高级商务代表团是为扩大中瑞交流,特别是为解决在环境问题方面实施技术发展和创新来和中国的同行们进行研讨。国家环保总局解振华局长在致词中说,中瑞双方在环保领域加强合作,举办研讨会,有利于推动双方进一步合作,特别是对如何抓住机遇,利用多种资金渠道、开展包括环保产业在内的各方面的合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会议期间,中瑞双方有关方面的专家就环保教育、立法、政策、环保产业市场、能源,以及节能、可持续发展、水处理等方…  相似文献   

11.
《绿色视野》2008,(7):50-51
北京市申办2008年奥运会高唱三大主题,"绿色奥运"首当其冲。在当初竞争奥运会举办权时,北京奥申委在组织机构中增设了一个重要部门——环境生态部,由来自北京市环保局和水利部的环境、生态专家组成,主要负责奥运会的环  相似文献   

12.
北京奥运会是08年最大的主题,围绕奥运,各大媒体展开了广泛的宣传。队员们通过电视传媒、报纸、网络等,主动获得了与此相关的信息,对2008年绿色奥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正是学校少先队开展绿色环境教育最佳时机,因此本人结合绿色奥运设计了本次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3.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7,17(3):51-51
由国家环保总局和意大利环境、领土与海洋部合作开展的应用遥感技术对油品/化学品溢漏进行预防、评价与管理项目中期研讨会目前在京召开。项目计划于2007年年底结束,届时将发布对完善中国环境预警体系建设的最终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绿叶》2005,(7)
7月8日,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斯琴格日乐等人在中华世纪坛北广场参加了由正大国际举办的以“奥运节拍”为主题的公益演出,并与现场的观众联动,进行奥运知识问答的游戏,以此号召大家一起为即将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增光添彩。2008年奥运会的理念是“绿色奥运,人文奥运”,斯琴格日乐表示,作为歌手能为绿色奥运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她感到很荣幸。据了解,这次晚会是“奥运节拍”露天音乐会的一个部分,该活动每晚举行,7月16号截止。斯琴格日乐 为奥运义演  相似文献   

15.
论北京“绿色奥运”的优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北京在社会经济,区域资源,科技,投资环境方面的优势,指出了目前北京在空气,水,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实现“绿色奥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市先后开展“第八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第六届北京环保儿童艺术节”,完成“第十七届生态环保摄影比赛”并启动第十八届比赛,启动“第十七届首都高校环境文化季”等,累计开展活动100余项。6月4日,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主办,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北京校外教育协会承办的2022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生态环保主题演讲比赛决赛以“云端比拼”的方式在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成功举行。本届比赛以现场播放参赛选手演讲视频、评委现场打分、  相似文献   

17.
《绿叶》2006,(5)
本刊讯(记者羽佳)5月25 日,第九届北京科博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召开。北京市副市长吉林、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马宁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NGO负责人、企业界高层约2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本届论坛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与科博会组委会、第一财经日报社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西城区是全国最早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之一,区政府、教育局很早就提出要对全区中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并在各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 1998年区政府、区教育局与北京教科院联合开展了联合国教科文跨学科项目“环境、人口与发展”(简称 EPD)的研究工作。全区有 30所中小学参加,研究的重点是探究中小学环境教育、人口健康教育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区环境教育的实效性,了解区内 EPD实验校教师环境教育能力的现状,并以此作为项目下一阶段教师培训内容与方法的依据,进行了有关实验校教师…  相似文献   

19.
《绿叶》2005,(6)
六家环保NGO在京联袂行动共迎世界环境日“六·五”世界环境日期间,北京红领巾公园主办了以“人人动手共建绿色家园”为主题的2005红领巾公园环保科普游园会活动。北京地球村教育中心、“自然之友”环保组织、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等六家环保NGO联袂参加,他们带来的活动,对儿童环保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环境教育》2008,(6):23-23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全国各地围绕中国主题,以宣传“办绿色奥运,促节能减排,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点,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