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唐山市大气颗粒物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唐山市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和总悬浮颗粒物源解析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唐山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颗粒物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济南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的现状,提出了控制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
南宁市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初步和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莉 《云南环境科学》2006,25(Z2):96-98
采用可吸入颗粒物中煤烟尘贡献值(分担率)经验公式评估方法和总悬浮颗粒物源解析中IDNN受体模式,结合南宁市区大气颗粒物定性特征分析,解析南宁城市颗粒物来源,进而对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对策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研究及其对控制对策的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健  柴发合 《环境保护》2014,(11):32-34
针对大气污染防治,分析了我国颗粒物污染现状、变化趋势、组分等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我国颗粒物污染成因研究对决策的支撑及其存在的不足,为下一步大气污染防治开展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该文运用汉中市环境保护监测站1985-2000年环境监测数据、汉中市环境保护局2000年环境统计报表、陕西省环境质量报告书和调查,分析了汉中市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污染成因,提出了防治与减少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从浓度水平、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和健康危害4个方面调研了我国室内空气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现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和农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室内PM2.5污染现象,部分城市室内PM2.5浓度均值高达(764±71)μg/m 3,化学成分中镉、砷等重金属元素和苯并(a)芘(BaP)超标严重。分析了我国室内空气细颗粒物防控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大气污染严重,广大农村家庭以固体燃料为主,传统生活方式不易改变,公众认知程度有待提高。结合我国实情,分别从城市民宅、办公室、学校教室、医院、餐厅和农村室内角度提出了分场所的室内PM2.5污染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南京市气溶胶PM2.5和不同粒径气溶胶样品的采集,分析了PM10和PM2.5的污染状况、比例关系,以及不同粒径气溶颗粒物的污染特点.  相似文献   

8.
东营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防治对策东营市环保科研所张永军东营市以其得天独厚的油气、土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重视。1993年3月份被国务院批准列为沿海开放开发区。同年又列为山东省两项跨世纪工程中的一项。目前已进入了全面开发阶段。因此全面了...  相似文献   

9.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比较全面的简述了我国对固体废物防治污染工作的现状,以及在开展该项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对策,借以推动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0.
顾家伟 《地球与环境》2019,47(3):385-396
为研究我国城市大气重金属(Pb、Cd、Cr、Cu、Ni、Zn、As、Hg)污染水平与特征,本文收集了近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并梳理统计了国内46个主要城市重金属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大气重金属污染水平差异很大,各重金属浓度大致呈Zn>Pb>Cr≈Cu>As>Ni>Cd>Hg的分布规律;在时空分布上,表现为北方高于南方,内地高于沿海,冬春季高于夏秋季。其中,北方城市大气重金属Pb、Cd、Cu、Ni、Zn、Hg、As分别比南方城市高40. 3%、14. 3%、42,7%、140%、60. 8%、27. 7%和86%。我国城市大气重金属来源多样,主要有生活来源、工业来源、交通来源和其他来源。此外,由于不同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差异,其生物有效性也存在很大差别。鉴于城市大气重金属污染已经对居民身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建议今后应从大气细粒子和超细粒子、重金属赋存形态、重金属毒理学以及健康风险评价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了欧洲颗粒物污染控制的历程,从法规标准、管理制度、控制措施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欧洲颗粒物污染控制策略特点。通过总结欧洲颗粒物污染控制的经验,为我国的颗粒物污染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牡丹江作为松花江第二大支流,是国家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通过研究小流域的污染防治对策,可以解决牡丹江的污染及水质安全保障问题,在支流中起到示范作用,从而防止危害松花江的水质安全。本文以“十二五”规划思路为依托,以牡丹江流域为例,探讨小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探索了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控制决策的流程.分析了颗粒物排放源类的分担率、颗粒物的可削减空间、控制措施实施的可执行性及控制技术经济成本等方面对颗粒物污染控制决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空气质量模型、颗粒物来源解析、层次分析法等技术,建立了颗粒物污染控制方案优选方法及相应的决策模型.以天津市为例,分别设定颗粒物各排放源类的控制情景,计算不同控制情景下环境空气中ρ(PM10)削减率,在对所有方案初筛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颗粒物污染控制的最优方案组合.  相似文献   

14.
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突出,是政府和社会公众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重金属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但重金属污染防控总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文章介绍了"十二五"时期我国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进展,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重金属污染防控定位和形势,并提出了"十三五"时期重金属污染防控思路和任务。  相似文献   

15.
濮阳市秋冬季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濮阳市作为京津冀周边地区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之一,秋冬季重污染天气频发,空气污染问题严峻.为了研究濮阳市秋冬季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其主要来源,于2017年10月15日至2018年1月13日在濮阳市3个国控点对PM_(2.5)进行了手工膜采样与化学组分分析,并结合PMF受体模型,开展了细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濮阳市2017年秋冬季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为94. 16μg·m~(-3),濮水河管理处的污染状况最严重,进入采暖季后3站点均表现为重度及严重污染事件频发,轻度污染发生频率降低,重污染发生时NO_2与CO浓度升高明显. PM_(2.5)中的主要组分为水溶性离子(52. 33%)、碳质组分(25. 32%)和地壳元素(0. 08%),NO_3~-的含量高而SO_4~(2-)的浓度水平较低.重污染发生时,PM_(2.5)中水溶性离子、OC、EC和K浓度都出现了明显的升高,而地壳元素浓度降低.采样期间濮阳市的硫氮转化率水平较高,大气氧化性较强,硫氮转化促进了重污染的发生.濮阳市2017年NOx、CO和VOCs排放量较高,来源解析结果表明,濮阳市秋冬季PM_(2.5)主要来源分别为二次无机盐(37%)、工业源(16%)、二次有机气溶胶SOA(14%)、生物质燃烧源(12%)、移动源(9%)、燃煤源(7%)和扬尘源(4%).可见,二次转化在濮阳重污染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要减轻大气细颗粒物污染,需要重点控制工业源、生物质燃烧、移动源和民用散煤燃烧的排放.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城市之一,经济迅速发展,环境空气质量保持稳定形势不容乐观。研究分析了‘‘十一五”期间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和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探讨了未来天津市经济持续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耗、机动车保有量及施工面积等的增加与大气复合污染防治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对策与建议,重点涉及控煤、控尘、控车、加强保障等方面,为促进天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三水优先”的海河流域“十二五”水污染防治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海河流域“十二五”期间突出的饮用水安全保障、城市水环境改善和跨界水协调的污染形势,提出了饮用水、城市水和跨界水为重点的“三水优先”的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战略:以“三水”为重点,依托骨干治污工程,创新水污染防治政策,规范重大经济活动,合理调配水资源,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节水优先、增流为本、贴近民生、跨界协调,集中解决一批海河流域突出的水环境问题,努力为海河流域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8.
实施污染物总量减排是中国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的重大举措,“十二五”后期仍是中国环境保护的重点内容,为此科学分析和制定有效的减排对策措施意义重大。通过总结广西“十二五”前三年总量减排工作现状及实施成效,从大气污染物减排、城镇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机动车氮氧化物控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减排对策建议:第一,突出污染减排倒逼作用;第二,严格环境准入;第三,狠抓大气污染物减排;第四,加强环保基层能力建设;第五,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9.
张震宇 《交通环保》2000,21(1):33-35
分析了船舶造成海洋的途径,原因,并提出了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20.
空气颗粒物来源广泛、组成复杂,我国目前尚未有一套基于完整科学理论和足量实测数据支持的颗粒物基准体系,导致其来源、暴露水平、健康和环境风险信息量不足,相关标准制、修订的依据不足. 解析了美国环境空气质量管理的模式,并追踪了美国基准文件的发布历程和世界卫生组织导则值的发布和修订历程. 辨析了环境空气颗粒物质量基准与标准的内涵,分析了空气颗粒物质量基准研究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订的支撑作用. 综合国外环境基准体系框架构成和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国内空气颗粒物质量基准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于“污染源—环境空气浓度—暴露水平与剂量—健康/环境效应与风险”的各环节研究方法与目标,提出了“2-4-4”基准研究框架体系,即颗粒物质量基准研究包括空气颗粒物人体健康基准和空气颗粒物环境效应基准两部分,其中人体健康基准包括颗粒物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个体暴露、剂量-效应关系及人体健康效应四部分,空气颗粒物环境效应基准包括颗粒物对生态系统、能见度、建筑物和材料、气候的影响四部分. 建议我国应开展大气污染健康影响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包括近期发展的暴露组学方法,系统研究空气颗粒物特别是PM2.5载带的有毒有害组分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和风险;基于我国人群或区域调查结果,建立我国空气颗粒物特别是PM2.5环境质量基准体系,定期发布质量基准文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