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言 U~(230)、U~(235)、U~(234)是属于天然铀和锕系系列中的三个长寿命的同位素。在放射系列中,U~(238)(T_(1/2)=4.51×10~9年)和U~(234)(T_(1/2)=2.48×10~5年)被Th~(234)(T_(1/2)=24.1天)和P_(?)~(234)(T_(1/2)=1.18分)分隔开。 近几年,科学工作者已经研究了U~(238)和U~(234)在海水和江河水、珊瑚、暗礁和深海沉积物中的异常行为,但对海岸沉积物,特别对印度沿海海岸的沉积物研究得很少。  相似文献   

2.
<正> 1979年美国原子能工业的普遍悲观情绪,到1980年时转变为在勘探、开采和选矿方面的公开收缩。其他各国情况稍微好些。国内这项工业在供需达到平衡之前,可能还要收缩。要使这一状况好转,要求美国的政策有所改变,即在国家能源供应上利用更多的核动力。然而,即使实现了这种改变,新的原子能发电站的运转也可能是三、五年以后的事了。  相似文献   

3.
<正> 模式的数学方程由于化学分馏,U、Th 和 Pb 主要积累于地壳中,因此,U/Pb 和 Th/Pb 以及μ=~(238)U/~(204)Pb 和 W=~(232)Th/~(204)Pb 等比值在地质过程中均分别增长。如果假设温度是决定化学分馏和壳、幔不同层位之间物质交换强度的主要因素,那么可以从逻辑上假设:μ和 W 的变化速  相似文献   

4.
上海某化工厂以独居石为原料,生产各种稀土元素和硝酸钍产品,每天排出一千多吨废水,经过处理,放入长江口。废水中含有放射性元素铀、钍、镭,为此,建立一个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及时对排放废水进行有效的监测。本方法利用铀试剂Ⅲ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性能,对废水不作浓集分离,直接在8NHCl(草酸饱和)中,对铀、钍进行比色测定。锆的干扰用草酸掩蔽,稀土和其它杂质离子的干扰用加六偏磷酸钠溶液校核的方法来消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铀、钍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对人体均有危害,为保证人民的健康,有必要对环境样品中痕量铀、钍加以调查。在国内分光光度法应用很广,分光光度法测定铀、钍灵敏度为0.01—0.02μg/ml。 本文在TBP硅胶柱和N263硅胶柱分别测定铀、钍的方法基础上,探讨了铀、钍的联合测定条件,柱吸附的酸度,淋洗体积,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方法对环境样品的回收率,色层柱可连续使用10次以上。  相似文献   

6.
<正> 脉状石英的氧同位素组成可以用来作为热液来源的指示剂和在钼和铜钼矿床中划分成矿作用阶段的一种可能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U和Th是放射性元素,K、Fe、Mo、Mg和Zn是植物生长需要的必要营养元素。粉煤灰中U、Th、Fe和Mo的含量略高于空白土壤中Fe和Mo的含量,K、Mg和Zn的含量低于空白土壤中K、Mg和Zn的含量。掺施粉煤灰并没有引起施灰土壤及所产蔬菜中各元素含量的明显变化。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及食品、卫生标准的限值相比,施灰土壤及所产蔬菜的U、Th、K、Fe、Mo、Mg和Zn的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相似文献   

8.
系统采集了我国东北地区132个表层土壤样品,采用混合酸全溶分解样品,使用UTEVA萃取色谱分离样品溶液中的铀,应用串联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MS)测量样品溶液中238U、235U、234U,获得了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3种铀同位素浓度水平和分布.首次大范围报道该地区表土中234U水平,发现在部分土壤中234U发生明显的同位素分馏.235U/238U原子比值分布显示区域大气核武器试验的放射性颗粒物在山脉迎风坡有明显沉积,导致大兴安岭等山脉的西侧235U/238U原子比值较高.但该区域铀同位素整体上处于环境本底水平,受人类核活动影响较小.来源分析表明研究区域表土中铀主要来源于成土母岩的岩石风化以及人类的工业和农业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 铀-钍-铅法是最早用来测定地质年龄的放射性方法之一。在一九○七年加拿大学者波尔特伍德就开始利用铀的放射性衰变规律进行矿物年龄测定的研究,他根据铀的衰变速率和铀矿物中铀、铅的含量计算矿物的年龄,建立了化学铀-铅法(称粗铅法)。一九三五年尼尔用改进的质谱计分析了铀、钍、铅的同位素组成后,建立了同位素铀-钍-铅法。许多学者对影响年龄的因素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进一步改进了铀、钍、铅的测定技术,同时研究了数据处理方法,使铀-钍-铅法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 铀-钍-铅法既适用于古老岩体和矿物的年龄测  相似文献   

10.
<正> 铀系方法(铀钍系、不平衡铀系)是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一种方法,它是应用自然界放射性核素衰变规律来确定各种地质对象的年龄。采用不同半衰期的核素测定的年龄范围也不同。原理上,铀系方法测定年龄范围在百万年以内。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金属矿床时,区分组成相似而成因不同的岩石经常会遇到困难。尤其难以区分矿物成分相似的矽卡岩与类矽卡岩,以及在高温热液作用下形成的大理岩与接触变质产生的大理岩。 既然铀是成岩和成矿作用最灵敏的指示剂,为了鉴定,在地质研究中采用碎片放射性照像法日益增多。用这种方法在薄片上测定分散铀的含量,并查明它的空间分布情  相似文献   

12.
<正> 引言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表的1977年联合报告,按折算 U_3O_8价格计算,低于66美元/公斤的铀的保有蕴藏量为165万吨。这个数据来源于32个国家,不包括苏联和东欧。其中5个国家的总储量占144万吨,按多少的次序是:美国、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尼日尔。以这个价格可以开采的附加蕴藏量而言,美国第一,加拿大则居第二。本文  相似文献   

13.
铀、钍在尾矿-定居植物体系中的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BCR(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提取和富集系数、转移系数计算,对铀、钍在铀尾矿-植物体系中的迁移进行了研究。尾矿中U、Th的总量达205 mg/kg、141mg/kg,但其生物有效性较低,其酸溶态和可还原态的U仅占10.5%和10.8%、Th仅占0.9%和2.8%,而残渣态U占67.7%、Th占92.1%。库区三种优势植物的各部位U、Th含量高出背景区对照值的10倍以上,明显超过了《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中植物类食品的限制浓度。由于植物生长介质中仅生物有效部分的重金属能为植物所积累,因而本文提出应以富集系数BF*(等于植物中重金属含量/其生长介质中相应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态含量的比值)来衡量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尾矿的风化程度较弱及其U、Th生物有效性较低,植物各位U、Th的BF*均较小,三种植物对U、Th的富集程度均较低,但对钍的富集能力明显强于铀。可能受菌根对重金属的强积累能力的影响,U、Th主要富集于植物的根部,向地上部分茎、叶的转移量相对较低。目前,库区尾矿中U、Th在植物中的富集虽然不是很强,但随植物定居时间的增加,尾矿中放射性核素的生物有效性及向库区植物中迁移的能力呈增强的趋势,环境风险将逐渐增高,应引起环境管理部门的足够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 锶、钕同位素用作指示剂的一个最重要的领域是评价岩浆岩物质来源的性质。铕的相对含量同样也带来了有关岩浆岩组分中地幔物质参与程度的信息,并结合其余的稀土元素组分和浓度的资料,可以阐明岩石或岩系的生成机制。δ~(?)O值是对沉积岩或水热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从现有的不同沉积环境的蒙铁矿的氧、联同位素数据汇编可以看出,海相菱铁矿和陆相蒙铁矿均以明显不同的同位素组成为特征。这些同位素组成域的最显著的差别通常是陆相菱铁矿的δC值比海相菱铁矿高。这种差别似乎反映了这样的事实:海相沉积物一般要比形成菱铁矿的陆相沉积物经历了更广泛的硫酸盐还原作用期。在获得沉积学证据不明确的地方,菱铁矿的地球化学分析可以帮助确定其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煤矿样中砷、硒、铬、铀、钍元素的含量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中子活化分析法测定中国24个省市110个煤矿样中的砷、硒、铬、铀、钍元素,给出上述元素的含量范围,并就这些元素与环境的关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正> 对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高岭上进行了δ~(18)O值的测定(表)。这些高岭土形成于不同的条件,测出的δ~(18)O值反映了它们形成条件的差异。热液蚀变形成的高岭土,δ~(18)O极低,范围大致为2—14;表面风化作用形成的高岭土具有中等的δ~(18)O值,其多数的δ~(18)O值范围为15—19;沉积高岭土的δ~(18)O值普遍较高,其范围为19—23,但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产于铝土矿之下的  相似文献   

18.
19.
湘江谷地土壤中微量元素铀和钍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利用仪器中子活化法对湘江谷地土壤中的天然放射性元素铀和钍进行了测定。文中报道了该地区不同土类和母质土壤及全区土壤中铀和钍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在该区6种主要类型土壤中,铀和钍的含量分布规律基本相同,即山地草甸土>山地黄棕壤>水稻土>红壤>黄壤>紫色土。全区土壤中铀和钍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20ppm和17.0ppm。该值均高于世界土壤中铀和钍的平均含量(2ppm和9ppm)及地壳平均丰度(2.7ppm和9.6ppm),同时也高于我国其它地区。文中还对该区土壤中铀和钍的比值(Th/U)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1 前言铀、钍为锕系天然放射性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它们是人体非必需的有害元素,调查其在土壤中的背景含量,甚为重要。关于土壤中铀和钍的背景含量,早先,美国曾在大陆连片地区的土壤元素背景含量研究中有所提及;80年代初,我国测定了湘江谷地和松辽平原部分土壤样品中的铀和钍;“七五”期间,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台湾省外),以及8个沿海城市的41种土类,采集了未受污染的表层土壤样品860余个,用中子活化分析法测定铀和钍的含量,首次给出了全国的背景含量和东部森林、8沿海城市(郊区)的背景含量。 2 中国土壤铀、钍的含量及分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