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室气体产生是"碳中和"背景下污水处理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准确掌握我国主要城市区域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的产生特征和变化规律是制定减排政策的前提。基于污水处理量的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15-2019年中国五大城市群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的排放清单,分析了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分布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五大城市群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升高,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排放量始终最高,2019年达到2042.78 Gg CO2-eq,汾渭平原城市群排放量最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最高,2019年达到20.36 kg/人;相关性分析显示,污水厂温室气体排放量与人口、GDP、污水处理能力和污水处理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甲烷排放估算及控制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和经济化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日益增多,废弃物处理不仅是大气中甲烷的一个重要排放源,而且已成为限制城市化进展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理甲烷的排放量的估算,对准确评估未来气候变化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了填埋场甲烷产生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估算了2005年-2010年杭州市填埋场甲烷排放量,提出了填埋场甲烷排放控制的对策建议,为杭州市温室气体减排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西安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及减排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翟萌  邵越  徐福军 《环境工程》2016,34(2):23-26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水平相应提高,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往往被忽略。以西安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分析了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主要来源,采用IPCC推荐方法从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两方面核算了该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量,总结出有利于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对污水处理厂实施气候友好型环境管理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温室气体甲烷的人为源及其减排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任仁 《环境导报》2000,(4):42-43
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人为温室气体。国际能源局温室气体研发项目 (IEAGHG)研究了世界范围内石油和天然气工业、采煤业、固体废弃物、污水处理、反刍动物、生物量燃烧所产生的甲烷排放量 ,考察了减排甲烷的技术措施。甲烷在大气中的寿命比二氧化碳短得多 ,其人为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比例比二氧化碳大得多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估计从人为源排放的甲烷为 375× 10 6 t/a,从天然源的排放量为 160× 10 6 t/a)。估计一种温室气体相对于参比气体二氧化碳的效应指标是全球增暖潜势 (GWP)。在典型期限 10 0年内 ,甲…  相似文献   

5.
典型炼化企业温室气体甲烷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全球变暖和气候恶化的重要根源.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组分.石油加工过程是潜在的甲烷排放源.本文以我国广西某炼化企业为样本,通过现场采样和离线分析的方法,识别出炼化企业潜在的甲烷排放源,核算了不同排放源的甲烷排放量,分析了炼化企业的甲烷排放特征.研究表明,甲烷是炼化企业排放废气中的重要成分;烟气、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储罐和油品装卸过程等均是重要的甲烷排放源项,其中烟气和储罐对甲烷排放总量贡献占比超过70%;不同源项甲烷排放特征各异,油品装载过程产生废气甲烷浓度最高;污水处理过程废气的甲烷浓度主要受常减压装置污水影响;该炼化企业每万吨原油对应的甲烷排放速率估算值为72.6 kg.  相似文献   

6.
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如何实现协同减排核算问题,该研究提出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去除协同控制温室气体的核算边界、协同机制和核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分析,给出了如何核算污染物去除的协同控制效应和协同程度.结果表明:①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去除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存在关联机制,厌氧环境去除CODCr会产生CH4,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也可产生大量CH4,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去除TN会产生N2O.②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去除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核算可分为确定核算边界、选择核算方法、收集活动水平数据与确定排放因子、质量控制、形成核算报告等步骤.一方面构建了污染物去除量计算公式,去除量涵盖CH4回收量、CODCr和TN去除量、污泥处理量;另一方面构建了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公式,排放量涵盖回收CH4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去除CODCr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处理污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去除TN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③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去除并没有协同减排温室气体排放量,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来看,单位CODCr去除量、单位TN去除量和单位污泥处理量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0.051 3、2.435 6和0.546 0 t,单位TN去除量产生的温室气体量(2.435 6 t)最大,其次为污泥处理(0.546 0 t);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来看,该污水处理厂使用电力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量(1 362.68 t)最大.研究提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去除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可行,能够根据污水处理厂相关数据判定污水处理不同环节污染物去除和温室气体减排二者间的关系.针对核算过程中存在的数据不确定性问题、质量控制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方法,如在质量控制中可通过制定核算方案、监测方案与计划,开展核算人员业务培训,进行数据核验,测量仪器校准和调整等提高核算质量.研究显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约束下,城镇污水处理厂在进行污水处理时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建立协同控制的治理体系,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3):200-208
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甲烷是除二氧化碳外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农业现已成为甲烷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农业活动中又以水稻种植及畜禽养殖为甲烷主要排放源,估算中国各区域甲烷排放量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及各省市有针对性地制定减排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IPCC推荐方法,结合官方统计数据,对全国各区域水稻种植、畜禽肠道发酵及粪便管理的甲烷排放量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中国2018年农业活动甲烷总排量为1 821.67万t,其中畜禽肠道发酵的甲烷排放量最大,约占总排量的50.69%,其次是水稻种植,约占总排放量的35.17%,畜禽粪便管理排放量最少,约占总排量的14.14%。从空间分布上看,各地域甲烷排放差异明显,其中中南地区排放量最大,其次是华东、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华北地区排放量最少。文章针对中国种植业及畜牧业相关特点,提出了控制水稻种植、畜牧业肠道发酵及粪便处理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由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而引起全球气候异常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甲烷和氧化亚氮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重要温室气体,牲畜尤其是反刍动物的肠道发酵和粪便是甲烷和氧化亚氮的重要排放源。我国是畜牧业大国,牲畜的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国农村地区的主要排放源之一。我国现已提倡发展低碳经济,走节能减排的发展道路。针对我国现状和区域特点编制牲畜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对于我国实施低碳经济、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基于IPCC方法针对我国区域现状特点,以选取特征值的方法估算了2005-2009年沈阳市农村地区牲畜因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而产生的温室气体并对5年间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作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5年间由牲畜产生的温室气体是先升后降总体上升的趋势,2007年的排放量达到最高,为187.14万t;对于牲畜种类排放源的分析中,牛类、羊类、猪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牲畜种类,而马、驴、骡、家禽及兔占据了较少的排放量;对于畜牧业产值的分析中发现,5年间沈阳市的畜牧业增长了79.5%,2007-2009年沈阳市的畜牧业逐渐走上了产业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脱钩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对武汉市2005、2010和2012年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2005、2010和2012年废弃物处理中生活垃圾填埋和废弃物焚烧产生的温室气体量最大,占折算为碳含量后的71.46%以上,是武汉市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填埋产生的温室气体在2010年达到峰值,因填埋量减少、焚烧量增加导致焚烧产生的温室气体量增加。废水处理中温室气体的量相对较小,产生甲烷(CH_4)约0.44至0.67万t。废水处理中温室气体排放量随着污水收集率逐步提高而降低,而又随污水总量增加而增加。总体来说,废弃物处理中二氧化碳(CO_2)排放量逐年增加,CH_4先增加后降低,氧化亚氮(N_2O)逐年增加。此外,武汉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控制填埋量和焚烧量,而加强废弃物的收集和管理,以及技术提升、生态修复、增加植被碳汇将是武汉市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控制和减排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吴放  竺越 《环境保护》2013,41(15):78-79
美国交通减排理念的转变美国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2011年的数据显示,其排放量占到了全球排放量的21%,其中29%来自于交通运输部门。因此,美国在制定全面的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时,减少交通运输环节废气的排放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研究成果,交通环节的温室  相似文献   

11.
城市污水处理行业污染物减排与CO2协同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明确污水处理中COD去除量与CO2排放的关系,有助于提高污水处理厂COD去除率的同时减少CO2排放量.从系统优化的角度对污水处理节能减排开展研究,以城市污水系统费用最小化为目标,各个污水厂的日处理量和回用水量为系统变量,构建城市典型污水处理系统规划模型,根据参数COD排放标准和二氧化碳排放限值的变化进行优化,调整污水运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COD排放标准分别为二级、一级B、一级A时,总CO2排放量分别为13408.74,15304.47,15900.81t/a.结果表明,COD排放标准越高,COD去除率增大,CO2排放量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2.
明确污水处理中COD去除量与CO2排放的关系,有助于提高污水处理厂COD去除率的同时减少CO2排放量.从系统优化的角度对污水处理节能减排开展研究,以城市污水系统费用最小化为目标,各个污水厂的日处理量和回用水量为系统变量,构建城市典型污水处理系统规划模型,根据参数COD排放标准和二氧化碳排放限值的变化进行优化,调整污水运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COD排放标准分别为二级、一级B、一级A时,总CO2排放量分别为13408.74,15304.47,15900.81t/a.结果表明,COD排放标准越高,COD去除率增大,CO2排放量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城镇污水处理厂由于运行过程中能够大量产生二氧化碳(CO_2)、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而被视为重要的人为温室气体释放源.采用基于污染物削减量的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14年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排放清单,并分析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分布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4年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以CO_2-eq计)为7 348.60 Gg,CO_2、CH_4和N_2O排放量分别为6 054.57 Gg、27.47 Gg(769.08 Gg,以CO_2-eq计)和1.98 Gg(524.95 Gg,以CO_2-eq计);各省份间排放量差异明显,华东地区排放量较高,西北地区排放量较低,西藏几乎没有排放,2005~2014年这10年间中国通过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增长了229.4%,CO_2、CH_4和N_2O的涨幅分别为217.9%、217.9%和520.3%;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污水处理量与当地城镇污水厂温室气体释放量相关性最大,人均蛋白质供应量与城镇污水厂N_2O产生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基于情景分析的杭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协同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杭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措施对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效应,本文以2015年为基准年,估算2020年杭州市机动车常规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通过设置8种控制措施情景,测算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减排量,运用弹性系数法和协同效应坐标系法分析了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在各种控制情景下,杭州市机动车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均有削减,且具有正向的协同减排效应.单一控制措施中淘汰高排放老旧车对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减排效果最明显,协同效应突出,淘汰国Ⅲ柴油货车和推广新能源车的减排效果和协同效应次之,这3种措施是杭州市交通领域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综合管理的关键措施.采取综合性措施或者结构性措施,无疑可以最大幅度削减杭州市机动车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为实现杭州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和碳排放达峰协同"双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主要温室气体及VOCs排放的变化特征,基于《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浙江省市县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和《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推荐的方法,估算了2005-2016年杭州市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温室气体及VOCs排放量.结果表明:2005-2016年杭州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占绝对主导地位,VOCs排放只占极少一部分.杭州市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温室气体和VOCs排放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与2005年相比,2016年杭州市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了68.8%,VOCs排放量增长了134.0%.从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来看,杭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远高于焚烧处理方式,但填埋处理的VOCs排放量却低于焚烧处理方式(2007年和2008年除外).杭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和焚烧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分别为0.72~0.86、0.18~0.23.从排放贡献和排放强度来看,采用填埋处理方式有利于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VOCs的排放,而采用焚烧处理方式更有利于温室气体的减排.随着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的上升,无论是温室气体还是VOCs,杭州市人均垃圾处理排放量总体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研究显示,深入垃圾分类回收、控制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优化垃圾焚烧处理方式,可以实现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温室气体和VOCs的协同减排.   相似文献   

16.
废弃物处理所释放的甲烷、二氧化碳和氧化亚氮是温室气体排放估算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海南省废弃物处理固体废弃物填埋、焚烧、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估算,得出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2010年海南省城市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以CO2当量计算总量为65.79万吨,同时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不确定性约为30%,并提出拟采取的降低不确定性措施,为今后不断完善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经过国际间多年的讨论,终于在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签定议定书之后,确立了温室气体过量排放所可能引发的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因此.温室气体排放管制的实施,应该具体落实在国家、产业和企业等不同层面。采取符合经济效益的减排方式,以降低温室效应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国际标准化的温室气体测量和监测方式,是国际间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稽核及数据比较的基础,以降低国际间相关减量数据报告的误差,并可作为国家、产业和企业等选择不同减排策略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俊  刘添添  李振山 《环境工程》2016,34(11):94-98
为减少臭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北京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于2008年开始推行膜覆盖工艺。目前对于膜覆盖工艺甲烷减排效果尚缺乏综合评估。选择北京市安定生活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测量与模型估算分析评估了2014年填埋场膜覆盖工艺与传统黏土覆盖工艺甲烷排放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填埋场膜覆盖工艺和传统黏土覆盖工艺的甲烷年总排放量分别为3.43×10~6m~3和5.56×10~6m~3,膜覆盖工艺甲烷年减排量为2.13×10~6m~3,减排率达到38.3%,甲烷减排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以上海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采用上游-操作-下游(UOD)表格法,分析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不同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及影响其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过程是温室气体排放源,以吨垃圾净CO2排放量计,达166~212kg.生活垃圾中自含化石碳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最大,CO2排放量为257kg/t;因焚烧发电上网而获得的净减排量为120kg/t;垃圾收运、辅助物料消耗及焚烧灰渣处理等引起的排放量总计为27~45kg/t.生活垃圾沥出渗滤液后续处理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7.7kg/t.节省焚烧过程辅助物料使用和改变焚烧灰渣处置方式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但是减排效果有限.我国各地区电能基准线排放因子存在差异,对焚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0~13%.降低生活垃圾含水率、提高垃圾可发电量是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源汇转换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20.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GHG)的浓度升高,而正确估算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对于制定减排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某企业馏份油加氢装置为固定燃烧源,采用现场监测方法计算了该企业2011年GHG的排放因子及排放量,并与利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供的GHG排放因子所估算出的GHG排放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现场监测方法计算得出的GHG排放量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