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垃圾渗滤液污染控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以及水质特点,结合国内外研究和应用实例,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方式及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比较了合并处理等三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式的优缺点,阐述了物化处理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建议渗滤液处理应综合考虑水质水量、经济技术及环境等因素,优先考虑场内建设渗滤液处理系统,对于难处理的渗滤液可以考虑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高效物化"联合工艺处理。  相似文献   

2.
孙建业 《环境保护科学》2006,32(4):21-22,26
从垃圾渗滤液的末端处理技术,即预处理、生物处理、后续处理三个方面分析了垃圾渗滤液的单独处理技术,并对渗滤液的回灌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的实施,我国大部分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面临着技术升级改造问题.分析了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路线出发,探讨了垃圾渗滤液不同处理技术环节的发展方向,提出对现有技术的升级改造与新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是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的...  相似文献   

4.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是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水体、土壤、大气和生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是国内外污水处理的一大难题;综述垃圾渗滤液的四大水质特性并总结了近年来在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主体工艺及深度处理技术上的研究进展,包括普通的物化预处理和常见的生化主体工艺以及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高级氧化技术、膜分离等深度处理工艺;最后为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非常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生物法处理难以适应其水质的变化,文章介绍了光催化氧化、催化湿式氧化、Fenton氧化、电化学氧化及相应的催化氧化、化学氧化、等离子体技术、超声波技术等高级氧化技术的机理,总结了它们应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影响因素和效果,高级氧化具有反应速度快、无二次污染、水质适用范围广、对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降解彻底等特点,但同时也受到水量和成本的限制,最后指出高级氧化技术之间的优化组合以及将其作为预处理单元与生化联合处理垃圾渗滤液应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应用加载磁絮凝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多变的高浓度难处理有机废水。本研究采用加载磁絮凝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并讨论了适宜的磁载体、凝聚剂和絮凝剂的加入量。  相似文献   

7.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多变的高浓度难处理有机废水.本研究采用加载磁絮凝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并讨论了适宜的磁载体、凝聚剂和絮凝剂的加入量.  相似文献   

8.
传统生物处理工艺对垃圾渗滤液,特别是老龄化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差,而膜生物反应器(MBR)在这方面显现出巨大优势。MBR通过截留微生物保持高生物量浓度,只需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并可承受较大有机负荷率,能有效去除有机物及微污染物,对氨氮的去除率达90%以上。优化条件下,对老龄垃圾渗滤液中COD的去除率达75%以上。虽然MBR性能稳定,但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和高浓度的氨氮对反应器有不良影响,并且较大的污泥龄也会降低反应器的性能。然而厌氧MBR和改进型活性炭粉末MBR在垃圾渗滤液的治理中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垃圾渗滤液调节池工艺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影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多少的因素,比较了渗滤液产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计算了渗滤液产量及调节池容积,在调节池设计上采用了浮盖技术,以满足渗滤液预处理功能和控制蚊蝇滋生及臭气外逸,目的是便于有关人员在使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标准时能正确理解调节池设计规定。  相似文献   

10.
SBR工艺处理城市垃圾渗滤液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参考国内外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案后,选择厌氧预处理 SBR工艺作为处理方案,通过实验对该废水处理的情况来看,该工艺较好地适应了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特点,能达到比较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对处理工艺要求高。文中采用"预处理+调节池+UASB+MBR+纳滤+反渗透"工艺处理渗滤液,该组合工艺具有系统稳定、工艺先进、出水水质较好等特点。介绍了东北地区某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实际应用,着重分析了深度处理工艺、浓缩液回喷系统。  相似文献   

12.
电化学氧化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电化学氧化技术预处理渗滤液,在以钛涂钌铱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极板距离1.5cm,电流密度60mA/cm2,不外加电解质的情况下,电解120min,渗滤液的COD去除率达到48.6%,NH4+离子浓度去除率达53.6%,BOD5/COD比值由0.15提高到0.38,达到了较好的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普遍采用的是以膜法处理为核心的工艺技术,其存在膜浓缩液后处理和处理成本高等问题。结合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和生物处理,采用"高级氧化+生化处理"技术,可以规避膜法的弊端,是一种技术可行、经济适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回灌渗滤液pH和VFA浓度对填埋层初期甲烷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人工配制渗滤液回灌模拟填埋柱的方法,研究了回灌渗滤液中pH和VFA对填埋层甲烷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回灌渗滤液酸性条件(pH=6)下,且回灌渗滤液中存在一定量的VFA时,填埋层仍可迅速甲烷化;并且VFA浓度越低,填埋层甲烷化过程稳定时间越短.回灌渗滤液pH为7时,保证填埋层仍能快速进入甲烷化阶段的最高VFA浓度不应超过4000 mg·L-1(以C计).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反应器填埋初期,以回灌为目标的渗滤液预处理工艺的出水水质要求可适当降低,这既有利于控制渗滤液预处理的成本,也可避免预处理后渗滤液中有机酸浓度过低,导致填埋层可转化为甲烷的有机碳过量流失.  相似文献   

15.
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垃圾渗滤液的特点以及在垃圾渗滤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面临的技术难点。从环境技术管理以及工程技术开发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垃圾渗滤液的管理与控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垃圾渗滤液是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发酵、降解产生的高污染性污染物,渗滤液的处理难度大尤其是老龄化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难度更大,是填埋场设计、运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垃圾渗滤液由于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氨氮,一直是我国污水处理领域的重点及难点。总结了渗滤液的水质特点,然后结合国内外垃圾渗滤液处理方面的研究,探讨了不同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优缺点。目前渗滤液处理技术主要有物化法和生化法,利用生化法实现垃圾渗滤液的深度脱氮进而降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成本,是未来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正逐步成为垃圾处理的主流技术,垃圾渗滤液的二次污染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分析了焚烧厂渗滤液的特点、排放标准及处理方式,指出了渗滤液处理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我国焚烧厂渗滤液管理与控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电絮凝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继东  赵勇胜  赵晓波 《环境工程》2006,24(5):29-30,37
本研究采用电絮凝技术预处理垃圾渗滤液,在以铁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极板距离1·5cm,电流密度50mA/cm2,不外加电解质的情况下,电解90min,渗滤液的CODCr去除率达到57·6%,NH4+去除率达40·1%,BOD5/CODCr比值由0·15提高到0·32,达到了较好的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协同氧化剂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控制垃圾渗滤液对水体环境的污染,根据垃圾渗滤液的特点及其主要污染物,采用高效协同氧化剂进行预处理和终端处理。为此,介绍了该工艺流程及其原理,并对具体应用工程进行了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其工程处理效果好,COD去除率达到97%,且可达标排放,经济和技术指标亦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