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概述 耐油防护鞋、防静电鞋在石油、石化行业广泛使用,并占据重要位置。这两种防护鞋通常被单独使用,但该行业中的油气开采、油气集输、石化炼制、加油站等工种既接触油介质,又属于在易燃、易爆场所作业,必须同时配置耐油、防静电防护鞋,这就需要防护鞋底既耐油,又防静电。目前,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开发研制的耐油防护鞋,采用奥地利最新“液体注模”工艺,  相似文献   

2.
防护工鞋在石油系列防护服装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国内外对一般的防油鞋早有研究和装备。如美国的不少加油站,采用的是抗油聚氨酯底鞋。我国各大油田,采用耐油橡胶底鞋。这种鞋在有油水泥浆的生产现场穿用,不论是线缝结构还是模压结构,会很快变形解体,失去防护作用。究其原因,一是鞋的绒面皮不防水,遇水很容易透过。这样不仅使绒面皮的牢度受到很大影响,而且穿着不舒适。尤其是在冬季,鞋湿了就失去保暖性能。二是鞋底为橡胶底,耐油性能差。长  相似文献   

3.
由浙江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和国营温州第一皮鞋厂联合研制的新选材、多用途的个体防护用品──5千伏耐油绝缘鞋,不久前在杭州通过了省级鉴定。 这种耐油绝缘鞋适于在操作工频1千伏及其以下电品设备时使用。该鞋帮面采用猪绒面革,大底用聚氯乙烯塑料经双色自动注塑机注塑而成。这种鞋与以帆布做鞋帮面、橡胶做大底的电工鞋相比,具有外型美观,穿着舒适,耐高压,泄漏电流小等优点。鞋的复合底在工频5千伏的测试电压下持续2分钟,其泄漏电流均未超过0.15毫安,浸油24小时后的工频击穿强度在2万5千伏以上。鞋底采用塑料原料后,提高了耐油、耐酸、耐…  相似文献   

4.
长期接触苯类有机溶剂的工人,由于苯的作用,双手皮肤会引起干燥、瘙痒、红斑和疱疹,甚至出现脂脱性皮炎或湿疹。上海徐行化工厂生产的防苯耐油手套,可以预防上述病变和苯中毒。 该手套是采用新型橡胶体聚氨脂甲酸脂塑料浸塑而成,它不仅能防苯类溶剂,而且还耐多种油类、漆类和有机溶剂,并具有良好的耐热、耐寒性能。手套的质地柔软,手型合理,戴用舒适,规格有八寸、八寸半、九寸三种。一种防苯耐油手套@史亦仁  相似文献   

5.
强力橡塑耐油靴强力橡塑耐油靴是采用日本信越公司的高聚合度聚氯乙烯和美国杜邦公司的特种耐油材料进行有机结合,并用注射模塑原理生产的。产品具有弹性好、拉伸强度高、热稳定性好等特点,可有效扼制因各种机械油、动植物油的渗入而产生的断裂现象,耐15万次屈挠不龟裂。该靴是江苏金湖工贸有限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参照国际标准ISO6112—1992 《模塑鞋类——具有一般用途的有衬里或无衬里耐动植物油聚氯乙烯工业靴规  相似文献   

6.
南京橡胶五厂和江苏油田共同研制的石油工人防护鞋已成批生产。这种鞋是仿照国外产品结构并根据我国石油工人的实际需要而设计的。鞋底鞋帮选用了特种橡胶和优质皮革,并镶用了防砸、防压的金属材料。中底由弹性海绵制成。它具有耐油、耐酸、防滑、防砸等特性,穿着舒适,受到广大石油工人的欢迎。石油工人防护鞋@南京橡胶五厂报道组  相似文献   

7.
<正>1前言电绝缘鞋作为个体防护装备中足部防护部分的重要产品单元,其执行标准GB12011-2000《电绝缘鞋通用技术条件》已由GB12011-2009《足部防护电绝缘鞋》替代,这是继《足部防护安全鞋》、《足部防护防护鞋》、《足部防护职业鞋》替代《保护足趾安全鞋》、《防刺穿鞋》、《耐油鞋》之后,新修订的个体防护装备鞋类标准。  相似文献   

8.
海洋石油作业包括采油平台、油汽处理、码头作业及后勤诸工种。其职工的劳动防护服装,多年来一直没有正式标准,主要靠临时筹措采购,性能无保证,起不到应有的防护作用;颜色五花八门,影响了企业的整体面貌。近年来,虽然制订、颁布了石油企业职工劳动防护服装行业标准,但服装性能和  相似文献   

9.
包气带土壤含水率和石油类污染特性对电阻率监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油二相体系多孔介质电学性质的Archie理论,探索石油类有机污染土壤物化特征的电阻率指示,对形成适用于污染场地野外勘察及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的"非扰动"监测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Miller Soil Box方法研究了东北油田区4种介质在不同电路特征、介质、含水率、孔隙液体(石油污染及盐污染对照)及环境温度条件下的电阻率响应规律,拟合构建了激发-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在室温20℃、不添加任何污染物的条件下,随含水率增加,电阻率呈幂函数关系减小;砂样孔隙液体中所含电解质强弱直接影响其电阻率;在水-油两相体系中砂样电阻率关系曲线都与Archie公式拟合较好;砂样电阻率随温度增加而降低,在0℃以下随温度降低呈直线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杨林 《劳动保护》1991,(2):23-24
水运行业在国家交通系统中是一个很大的分支,拥有150万职工。依靠它实现旅客和各类货物的水路转运。作业人员所接触到的职业危害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了解生产过程产生的以及劳动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是水运行业加强劳动保护的重要课题。 我国目前运量最大的货种是煤炭和石油(包括石油制品)。煤炭粉尘和石油等油类的挥发气体是在这两大类货物的运输、装卸和存贮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危害因素,而且它所涉及的人员多,危害程度大。我们曾对长江一家煤港职工进行体检,在从事煤运作业的366名工人中,发现各期煤肺病47例,占体检总…  相似文献   

11.
美国石油研究所经研究认为,长期接触使用过的机油,有可能导致皮肤癌。为此,美国环保局农药和有毒物质办公室建议,所有接触机车润滑油的工人要采取以下防护措施:操作时尽量佩戴腈橡胶、氯丁橡胶、氟橡胶等防油手套;尽量减少其同皮肤接触,如皮肤接触后,要用肥皂与水彻底洗净;被油浸渍的工作服等要经常换洗。(摘译自联合国环境署《工业与环境》1985年7、8、9期)使用过的机油可能导致皮肤癌@萃  相似文献   

12.
1990年8月底,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研制成功的抗油拒水防护服及其系列标准,通过了国家劳动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全国总工会组织的鉴定。 石油工人在生产操作过程中经常接触油水泥浆,而发给的工作服多少年来却一直沿用以棉纺织品为原料制成的棉服,既不防油又不防水,工人称之为“落水透身凉,沾油一大片,夏天闷热冬天冷,难洗又难看。”这不仅影响了工人的健康和工作效率,而且也造成了很不好的社会心理后果,有的人嘲笑他们是“油花子”。 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帮助石油工人排忧解难,从1987年起,接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委托,与华北油田等单位…  相似文献   

13.
山东齐鲁石油化学工业总公司炼油厂铂重整车间,在生产苯类产品过程中,苯蒸汽危害职工健康。前年设计安装了一套苯蒸汽吸收装置,用以净化各储罐排出的苯蒸汽,效果良好,达到了减少污染,保护职工身体健康的目的。 工艺流程及设备 各储罐排气集中到一集合总管,引进吸收塔中部,吸收油(轻柴油)由塔顶打入,与苯蒸汽逆流接触,净化气由塔顶排出。吸收后的富吸收油部分返回塔顶,循环使用。部分柴油通过塔底液面控制阀送回原料罐进行精制。见苯蒸汽吸收装置原理流程图。  吸收装置主要设备为吸收塔,塔的上部装有瓷环层,中部设有安全液封,当发生意外情…  相似文献   

14.
徐雅芩  陈鹏生  杨厚天 《安全》2014,35(11):50-51
石油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石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石油企业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随着石油公司的不断发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所接触到的未知领域范围在加宽,如果管理人员只是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企业的安全管理,最终将会影响到石油企业的发展,不利于我国整个石油产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我国接触尘毒的职工已超1000万人本刊讯根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表明,目前我国接触尘毒的职工已超过1000万人,累计死于尘肺病的职工已达9.3万人,每年出尘肺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5亿元,尘肺病死亡的丧葬费和抚恤费累计支出4亿多元。全国县级以上有尘作业企业...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对石油的需求急剧增长,我国的石油供需缺口更是不断扩大.2002年,我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它的不可再生性和国际石油市场的供求结构决定了石油储存的重要意义. 安全的石油储备体系能够发挥蓄水池的作用,不仅可以保证我国石油的连续供应,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减小油价大幅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随着我国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和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库、商业储备库项目的实施,大型原油储罐的数量将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7.
江汉油田隶属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是一个集油气勘探开发、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石油机械装备制造、盐卤化工生产、生产辅助配套和社区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石油综合性企业。下设直属二级单位44个,从事艰苦野外作业的职工占在职职工总数的34%,从事有毒有害等高危行业的职工占在职职工总数的19%。  相似文献   

18.
吴凡 《安全》2003,24(5):23-24
油浴槽是油浴淬火时盛装油类物质的槽形设备。淬火的一般过程是先将工件加热到相当的温度,再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随即进行快速冷却。油浴淬火则是以油类作介质,按照不同的要求,将工件全部浸没在油液介质内,进行加热或冷却的热处理方法。油浴淬火时,因往往采用机油、煤油、变压器油等可燃液体作为冷却介质,而金属工件又需加热到灼热状态,故油浴淬火时油浴槽应特别注意防火。  相似文献   

19.
石油科研单位担负着繁重的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任务,在石油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石油勘探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石油科研单位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但石油科研单位的劳动保护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年轻科研人员过劳伤、过劳死现象时有发生。加强石油科研单位劳动保护工作,保障科研人员和职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据统计,在国内较大的石油静电事故中,铁路槽车装油事故占首位,其次是油罐装油事故。因而,对铁路槽车装油时的静电要特别加以注意。 一、槽车内静电荷的特点 目前,我国铁路轻油槽车车型比较复杂,有国产的及进口的;有内部涂漆的或者不涂漆的。它们的容积一般为50~60米3。目前,国内铁路轻油槽车均为上装方式加油(喷溅式装油)。这种方式容易产生静电。研究表明:对同一种轻质石油产品(如车用汽油、航空煤油、专用柴油、二甲苯等),静电电荷产生的多少与装油鹤管直径、油品流速、管端距油面高度以及管口形式等有关。 喷溅式装油除因喷溅产生大量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