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硫化氢的物化特性及其处理工艺特性,针对油气田含硫废水处理的现场情况,提出了脱除特高含硫油气田水中硫化氢技术路线选择的基本原則,介绍了处理特高含硫油气田水中硫化氢回收硫资源的上艺过程,文章最后简介了特高含硫油气田水脱硫处理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对采出水膜法处理技术中的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膜以及集成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成本,总结各技术的特点。超滤、微滤主要处理的是水中的油类以及悬浮物和细菌,纳滤对二价离子的脱除率较高,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采出水矿化度。在实际采出水处理中,可综合运用膜技术和生物法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硫化氢是油气田伴生气中的有害组分。在含硫油气田的采出水中,硫化氢的存在对于安全生产和和油田环境均会产生危害。采出水经处理后通常需作为地层回注水使用,由于油气生产的特殊性,常用的硫化氢脱除方法在使用中受到限制,探索适合于油气田生产的水处理方法十分必要。本文探讨了通常可用于油田水中硫化氢脱除的各种方法,对比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以次氯酸钠为主要脱硫剂的水处理方法,通过对模拟采出水的室内试验,证明次氯酸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去除采出水中的硫化氢,并提出了消除过量氧化剂的后续处理方法。实验表明经处理后的水质可以达到油气田回注水质要求,处理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4.
针对川东地区气田水的性质和目前气田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不同水样进行室内蒸发及生物氧化实验,开发了蒸发-生物-臭氧以及氧化-生物-臭氧联合工艺技术。实验结果表明:经蒸发-生物-臭氧复合工艺以及氧化-生物-臭氧复合工艺处理后,川东地区气田水中主要指标CODCr、Cl-、硫化物以及石油类的去除率超过95%,出水指标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要求;这两种处理工艺整体适应能力强,抗来水冲击负荷高,能高效处理气田水中污染物且出水稳定,有效实现了气田水的达标处置,实现资源化配置,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可实现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对当前川东地区气田水处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根据返排液普遍的水质条件,讨论反渗透、低温多效蒸发和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三种脱盐技术,并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比较了三种工艺的效率,得出三种工艺处理不同矿化度水质的理论能耗大小。结合实际应用情况,为页岩气开发过程中返排液处理外排的脱盐工艺提出了合理建议,脱盐工艺的确定需充分分析水质矿化度,针对高矿化度的水质,热蒸发法在理论上体现更高的脱盐效率。  相似文献   

6.
锑在天然水中的含量极低,多为亚pp~b水平,即使应用颇灵敏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也难于直接测定,常常要进行一些富集处理,而繁杂的富集技术往往又会降低这类方法的实用价值。本文改用简便易行的蒸发浓缩富集  相似文献   

7.
为了开发高效、低耗的含油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和设备,在吉林油田新立采油厂,对石油大学(北京)研制开发的高效油水分离器和高效过滤器处理油田污水的技术性能进行了现场测试研究。油水分离器采用斜通道波纹板作内构件,过滤器用炉渣做滤料。现场实验表明:高效油水分离器和高效过滤器串联处理油田污水,不论污水含油量高低,其过滤器出口水中含油量不高于10mg/L者达94%:过滤器出口水中悬浮物不高于10mg/L者占86%。结果说明该套装置在油和悬浮物的脱除及操作方面性能优异。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采出水经处理后通常需作为地层回注水使用,由于油气生产的特殊性,常用的H2S脱除方法在使用中受到限制,探索适合于油气田生产的水处理方法十分必要。文章探讨了通常可用于油田采出水中H2S脱除的各种方法,对比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以NaClO为主要脱硫剂的水处理方法,通过对模拟采出水的室内实验,证明次氯酸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去除采出水中的H2S,使H2S残留量低于1 mg/L。实验表明:经处理后的水质可以达到SY/T 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要求,处理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9.
臭氧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利用臭氧同时脱硫脱硝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臭氧对NOx的脱除机理。臭氧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具有明显的一体化脱除特性,但臭氧的发生费用却制约了它的应用。介绍了目前国外在工程上应用的低温氧化技术(LOTOX),分析了其脱除效果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高温锅炉烟气再加热低温空气换热装置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工艺中的开发应用,该装置能利用高温锅炉烟气将低温空气加热成250℃~320℃的热空气。在氨水作为脱硝还原剂的SCR脱硝工艺中,可将此热空气通入氨水蒸发器内,作为氨水蒸发为氨气的热源,蒸发后的氨气混合气于SCR脱硝反应器与锅炉烟气中的NO_x发生反应,从而达到脱除锅炉烟气中NO_x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纳滤膜分离技术在安全饮用水保障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旭东  王磊 《四川环境》2005,24(4):26-28,39
纳滤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制备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是保障安全饮用水生产的有效方法。本文详细综述了国内外纳滤膜技术在饮用水生产中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纳滤膜对地表水或地下水中存在的各种无机、有机污染物的分离特性。  相似文献   

12.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属于高浓度氨氮废水,其水量、水质特性变化大,成分复杂,因此较难处理。反渗透分离技术能有效截留垃圾渗滤液中溶解态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采用三级反渗透处理垃圾渗滤液工艺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能够满足《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DB16889-2008)要求,并把渗滤液浓缩液回灌于填埋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量实验,分别探讨了数种无机和有机添加剂的加量、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废钻井液固化效果的影响,优选出对固化处理废钻井液有显著效果的固化剂及相对较好的添加剂配方a、b,并对其固化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a配方可作为填充物的最佳配方,其主要指标都已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和GB3550—83标准;b配方用于道路施工,其抗压强度和抗塌落程度已达到国家二级公路标准。  相似文献   

14.
含氰废水的脱氮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丙烯腈装置所排出的有机和无机含氮化合物,大部分经生化作用转化为氨氮,而水体中过多的氨氮对人和生物有毒害作用。为此,对原装置进行了全面改造,改造后的工艺为“前置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废水中的氮化合物通过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被转化为对人体无害的分子氮(N2)逸出大气。试验结果表明:改造前,排出水中氨氮合格率为零;改造后,排出水中的氨氮合格率为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高温堆肥法处理污泥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污水处理后所产生的污泥,较好的方法是采用无害化、资源化农用技术,利用污泥为原料,制成有机复合肥,不仅解决了污水污泥的处理问题,还可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6.
微波技术在污染控制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丽  韩永忠  陈金龙  张全兴 《四川环境》2005,24(3):56-59,57
对微波辐射技术在污染物治理领域的应用和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微波加热的原理,以及微波技术在吸附剂再生、去除挥发性有机物与土壤净化、加速油水分离与污油回收、诱导催化技术应用于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微波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井下压裂施工工艺复杂,压裂废液对环境会造成污染。针对压裂废水特点,采用絮凝-隔油法对其进行预处理,再用次氯酸钠结合紫外光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可氧化降解难处理的部分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处理条件下,该法可有效去除水中CODCr和石油类,去除率分别为98.6%、98.1%,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8.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过程能耗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由于电镀废水污染物种.是多样,纳滤、反渗透、聚合物强化超滤、电渗析等膜分离过程作为电镀废水的处理与资源化技术被深入研究,纳滤、反渗透及其组合工艺等被应用于电镀废水的处理及其资源化,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assesse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from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WWTPs) in five Taiwanese industrial districts engaged in numerou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including petrochemical, science-based industry (primarily semiconductors, photo-electronics,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y), as well as multipl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primarily pharmaceuticals and paint manufacturing). The most aqueous hydrocarbons dissolved in the wastewater of Taiwanese WWTPs were acetone, acrylonitrile, methylene chloride, and chloroform for the petrochemical districts; acetone, chloroform, and toluene for the science-based districts; and chlorinated and aromatic hydrocarbons for the multiple industrial districts. The aqueous pollutants in the united WWTP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nufacturing plants in the districts. To effectively prevent VOC emissions from the primary treatment section of petrochemical WWTPs, the updated regulations governing VOC emissions were issued by the Taiwanes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in September 2005, legally mandating a seal cover system incorporating venting and ai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st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incinerators with regenerative heat recovery are optimal for treating high VOC concentrations, exceeding 10,000ppm as CH(4), from the oil separation basins. However, the emission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100 to 1000ppm as CH(4) from the other primary treatment facilities and bio-treatment stages, should be collected and then injected into the biological oxidation basins via existing or new blowers. The additional capital and operating costs required to treat the VOC emissions of 1000ppm as CH(4) from primary treatment facilities are less than US$0.1 for perm(3) wastewater treatment capacity.  相似文献   

20.
针对钻井废水含油量高、化学需氧量高、悬浮物浓度及色度高的特点,综述了化学破乳法在钻井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化学法破乳的机理、絮凝剂的种类和性能。并提出絮凝剂逐渐由无机向有机和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