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9 毫秒
1.
黔南喀斯特区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黔南喀斯特区气候的一般特征,气候动态变化趋势,异常气候现象及气象灾害生态环境建设与气候条件改善,并指出:黔南由于受到地形地貌多样复杂,纬度较低和海拔较高等地理因素的影响,气候复杂多样,地区差异较大。自1961年以来,年平均气温趋于下降,年降水量趋于减少。  相似文献   

2.
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国家气象局章基嘉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气候灾害频繁。不少重要农业,如: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皆处于所谓“气候脆弱区”,异常气候发生的频率高。气象灾害重,是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正>分区的意义与目的我国地域辽阔,地理与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区域间自然条件、历史进程和人文环境差异显著。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模式各异,对生态环境的胁迫强度不一。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我国各地区生态环境特征和  相似文献   

4.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地势起伏不平,地貌类型多样,地质结构复杂,自然环境和各地气候差异显著。历年来各种灾害此起彼伏,频频发生,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健康,对生产建设造成了一定危害。本文就我省的各种生态环境灾害及减轻灾害、防灾救灾的对策进行探讨。云南生态环境灾害的类别目前关于灾害的分类有多种意见。如成因分类法,灾害程度分类法,过程分类法。组成成分分类法和持续时间分类法等。各有道理。在某种研究场合用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各种气象灾害日趋严重。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还给农业、旅游业、娱乐业等对天气敏感的行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一种新的保险种类"天气保险"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1949-2013年中国气象灾害灾情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吴吉东  傅宇  张洁  李宁 《自然资源学报》2014,29(9):1520-1530
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带来的气象致灾因子强度、频率以及承灾体暴露性变化,使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变得更加复杂,也使其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当务之急和优先重点。气象灾害灾情的趋势分析可以为气象灾害防御、防灾减灾规划和气候变化适应等提供参考依据。论文从气象灾害损失和发生频次两个维度出发,基于死亡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两个表征灾害影响的关键指标,以绝对值和相对值统计了近65 a(1949-2013 年)中国气象灾害灾情的变化特征。近65 a 我国气象灾害统计结果显示:①累积死亡人口超过155 万人,死亡人口和百万人口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年均死亡人口由20 世纪50 到60 年代的超过10 000 人逐步下降到21 世纪以来的年均约1 000 人;②直接经济损失累积约12 万亿元(2013 年价格),直接损失绝对值呈上升趋势,年均直接经济损失由20 世纪50 年代不足1 000 亿元上升至21 世纪以来的超过 3 000 亿元,直接损失比率(直接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损失率由20 世纪50~60 年代超过15%下降到21 世纪以来的1%左右;③近20 a(1994-2013 年)气象灾害灾情分析表明,死亡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的比例多年平均值分别为55%和87%,考虑气象相关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影响,该比例分别增至81%和89%,次生灾害对人口死亡的贡献突增;全球灾害数据库(EM-DAT)的统计表明,洪涝、台风、干旱和降水相关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是影响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且影响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气象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随着气候变化影响的日趋明显,极端性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干旱、冰雹等灾害严重影响农业发展与中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8.
公路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公路建设促进荒漠环境改善的同时,由于荒漠区生态环境脆弱,公路建设较湿润区易引起环境退化,且生态恢复十分困难。新疆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系统结构简单且稳定性差,属中国乃至世界上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是中国荒漠面积最大的省区,荒漠环境复杂和类型齐全。荒漠区公路建设的自然环境具有区域生态脆弱,水源短缺,路域土质复杂,环境保护问题多,道路病害较多等特点。公路建设引起的环境退化主要表现在:致使区域植被覆盖度降低,为灾害发生提供有利地貌条件,引起水、土理化性质变差,对路域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荒漠区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变差等6方面。针对荒漠区自然环境特点与公路建设引起的环境退化及成因,提出在公路规划设计、施工、营运3阶段防治公路路域环境退化的17条措施,以保护荒漠区路域环境和保障交通畅通及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祥  淮建军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6):1460-1471
农业气象灾害多风险评估对于防灾减灾、制定风险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80—2015年陕西省农业气象灾害年度统计资料和2015—2018年农户调研数据,运用贝叶斯网络、贝叶斯分层模型(BHM)等多风险评估方法,分析陕西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趋势、灾害间相互作用以及生计资本对于不同作物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0—2015年陕西省洪涝的灾害率和灾害强度显著下降,斜率分别为0.17%、0.7%,冷冻的灾害率显著上升,斜率为0.25%,干旱和风雹灾害无明显变化;(2)干旱和洪涝显著影响其他灾害,各种灾害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3)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率、农作物种植面积、农村用电量和农用磷肥施用折纯量等生计资本指标,可以显著降低脆弱性。本文有助于提高农户对农业气象灾害的适应能力,为预防和治理农业气象灾害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象科技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支持工作.在过去的几年中,紧密围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实施,中国不断完善气候系统观测网,加强气候变化基础资料数据平台的建设,提高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防范应对能力,大力提升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应急响应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科技支撑能力.有针对性地组织气候  相似文献   

11.
以镇江气象工作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例,阐述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气象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建立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机制的重要性,介绍了镇江气象如何在气象灾害应急、应对气候变化、三农工作、气象文化等方面探索建立气象保障机制的情况,并提出将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机制,使气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祁连县央隆地区地处高寒,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受气温升高、雪线上升、降水减少等气候因素的影响,使原本脆弱的环境条件更加恶化。本文对该地区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气候环境条件是影响宜居的一个重要因素。运用多层次评价模型,从气象灾害、大气环境、人体健康及生态气象等4个层面筛选出20项指标,构建区域气候环境宜居性的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以南京江北核心区为例,对其宜居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青奥生态建设期间(2011—2014年),研究区的宜居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属于宜居范畴,接近非常宜居的标准。这反映青奥会期间的环境整治与灾害防治工作初见成效,对江北核心区的宜居性起正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引发的决策气象服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此次决策服务工作的特点:1)服务及时、准确;2)服务产品类别多样、针对性强;3)灾害天气实时监测频次高、信息发布快;4)服务材料涉及面广。同时结合实际服务经历分析了在服务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1)加强应急管理,归口应急任务来源;2)建立和完善分灾种的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实施方案;3)加强部门联动防御机制建设;4)加强灾害评估,开展灾害预评估工作;5)建立精细化的决策服务系统;6)统一决策服务前端信息产品调阅端口,开发决策服务产品制作、发布平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从贵州地质地貌复杂,喀斯特作用强烈,农业生态类型多样,自然生态系统脆弱等特征出发,在多年实地调查基础上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特点和变化,以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建立良性生态环境,取得生态、经济双重效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尊重自然规律准确把握气象服务保障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关系入手,介绍了云南省生态气象监测网络体系、生态环境气象预报预警能力、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能力、面向生态环境保护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益等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现状,针对云南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提出了进一步提升生态气象观测能力、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气象预报服务体系、加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强化面向生态扶贫的高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提升人工影响天气服务现代化水平五项基本措施,为云南省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与基层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与基层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生态环境的变化影响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这会影响农业生产,也对农业气象服务的质量带来严峻的挑战,这些会直接影响农业稳产高产与优质高效,且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让农业气象信息服务也面临更高的要求。而气象服务是基层气象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紧扣时代主题,围绕中央一号文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发展适合农业生产一线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大气是广义的“环境”的组成部分,天气和气候对大气环境、生态系统的形成及演变有着重要影响。从掌握大气和环境变化的现状及演变规律,空气质量预报、环境污染应急处置气象保障、生态环境建设效果评估等方面,结合实例详细论述了气象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撑的主要内容。提出了气象部门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发挥作用的关键领域。  相似文献   

19.
许秀萍 《福建环境》1995,12(5):9-10
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资源增值及保护好生态环境,城厢区探索出了建设生态农业是“建新村、奔小康”的一条康庄大道。自1993年开展建设生态农业试点工作以来,已取得显著成效,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趋于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原生态环境下广西涠洲岛近50年气候变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涠洲岛气象站由于其特定的地理位置,使得该站成为广西为数不多、大气观测环境50年来持续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的气象台站之一。应用该岛屿气象站及与之相邻的广西北海市合浦气象站1956~2005年的气温、雨量等气象资料,分析、比较近50年来北部湾海域气候自然变化和在城镇大规模发展影响下气候变化的差异及发展趋势:用Yamamoto法和Mann-Kendall法对5年滑动平均气温、雨量等要素季和年时间序列进行突变检验,对定量地论述在全球气候变暖情况下区域性气候自然变化的响应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