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南北方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国家环境监测部门公布的空气环境质量日报,对27个省会城市、4个直辖市城市的2004年-2006年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时空差异明显,冬、春季节API值高于夏季和秋季,北方城市的API均值高于南方城市;PM10是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作为首要污染物出现所占比例南、北方城市分别是66.64%和83.97%;SO2为首要污染物所占比例南、北方城市分别是7.28%和6.19%;北方城市平均Ⅰ级和Ⅱ级天数所占百分比之和为77.00%,重污染级天数所占比例达到1.02%;南方城市平均Ⅰ级和Ⅱ级天数所占百分比之和为87.24%,重污染天数所占百分比是0.04%;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
根据模糊数学原理,建立了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2006年-2009年山东省临沂市沭河水质进行了水质评价。结果表明,(1)该模型计算方法简便且能比较客观的反映评价对象的客观实际和水质变化规律,评价结果更为可靠,是水质综合评价的一种理想、有效的方法;(2)沭河流域水质总体状况良好,一年中I级水的天数为50%、Ⅱ级水的天数为8.3%、Ⅲ级水的天数为41.7%,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评价方法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甘肃省各城市的特点,建立了甘肃省生态城市指标评价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并选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同时利用计算机编程实现了对甘肃省城市生态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仅嘉峪关市、酒泉市、兰州市达到Ⅱ级水平,达到Ⅲ级水平的城市占50%,等级为Ⅰ级和Ⅴ级的城市空缺。  相似文献   

4.
探索环境承载力低的和田市城市发展与大气污染之间的耦合关系,对于促进城市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和田市2001~2016年城市发展和大气环境污染时间序列统计数据,利用专家咨询法选取10项城市化水平指标和4项大气环境污染指标,分别计算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与大气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探讨其拟合模型。结果表明:和田市2001~2016年人口城市化指数由0.004 8升至0.931 1、土地城市化指数由0.000 1升至0.879 1、经济城市化指数由0.000 2升至0.714 2、社会城市化指数由0.003 2升至0.898 0,城市化综合指数由0.251 0升至0.883 7,其城市综合发展能力由一般达到较好或优良水平;和田市2001~2016年大气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由15.088 3下降至10.290 2,降尘和PM_(10)为大气污染主要贡献因子。各单项污染指数变化情况为:SO_2由0.483 3升至0.766 7,NO_2由0.400 0升至0.650 0,PM_(10)由5.910 0降至2.750 0,降尘由8.295 0降至6.102 5;城市化综合指数与大气污染综合指数拟合曲线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特殊形式倒"N"型曲线。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长沙市芙蓉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进行了探讨.在运用主成分分析中,设计了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个综合评价系数: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调系数.从资源、经济、社会、环境、体制管理发展的制约因素五个方面对芙蓉区可持续发展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6.
孙菱  李星 《环境科技》2001,14(2):41-42
徐州市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与 2 0 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又是一个实践问题 ,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和城市 ,实施的方式和途径亦不同。如何在徐州市科学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已成为市民们普遍关心的问题。1 徐州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徐州市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 ,是全国 19个较大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徐州市社会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据有关部门统计 …  相似文献   

7.
基于信息熵的城市生态系统演化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和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演化分析的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估城市生态系统演化的量化模型,采用基于信息熵的分析方法,可获得城市生态系统演化评估的年份信息熵和指标信息熵:采用年份信息熵计算城市系统的支持型输入熵、压力型输出压力熵、氧化型代谢熵和还原型代谢熵,分析系统的有序以及复杂性;采用指标信息熵可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再结合各个指标的归一化值,得到综合评估得分值,作为评估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指数值,确定系统的发展度和协调度。以宁波市为例,应用量化模型纵向评价了1996--2003年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评价结果表明:宁波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有序水平不断提高,协调能力不断增强,系统活力有待改善.1996--2003年,宁波城市生态系统的熵流、熵产生、总熵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城市发展目标逐渐明确、有序度不断增强;宁波城市生态系统熵流的发展度和协调度不断提高,表现为由较强的社会经济压力向较强的自然生态支持力转变;宁波城市生态系统熵产生的发展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表明城市系统代谢功能不稳定,其协调度呈现出振荡趋势,经历了氧化型代谢→还原型代谢→氧化型代谢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中天津港的节能主要指标均达到了“十五”期的最好水平。实现综合能源单耗6.656t标煤/万t,装卸生产能源单耗2.923t标煤/万t,分别比2004年下降了1.07%和0.6%。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节能工作任重道远,认真分析“十五”期间天津港能源消耗情况并对“十一五”期间能耗趋势进行预测,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和节约型港口企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新郑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加强城市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13年位居全省县级市前列。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衡量城市可持续性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采用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I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ISEW),从社会政治角度来衡量城市可持续性。设计了城市ISEW的计算方法,开展了各项计算因子的方法学研究。以苏州、宁波、广州和扬州为案例城市,计算了1991—2001年间各城市的ISEW值及各项因子对ISEW的贡献率,分析了案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测试表明:ISEW方法学在中国是可行的;案例城市处于可持续发展或边缘可持续发展状态,但各城市ISEW的可持续发展质量不尽相同。论文最后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枣庄市生态足迹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山东省枣庄市1995-2008年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分析该市14年来各类土地生态足迹消费和供给的动态变化趋势,研究了该市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状况。结果表明,枣庄市生态足迹消费从1995年的2.926 4 hm2/人增加到2008年的6.880 1 hm2/人,增加了2.25倍;生态足迹消费大于土地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表现为生态赤字,赤字水平由1995年的2.630 4hm2/人上升到2008年的6.529 0 hm2/人,增加了2.48倍,区域内的土地利用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计算表明该市的资源利用方式仍处于消耗型、粗放型阶段,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其生态环境具有不安全性,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很差。  相似文献   

12.
论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全海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7):161-164,160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全球最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生态系统承栽能力限度内,从公众生态意识的提高、生态产业转型、城市自然环境保护、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是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连云港市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可持续发展指标作为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研究指标体系 ,按照协调发展度的大小将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划分为 3大类 1 0小类 30个基本类型。研究表明 ,连云港市协调发展度逐年提高 ,目前处于勉强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  相似文献   

14.
依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了生态宜居城市的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了探讨分析。构建了包头市生态宜居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包头市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咸阳市生态市建设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区域生态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角度,以咸阳市为例,构建区域生态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值化方法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对指标体系中的“成本型"指标进行正相关处理,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出可持续发展的关联度和关联系数.根据关联度的大小分析生态市建设不同规划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根据关联系数分析制约生态市建设目标实现的瓶颈.结果表明,咸阳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呈上升趋势,但有10项指标与最优值相差较大;针对咸阳市生态市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设具体措施,以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将健康概念引入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从复合生态系统角度评价和辨析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极具现实意义.基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健康内涵,提出用距离指数和协调指数表征系统发展水平和协调状况,构建整合距离指数和协调指数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并设定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评价标准,建立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宁波的实例分析揭示了宁波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特征和地域空间分布,表明模型能够很好地辨识城市生态系统的复合特征和地域空间特征,指示城市生态规划和建设的重点行动领域,为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生态城市是结合了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区域综合.生态城市因其追求人与人、人与环境的高度和谐,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模式.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着种种困难.近郊生态农业具有促进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近郊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的作用,城市生态建设与近郊生态农业发展都以取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相统一为目标.在近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促进生态城市建设进程.建设生态城市,也能够为生态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倡导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共同建设,二者相互影响,从而实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是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生态效率方法是研究循环经济的比较合适的定量方法。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利用生态效率分析模型,以徐州市为案例,对徐州市2000年-2007年的生态效率及演变趋势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徐州市2000年-2007年间,资源效率与环境效率都有提高,生态效率也增长了1.12倍。徐州市循环经济处于比较有活力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性增强,提高生态效率成为促进徐州市循环经济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碳氧平衡分析——以沿海城市厦门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巾英  尹锴  吝涛 《环境科学学报》2011,31(8):1808-1816
通过综合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内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排碳、耗氧行为,以及城市区域内湿地、淡水、海洋、森林和农田5种遗留自然生态系统的固碳释氧功能,构建了城市碳氧平衡分析模型(UCOB),并估算了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和城市中自然生态系统的碳氧收支,对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状况进行定量化指征.最后,以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厦门为例进行研究.结果显...  相似文献   

20.
文章试图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引导下,运用"环境友好"的理念,研究和阐述了"环境友好城市"的内涵。并以上海为例,提出了环境友好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建设方向,选用构建指标体系的方式,对城市的环境友好程度进行评估,提出了推进和实施环境友好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