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气象学家洛伦兹曾提出一个叫"蝴蝶效应"的重要理论,其大意是说: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会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于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看似荒谬和极端的这种理论却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气象学家洛伦兹曾提出一个叫“蝴蝶效应”的重要理论,其大意是说: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会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 相似文献
3.
4.
99% 1%=0,这是朱总理的“防汛公式”。这个公式一针见血,颇富哲理性。 99% 1%为何等于零呢?朱总理解释说:一道大堤99处都修得很好,但只要有一处修得不好,出现溃口,整个大堤就会溃决。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把蚁穴当成1%,正是这1%,使千里之堤溃败,这不等于零又等于什么呢? 朱总理的这一防汛公式,是从惨痛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我们把“防汛公式”引 相似文献
5.
<正>"蝴蝶效应"之说源于美国,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祸患常积于忽微"的道理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6.
7.
8.
夜读胡适的作品,他笔下的一位"差不多先生"令人难忘.
这位先生的口头禅是"差不多":他小的时候,母亲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他的处世哲学则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相似文献
9.
从传媒中得知,发生特大透水事故又隐瞒不报的广西南丹矿,有一幅醒目的大标语:“安全为了生产”。依笔者所见,它就是该矿必然发生特大事故的“理论根据”。“安全为了生产”,这是20世纪50年代人们有了劳动保护的初步意识后提出来的流行口号,当时是一种进步。但是,这个口号的实质是“生产第一”,它把生产当作了“目的”,安全仅仅是手段而已。好比把“过河”作为“目的”,为了“过河”,“架桥”、“撑船”、“泅渡”都是可以的嘛,甚至“不惜牺牲冒着枪林弹雨用木排抢渡”又未尝不可?这是把生产当作打仗了!随着生产发展和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安全生产"词语的产生、结构类型、意义之来龙去脉的回顾和随时而变的分析,结合客观存在的理解各异之现实问题,从有利于生产领域安全工作实践的角度,提出在安全用语方面,应当举一反三,进行梳理,将其列入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工作加以推进,并创制通用于生产领域的安全术语国家标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安全生产是职工最大福利,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要搞好企业安全生产就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以人为本,加强宣传发动,现场管理,做到"五到位"、"六坚持". 相似文献
18.
19.
2003年第1期《劳动保护》杂志刊登了《否定“安全为了生产”》一文。该文作者对时下重生产轻安全的错误观念和不良行径深恶痛绝,很想为安全管理争得一席重要的地位。我作为一名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颇感欣慰。但我认为,仅凭“安全为了生产”一句话,怎么能看出安全是屈居生产之后,是某些人搞生产第一,不顾安全的口号呢?我想作者是生“为了”这两个字的气!世界工业由手工业到大机器时代,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经济效益飞速增长,事故率也在直线上升。在一次次遭遇事故、造成多次巨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并由此带来社会动荡、企业停产之后,人们才渐… 相似文献
20.
"事未至而预图,则处之常有余;事既至而后计,则应之常不足."2005年2月14日,辽宁阜新孙家湾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中,因安全预防工作存在严重漏洞,瓦斯超限报警11min后仍未按规定撤人,致使井下214人全部失去生还机会而魂断黄泉,再次引起人们对安全预防工作的深思.我国是世界煤炭、花炮大国,也是世界事故大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