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拥有1.8万多公里的大陆岸线,1.4万多公里的岛屿岸线,滩涂面积3.8万平方公里,海岛1.1万余个,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资源和战略利益。《2022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劣四类水质海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河口海湾,主要超标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河口海湾是沿海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区,也是陆海统筹系统治理的重要实践区,  相似文献   

2.
大家都知道,海洋与森林、湿地并列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发展蓝色经济的主要空间,承载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管辖海域辽阔,岸线漫长,岛屿众多、资源丰富、海洋开发和保护的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3.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李锡铭受国务院委托,8月19日向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草案)》的说明。他说,我国大陆海岸线有一万八千多公里(不含岛屿岸线),海域辽阔,岛屿众多,陆架宽广,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环境及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从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到明初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中国人开发海洋的脚步从未停止.长达1.8万公里的大陆岸线,38万平方公里的领海面积,6900多个岛屿……我国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和近海及海岸带巨大的海洋生态系统为国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包括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航道港口资源、海水资源、旅游资源在内多种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5.
<正>一、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现状(一)生态系统多样性中国海域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部分海域,呈北东-南西向的弧形,环绕着大陆,具有丰富的海洋和海岸生态系,拥有4个大海洋生态系统,即黄海、东海、南海和黑潮生态系统。根据生态系统类型,中国海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海洋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实现条件之一。某炼油项目配套建设的码头和海底输油管道位于物种资源丰富、珊瑚礁集中的大亚湾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该炼油项目所在海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在对该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进行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采取珊瑚礁移植等生物保护措施,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海洋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方面分析青岛近海海域生物多样性的现状,界定海洋生物多样性安全度概念,建立海洋生物多样性安全度评价标准。结合青岛市2005~2014年经济社会与环境数据,分别从压力、状态和响应三方面选取22个评价指标构建青岛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安全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PSR模型实证分析评价青岛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安全度。评估结果显示:近5 a青岛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安全度指数分别为0.51962、0.36912、0.40251、0.29003、0.43150,安全度处于严峻状态。最后,针对青岛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规范标准、环境保护和建立资源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青岛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不仅是一个大陆国家,而且是海洋国家。我国有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有6500多个岛屿,14000公里岛屿岸线。所以,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将于今年  相似文献   

9.
海岛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定量研究海岛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满足开发进程中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构建了海岛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以空间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生态系统承灾能力作为基础指标,对海岛近岸海域进行全面评价,依据其生态系统特征与人类活动特征,分别选择人工岸线开发类型、海域使用类型、水质状况、生物群落健康状况、灾害风险状况等指标开展分类评价,最后利用“短板效应”方法进行复合评价,将评价结果划分为可载、超载与临界超载3个级别,并以辽宁长兴岛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兴岛近岸海域 岸线开发强度为0.87,海域水质达标面积比率为0.75,鱼卵仔鱼平均密度为4.45 ind/m3,这3个单项指标的计算结果 均超过相应超载分级标准,受空间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短板要素的影响,该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为“超载”.表明以资源、生态环境和灾害等要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可客观全面地评价海岛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并能够科学地遴选出主导其承载力强弱的短板要素.长兴岛近岸海域可通过填海施工中预留过水通道、人工放流增补渔业资源、调整陆源排污口位置、实行岸段生态修复等措施优化开发利用方式,提升空间资源承载能力与生态环境承载力,逐步减弱短板效应.长兴岛近岸海域承灾能力属“可载”级别,为满足该区域未来发展过程中防灾减灾的需要,仍需通过编制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措施来应对突发灾害事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陆1990—2013年海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特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中国1990—2013年23 a间大陆海岸线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从海岸线空间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构建了海岸线开发利用负荷度和易损度指标,对我国大陆海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特征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1)中国大陆海岸线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海岸线长度和形态的变化两个方面,长度上,中国大陆海岸线呈现出持续增加的趋势,23 a间增加了1 045.54 km;形态方面,大量的自然岸线转变为平直的人工岸线,人工岸线增加了4 398.14 km,年均增加约200 km。2)大陆海岸线的开发利用负荷不断增加,我国距离大陆海岸线1 km范围内海域被开发利用的面积比例已超过80%;大陆海岸线重度开发岸线长度为3 118.05 km,占总长度的16.43%,其中,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和浙江的重度开发岸线长度所占比例均超过了50%;海南、福建和广西区的未开发岸线比例超过60%。3)低易损度海岸线分布存在南北差异,北方沿海地区,除山东外,其他省区的高易损度海岸线所占比例均超过了15%,南方地区海岸线资源的易损度整体较好。海南省、广西区的可开发利用潜力较大,人工岸线与易损度存在正相关。论文可为海岸线空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陆1990—2013年海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特征变化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中国1990—2013年23 a间大陆海岸线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从海岸线空间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构建了海岸线开发利用负荷度和易损度指标,对我国大陆海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特征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1)中国大陆海岸线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海岸线长度和形态的变化两个方面,长度上,中国大陆海岸线呈现出持续增加的趋势,23 a间增加了1 045.54 km;形态方面,大量的自然岸线转变为平直的人工岸线,人工岸线增加了4 398.14 km,年均增加约200 km。2)大陆海岸线的开发利用负荷不断增加,我国距离大陆海岸线1 km范围内海域被开发利用的面积比例已超过80%;大陆海岸线重度开发岸线长度为3 118.05 km,占总长度的16.43%,其中,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和浙江的重度开发岸线长度所占比例均超过了50%;海南、福建和广西区的未开发岸线比例超过60%。3)低易损度海岸线分布存在南北差异,北方沿海地区,除山东外,其他省区的高易损度海岸线所占比例均超过了15%,南方地区海岸线资源的易损度整体较好。海南省、广西区的可开发利用潜力较大,人工岸线与易损度存在正相关。论文可为海岸线空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港湾围垦或填海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问题的提出 近岸海洋中的资源包括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水产资源、海洋岸线资源以及海洋物理资源。这些资源中的海洋生物资源、水产资源和物理资源多数是可更新(可恢复或称可逆)的资源、而岸线资源中多数为不可恢复或难以恢复的资源。岸线资源中包括旅游岸线(沙滩、海岛、海岸风光、礁石等)、深水码头岸线、滩涂岸线(滩涂养殖等)以及浅海养殖岸线等。这些岸线资源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正加勒比海地处南北美洲中部,沿岸国有20个,是世界上沿岸国最多的一片海域。该海域内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以种类丰富、活跃度高、规模大的珊瑚礁而闻名。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和海水平均温度升高,这片海域面临着珊瑚礁白化、海洋酸化、极端气候事件等一系列环境危机。此外,加勒比海沿岸粗放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给当地带来的海域过度开发,海水质量下降、渔业资源退化、外来物种入侵等问题威胁着该海域和沿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加勒比海地区的海洋保护行动开始的时间较早、覆盖面相对全面,作为全球海洋环境治理的小多边环境条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许国 《环境》2002,(11):19
粤东南澳是广东唯一的海岛县,她以独有的天时地利,精心的保护管理,有序的开发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着众多的野生动植物。海岛资源综合普查和专项资源的普查结果表明,南澳的生物资源呈现多样化,全县有鱼、虾、蟹、贝、藻类等海洋生物种类1300多种,拥有102科共1400多种热带、亚热带植物,被海内外专家学者誉为“南中国海上的生物资源宝库”。南澳位于粤、闽、台三省交界海面,地处东南两海交汇处,北回归线从主岛横穿而过,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县由27个大小岛屿组成,陆域面积130.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阔达4600平  相似文献   

15.
挪威国土狭长,沿岸岛屿星 棋布,海岸线(包括岛屿岸线)长达5万公里,大陆架数倍于领陆面积。挪威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1965年开始勘探开发,至今在挪威大陆架上已钻有250口勘探井、140口生产井,年产石油5千万吨。据统计,在挪威大陆架石油开发中,每十年发生一次大规模井喷,一天流失油最多可达4000—12000吨,持续时间最长可达60—120天。自1965年以来,发生过一次大规模井喷,即1977年埃科菲斯克油田井喷,持续7天,共流失原油2万吨。在挪威海域,航运造成的重大油类污染事故平均每年发生三起,每次溢油平均为300—700吨,最多可达30万吨。溢油对挪威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被列为辽宁省重点科技项目的辽宁省海岸带资源综合调查,经五年的努力,已经进入了检查验收阶段。 辽宁省濒临渤、黄二海,海岸线绵延曲折,岛屿众多,如果把岛屿岸线包括在内,全省海岸线约长两千八百多公里。沿岸有丰富的浅海水域和宽广的滩涂地带。对海岸  相似文献   

17.
正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km~2,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6亿km~2,占总面积的71.0%,海洋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随着人口剧增和陆地资源的日益衰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将越来越依赖海洋。我国是传统海洋大国,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已经鉴定的海洋生物约占全世界海洋生物物种的七分之一,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受过度捕捞、破坏性海洋作业、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面  相似文献   

18.
选取连云港沿海3个县(区)为评价单元,以邻近海域为评价对象,通过对岸线、海域开发强度、渔业资源综合承载指数、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海洋生态承载指数、无居民海岛开发强度和生态状况7项指标测算,开展海域空间资源、海洋渔业资源、海洋生态环境和海岛资源环境四项要素的基础评价研究,按照"基础评价-专项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思路,采用"短板效应法"确定县(区)海域的超载和预警等级。结果表明,3个县(区)的综合承载类型均为"超载",预警等级均为"重警"。海水环境超载、部分岸线开发强度较高和个别无居民岛生态状况退化是影响连云港市邻近海域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的超载因子。最后,从现实状况和评价标准优化两方面对超载因子展开成因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夏季浙江海域赤潮生物群落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2006年夏季浙江海域(120°~128°E,26°~30°N)91个站位赤潮生物物种组成及群落分布,共检出赤潮生物4门30属69种,其中角毛藻属和原多甲藻属种类数占优势.赤潮生物种类数及数量分布由近岸向外海递减且有随水深增加而减少的趋势,高值区为舟山群岛和南麂列岛海域.舟山群岛海域夏季赤潮生物优势种为旋链角毛藻,是新的引发赤潮的潜在藻种;南麂列岛海域夏季赤潮生物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与往年调查结果相符.舟山群岛和南麂列岛海域仍然是浙江海域赤潮发生敏感区.  相似文献   

20.
2012年4月、7月、10月和2013年1月,对宁波南韭山附近海域15个站点的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分布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多样性指数及其群落结构。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68属157种,其中硅藻门有40属113种,占总种数的71.9%,为优势类群。该海域优势种22种,全年优势种为星脐圆筛藻,浮游植物种类数呈现环岛海域高于岛外海域的趋势,数量变化由多到少依次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浮游植物丰度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全年丰度最高点是夏季S3(700.00ind/L),最低点冬季S5(11.50 ind/L);丰度数量变化由多到少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生物量大小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海域各站点物种丰富度指数(d)、物种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生态优势度指数(d')的波动范围分别为1.70~5.12、1.95~4.06、0.67~0.84、3.38~13.00,表明调查期间南韭山附近海域物种多样性高,群落结构稳定,其中秋季的物种多样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