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实际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噪声源的分析和源强确定、声环境预测、根据预测结果来确定噪声治理、厂界达标等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同时探讨了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范瑞 《环境》2009,(Z2)
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通常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初步设计阶段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于该阶段征地、拆迁安置方案尚未详细制定,以致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难以深入评价其建成的环境影响,甚至缺失本文在分析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所处不同阶段,征地、拆迁安置方案制定程度不同的基础上,分类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可行性研究阶段通常没有确定征地,拆迁安置方案,环境影响评价可要求建设单位在确定征地、拆迁安置方案后,补报环境影响评价补充报告;初步设计阶段征地、拆迁安置方案确定后,可以深入分析征地、拆迁安置过程中引起的各类环境影响,提出相应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开展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要把园区生态化设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园区核心企业及临近区域的重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与能量流,确定园区企业共生耦合的生态工业链(网),最大效率地利用资源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本文探讨了生态化设计的理论基础、需要把握的原则及设计方法,并以安徽铜陵冶金化工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项目为例,对园区生态化设计进行了具体分析,为园区建设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结合乌鲁木齐县水西沟乡城镇化建设项目环评,对环境影响评价中进行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主要分析过程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和探讨。首先确定总量控制目标,然后根据主要能源和资源消耗水平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将总量控制目标进行合理分解,提出开发区域总量控制方案,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以确保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试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是对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总结与分析。文中叙述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趋势、评价特点、评价内容和评价程序,指出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对新经济开发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设置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或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大部分规划环评中,对规划区内工业项目大气环境/卫生防护距离的设置及评价并未充分考虑,造成很多环境问题。鉴于此,本文给出了区域总体规划中大气环境/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方法,并探讨了大气环境/卫生防护距离在区域总体规划中的应用,进而明确了在规划中考虑设置大气环境/卫生防护距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从事电力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介绍了电力工程地下水评价,探讨了电力工程地下水评价等级的评价,分析了前电力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实践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对地下水评价过程中的评价等级划分、项目所在区地质环境现状调查、水文地质试验及参数计算、地下水污染源确定及影响预测、污染防治措施的确定等方面构建出电力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体框架,提出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体思路,并以完成审批的电力工程为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是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个薄弱环节,本文就评价等级判定、地下水评价范围确定、现状监测井点布设、评价要点设置等难点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公路建设项目应以点带面、分段进行不同级别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一套方法和思路,可供环评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9.
温志良  邓永祥 《环境》2006,(Z1):36-37
本文分析了纺织印染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环评中工程分析、清洁生产分析、老污染源治理及区域削减等方面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有助于从源头预防纺织印染行业污染,确保该行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是分析、评估以及预测项目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且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或者行之有效的对策来降低对于环境不良影响,然后进一步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环境监测通过有效的监测那些对环境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对环境的质量变化等趋势进行确定。本文分析了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且对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监测中的具体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选取90Sr、239Pu和14C为代表核素,采用单参数变分法对某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环境影响评价中与核素迁移相关的主要评价参数开展了参数灵敏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低中放处置场而言,环境影响评价模式中主要评价参数的选择对最终评价结果的影响很大,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开展不确定度及敏感度分析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使用生态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以大连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为例分析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使用生态适宜性 ,引入了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通过绘制区域的分区位势图来指导区域的规划布局 ,探讨了区域环评中生态适宜性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产生是为了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这项制度能否充分发挥效用,关键在于环境影响评价对象范围的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的变化促进具体制度规范的完善,有助于环境影响评价实际有效实施,更好的实现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中国环评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为引入期、建设期、发展期、成熟期和问题高发期.针对当前环评报告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审批重点及改革方向,为做好环评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环境承载力分析作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核心内容之一,可以在环境承载能力阈值的基础上真实地度量并以系统的观点表达一项规划对环境的综合影响程度,其根本目的在于确定规划开发强度能否与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归根结底是解决区域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以群力新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研究实例,建立群力新区的综合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详细地阐述了环境承载力分析的一般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中提出了场地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时评价等级划分方法,其中将地下水排水规模和地下水水位变化区域影响范围的大小作为划分等级的两个定量指标。线性工程线路较长,涉及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工艺也因工程而异,均会影响两个指标大小的确定。对地下水排水规模和地下水水位变化区域影响范围两个指标在地铁工程、山岭隧道和引水隧洞三类典型线性工程中定量方法的适应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工程(成都地铁7号线、G215国道改线和滇中引水工程)对两个指标定量预测与定级问题进行实际应用分析,以为线性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概述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发展历程,论述了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对分析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简要地提出几点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晓君  朱成勇 《环境科技》2005,18(Z1):85-86
概述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重要性、在中国的提出及现状.同时,详细阐述了公众参与对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环境影响评价的数字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办公自动化技术(OA)的手段来实现数字化环境影响评价的新方法。该方法由审批系统与评价系统两部分组成。数字化的环境影响评价系统改变了传统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流程,从而极大地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流程的效率。数字化的EIA系统很容易实现对建设项目所在区域进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累积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沈阳市浑南新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本文对沈阳市浑南新区规划的内容、规划方案进行了筛选 ,确定了可能带来环境问题的规划 ,并分析了规划的相容性及协调性 ,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判定替代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环境现状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和依据.本文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的工作实践,阐述了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