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微滤-两级反渗透组合膜系统处理电镀废水,在膜系统前根据不同废水分类分别设置不同的预处理工艺。系统运行4周,各类废水的RO产水均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含铬RO浓缩液浓度2000~2400mg·L-1,含镍RO浓缩液浓度4800~5600mg·L-1。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生物强化/混凝沉淀工艺处理电镀工业园区的物化出水,重点考察了本工艺对进水COD、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生物强化工艺能有效降低废水中的COD、氨氮,混凝沉淀工艺能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当进水COD在200~ 350 mg/L、氨氮在20~35 mg/L时,出水水质能够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表2的标准,即COD≤80 mg/L、氨氮≤15 mg/L.  相似文献   

3.
电镀废水原处理工艺与现处理工艺进行了对比,两套工艺首先均是对含氰废水和含铬废水进行预处理,然后预处理后与酸碱废水均质为综合废水,两套工艺在综合废水处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处理工艺为一级物化,出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现处理工艺为二级物化,出水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  相似文献   

4.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磁性树脂吸附-离子交换组合工艺对某公司排出的电镀综合废水进行处理,系统地阐述了各处理单元对废水的处理效果,经该工艺处理后的废水能稳定达到GB 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表3水污染物特别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采用基于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高效载体生物床工艺对温州某电镀基地废水进行了深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项工艺技术对电镀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对总铬、六价铬、总镍、总铜及总氰等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试验连续运行2个月以上,在进水COD及重金属浓度均有较大波动的情况下,保持COD平均去除率为62.3%,出水COD浓度降至60.0mg/L左右;出水总铬、六价铬及总氰浓度分别降至1.0mg/L、0.2mg/L及0.3mg/L以下;出水总镍与总铜平均浓度分别为0.33 mg/L与0.27mg/L,远低于《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的浓度限值,保障废水稳定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某上市企业,在电镀生产过程中产生一股化学镀镍废水,该类废水中含有各种络合剂及助剂等物质,严重影响重金属镍、磷酸盐等去除;用酸性氧化沉淀+离子交换深度处理法工艺处理该镍系废水,经调试运行表明该方法处理稳定可靠,处理效果优良,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三标准,即出水总镍≤0.1 mg/l、总磷≤0.5 mg/l。  相似文献   

7.
李尊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12):116-118
某矿山机械装备公司退城进园,该公司电镀车间产生含锌、含铬、含镍、含铁等重金属电镀废水,污染物浓度远超过《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2008)标准限值.该公司针对目前生产废水中污染物种类多、水质复杂的特点,采用对电镀废水经化学分质处理的工艺,再经反渗透处理后部分回用,剩余废水及膜的浓缩液经二效真空低压蒸发处理,结晶盐作为危险固废处置,实现废水“零排放”.该项目建成后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采用序批式预处理+连续式处理方式对汽车镀饰电镀废水进行分质处理,工程实例处理规模为200 t/(12 h),总投资600万元,运行成本为9.6元/t,出水Ni、总铬、Cu浓度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出水CODCr浓度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出水氨氮和TP达到《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 33/887—2013)要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重力分离、二氧化氯氧化、化学沉淀+过滤方法分别对某镀铜车间的含油、含氰、含铜废水进行分类处理,在pH=9的条件下,采用二氧化氯作为氧化剂将CN-氧化为N2;金属铜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与氢氧根产生难溶的氢氧化铜,经沉淀过滤后出水,主要污染物去除率达到98.2%,处理后水质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和《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1)相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0.
温州市某电镀厂,在电镀表面前处理过程中产生一股有机前处理废水,该类废水有机物含量高,CODcr≥800 mg/L,可生化性差;用微电解组合ABFT生化工艺处理该类有机废水,经调试运行表明该物化生化法处理该有机废水效果稳定可靠,处理效果优良,主要污染物去除率可达90%以上,处理后出水水质全部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二标准有机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1.
江苏某电镀有限公司每天产锌镍合金电镀废水约300m~3/d,采用Fenton预处理+重捕剂工艺进行处理。进水Ni~(2+)、Zn~(2+)、COD分别为9 mg/L、12 mg/L、180 mg/L,PH:11~12,出水Ni~(2+)、Zn~(2+)、COD可分别控制在0.3 mg/L、1.0 mg/L、70 mg/L以下,PH:6~9。Ni~(2+)、Zn~(2+)、COD去除率可达97%、93%、59%以上,出水可稳定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2标准。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铝合金镀镍废水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结合工作实践,从电镀废水水质特征、处理工艺及其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适用于国家新颁布的《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3.
铝合金电镀环评中污染防治措施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铝合金电镀环境影响评价中废水分类、水质特征及污染防治措施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对电镀废水分类原则、处理工艺及其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适用于国家新颁布的《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4.
危险化学品运输槽罐车在清洗过程中会产生洗车废水、含油废水、有机废水以及甲醇、苯乙烯等废气。废气经过吸附处理和等离子氧化的方法处理后,其浓度和TVOC指标分别达到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和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洗车废水采用混凝-斜板沉淀-过滤工艺处理,含油废水采用平流斜板隔油池-气浮池-砂滤柱组合工艺处理,上述两类废水经处理后的相关指标均达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可直接回用于车辆清洗;有机废水采用白土活性污泥法-厌氧滤池-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出水COD去除率达90.7%,符合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以某电镀厂经Na2S预处理后的废水作为研究对象,选用Na OH、Na2S和有机巯基类化合物(EDTC)作为重金属捕集剂,对废水中低浓度Ni进行深度脱除.通过处理效果对比,最终选用EDTC作为Ni理想的捕集剂,重点考察了加药方式、p H、EDTC投加量、反应时间、PAC投加量及不同含Ni电镀废水对Ni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EDTC去除Ni的机理.结果表明,Ni初始浓度为6.41 mg·L-1时,最佳工艺条件依次为:p H为7.0,EDTC投加量为摩尔比nEDTC/nNi=4,反应时间为15 min,PAC投加量为100 mg·L-1,PAM投加量为2.5 mg·L-1,此时出水Ni2+浓度为1.08 mg·L-1,去除率达83.15%.在此基础上,针对3种不同含Ni电镀废水,经EDTC处理后Ni去除率均在80%以上,部分废水出水Ni2+浓度低于0.1 mg·L-1,达到了《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关于Ni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要求(0.1 mg·L-1).红外光谱图和有机元素分析结果表明,EDTC与Ni会发生螯合反应,即EDTC巯基中硫捕捉Ni2+并趋向成键,生成难溶的螯合产物,从而有效地去除废水中Ni.  相似文献   

16.
以秸秆和粉煤灰制得纤维陶粒,作为曝气生物滤池(BAF)的载体填料处理生活污水和餐饮废水,考察了装置对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情况,并用经稀释后的高浓度含油餐饮废水来考察其抗冲击负荷能力。结果表明:水处理运行期间,装置对城市污水主要污染物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率相对稳定,10 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33%、77.44%、82.41%;出水浓度均低于GB 8978-1996一级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DB 32/1072-2007规定的城镇污水处理厂Ⅰ,Ⅱ级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出水水质良好。对高浓度含油餐饮废水的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率平均分别为86.5%、68.98%、80.3%,均低于对城市污水的相应去除效率;除COD外.装置出水保持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说明纤维陶粒作为BAF载体填料对高浓度COD废水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17.
某电镀废水处理工程原有处理工艺出水量不稳定且不达标,因此将三阴柱低纯水离子交换除铬工艺改造为连续反应—斜板沉淀—石英砂过滤工艺,改造后实际运行稳定,出水均达到国家标准《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及辽宁省地方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21/1627—2008)中相关规定,节约了水资源。  相似文献   

18.
研究粉煤灰处理印染废水方法,包括粉状粉煤灰直接吸附处理印染废水和颗粒粉煤灰处理印染废水,并且与颗粒活性炭处理印染废水进行对比试验。粉状粉煤灰处理后印染废水COD和色度都达到了GB4287-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其中COD达DB21/1627-2008《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颗粒粉煤灰处理后的印染废水达GB4287-92的一级排放标准,但未达到DB21/1627-2008排放标准。在试验条件接近或相同的情况下,粉煤灰对COD值和色度值的处理效果均优于颗粒活性炭。  相似文献   

19.
采用基于Ti/RuO_2-IrO_2和Fe电极的电氧化-电絮凝工艺处理柠檬酸-镍(citrate-Ni)的重金属络合废水,探究电解质、pH、电流密度和处理时间对citrate-Ni的影响及破络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NaCl为电解质,初始pH值为5,电流密度为100A/m~2,电氧化反应25min,电絮凝反应20min时,Ni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9.6%和75%,出水Ni和COD的浓度均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的要求。Citrate-Ni的破络机制为:通过Ti/RuO_2-IrO_2直接氧化和间接氧化产物HOCl的作用,破坏其络合结构,生成C_3H_6O、HCOOH、CH_3COOH、C_3H_6O_3、C_4H_8O_3和C_5H_6O_5等小分子物质,同时释放Ni~(2+);再利用Fe-电絮凝产生的新生态Fe(OH)_2对Ni~(2+)的吸附和混凝沉淀作用将其去除。  相似文献   

20.
电镀废水中合有氰化物,酸,碱以及六价铬,铜,锌,镉,镍等重金属污染物,毒性很大,危害严重.因此,电镀废水的治理仍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本设计针对镀锌废水,根据我国现行的环保法规,采用化学沉淀法对废水进行处理.出水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96-1996).本工艺通过对离子交换法和电解法的比较,采用化学沉淀法为主体工艺,并结合过滤技术对镀锌废水进行处理,同时对主要处理构筑物和设备进行了设计计算和选型并对工艺效益和工艺成本进行初步分析,经处理后的电镀废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96-19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