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局长在某厂金工车间进行安全检查,远见一个穿花格衬衣披着长发的“女工”在机床前操作。局长上上前去问道:“你怎么不戴女工帽?”谁知这人扭过头来,指着自 己嘴上“拉 兹”式小胡反问道:“你看我是女工吗?”局长楞住了,他皱了皱眉头说:“这么长的头发,还是请你把女工帽戴上吧!”请把女工帽戴上吧@王浩  相似文献   

2.
多棱镜     
眼镜兜中揣,检查掏出来, 时刻不离身,谁说我没戴。 ***车工戴手套,不怕把手咬, 看到安全员,立刻就摘掉。 ***口罩月月发,天天捂下巴, 灰尘从鼻入,戴它顶个啥。 ***干活不穿工作服,高跟皮鞋喇叭裤。扎块破布当围裙,哪管机床咬人不。 *** 工帽天天戴,头发露在外, 只图发型俏,当心身受害。多棱镜@范忠义  相似文献   

3.
某单位正在检 修天车。厂长来到现场指着一个青工说:“你这个楞头青,怎么不戴安全帽?这个月不发你奖金!”不料“啪”的一声从天车上掉下来个螺丝钉,正好砸在厂长的光头上。那个青工得意地说:“嘿,这回不发奖金我有伴儿了。”“有伴儿了”@林东升  相似文献   

4.
防护镜     
说了个同志周三愣, 他比二愣还多一愣。 台下观众都认识, 他在铸造车间当炉工。(白):不认识的举手?没举手的──噢,全认识。 这三愣生产真是有愣劲, 隔窗户吹喇叭──外边有名声。 这一天,生产正忙炉火红, 头顶上天车响铃声; 三愣手拿炉钎炉前站, 满头大汗干得凶。 要不是十冬腊月天, 他早就光着膀子露着胸。 这时候走来人一个, 正是安全值班大老锺。(白):“喂,周三愣!” “什么事儿?安全大员。” ‘我问你为啥不戴防护用品? 为啥三令五申你不听?”(白):“嗨,安全大员。” “我身上穿的是工作服, 头上戴着帽一顶。 翻毛皮鞋脚上穿, 一根筷子…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乌敏河林业局安全经营所集材工周吉顺用五元钱换来一条命。 小周是1980年的新工人,因他从小在林区长大,对林业生产觉得无所谓,干活不戴安全帽,经领导多次教育,仍不在意。为了严肃纪律,领导按规定罚他5元。 此后,小周思想虽然不通,作业时还是把安全帽戴上了。说来也巧,一天小周正在低头捆元条,不料集材车牵引的木头挂着后面的一棵小树,小树反弹了起来,“叭”的一声正打在他头上。他惊呆了.摸摸头,居然没伤着,再望望地上那顶被打碎的安全帽,想了很多……从此他到处说,用五元钱换来一条命。五元钱换来一条命@吴恩源…  相似文献   

6.
7时50分,我戴上警帽,扎好武装带,打理了一下警服上路执勤。“今天上路,你们要完成一项特殊任务啊!”临出门,办公室主任笑呵呵地将一个女式挎包递给我和民警小张,我俩接着包,面面相觑。还是主任道出了事情原诿:昨天,他在城区岗亭执勤(双休日,内勤民警与外勤轮换执勤),一名三轮车工人将一名乘客遗失的提包交到岗亭,让我们转交给失主……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在最近一次安全员学习会上,有位安全员提出一个问题“纺织女工该不该留辫子”?大家都说:“不允许留辫子。”可是,这位安全员拿出一九七七年第六期《劳动保护》杂志来,指出封里“自动接经”照片中的纺织女工,个个都留小辫子.而且都不戴工作帽。 为此,请教你们,纺织女工该不该留辫子?进车间后要不要戴工作帽?望得到回答。纺织女工该不该留辫子?@殷长松$苏州第二织带厂 @王凤媛$苏州第二织带厂  相似文献   

8.
安全执法检查的方法归结起来主要有:“听、问、查、验、练”。形象地说就像一个中医看病,所用的方法是望、闻、问、切。望,就是查(查看);闻,就是听;问,就是询问;切,就是用仪器进行检验和测量(如图所示)。在安全检查中,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练”。综合使用这些方法,就可以找出一个企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盲人提灯笼是古代一则故事。说有一天晚上,一位盲人提着灯笼在街上走,有人问他:“你自己都看不见,为什么要提着灯笼走路”?盲人回答说:“我提灯笼是为了让别人能够看到我,才不会被别人撞倒”。可见,这位盲人自我防护意识很强。  相似文献   

10.
贵子这两年做发了。怎么说变就变了,走路的姿势和原来也不大一样,举手投足间又加了些大款的神气。王保过去是他挺不错的哥儿们,但现在王保不想理他。所以在街上撞上了,王保有意侧过头想走过去拉倒。贵子喊他:“王保,王保!”王保便停了身子懒懒地问:“什么事呀,大老板?”贵子不计较,说:“王保,我想要台锅炉。”王保说:“你要锅炉,该去找锅炉厂,找我一个下岗工人管屁用!”贵子用手点着王保的脑袋(王保赶紧朝后退了一步,要不然那手就要戳到他脑门子上了)说:“我说你和我挺不错的哥儿们也这样。老子给你弄个机会发财,你还…  相似文献   

11.
业外人士说:“安全是不出事儿。”电视等媒体接二连三地报道事故,就是不安全,事故少了,自然就安全。发生事故者说:“安全是运气。”“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关键看你的运气好不好。谁不发生事故,谁就安全。初涉安全者说:“安全是经验。”主要体现在安全检查和事故调查上,谁参加安全检查和事故调查的次数多,谁就能力强。稍有年限者说:“安全是文采。”主要体现在起草报告和工作总结上,谁起草报告和总结的次数多、规格高、文笔好,谁就能力强。技术人员说:“安全是技术。”主要体现在人的行为符合技术规范和场所、设备等物的…  相似文献   

12.
起吊天车铃响, 司机操作忙:落钩,跑小车, 两眼紧盯量。问:“能否跑大车?” 答:“三个控制器, 不准同时开。” 落吊物天车铃响, 物件起钩上,望轨道,看地面, 有无障碍挡。咔嚓合闸声,大车走得稳, 听指挥,慢起轻放,物件无损伤。 吊运钢水天车铃响,钢水包吊钩上, 慢起慢落,倾倒一水快、稳、准。问:还应该注意什么? 答:“钢水包过满不吊,不稳不吊。要做到不漏包,插稳销。” 停车天车铃响,停车靠梯旁。 “喂,你怎么老响铃,叫人心烦!”“对,我这是坚持: 起、落、行走,响铃当先, 安全第一,时时不忘。”天车工安全操作小诗@沙振权…  相似文献   

13.
盲人提灯笼是古代一则故事。说有一天晚上,一位盲人提着灯笼在街上走着.有人问他:“你自己都看不见.为什么要提着灯笼走路,”盲人回答说“我提灯笼是为了让别人能够看到我,我才不会被别人撞倒。”可见,这位盲人自我防护意识很强。  相似文献   

14.
小幽默     
“你说穿衣戴帽的‘戴’字怎么写?”职工夜校里老师问一学生.“戴就是那一个土、一个田、一个共……”中年学生边用手指划着边说.“那你的文章中怎么说经理‘带’着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个“带”.“那、那经理并没有将安全帽扣在头上,分明倒背手拿着的啊!”……  相似文献   

15.
本刊今年第一期开辟“安全在我心中”栏目后,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职工走上讲台,声语抑扬、诉说胸怀,丝丝入扣,夺人心声。 这种演讲活动从发起动员、各自准备稿件,到层层举拔、登台献技,每一个环节都是职工进行自我安全教育的好时机。这种教育诉诸提高安全意识,启迪安全生产的灵感,唤发自我保护的要求,驱走死神伤痛的纠缠。 “润物细无声”,人们往往把生动的安全教育形容成春雨。“安全在我心中”演讲活动既润物又有声,各单位不妨试一试。  相似文献   

16.
据报载:一位在一线工作四、五年的同志,最近意外地发现安全帽内的“使用说明”,并为自己发现的“小秘密”沾沾自喜。因为“这个意外发现”,让他“终于”认识到了“正确佩戴安全帽的重要性”,认识到处“以往佩戴、保养安全帽的很多做法是不对的。”看到这则带有“褒义”的消息,笔者不禁大为惊诧和质疑:为什么要为“过错”唱颂歌?  相似文献   

17.
长江口,“轰”的一声两船相撞2001年4月17日上午8点,雾蒙蒙的长江口波澜不兴。江口鸡骨礁附近,视程500米。上午8点刚过,鸡骨礁附近訇然一声巨响,金铁交鸣,江水激荡——4万吨的“大望”轮居高临下地撞上了3千吨的“大勇”轮的腰部。这次相撞后来被称为“4·17”事故。“大勇”号  相似文献   

18.
一天,硫铵车间修理工段架工杨述功和气焊工韩建国等几个同志,到硫铵工段更换七、八号母液槽的排气筒。当割到七号排气筒时,发现房上有碎瓦片往下掉。杨述功见韩建国没戴安全帽,感到有危险,就动员他找一顶安全帽戴上。开始,韩建国还不以公然,认为“没事”,是“多余”,杨述功还劝他要“以防万一,有备无患”。这时韩建国才借了一顶安全帽戴在头上。就在他们干得十分起劲的时候,八号排气筒上部的铅座,大约有十七八斤重,受到震动后,从四米多高的地方掉了下来,正巧打在韩建国的头上,又从背部擦过。由于戴了安全帽,头部没受影响,只是背部受了点伤。…  相似文献   

19.
“刺儿梅”     
俗话说:“不打不成交”。我跟车间安全员梅丽真是打出来的“交情”,就连她那个“刺儿梅”的诨名,还是我给她起的呢! 一天,我正埋头焊活儿,突然一声尖嗓从身后传来:“王虎,焊活儿怎么不戴电焊手套?”我回过头用轻蔑的眼光扫了她一下,照样干我的。望着她愤愤离去的背影,我说:“芝麻官儿挑刺儿,一个月拿多钱?让你连对象也找不上。”谁知话音未落,焊条打不出火了。只见梅丽站在一旁,脸蛋涨得通红,两只大眼直盯着我,手里拿着三支电闸保险盒……我没辙了,只好去拿电焊手套。临走时喊了声“刺儿梅”就一溜烟地跑了,背后传来她尖尖的嗓音:“赶明儿再…  相似文献   

20.
几种国外劳动保护新产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火报警墙纸 美国一家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型墙纸,它不仅能美化房屋,还能够预报火灾。在室内温度超过华氏148度(摄氏64.4度)时,墙纸上的化学成份会自动地放出一种无色、无害的气体,触及离子烟雾探测器,使之发出警报。这种墙纸非常适合防火要求高的仓库使用。 雷达救生帽 日本渔民最近戴上了一种救生帽。这种帽子由能增强反射雷达电波的材料制成,戴上后,一旦在海上遇难,救援队能容易地找到。夜里和有大雾的时候同样有效。 可放在口袋里的救生圈。 日本推出一种巧妙新颖的救生圈。它由一支柄及一个形似菇头的物体组成,可放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