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海洋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逐年加强,监测技术标准稳步发展,监测能力建设逐步推进,已在海洋保护区监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方面更加注重监测的制度建设,在形式上已步入“天-空-海、水面-水体-海底”立体监测时代。我国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着力构建和完善“天空地一体化”海洋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快推进海洋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化进程,加强海洋保护区信息共享机制建设,为我国海洋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及海洋保护区监管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水源保护区和地表饮用水源地的缺乏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并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概述了几种常用的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经济、社会、自然3者协调发展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采用层次分析计算法,比较了1级水源保护区的3个方案,确定了上海郊区某地表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最优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3.
杨建光 《沿海环境》2001,(11):29-30
新疆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是全国第三大保护区,在这里生存有大量珍稀野生动物,其中有的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红皮书中,有的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名录。然而,由于法律不健全,无节制的经济活动和管理上的种种问题,保护区正遭受着一场空前的动难。走进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有两种场面最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对比:一方面,那辽远的大漠之中地阔天蓝,低缓的山脉丘陵、美丽的戈壁地貌,尽显西部风光的无限壮美;不远处在稀疏的植被中或沟谷里会突然蹿出一群蒙古野驴或鹅喉羚等珍贵兽类;天上,人们平时难得一见的鹰…  相似文献   

4.
单元自动演化模型自动生成农田保护区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已进入了快速城市化的时期,许多城市都在制定和实施农田保护区计划.本文提出了利用单元自动演化模型、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等技术相结合的新方法来自动生成农田保护区,获得了十分令人满意的结果.该方法可以为政府部门和规划工作者提供一种科学制定农田保护区的新手段,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并能获得农田保护区在空间的优化分布,这是常规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5.
开发利用型保护区是同时满足保护和发展目标的一项创举,在巴西,建立开发利用型保护区最初是作为森林居民进行土地斗争的一部分.虽然这个概念已普及,并且人们也在尝试把它推广到其他热带地区,但却很少有人对开发利用型保护区项目在保护和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对1990年在巴西建立的第一个开发利用型保护区的森林砍伐、人口和社会经济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保护区内的森林覆盖度一直相当稳定.人口数量稍有下降,并且在保护区内发生了一些居住地迁移.现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由原来的橡胶生产转变为多种农作物和家畜综合生产,非农业收入也大幅度增加.我们认为该开发利用型保护区代表了一种不断变化的环境,在其建立之初的10年中,开发利用型保护区对保护和发展起了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开发利用型保护区是同时满足保护和发展目标的一项创举,在巴西,建立开发利用型保护区最初是作为森林居民进行土地斗争的一部分.虽然这个概念已普及,并且人们也在尝试把它推广到其他热带地区,但却很少有人对开发利用型保护区项目在保护和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对1990年在巴西建立的第一个开发利用型保护区的森林砍伐、人口和社会经济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保护区内的森林覆盖度一直相当稳定.人口数量稍有下降,并且在保护区内发生了一些居住地迁移.现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由原来的橡胶生产转变为多种农作物和家畜综合生产,非农业收入也大幅度增加.我们认为该开发利用型保护区代表了一种不断变化的环境,在其建立之初的10年中,开发利用型保护区对保护和发展起了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态功能保护区对于维护我国重要生态功能、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已划设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多种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本文对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类型、涵义、空间布局特征等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以期为我国的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文军 《环境》2001,(9):10-11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经费短缺等原因,我国的一些自然保护区开始经营旅游项目。到了90年代,更多的保护区开始向公众开放。据1998年中国人和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100个自然保护区的调查,有82个自然保护区已经开展了旅游经营,其中63%是从90年代开始的。除了政府对保护区的经费投入短缺外,旅游在保护区的广泛兴起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因素促成:全球范围内对于保护区的保护思想已开始从一草一木都不能碰的封闭式保护转向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开放式保护;市场经济在中国已经开始融入各行各业,保护区也不例外;我国国民  相似文献   

9.
西双版纳原来是一个热带森林密布、野生动物繁多的区域,由于缺乏合理利用的科学规划,导致森林大面积消失,野生动物日益减少。从50年代后半期开始,这个问题就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因此,1958年就开始正式建立了一些保护区,希望能全面考虑有关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但是,由于保护区建立后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保护区的作用未能真正的发挥,而且还不断遭到砍伐,有些已砍得千疮百孔,森林残存无几,不成为保护区了;有些虽能勉强维持下来,但面积已大大缩小了。随着自然保护工作不断的发展,人们愈来愈认识到保护区的意义和作用,经过一番经验教训的总结,于1979年重新划定建立勐腊、勐  相似文献   

10.
新西兰自然保护区管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西兰以具有最完善的保护区管理系统而著称,是世界上最早成立自然保护区的国家之一,其保护区建设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据最新调查表明,新西兰的保护区体系已基本完善,面积达到700万公顷,约占陆地面积的1/3和国土总面积的10.7%;保护区系统的类型多样,包含国家公园、海洋公园(海洋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普通的以保护某种动植物为目的而设立的保护区等。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也非常迅速,目前已建立了不同级别、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926个,总面积7698万公顷,占陆地国土面积的7.64%。但其管理水平尚不能跟上保护区数量和面积的发展速度,目前在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经费来源、基本建设、法律政策及保护措施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新西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成就与其成功的管理模式是分不开的,它所建立的完善的管理体系、严格的法律与政策、有效的管理模式和强大的公众参与机制,对我国保护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