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空间关联规则是将空间数据库访问技术与事物数据库中常用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相结合,能有效地挖掘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知识、规则。介绍了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的现状,给出了空间关联规则及相关的术语定义,对基于地理信息科学(GIS)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方法进行了归纳与分析。通过对近年空间关联规则的发展研究,结合GIS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GIS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GIS在水污染控制中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专门用于地理空间信息处理和管理的计算机技术系统,造成城市水污染的污染源及其相关数据均具有空间分布特性,这决定了GIS可在该领域发挥重要作用。GIS能支持与水环境有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管理、分析、模拟和显示,以解决复杂的水环境综合治理问题和水污染控制问题;同时,建立完善的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为环境保护部门和科研部门提供研究与决策支持。本文就GIS在水污染控制这一领域的应用做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3.
水环境功能区划是保护水资源的关键手段之一。利用数字地图展示水环境功能区的空间分布与区划信息,是实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途径。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空间数据库、绘制要素图层,结合遥感解译技术与GPS定位技术,完成桂林市水环境功能区划空间数据库建设。成果可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理信息系统与海上溢油模型集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与溢油模型进行集成,其优点是能发挥GIS在模型参数获取、空间数据分析与管理、模拟结果可视化等方面的优势,使整个溢油建模过程更为便捷。文中介绍了GIS与溢油模型集成的概念,分析了GIS技术在海上溢油模型中的应用实例,给出了一种GIS与溢油模型的紧密集成方案,讨论了两者集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石棉县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是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科学技术,以GIS技术为核心,结合RS和GPS技术建立完整的县级林业管理信息系统,是林业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在实地调研、资料收集的基础上,以GIS技术为核心,构建了石棉县林业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地介绍了石棉县森林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架、数据库建设的具体步骤与方法、系统的功能和实现,以及对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问题,为今后林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前GIS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缺乏系统回顾。通过对CNKI的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外文数据库进行主题检索,借助Note Express3. 2和Cite Space V软件对选取的688篇论文进行了回顾和反思。研究发现:GIS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旅游信息化、旅游空间结构、旅游规划与开发、生态旅游评价、旅游预警、旅游交通、旅游制图、旅游大数据采集与分析等8个方面,体现了旅游信息检索、旅游空间分析、旅游辅助决策、旅游信息输出、旅游应急处理等5大功能。但现阶段的成果存在采用的研究方法欠科学、重点研究领域有待加强、研究对象相对局限、重复性研究多等问题,因此今后应加强GIS技术与多种方法的集成与融合,更好地服务于旅游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工业园区环保审批部门的规划环评相关决策能力,促进工业园区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ETL和Web GIS的多个工业园区环评全过程监管方法。该方法将试点工业园区的规划环评成果的文字描述、技术指标、图形图廓等,采用空间ETL的方式从环评报告书清洗、抽取出环评数据,在数据库设计上结合时空数据实现历史数据的管理,以统一的最新可视化编程平台技术,实现了基于Web GIS的多个园区环评数据和图形数据的互联网方式共享共通,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两个试点工业园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下一步工作将应用到更多工业园区,并与生态环境大数据、模式库结合。  相似文献   

8.
张艳军 《四川环境》2010,29(1):47-50,64
从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预警平台背景作用与意义,提出基于SOA的B/S与C/S相结合的技术架构设计及数据库层、组件服务层和集成应用层3层架构体系,探索GIS多源数据标准、GIS与模型库以及基于WebService接口的应用服务的平台集成技术实现;指出研究成果在水环境管理应用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林相图是林业基本用图,是林业生产、经营、规划设计的依据资料。林相图GIS数据库是林业GIS的基础。以石棉县为例,探讨了县级林相图GIS数据库构建的技术路线和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陶涛  刘遂庆 《四川环境》2004,23(6):98-101
本文主要研究GIS在美国源水评估中的应用,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外源水评估中的重要性,详细的论述了美国源水评估地理信息系统(Water Source Appraise GIS-WSA-GIS)的开发过程,主要包括设计数据库、建造数据库、分析数据以及显示结果四个方面,从而为我国建立水源评估的GIS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Two distinctive, independently developed technologie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and predictive water resource models, are being interfaced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sophistication in efforts to simultaneously examine spatial and temporal phenomena. Neither technology was initially developed to interact with the other, and as a result, multiple approaches to interface GIS with water resource models exist. Additionally, continued model enhancem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s) have encouraged the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 “suites” for evalua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engineering problems. Currently, disparities in spatial scales, data accessibility, modeling software preferences, and computer resources availability prevent application of a universal interfacing approach. This paper provides a state‐of‐the‐art critical review of current trends in interfacing GIS with predictive water resource models. Emphasis is placed on discussing limitations to efficient interfacing and potential future directions, including recommendations for overcoming many current challenges.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how spatial 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SOLAP), a specific category of business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especially adapted to geospatial data,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sid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GIS applications. Based on two simulated cases of realistic scenarios of a public audience, this paper aims at demonstrating the relevance of this SOLAP technology to support and improve the interactive access and analysis of multi-scale, multi-epoch geospatial information (and indirectly public involvement) for a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PGIS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3.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处理资源、环境等多种信息的计算机数据管理系统。本文介绍了6IS技术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中调查点位的布设、现场定位采样、调查数据存储等方面的应用,并探讨该技术在今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Simulation of ground-water flow and fate of contaminants in the subsurface environment constitutes a major phase of mos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site remediation studies. These simulation studies yield information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contaminants in the subsurface media. An important use of this information is to conduct exposure assessment studies.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both chemical concentrations and exposed populations render this integrated exposure analysis task rather difficul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on the other hand, provide a platform in which layered, spatially distributed databases can be manipulated with ease, thereby simplifying exposure analysis tasks significantly.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procedures that combine the simulation models and demographic databases under a GIS platform to automate the exposure assessment phase of a typical health assessment study. Procedures developed herein significantly simplify the post-processing phase of the analysis, and render the overall task more ‘user friendly.’ A site-specific application is included as a demonstration of the proposed process.  相似文献   

15.
基于RS和GIS的西藏芒康县景观空间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Landsat TM影像和区域1:5万的地形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为基础数据,运用RS和GIS手段,得出西藏芒康县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是以自然景观(有林地、灌木林地和草地)为主.利用地形数据分析3种景观类型空间分布与地形间的关系,得出3种主要自然景观沿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分布的规律,为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制定区域景观生态规划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京津冀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前缘,坝上、燕山、太行山等地区是区域水源的主要发源地,同样是京津及华北平原的主要生态屏障。对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根据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现状、规划空间布局和生态环境特点,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生态风险理论,从矿产资源的空间布局合理性角度入手,分析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影响,并以此识别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风险高发区和较高发区。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空间布局与燕山、太行山山地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区、坝上高原风沙防护区等生态功能区存在空间重叠,规模性的矿产开发会对区域内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等生态功能构成持续性影响;高海拔地区的高强度开矿同样会加剧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天津市滨海区,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邯郸市武安市等市县因密集分布了已有的矿产开发企业,并囊括了近期矿产资源开发的众多矿区,矿产资源开发的遗留性问题也比较突出,成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风险高发区。在生态影响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空间差异性生态保护对策,以期为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布局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结合人口普查数据和GIS手段,系统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武汉城市圈常住人口空间分布现状特征,揭示了基于圈层法和方向法的空间分布演变趋势,并从政策、经济、人口迁移、交通方面剖析了导致变化的驱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字城市的理念,将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环境(SEE)问题结合起来,将GIS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基于GIS空间分析功能中的空间查询和量算功能,提出了城市SEE信息查询系统的框架,实现了城市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基础信息的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