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MnOx/PG-AC、MnOx-FeOy/PG-AC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能谱(XPS)及场发射扫描(FESEM)等表征手段分析了Fe的掺杂对催化剂低温脱硝活性的影响.分析表明,助剂Fe的加入促进活性组分锰氧化物具有更好的分散性,为催化剂提供了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同时助剂Fe的掺杂明显调控了活性组分Mn4+/Mn3+的价态比.一定量Fe的掺杂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性能.当Fe/M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8时,MnOx-FeOy/PG-AC/300 ℃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低温SCR脱硝活性.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环境背景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取得的区域地球化学资料为依据,遵循地球化学背景值的基本概念,根据成土母质类型将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划分成13个统计单元,土壤环境背景值以浙北杭嘉湖与宁绍平原、浙东沿海温黄与温瑞平原、浙中金衢盆地为统计单元,在反复剔除异常值后,获得52种元素(氧化物)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为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订、土壤污染评价与修复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董德明  花修艺  李鱼  纪亮 《环境化学》2003,22(3):232-235
1 IntroductionSurfacecoatings (biofilmsandassociatedminerals)existonallkindsofsolidphasesinnaturalaquaticenvironments.FeandMnoxideswerefoundedtobethemostimportantcomponentsofsur facecoatingsfortheirhighadsorptioncapacity[1—3].Tostudytherelativeroleofdif…  相似文献   

4.
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稻土中铁、锰对甲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栽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铁、锰含量的差异是造成不同土壤类型间甲烷排放量差异甚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中铁、锰通过对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及根膜形成的影响而影响甲烷的排放。  相似文献   

5.
义乌市TSP中3种重金属元素的沉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义乌市TSP及其中的重金属Fe,Mn和Cu的浓度,通过扫描电镜和降雨冲洗效果分析了含有这3种重金属的颗粒物的粒径,计算了3种重金属的沉降通量。结果表明相对于世界其他城市,义乌市TSP中这3种重金属浓度偏高;绝大部分TSP的半径小于4.5μm;Fe和Mn的湿沉降量大于干沉降量,而Cu以干沉降为主。  相似文献   

6.
使用碱式共沉淀法成功制备Fe(Mn)OOH催化剂,并且证实Fe(Mn)OOH可以高效催化臭氧降解水中扑米酮(PMD)和溶解性有机物(DOMs).表征分析表明,Fe(Mn)OOH表现出α-FeOOH和MnFe2O4两相的特征晶相结构.在相同条件下,Fe(Mn)OOH催化臭氧体系比单独臭氧、MnFe2O4和FeOOH催化臭...  相似文献   

7.
A high-precision regional geochemical data base of Jamaica is being developed as a basis for a wide variety of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These include pollution studies, resource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agriculture, land us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ochemistry and the health of crops, animals, and man. The acquisition of analytical data is mainly by instrumental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using a SLOWPOKE reactor and by energy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Concentration ranges and means in soil are presented for 31 elements and maps illustrating the distributions of Al, Br, Co, and the -ray intensities are presented as examples. Compared with world averages the levels of many heavy metals in Jamaican soils are found to be relatively high and in the main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bauxite occurrences. The high content of bromine in the soils appears to reflect the impact of sea-spray.  相似文献   

8.
磷胁迫对水稻基因型根系形态及吸收铁锰铜锌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缺磷胁迫下4种水稻基因型(90-90—1、金23A、90-68-1、CDR22)的根系形态变化情况及其吸收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的影响。结果表明,(1)磷胁迫下,每个基因型在磷胁迫下其根系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如根长、根冠比均呈增加趋势,并且根表有红棕色铁氧化物膜包被。(2)磷胁迫下根系形态的变化影响了水稻对生长介质中铁、锰、铜、锌的吸收:正常水稻植株中铁、锰、锌的含量高于磷胁迫植株,其中磷营养状况对水稻吸收铁、锰影响最明显;而磷营养状况对水稻植株铜含量的影响与铁、锰、锌正好相反,且影响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9.
各土壤微量元素的形态分布特性有相似的规律,每个微量元素的各种形态都可以根据其对植物的有效性划分为两组.第一组形态分布百分率与植物有效性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第二组则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因而第一组的形态为主要的有效养分源,第二组的形态很难为植物提供有效养分.减少相应元素转化成为第二组的形态和增加第一组各形态的储备容量是调节和控制土壤营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水体中的砷主要以亚砷酸(As(Ⅲ))形态存在. 金属氧化物常用于水体砷的去除,但其对As(Ⅲ)的亲和力较弱,导致水体砷很难去除,因此,寻求高效、廉价、绿色的除As(Ⅲ)材料具有显著的环境意义. 天然含铁锰矿是一种高效的砷吸附剂,由于自然形成条件复杂,其不同含铁锰矿对As(Ⅲ)的去除性能存在较大差异. 本研究以两种不同Mn/Fe比例的天然含铁锰矿(NFM-L、NFM-H)为研究对象,评估其对As(Ⅲ)的吸附性能,并结合XPS、XRD等光谱学表征手段探究其砷的去除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NFM-L的Fe含量是NFM-H的5.61倍,其As(Ⅲ)的最大吸附量(24.82 mg·g−1)与吸附速率亦显著高于NFM-H(18.94 mg·g−1),NFM-L和NFM-H对As(Ⅲ)的等温吸附曲线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 影响因子实验表明,溶液pH值对NFM-L的影响更大,共存离子H2PO4能够显著抑制两种材料对As(Ⅲ)的吸附,但是材料粒径对As(Ⅲ)去除的影响较小. 光谱学表征发现,两种矿物吸附砷后结构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但锰氧化物能将As(Ⅲ)氧化为As(V),从而显著提高了铁锰矿对砷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九洲江流域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九洲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已被列为国家跨地区生态补充试点,开展流域重金属污染调查与研究,能为流域生态补偿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为了研究九洲江流域水环境重金属浓度分布特征,在流域干流和支流选取了33个采样点,于2018年枯水期、丰水期和平水期分3次进行采样监测,测定13种重金属(Cu、Zn、Pb、Cd、Cr、Ni、Fe、Mn、Hg、As、Sb、Tl、Se)的含量.结果表明,13种重金属平均浓度从大到小排序为Fe > Mn > Zn > As > Sb > Pb > Cu > Cr > Ni > Tl > Se=Cd=Hg,Fe、Zn、Pb、Sb和As呈现出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浓度分布特征,Mn则是枯水期 > 平水期 > 丰水期,As、Sb、Pb和Mn呈现出干流>支流浓度分布特征,Fe和Zn则是支流>干流,干流As和Sb呈现出丰水期浓度明显升高的污染特征;九洲江流域干流和支流Fe和Mn污染较重,大部分点位均超过参照标准限值,是九洲江流域重金属的首要污染物,As在丰水期支流点位有超标,超标率为5.6%,Sb在枯水期、丰水期的干流和支流均有超标现象,超标率范围为6.7%—30%,其它重金属浓度均未超标.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分析结果表明,S13温泉镇中屯河重金属污染最重,污染相对较重的前10位均为支流点位.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Mn、Pb、Cu、Tl、Fe和Zn浓度主要受自然地质环境影响,As和Sb具有同源性,主要来源于化肥和农药的农业面源污染,Ni和Cr来源可能是自然环境和畜禽养殖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海河流域人口密集,大中城市众多,在我国政治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漳河,属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是漳卫河的一大支流。本研究以漳河上游流域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对累积频率法和归一化法建立了4种重金属(Cr、Ni、Cu、Pb)的区域地球化学基线。根据区域地球化学基线值定量计算了漳河上游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人为贡献率。根据不同背景参考值(土壤背景值、重金属浓度中值和区域地球化学基线值)采用地质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沉积物中Cr、Ni、Cu、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1.51、43.33、21.93、18.30 mg·kg−1,接近中国土壤背景值。计算的区域地球化学基线值略低于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平均含量。Cr、Ni、Cu、Pb的平均人为贡献率为17.14%、11.16%、50.92%、29.35%,表明人为影响较小。此外,Igeo和EI结果表明,沉积物重金属处于无污染至轻度污染状态,具有较低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3.
刘俐  李亚兵  刘红玲 《环境化学》2020,39(7):1774-1787
2,4-二氯苯酚(2,4-DCP)被纳入我国优先污染物名单,同时也是水环境中最常见的氯酚类化合物的一种,而太湖作为中国最大和污染最严重的淡水湖之一,需要针对2,4-DCP进行区域水质基准研究为太湖水质改善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太湖8种本土生物的急性毒性试验并两步外推法补充了相应的慢性毒性数据.结合文献数据建立该化合物的太湖...  相似文献   

14.
考虑物种权重校验保护太湖水生生物的铅基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雪华  孙成  刘红玲 《环境化学》2020,39(6):1578-1589
铅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元素,位列我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我国水系众多,水生生物多样,研究保护区域水生生物的铅基准十分必要.太湖作为中国周边经济最发达、大中城市最密集且污染最严重的淡水湖泊之一,本研究选取8种太湖本土水生生物实验补充铅的急性毒性数据并两步外推得到慢性毒性数据.结合文献建立铅的本土毒性数据库,基于水体...  相似文献   

15.
制备条件对Fe/AC脱硫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察了Fe/AC脱硫剂的煅烧温度和载铁量对脱硫活性的影响,并对脱硫剂进行了X 射线衍射(XRD)和EXAFS表征,结果表明 :经 250℃煅烧的Fe/AC脱硫剂具有最高的脱硫活性,200℃煅烧,前驱体未完全分解,高于250℃煅烧,会使活性组分聚集,二者均导致脱硫活性降低.Fe/AC脱硫剂适宜的载铁量为35—14%,大于14%担载量使脱硫剂微孔堵塞严重,致使其脱硫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揭示钾浓度对植物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产物——精油累积的影响特性及其内在关系,采用水培方法,以日本园试配方中钾含量为标准1K,设计1/8K、1/4K、1/2K、1K和2K处理,研究了不同钾浓度对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生长发育、精油含量和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钾浓度处理对植株形态(茴香分枝数、节数和花序数)、生物量(地上部鲜质量、全株鲜质量和全株干质量)、碳、氮含量(全氮、蛋白氮、全碳、可溶性糖、C/N)、精油含量、单株精油产量和色素含量(Chl.a、Chl.b、CAR.、Chl.a+b、Chl.a/b)影响显著,综合认为1K为利于茴香初生代谢产物累积(生长发育)的最佳处理,而1/4K、1/8K和1K为利于次生代谢产物累积(精油含量)的较好处理;相关分析表明,精油含量与全碳含量(r=0.72)、可溶性糖含量(r=0.70)成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精油产量与全氮含量(r=0.49)呈显著正相关.不同钾浓度处理茴香精油均鉴定出23种成分,其中17种成分的相对含量差异显著.精油第一主要成分反式-茴香脑含量为74.75%~79.15%,第二主要成分柠檬烯含量为8.25%~14.81%,第三主要成分莳萝芹菜脑相对含量2.04%~3.82%,处理间均差异显著.结论:钾浓度不但影响茴香的生长发育,还影响着茴香次生代谢产物精油的含量、产量和成分组成比例;适宜的钾浓度(1K)可以实现茴香初生代谢产物累积(生长发育)与次生代谢产物累积(精油产量)均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氮浓度下三角褐指藻生长特性和化学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卓平  段舜山 《生态环境》2007,16(6):1633-1636
三角褐指藻是一类海洋单细胞硅藻,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作为鱼、虾、贝等理想的饵料。而近年该藻曾多次在我国沿海海域发生暴发性增殖,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探讨不同氮浓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特性和化学组成的影响,设置了低氮(44 μ mol.L-1)、中氮(880 μmol.L-1)和高氮(4 400 μmol.L-1)浓度三种处理,着重测定三角褐指藻的细胞密度、比生长率、生物量、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高氮浓度明显地促进了藻细胞的生长繁殖。高氮浓度下的藻细胞密度、比生长率和生物量分别比低氮浓度下的提高了 5.38 倍、0.81 倍和 2.86 倍。藻生长前期,高氮浓度和中氮浓度下的生长曲线相似,呈现一个"S"型的曲线。另外,高氮浓度下的藻细胞可溶性糖、蛋白质和叶绿素a含量分别是低氮浓度下的 2.5 倍、1.5 倍和 15 倍,说明高氮浓度促进了藻细胞化学组成的转化和积累。结果揭示,氮浓度可能是导致三角褐指藻近年在我国沿海海域发生暴发性增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唐卓悦  卢迪  沈振兴  雷亚莉 《环境化学》2021,40(12):3714-3720
可溶性铁(Fe)一方面作为营养元素影响着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另一方面作为氧化剂对大气二次气溶胶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本文分别开展了西安市混合功能区冬夏季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观测研究,通过使用改良的液体波导毛细管池(LWCC)测定颗粒物中酸性介质提取的可溶性铁浓度,并探究其季节变化、昼夜分布及粒径分布特征。季节分布特征表明,可溶性Fe(Ⅱ)浓度冬季高于夏季,而可溶性Fe(Ⅲ)浓度则夏季高于冬季。不同价态的可溶性Fe的季节分布特征差异明显,白天PM2.5中可溶性Fe(Ⅱ)和总可溶性性Fe的质量浓度和溶解度都大于夜晚的PM2.5样品,Fe(Ⅲ)则白天与夜晚无明显区别。粒径分布结果表明,溶解性Fe主要分布在细颗粒物中,且大气颗粒物的粒径越小,Fe(Ⅱ)sol与Fe(Ⅱ)total之比的变化范围越大,可溶性Fe(Ⅱ)和Fe(Ⅲ)之间的转化更为活跃。  相似文献   

19.
工业开发区区域环评的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工业区域开发与单项建设项目的区别入手 ,阐述工业开发区区域环境评价的特点 ,并提出区域环评中在技术方法上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20.
杨杰文  钟来元  郭荣发 《环境化学》2011,30(7):1348-1353
研究土壤Mn(Ⅱ)释放规律对揭示锰氧化物的形成机制和了解酸性土壤锰毒效应大小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柠檬酸溶解砖红壤过程中,Mn(Ⅱ)的释放速率在前4 h比较迅速,其释放数量可达24 h反应时间内总释放量的59.5%,但随后释放速率逐渐减缓.快速阶段被认为是土壤表面交换态Mn(Ⅱ)的释放,而慢速阶段则与土壤锰氧化物的缓慢溶解密切相关.低pH条件有利于Mn(Ⅱ)释放,其释放机制包含柠檬酸对土壤锰氧化物的还原-溶解.Al(Ⅲ)对Mn(Ⅱ)的释放有抑制作用,而Fe(Ⅲ)则有促进作用.有机酸的解离性质及官能团活性对Mn(Ⅱ)的释放有重要影响.在所研究的pH范围内,Mn(Ⅱ)释放数量按柠檬酸>丙酮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的顺序下降.此外,就草酸和柠檬酸比较而言,当pH值小于4.25,草酸体系中Mn(Ⅱ)释放数量大于后者,但随着pH升高,则表现出相反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