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杨欣 《环境教育》2009,(5):52-54
北京以外,西南地区应该是中国草根环保NGO数量最多、项目最集中、开展活动历史最悠久、取得成绩也最大的区域。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天然具备最先获得政府相关政策的信息和方便联络的政治优势。目前中国草根NGO的大部分资金来自国外的资助,而且申请资金的信息大多在北京发布。所以北京的草根NGO在获得国际、国内项目资金的支持方面具有信息、地域和人才的优势,NGO的数量增长迅速,NGO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这是中国任何一个城市和一个区域都无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2.
在NGO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关于志愿者是否需要发放补贴以及员工是否可以放弃工资"返捐"回NGO,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意在通过两个问题引出大家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以便能有更好的思路促进公益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我国环境NGO发展的基本概况,分析了目前我国环境NGO发展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政治环境,并提出进一步促进环境NGO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宋欣洲 《绿叶》2008,(10):82-85
存在并发出声音,这也许就是NGO的价值。10多年间,中国的环保NGO从无到有,成长为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国内间、国际间渐趋密切、广泛的交流与协作使得NGO群体的能力达到了"质"的飞跃。在向国际学习的过程中,国内NGO意识到本土化恰恰是自己更可贵之处。互联网的有效运用,使得NGO的工作推动和组织发展都更为多快好省。  相似文献   

5.
黄真平 《绿叶》2008,(10):90-93
中国NGO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NGO,具有"半官方"特色;另一种多由民间人士自发成立。社会注册的环保NGO主要来自四个阶层的力量:青年学生、白领阶层、知识分子和媒体。环保NGO要注重在组织中推行自我控制和反组织性。环保NGO的发展已经是一种趋势,我国的NGO总有一天会站在国际的舞台上。  相似文献   

6.
环保NGO在中国已经发展十几年了,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和社会实践的历史向社会证明:环保NGO的存在,对于推进社会和谐,对于推动中国两型社会建设,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现在环保NGO的发展面临瓶颈,如果要在下一个十年继续发展下去的话,要让他们走得更快,改善NGO的生存条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  相似文献   

7.
贾西津 《绿叶》2011,(3):26-31
NGO在服务上与政府相互配合、协调和补充,同时还去倡导和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一些赞助企业和基金会作为NGO的捐助方,给NGO以资金支持,保障它们的正常运作。NGO为了在与政府和NGO的社会交往中保持中立性,应明确自身的宗旨,有较强的资源筹集能力,学会拒绝不该要的资源,同时使自身资源来源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魏巍 《绿叶》2008,(10):86-89
NGO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多数国内NGO,定位不明,没有战略规划,不专业,不成规模,未形成良好的整体"生态链",导致资金筹集、服务提供、项目监评与全社会没有建起良好的互动,削弱了NGO的工作效果、效率。国内NGO要向更专业、更高效、更具有公信力转型,必须有所取舍,放弃眼前利益,尽管这很难。  相似文献   

9.
上海是中国最早出现环境NGO的城市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环境保护”这个概念在中国刚刚兴起之时,上海就已经出现了环境NGO。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上海环境NGO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内部管理体制,在筹资和资金管理方面也颇具能力。可以说,上海环境NGO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存能力,目前,它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0.
在经过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默默耕耘之后,中国的环保NGO正在进入一个“集体收获期”。人们能明显地感觉到,在过去短短一年时间里,环保NGO的声音变大了,形象清晰了,获奖的次数和人数也增多了。一些环保NGO的会长、主  相似文献   

11.
在NGO活跃的领域里,人们经常看到"政府失灵"和"经济失灵"的信号。而外界对NGO的期待,折射出人们对中国前途的忧患和焦虑,观察者把他们的目光投向NGO,期待NGO成为医治上述"双失灵",成为推动自下而上改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NGO在中国最重要的功能一个是政策倡议,另一个就是维权与合作。本土NGO限于自身财力与人力的限制,向社会服务转型不太明显,自身定位也较模糊。近年来与政府的合作虽然在增加,但不足以上升到影响决策。在中国,现实层面中政府、市场和NGO相互交叉的网络状程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NGO的参与有助于增强政府公信力,政府应该放宽对NGO的限制。突破人才瓶颈,完善内部治理,才能实现NGO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曹靖凯 《环境教育》2006,(10):75-75
2006年10月11日,“中国环境NGO在线名录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环境NGO在线名录(GreenNGODirectory)项目是中国发展简报为环境NGO建立的。此项目由福特基金会支持,并由部分中国环境NGO的代表组成编辑咨询组作为顾问。中国环境N G O在线名录拥有独立的网站(www.greengo.cn),  相似文献   

14.
梁晓燕 《绿叶》2008,(10):38-44
从内部因素来看,NGO发展的最大障碍或瓶颈是固步自封、不求进取。在求生存埋头项目的过程中,NGO容易丧失活力,磨掉对使命的追求。只有保持进取心,重新唤起使命感、生命力,才能求得NGO的突破。"自然之友"通过战略规划,重新定位,明确了愿景、使命和具体目标,期待在环保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于晓刚 《绿叶》2011,(3):81-85
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共同服务于社会。三者之间,既有合作,又有博弈。NGO在合作与博弈过程中,要有更独立的思考空间,做社会认可的事。公民社会需要三足鼎立,社会组织、政府和企业相互制约,才能做到稳定。NGO不是只要环保不要发展,NGO希望的是可持续发展。参与话语政治,提高话语能力,是NGO影响决策的新阶梯。  相似文献   

16.
声音     
《绿叶》2012,(12):96-96
中国NGO已经过了第一个创业期 清华大学NG0研究所王名教授近日出版了一本新书《中国NGO口述史》。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我们7年前开始做口述史,当初做这个是因为在有关NGO的访谈和调研中发现,NGO的创业者们的历史都还没写出来,随着他们年岁的增加.很多历史可能就永远流失了。但是他们对于很多创业阶段的记忆还很清晰,只是自己无法把这些写出来.或者是没有时间,或者是没有能力。所以我们在做的时候很强烈地认识到,这是一个“抢救的工程”,中国NGO已经过了第一个创业期.大多数的初期创业者已退休,他们无法自我呈现.所以我们首先要把这些保留下来,然后整理出来,最后再出版出来,而且要尽可能快地出版出来。“  相似文献   

17.
如果NGO真的想要成为社会变革的力量,那么NGO就需要沉下心来,去经历耗力费时却又默默无闻的扎根过程,这个“扎根”,最关键的就是,将人们的志愿精神唤醒,并组织他们,一起来改变我们的社区。在这个过程中,志愿精神应该逐步成为NGO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自然之友     
《环境教育》2003,(5):53
NGO——非政府组织。以环保为号召的非政府组织称为环保NGO。本刊将以“资料卡片”的形式,逐期介绍比较知名的或比较有代表性的环保NGO。环保无国界,我们的介绍将不受地域疆界的限制。环保N00的主张、宗旨和口号属于他们的见解,不代表本刊观点。  相似文献   

19.
在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征程中,除了环保部门加大监管之外,环保NGO广泛、深入地参与,将更加有助于环保事业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环保NGO是指以促进环境保护为己任的环保非政府组织(包括民间组织、志愿者以及学生团体)。目前在我国,从事环保的民间组织和志愿者是NGO中最多的一  相似文献   

20.
第11期《绿叶》杂志内容很好,对身处基层的环保NGO有指导意义。其中,温波写的《民间环保组织如何获得可持续的资助》一文,对境外基金会资助我国环保NGO问题有释疑作用,对我们今后的实际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希望今后能够多刊登一些此类文章。基层环保NGO需要指导!淮河卫士@霍岱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