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刚塑性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编写了用惩罚函数处理体积不可压缩约束条件的计算程序,详细分析了棒材拉拔的稳态变形过程,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拉拔工艺的变形待征。从材料流动、受力状态、模具寿命、产品性能等方面重点分析了模角和摩擦条件对变形过程的影响,提出了模角的合理选用值。还应用密栅云纹实验实测了材料内部的变形情况,得出了与有限元解较为吻合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在大变形条件下为了使分析问题简化而对变形体提出的一种假设。这种材料在屈服前处于刚体状态,一旦屈服,即进入塑性流动状态,流动应力不随应变量而变化。  相似文献   

3.
此文针对塑性挤压成形直齿轮时,齿端局部的充角比较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是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尽量减少单纯为了局部充角而产生的塑性变形;二是制造多向流动的成形环境,使材料的多向流动改变局部充角时的应力状态。为了比较准确的掌握各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此文采用了上限元法(UBET)对直齿轮的挤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正-反向模拟并且进行了优化计算。此文用工业纯铅对m=3,Z=18的直齿轮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复杂拉伸件的模具在设计中如何选择压边分界线进行探讨,特别是针对复合工艺冲压件,在考虑模具结构时,应重视压边范围,材料流动方式和变形顺序等问题。并从模具结构上采取相应措施,这样即使拉伸件较复杂,仍能一次拉伸成功。本文所列的电冰箱上盖板托架是一次拉伸、压型、翻外边、压弯角同时进行,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5.
非圆形压延件的毛料展开,是冲压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又是一个不易用数学力学方法得到确解的问题。本文根据相似理论,介绍了四种模拟压延成形突缘变形区的模拟理论,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分别用电、流体、热传导的有关理论来模拟板料突缘变形区的应力场及材料的流动规则,以一种崭新的思路来求解不规则压延件的毛料展开尺寸。  相似文献   

6.
物理模型实验是研究边坡变形规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高水胶比条件下(水:明胶:甘油=55:2:1)制备低强度软材料模型,利用铁氟龙镀层垫板和佳丹-108干性离型剂解决了脱模困难问题,同时利用材料熔化凝固的过程模拟了岩体的固结成岩过程,在小尺寸模型实验中,模拟了纯重力作用下节理边坡开挖的大变形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坡面节理长度...  相似文献   

7.
我厂生产永久“107”型轻便摩托车尾灯座。该零件型腔底部有弓形驼背。该零件属于典型的难成形零件。我们对尾灯座的工艺分析后认为:尾灯座型腔四周类似于矩形,由二条长边,二条短边,四角有4~R8圆弧组成。它的成形特点,具有盒形一类零件的成形特点。即四角  相似文献   

8.
对冷轧条件下非对称交叉轧制情况下变形区金属流动状态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总轧制压力计算公式 ,并用理论与实验两方面进一步分析了轧制压力与交叉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能量原理,从理论上给出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参数与其基本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由实验所证实。得到了对于任何材料的变形功都有其确定的值的结论。从而从理论上证明了材料的流动应力和延伸率相互制约的事实。由此得到了计算材料熔化热能和变形热效应的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材料设计的宏观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作为非回转对称成形试验研究的一部分,进行了大量的矩形盒拉深试验。指出纯铜薄板的各向异性对矩形盒拉深成形性的影响不十分显著。增大凸模形状参数rc/w,成形中法兰短边和曲边材料向凹模口的流入速度减小,曲边变形加工度增大,是使成形极限降低的原因之一。rc/w=0.1附近,极限成形高度hmax最大。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我厂矩形软波导要求壁厚0.2mm,总长度为361mm,波峰76个,波谷75个,共151个,展开长度为0.2×150×1100。材料为特种黄铜带H80-M,代用料为H68。要求尺寸精度准确、不漏能、高压状态下不打火、驻波系数及能量损耗均要小,在工作状态下要承受充气1.5~2的大气压力而不变形。其电气性能及机械性能要求较高,给加工制造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2.
对高宽比值大的锻件预锻型槽设计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在变形过程中金属的流动状况.  相似文献   

13.
专利介绍     
一种用于飞边等温锻造的方法当金属流动到飞边的翘曲部分变形率降低SU1 0 67670一种用于飞边等温锻造的方法为将毛坯加热到工作温度 ,随后其变形率等于产品的变形率和锻造的垂直尺寸 ,这时当金属流动到飞边的翘曲部分 ,变形率降低到金属毛坯速度灵敏度的系数的最大值。用途这种方法在等温条件下超韧性材料的模锻中极为有用。优点这种方法在超韧性材料的模锻中使模具填充得更充分 ,降低了金属消耗。纤维增强圆型金属零件的生产使用单一热循环和等温锻造US564 2 851EP657554FR2 71 3 662JP0 71 971 0 8US5562 2 45一种等温锻造设…  相似文献   

14.
一、引伸—挤口工艺流程一般地说,大尺寸变壁筒形件都要经过多次变薄引伸(以上简称引伸)才能完成。由于引伸后制品口端不齐,壁厚薄不均,容易抱住冲子不退件,导致把制品口端卡坏,卷边和划痕,还使冲、模具工作表面擦伤、啃坏或粘附金属(见图1),使生产无法进行。为了保证制品口端质量,便于退件,延长模具寿命,我厂采用未引兼挤口成形工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5.
记忆光塑性法在包覆腔塑变区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忆光塑性法是一种新的网格实验方法,文中首次应用记忆光塑性法对连续挤压包覆腔塑变区的流动特性进行研究,发现进入汇合腔的铝料大致分为三个方向流动,最后达到在芯线的四周均有材料向包覆模内流动,从而在锥形包覆模内形成轴对称挤压状态,有利于保证包覆产品的同心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高温对舵面结构模态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以导弹舵面为研究对象,开展高温环境下结构模态试验方法研究.基于石英灯热辐射高温加热系统和模态测试系统搭建热模态试验测试平台,采用带水冷装置的耐高温加长激振杆实现激励的施加,设计耐高温陶瓷引伸杆进行振动信号的测试,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所提热模态试验方案的可行性.结果 当激振杆的正弦扫频试验在20~1000 Hz范围内,其传递函数值接近于1,说明激振杆传递性能良好.陶瓷引伸杆对试验件前四阶模态频率及振型影响较小,验证了陶瓷引伸杆设计的有效性.试验数据表明,试验件材料的刚度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导致各阶模态的频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 高温会使舵面结构的模态参数降低,该研究为后续型号产品的热模态试验提供了的试验手段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此文论述了紫铜结晶简休流动缩旋成形的试验过程.采用流动旋压缩旋筒形件的试验研究,实现了以减径为主的缩谈成形,旋出了满足紫铜结晶器精加工要求的大直径厚壁筒体.通过利用三向投影接触面积和三向旋压分力的计算分析,并与变薄旋压变形相比较,对流动缩旋有了一定的了解,探讨了流动旋压方式进行普通旋压变形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此文用塑性泥作模拟材料,进行了压扭复合锻造和不对称V型砧拔长的工艺实验。实验表明:压扭复合锻造的变形力仅为镦粗变形力的1╱3~1/2。当P′=P/2,(?)=40.9°时,工艺效果很好,孔洞的闭合均匀,且不闭合率小。V型砧拔长时,当开口角为115°时,A=45°,B=70°时的工艺效果最好。两种工艺均可实现小锻比、大变形,从而减小锻件的各向异性倾向。  相似文献   

19.
缩口工艺中凹模的主参数——入模角a,在有关冷冲压技术资料中,一般推荐为30°~40°。在实践应用中,入模角a在这一范围内选用,缩口力P较大。尤其是缩口前后外径比大,工件较长时,管料在缩口时易产生长度弯曲,直径镦粗、歪头等废品。入模角a的正确选用,往往成了缩口工艺成败的关  相似文献   

20.
简单介绍在塑性有限元方法中引入成形过程材料体积不变条件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塑性有限元模拟软件中存在的材料体积损失的问题,研究了影响体积损失的因素及其关系,给出了减少体积损失的措施.提出了一种解决体积损失问题的补偿方法,该方法在每一很小的时间增量模拟步内进行随时补偿.这种补偿不会影响工件的变形流动模式.但在每个模拟步内实现了工件体积不变.提高了流动模拟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