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治理环境污染,发展环保事业,为了探索科学研究与发展生产相结合的途径,经过近半年的酝酿、筹备,上海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昆山环境工程公司于近日成立,并开始接受各种环境污染治理、环境质量评价与预测等项目委托。  相似文献   

2.
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自下而上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激增,己经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和自然生态资源的破坏。面临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的共识。  相似文献   

3.
1.防治公害技术的水平防治公害和技术之间,可以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不仅是因为部分公害问题是由于生产技术发展而造成的,更重要的是环境状况的目标、手段、方法亦与技术发展有关。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才能使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减少到最小限度,不致使将来产生大的危害,仍是当前必须优先考虑的社会问题。具体说来,这也意味着向技术提出挑战。科技工作者勇敢地迎接了这种挑战。本文将对当前在防治公害、保护环境方面已达到的经济、技术水平作一简要介绍。这种水平自然以介绍国际水平为宜。当前,不同的国家防治公害的重点会有所不同,但基本看来,可用如下两种方法改善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4.
警惕家电噪声这一无形“凶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惕家电噪声这一无形“凶手”俞苏蒙,尹义柱当今对人类健康与安全构成威胁的“四大公害”之—──噪声,正悄悄地危害人类社会的细胞──家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家用电器已进人干家万户,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舒适和娱乐,但由于忽视...  相似文献   

5.
吸烟是人类的公害西北纺织学院张树青,张帆公害一词最早源自日本1896年的河川法。日在1967年“公害对策基本法”将公害定义为:由于事业活动及人类其它活动产生相当范围内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振动、地面沉降以及恶臭,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带来损...  相似文献   

6.
现代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疾病诊断、治疗方法的巨大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病人适于以及有能力住院治疗,另方面由于医疗新技术和新材料的采用,也导致了大量废弃物的产生,成为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医院面临的共同问题。医院为了执行环境保护法,保持高水平的环境质量,保护病人和  相似文献   

7.
日本是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家。由于开发引起的自然破坏和产业活动引起的公害,从1965年起,环境问题已成为日本严重的社会问题,虽经这几年治理,环境状况总的来说有了改善,但有关公害防治遗留的问题还不少,诸如像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等一些公害对策越来越显得重要了。根据上述形势,日本工业技术院对公害防止技术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力量。1988年度在公害防止技术的研究所属的15个试验,研究所中设立46项特别研究(研究预算额达  相似文献   

8.
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物监测技术的发展,生物监测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中。生物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生物监测技术具有经济性、综合长期性、敏感性、连续性以及非破坏性等优势,因此在早期对环境污染的预防、突发事件的监测、生态环境的监测、环境风险的评价以及环境标准的制定等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就环境监测中生物监测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前言一般认为,环境总的来说是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这能说从根本上解决了环境的发展方向吗?决不是那样的。公害防治技术,特别是在日本,由于60年代至70年代间的产业公害防治技术的进步,摆脱了二次能源危机,从而,我们的生活正在向人类可以生存的方向,发生着质的变化。一度破坏的环境使之重新恢复是困难的,我们日本人对此具有亲身体验的。迄今为止的公害防治技术,已在企业中作为  相似文献   

10.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重要的生态系统及其环境,拯救濒临灭绝的生物物种,保护自然历史遗产而划定的进行保护和有效管理的特殊地域的总称,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对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建设、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到1990年,我国共有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606处,总面积达4000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计划到2000年达到5%。  相似文献   

11.
正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使人类社会实现了较大发展。但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遭受到了很大破坏。在此背景下,众多国家纷纷尝试将环境教育融入进本国教育改革中,使环境教育内化为教育事业中重要的一部分,并以此推动自身国家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我国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12.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崭新的工业部门。随着现代工业、交通的迅猛发展,大量排放废气、废水、废渣,并不断产生成千上万种的化学物质,以及噪声、振动、辐射等,因此引起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盲目发展工业,滥用自然资源,一度“公害”成灾。大气、水体和土壤受到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给自然界带来的损害是普遍的、长期的、潜在的、严重的。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和遗传受到影响,加上出现的“公害”病,人类的  相似文献   

13.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以及其特有的制度建设,造成了以鼓励消费和奢侈浪费来维持生产规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环境科学技术管理研究会,将对探索环境科技管理规律、发展环境科学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以及促进我国环境科技发展作出贡献.这次会议,正逢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党的这次会议将对我国以城市为重  相似文献   

15.
前言凡属研究工作,关于该项研究的文献检查则是绝对必要的,特别是象资源问题这样涉及面很广的领域,广泛收集各种情报对于改变思路、获得新的启示有重要意义。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JICST)的科学技术文献快报在《环境公害编》、《能源编》中分垃圾处理、污泥处理、资源回  相似文献   

16.
食品供给人类生活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和能量。对人体的健康成长和维持生存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生活需求的增长,食品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但在资本主义国家里,由于追逐高额利润,生产无政府状态,任意排放工业“三废”,并滥用农药等等,污染了环境,使食品受到污染,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严重的造成残废,甚至死亡。国外的食品原料污染问题相当严重。有些国家每年因农药或抗菌素残留量超过规定而损失的畜肉、禽肉数以千吨计。加拿大、美国、  相似文献   

17.
浅析环境保护观念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年来,我国的环保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环境保护观念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的深化,也在不断发展进步,经历了末端治理、预防为主和可持续发展三个主要阶段。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一、片面的末端治理观念二十世纪中叶,以日本水俣病、英国伦敦烟雾事件为代表的环境污染公害的发生,使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认识到环境污染问题,认为环境问题就是“三废”污染问题,需要适应的技术来解决。在管理上,相应采取的是末端治理措施。1973年,我国的第一个正式的环保机构“环办”成立,山东省也成立了“三废办”,标志着环保事业开始起步。虽然1979年第一部环境保护法提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但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把末端治理当作环境保护的头等大事。在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治理和综合运用上,满足于生产过程末端污染物的达标排放。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杜绝污染的产生,在污染源仍然存在的情况下,一方面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治理已产生的污染,同时又不断的产生二次污染,使治理污染成为企业和国家的一个巨大负担。由于末端治理不仅基建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加大了产品成本,更主要的是末端治理一般都是生产过程的一种额外负担...  相似文献   

18.
园艺生产中环境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艺花卉产业的发展与其它农业生产一样,面临着各种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野生花卉种质资源和生产多样性的破坏以及对生物安全的威胁等。实现园艺花卉业可持续发展,应立足生态农业,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保护野生花卉种质资源。同时,作者提出了野生花卉资源收集、保护、繁育等方面开发国际使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的环境监测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国家环境保护方针的指导下,由于市政府、市环保局以及工农业系统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发展较快。通过对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吸取,成功经验的借鉴,促进了本市环境监测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在较短的时期内,本市的环境监测工作和环境监测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依据从上海市的具体环境条件和环境要求出发,所制定的建设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和区、县环境监测站的规划,初步得到实现,同时,狠抓常规监测,以任务来推动组织建设,促进了技术进步。目前,本市环保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各级各类环境监测站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监测网络,并颇有成效地开展了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中心的各项监测工作。近些年来,每年向领导部门提供数以万计的数据  相似文献   

20.
周胜 《环境导报》2000,(6):37-38
日本在五六十年代经济飞速发展,能源消耗急剧上升,致使工业污染不断加剧。如今30多年过去了,经过政府和各界的共同努力,日本已由公害大国变成了环保先进国家,其中不少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尤其是针对大气污染采取的防治措施值得我们借鉴。日本防治大气污染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及各种公害防止条例,对工厂、事业场实施限制指导,采取种种措施防止因机动车尾气、小型燃烧器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并着眼于全球环境问题制定环境政策。1 对工厂、事业场采取的限制措施日本的SO2污染问题在五六十年代非常严重。1962年日本通过了《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